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分析报告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分析报告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分析报告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的总体战略,紧紧围绕“十二五”规划的各项目标,努力工作,民生持续改善,前三季度县城镇居民收入快速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10元,同比增长16.7%,人均消费支出7837元,同比增长16.5%。现对城镇居民生活状况作简要分析。

一、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发展状况良好

目前全县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发展状况良好。今年以来,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抓住西咸一体化的大好机遇,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全面发展,全县经济跃上了新台阶。

(一)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大幅增加,收入构成多元化。

1、工资性收入在居民家庭收入中仍居主导地位,而且比重在逐年增长。据调查资料显示,前三季度县城镇居民人均工资收入10957元,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为68.03%。

2、离退休人员的收入稳步增加。一年来,离退休人员的生活一直是各级政府非常重视的问题,对行政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的工资进行了调整,及时解决拖欠离退休人员工资的问题,使得离退休人员的工资稳步增长。截止三季度末,转移性收入人均4362元,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为27.08%。

3、居民收入构成趋于多样化。工资性收入虽仍是收入的主体,但一些职工利用业余时间或节假日从事第二职业增加了收入,使得收入呈现多元化。

(二)城镇居民消费水平逐年递增,衣食住行发生根本性变化

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全县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也随之提高,1---9月份全县城镇居民的人均消费性支出为7837元,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为79.35%。

1、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变化情况。居民消费结构的优化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标志。从目前情况看,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商品丰富,卖方市场的形成,给居民消费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居民消费行为日趋成熟,消费方式也随之多样化。下面就全县城镇居民消费支出八大类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2、其他消费也在悄然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已基本达到饱和,彩电、洗衣机、冰箱的拥有量已达到或超过100%;空调、电脑、手机等新一代家电消费品拥有率在不断提高并高速增长。

二、提高城镇居民生活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收入水平低。低收入问题依然存在,50户城镇居民调查资料显示,贫困人口增收比较困难,低收入人群有增无减,且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基本没有改变,生活的主要来源是靠社会和亲戚朋友的救济。

二是消费水平低。三季度末,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人均达到7837元,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为48.67%。通过数据对比显示,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水平较低,大部分消费用于食品、居住、医疗、教育等方面。

三是就业难度大。调查资料显示:居民家庭户均就业人口为1.65人,占家庭总人口的52.54%;户均有收入者人口为2.3人,占总人口的73.25%。就业难一方面难在下岗或内退后找不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就业竞争激烈,就业的难度相对更大。

三、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几点建议

(一)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居民收入。

社会保障工作是目前实施社会救助的一种重要途径。在改革开放以来,通过不断的建立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已初具规模,但目前社会保障体系的涉及面还较窄,社保资金的筹集还很不通畅,因此,还必须不断拓宽筹集资金的渠道,确保社保资金及时足额地缴纳,同时,加强对高收入阶层的税收征缴工作,采取多种方法筹集资金,并加强对社保资金使用的监管力度,坚决杜绝各种挤占和挪用,使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二)正确引导居民消费,促进居民消费结构合理化

正确引导消费,就是根据经济规律的要求,对整个社会消费活动以及消费者个人的生活消费进行有意识的调节和引导,有效地扩大内需,刺激经济的增长,发挥消费对经济应有的拉动作用。

居民的消费观念直接关系到消费行为。我县居民的消费观念相对较为保守,习惯于勤俭持家,量入为出,不习惯超前消费,更不会“寅吃卯粮”,花明天的钱。要使消费者转变传统观念,树立全新的消费观念,仅靠消费者自身是难以解决的,还必须建立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通过各种手段来引导消费。积极支持和鼓励信贷消费,调整在短缺经济和高通胀时期出台的一些限制消费的政策,制定一系列鼓励居民消费的政策,减除居民消费的后顾之优,使居民消费结构更趋合理化。

(三)有效调控收入分配差距,推动各个层次的消费全面增长

市场经济的建立,打破了收入分配的均等化,引入了激励竞争机制,但在收入分配上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国企职工与外企、合资企业职工的收入差距;垄断行业职工与一般行业职工的收入差距;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职工收入的差距;企业结构调整中出现的下岗失业;少数人利用体制上的漏洞非法致富等,加剧了贫富悬殊的现象。因此,缩小收入差距,兼顾公平已成为妥善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关系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