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新闻实习报告5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写在前面:曾有放弃的念头
还记得,在学院发出通知的时候,我怀着对香港的几多幻想,递上自己的申请书,并用一口不是很标准的粤语参加了面试。接到通知的那一刻,兴奋不已,然后开始筹钱。等来了香港那边的批准、办理了这边的签证,搭上深圳的车,在罗湖关走过那座桥,就到了香港的地界了。才五个小时,我就彷佛走到了另一个世界,那个存在于电视里和脑袋的幻想里的世界。虽然一路奔波,但还是觉得亢奋,对于实习充满着期待,还有惶恐,深恐自己跟不上做不来,毕竟这是我的第一次实习,毕竟这是传说中那个不同于国内的媒体社会。
到《星岛日报》报到的时候,接待的人事部同事说,我们被安排到“地产版”实习。在这之前我们根本不知道会在什么版面实习,连抱佛脚都不知道脚趾头在哪。当场我就懵了,对于“地产”,我是一窍不通,叫我怎么做呢,心里升起强烈的不安来。第一天首席记者就交给我写稿任务,当时的我在无措中,边看旧报边照葫芦画瓢,手忙脚乱的费时二个钟头才完成了一篇稿子。整个星期我都在恶补行业术语和相关的新闻写作,整个星期都不断有新类型的稿件要我写,整个星期我都在精神的高度紧张和身体的饥渴中度过。那时候的我对“地产”提不起一点兴趣,甚至很抵触,想到在其他报社的同学可以去跑“港闻”就觉得“学以致用”了,而“地产”似乎并不能让我发挥所学。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下,第一个星期我过得异常艰辛,三餐不定时、食物往便宜里挑经济的;勉强自己去看地产新闻;又不适应那里的生活快节奏,每天深夜一两点才回到宿舍,精神几近崩溃。于是,不争气地,偷偷躲进厕所哭,很想甩甩手说“我不干了。”
后来,觉得自己很傻,多难得才有这个机会啊,多难得才攒到的钱啊,我怎么能做对不起自己的事就放弃了呢?实习之前就信誓旦旦地说准备好要接受挑战和锻炼的了,怎么可以临阵退缩呢?多少人盯着自己来香港的呢,回去两手空空怎么都交代呢?于是在宿舍里和同学互相倾诉,互相给对方打气。于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好好学习,有什么不懂的就厚着脸皮问,还好那里的同事都很热心,也有耐心的解答我的问题。我告诉自己要认真努力,坚持对每一次的采访任务负责,这种坚持使我小心谨慎,没有犯错。虽然回到宿舍以后,我仍然会和舍友掰着指头数回家的日子,但此时我们已经转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对待,分享一天的工作见闻,打起精神互相鼓励。
钻到“地产”里一个月,我掌握了常用的行业术语,尝试了不同类型的“地产新闻”的写作,平均每天发表二至三篇稿件,登在不同的栏目里。在“星岛”工作的这一个月,我的写作速度也提高了许多,印象深刻的某一天,我在六个小时里写了七篇稿子,非常有成就感。当听到首席记者夸我学习能力挺强的时候,我心里真乐开了花,那是对努力的回报。
我最怕别人问,“你实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很难回答。你永远不知道现实会给你带来什么意外,所以,假如实习的是完全陌生的领域,那就要有乐观积极的态度,要有接受挑战的勇气,要有随时学习的准备。要告诉自己:我行的,我行的。当然,还要学会倾诉,如果有个伴儿,同行的或不同行的都可,互相分享所得分担所忧,互相鼓励,则更好不过。
实习:我是一名记者
在香港实习,没有人把你当成处于学习阶段的学生。在公司,大家以同事相称,实习记者也是记者,公司需要的是能干活的人。在香港实习,我并不缺乏机会,与其他人一样,要完成采访和写稿任务。外出采访让我增长了不少见识,独立完稿、不同体裁的写作训练了我挑选新闻重点的能力,而天生的内向给实习带来了障碍,我始终没有克服。空闲的时间我就看看报纸(尤其是地产版),观察其他人的工作,找寻“星岛”集团的资料。当实习结束了,若能从这纷繁中、从一堆乱丝中抽出条理来,找到一些可以算是成果的东西,那么也算是不枉此行了。
(一)关于“星岛”
星岛新闻集团有限公司由著名商人何柱国创办,乃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的传媒集团(编号1105)。集团致力于建构一个以媒体出版与服务、人力资本管理和宽频内容与服务为主的资讯平台,其中又以媒体出版业务为重点。媒体出版方面包括以下几个子公司:星岛报业集团有限公司、星岛杂志集团有限公司、头条日报有限公司、星岛出版集团有限公司、新华在线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其中星岛报业杂志集团在香港取得理想的发展,在市场上保持稳固地位。
