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美国加拿大公共卫生考察报告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美国加拿大公共卫生考察报告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2006年12月6日至12月19日,由省卫生厅高开焰厅长带队,厅防病局、亳州市、宿州市和安庆市卫生局局长及美国CD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驻华办事处相关人员参加的安徽省赴美国、加拿大艾滋病防治及公共卫生考察团一行六人,通过现场察看、听取介绍、讨论交流等方式先后在美国洛杉矶市、亚特兰大CDC总部和加拿大渥太华中心医院进行了公共卫生管理及艾滋病防治工作考察,在整个考察过程中听取了十几位专业和管理专家的报告,就共同关心的问题进行了较为广泛地交流探讨,整个考察安排紧凑、主题明确、内容丰富、重点突出,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效果。以下就美国疾病预防控制能力、艾滋病防治重点策略和措施,加拿大医疗保健体制等内容分别简要报告如下,并提出若干建议。

一、美国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建设情况

(一)美国CDC简况

美国公共卫生组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坐落在美国亚特兰大市。它的前身是成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旨在控制疟疾的一个机构——战地疟疾控制中心,1946年更名为传染病中心,1970年更名为疾病控制中心,成为联邦公共卫生服务部的一个下属机构。20世纪70年代后期和80年代初,艾滋病、环境和生活方式等问题逐步变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危险因素,CDC发起了推动人们采取健康生活方式来促进维持健康的运动。1990年开始CDC根据重点职能下设六个全国中心(院)即全国慢性病预防及健康改善中心、全国环境卫生及损伤控制中心、全国传染性疾病中心、全国预防中心、国家卫生统计中心、国家职业安全及健康研究院。

美国CDC在本土有员工8000余人,主要集中在亚特兰大总部,少数在各个州开展项目合作。另有2000余人在世界各国合作开展全球疾病防控工作,其中从事艾滋病防治的近半数。在美国50个州均有州疾控机构,国家CDC与之是一种合作和指导关系。州以下不再专设疾控机构,法律规定各州政府对本州疾控工作负责。美国CDC财政支出列入国会预算,每年70亿美元左右。

美国疾控体系运行高效迅速,处理事件科学果断。我们理解主要由流行病学情报服务(EpidemicIntelligenceService,简称EIS)和现场流行病学技术培训(FETP)、实验室检测服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机制、全民健康教育推广等主要部分组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2005年CDC在全球范围开展“全球疾病侦查和应对项目”(GlobalDiseaseDetectionandResponse简称GDD),以全新的理念加强疾病的监测与防控,包括在全球范围选择建立战略优势中心,加强疾病监测检测,在“发现”疾病中加入“应对”的概念和行动;注重现场流行病学技术与实验室整合;与WHO合作加强全球疾病爆发预警和应对网络(GOARN)建设;增强实验室能力和生物安全防护;强调项目管理和可持续发展观等,据此在全球范围综合防控疾病的发生发展。

(二)美国疫情监测报告网络及现场流行病学培训

早在1950年美国CDC为探索防范伪装的生物袭击,认为流行病学报告和常规例行报告十分重要,值得鼓励,即开展“流行病学情报”工作,而且认为有效的流行病学情报需要坚实的实验室支持。美国疫情报告网络的基础即是遍布全美各州、县的这部分掌握EIS知识的人员,他们在全美各地积极主动发现传染性疾病的蛛丝马迹,指导州政府处理控制传染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导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报告传染病例。美国医院没有建立象我国这样完善的乡级以上的网络直报系统和监测网络,主要依靠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敏感性主动自发报告疫情,以及新闻媒体公民、其他机构人员的自发报告疫情事件,并对报病人员给予激励奖金。掌握EIS知识的人员相互之间、与国家CDC、州疾控机构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沟通联系渠道,基本保证了疫情信息及疾控处理情报的共享,形成了一个灵敏度较高、运转高效、处理科学的工作网络系统。

美国CDC设有现场流行病学培训部,共有52名职员专家,员工学位高于CDC整个员工平均水平。职员在亚特兰大37名,全球其它地区15名。美国CDC认为CDC的目的是保护全人类的生命健康,健康是外交的一部分,CDC与各国政府保持良好的协调沟通关系,是伙伴之间的合作。因此在世界各地致力于培训掌握EIS知识的人员,进而发展为现场流行病学培训(FETP)项目,培训人员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疫情控制处理、应对突发事件、监测(疾病侦探)、培训新的人员等综合服务,迅速对援助要求作出反应是EIS的显著特征之一。与各国合作开展三级培训,即国家级班课程为2年制、省级班1年制、基础级(县市级)6个月。自1975年至今,CDC在37个国家建立了培训中心。我国自2001年与美国CDC首度合作并建立培训中心,开展了多期国家级FETP培训,目前仍在进行。此后我国处理的100多个公共卫生事件中,这些学员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并且其影响力和重要性日渐显现。

(三)、美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

美国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均设有突发事件协调处理办公室,办公室与各级机构有协议书,有权力在紧急情况下协调相关机构开展应急工作,包括资金、人员、物资储备与调配。突发事件的执行机构是国家CDC,国家CDC和各州CDC均设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协调办公室,负责协调分配和储备公共卫生资金、人员和物资,包括疫苗和药物,一般储备应急需要的50倍左右。在应急事件处理中,CDC让国家资源得到及时和有效率的分配,并能动员协调当地的各种资源,与储备的资源有效整合,动员当地各类服务机构共同参与工作,发挥投入产出效益和综合效应。

进入美国CDC总部安全检查非常严格,不允许拍照。其中应急协调办公室(中心)戒备更为森严,一般应急事件的报告和处理程序是:应急协调中心有一个24小时不间断搜寻各种可能的突发事件的信息接听报告值班室,有2人以上同时值班,这些信息来源于基层医院(诊断)、药店、新闻媒体、公民电话等;一旦收集到相关信息,值班人员立即进行快速初步判断,分析属于生物性、中毒性、物理化学性或恐怖性等类,第一时间通知相关的专家进入分析大厅,实时监控事态的发展,并结合历史资料进行分析、提出应急处置措施并通过指挥中心指令,现场流行病学人员快速进入现场处置。一般在现场处置会与多个部门合作协调,如实验室专家、农业、警察等,例如如果是生物性的,将会实施家庭项目,将药物送至每家每户,一般是5天量。在现场工作时,致力早期发现致病生物因素,关注统计事件暴发的死亡率、病死率,不明原因异常情况、患者症状和体征,死亡情况、空气检测情况等并及时采集样本进行检测。美国现有列出的41种原因可供考虑,全美有150多个实验室数据库,并与英国、加拿大等有关实验室有很好的合作,可以很快将样本进行快速检测或送达相关实验室检测。

应急系统及机制存在的困难和挑战是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如何有效协调国家和当地政府协调作战,发挥各自优势和能力;要有科学的针对性准备,包括应急预案、新方法、新疫苗的研究;储备中心的药物、疫苗准备的针对性和数量值得研究。

二、美国艾滋病防治若干做法及特点

美国是发达的西方国家,经济基础雄厚,社会保障机制比较健全,反映到艾滋病防治方面,是将其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同时吸收社会广泛的资源共同参与,注重保护个人隐私和人文关怀,对贫困人口感染者实行免费政策,重点采取针对高危人群的干预措施、合理用药、宣传健康的生活方式等综合措施,科学防治。

(一)美国艾滋病