中文报章《星岛日报》则属于星岛报业集团有限公司,它创刊于1938年,具有超过65年的办报历史,是香港报界的元老级,在全球超过100个城市发行。由于《苹果日报》《东方日报》等新兴报纸的竞争,《星岛日报》将为中产阶层确定为目标读者群,以全面深入的财经和地产新闻吸引受众,其中“地产”又是《星岛日报》的顶梁柱,《星岛日报》上的广告绝大多数是房地产内容的,头版一整版也往往是房地产广告,据说登一次头版要十几万。我到“星岛”实习时,恰好赶上“地产版”扩版,工作量一下子增加了。新闻界同是跑地产线的行家们有一个说法,《星岛日报》的地产版是全港最辛苦的地产版了。《星岛日报》内部也有一说法:“星岛”最晚收工的就是地产版了,规定上班时间是下午二点至晚上十一点,但经常的情况是一天工作12小时。于是,地产部的同事都匆匆忙忙的,地产部的键盘声总是不间断的。
“星岛”地产部分为《星岛日报(地产版)》、《睇楼王》、《超级睇楼王》三个部门。我所在的《星岛日报(地产版)》除了负责地产版的采写工作、还有负责《头条日报》的地产版的采写,首席记者和地产部的老板偶尔还要写财经版的稿子。
《星岛日报》也有其网络版,提供资讯。这是对外的,为方便日报工作,1999年公司建立了对内的“星岛电子图片系统”。这个中央电子图片系统提供大量的新闻照片,并配有详细的图片说明。它包括三个部分:通讯社图片库(六大通讯社照片)、星岛摄影部照片库(最新摄影照片)、星岛图片库(历史照片、星岛分部照片和政府新闻处照片)。该图片库储藏的大量图片,索引简单易操作,大大方便了记者的工作。
(二)像个真正的记者
在《星岛日报(地产版)》实习,就像真正在岗位上工作的记者一样,大家叫我同事,感觉受到了尊重,同时也提醒自己要独立完成任务。在这里,每个人都很忙,连我这个对“地产”一窍不通的人也有很多的稿子要写。但是没有人会手把手地教你,只有靠自己边学边做了。
在“星岛”,我一天的工作大概是这样的:外出采访,回来报料;打电话采访行要新闻稿的信息,写新闻稿,上图片系统找相片;写外出采访活动的稿子,找图片加图片说明;完成首席记者临时交给的任务;截稿后开始动手下星期要出的稿子(有些任务是提前分配好的,多半是通过电话采访可以完成的)。
对于“地产”这个完全陌生的领域,我必须恶补功课。行话术语是要向同事请教的,写作模式可以从旧报纸中学习,采访技巧则要偷师并慢慢实践,摸索出自己的路。其中,处理人际关系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采访:考验情商
采访是记者工作的重要部分,采访需要智商,更需要情商。香港人非常有礼貌,在街上问路都能得到有礼热心的指引,在公司听得最多的也是谢谢。由于时间、交通等条件的限制,有大部分的新闻是通过电话采访得来的,因此,采访技巧就非常讲究。在“星岛”,我“偷听”了不少同事们的电话采访,了解他们如何自我介绍、如何进入话题、如何转个弯套话……有时候记者只是与电话那头像随意聊天话家常一样,便有得到了一些信息。“偷听”为我在自己的采访中打下了基础。我认真地向人介绍自己是《星岛日报》的记者,解释为什么打这个电话,一般有礼貌的开始是可以得到所需的信息的,因为那些公司的公关和经理早已熟悉媒体的工作。但是由于我的粤语不是很标准,在采访时往往被要求再讲一次,令我十分尴尬,所幸后来讲多了就错少了,沟通流利多了。然而我毕竟是菜鸟,有时候问了对方一些笨问题,人家觉得我没料,也就不愿意和我多讲了。有一次,我电话采访一拍卖师,由于技巧上的缺乏和语言的笨拙,他听出我是新手便搪塞而过。没有要到资料的我灰溜溜的告诉首席记者,她打过去不消一会就拿到了。她还告诉我要怎么跟对方讲、要注意那些词语的运用等等,给我上了实际的一课。对于不善言语的我来说,采访这一课我还有待加强。
外出采访,除了要注意与采访对象的沟通,还要注意与行家们的沟通。主动交换名片是沟通的第一步。我是没有名片的实习记者,也要微笑的向对方自我介绍。参加一场记者招待会,一定要留下主办方的公关或发言人的名片,以便日后联系。与行家们交换名片是为了工作,香港记者常在记者会结束之后凑在一起“对稿”,以防漏听或误听。如若与其他人不认识,谁也不会愿意跟你交换信息的。而认识人是需要主动的。我素来内向,在公共场合便显得静默和离群,结果是见得人多认识的少。后来,我学着他们的样子见面多打招呼,也就认识了一些行家,有两次单独采访恰好遇上认识的人,就不那么紧张了,也不怕被排斥了,所谓多个人好照应。香港的记者的记忆力很好,见过一面的人也大概能记住哪家报纸在哪里见过。我就没有那么好的记忆力,因此要到名片以后,我会在本子上记录下时间地点和那位记者的特征,以防下次见面认错人。
写作:脑力革命
写稿是我的最重要工作了。香港是个很讲究实际的社会,新闻也是同一准则,“写什么都围绕‘钱’来做就不会错了”,一位同事如是说。有一次我去采访一个地产发展商的展览活动,回来之后,按照五个W和一个H写了新闻稿出来,并且把活动写得简略而全面。可是首席记者告诉我“你那篇稿子完全不行”,我特受打击。第二天看修改过登在报上的文章,发现只摘了其中一个部分,关于活动本身只字不提,原因是“那些只是宣传,没有意义”。在香港写稿,只要把大家最感兴趣的部分(与经济利益挂钩的部分)写出来就行。于是,写稿变得简单一些。我写得多半是楼市交易的稿件,只要抓住数据就可以,这条指导路线基本上方向正确,只是有时候为了增加篇幅可以适当加入其他辅助因素。然而,写另一类型的稿子就有另外的写法了,这些需要多看以往的报纸以熟悉写作模式,还要多请教同事怎么写。
在“星岛”,外出采访回来首要做的不是写稿,而是讲听到的信息全部报给首席记者,由他们来决定你的信息里哪些要写、哪些要写在前面。然后记者才开始写稿。但并不是记者本身只安命令行事。一般一个地产公司会有一系列的活动,往往由同一个记者跟踪报道,他(她)会比较熟悉,知道哪些是“新”闻,可以提出自己的看法。有时候一个活动采访完回来,可能没有任何新的经济利益上的信息,记者便需要将采访中见到的有趣的事情写成花絮,这极考记者的观察力和记忆力。这花絮一般只要50至100来字,非常难写。对我自己而言,写长文章不是问题,要写不过百字的稿却煞费脑筋,“短小精悍”四个字太难做了。当“读图时代”来临,短文必成趋势,多些这方面的训练将有裨益。
因为我是“地产”的新手,很多新闻不熟悉来龙去脉以及信息的意义何在,所以我大多写些软性的文章,例如写“示范单位”。这是地产商为推销楼房而斥资装修的单位示范屋,写“示范单位”就是介绍其设计和装修,考的是文笔耍花枪的功夫,说白了就是看记者会不会“吹水”。我写第一期的时候是很轻松的,文思泉涌。后来看的多了写得多了就没感觉了。所有的装修理念都差不多、摆饰大同小异、难有突出之处,但是仍然要写。有时候一天要写两三间,那时可是费尽心思找感觉,绞尽脑汁、搜肠刮肚的找新词,此时才觉“书到用时方恨少”。
在“星岛”一个月的训练,我下笔的速度快了很多。第一天只写一篇稿子,后来慢慢熟悉以后,首席记者便交给我多一些任务,平均一天要写三四篇稿子,一般为500至1000字左右。多的一天甚至写了七篇稿子,手指头完全没有感觉,也直觉词穷。回想起来,那段忙碌的日子我过得还是比较充实的。
(三)曾有过的郁闷与开怀
《星岛日报》有传统,除了特别的栏目,一般的稿子都是不署名的。一开始,这让我郁闷了一阵子。我一想到实习结束以后要交实习成果,而我所交的全部没有署名,似乎没有说服力。当我问到同事们对于“署名”的看法时,他们都不以为然。后来我也渐渐认同他们一些看法,自己做过的,自己知道,而且永远是自己的,何必要管别人是否知道,这对他人没有意义。于是,我相信我付出的努力,是可以在将来被映证的,只要放了心血在里面就好了。
当然,有名为证还是可以满足我的虚荣心的。写“示范单位”是可以署名的,这还是让我高兴,想想一整版的文字都是自己的,特有满足感。最让我高兴还是那一次专访一位北京地产公司的经理。由于日报地产版只有我会说普通话,他们便把这个专访任务交给了我和另外一位会听普通话的记者。采访很顺利,写稿也很顺利,同事帮我稍加修改后就发表了。终于走出“软性新闻”的版面,还可署名!那天我激动的心情仍犹在心。
写在后面:毕业后还选新闻吗?
实习回来以后,有人这样问我,我也问自己,答案常常在变卦中。在香港呆了五个星期,在《星岛日报》实习了一个月,我增长了见识,锻炼了自己,却也开始思考:“我是否适合记者这个行业呢?”
香港记者的敬业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他们常常为了某个信息而打无数通电话,他们一天可能要赶好几场记者会但决不会打无准备的仗,他们有时候马不停蹄的忘食赶稿,他们对每一个数据都吹毛求疵。见识了这些记者前辈的工作,我心里十分佩服,却也道不明我是否还想从事这个行业。当我问到他们是否喜欢新闻这个行业的时候,约八成人的答案是否定的。当我问他们为什么选择新闻行业的时候,他们只答:“打份工而已。”
不是追求真相的信念,不是维护正义的斗志,不是课本上的条条框框,真正的答案很简单很实际——为了生活。毫无疑问的,生活是很现实的,可是记者的生活是不是我所要的呢?我一直处于矛盾中。
一方面,作息时间的不稳定,赶场搭车的奔波,激烈的竞争,让体力不好、内向的我却步。另一方面,实习证明了我有实力的同时,又显露出我的劣势,刺激我想提升自己,想看自己在这个行业里可以走多远?
于是,对于上面的问题,我仍在摇摆,寻找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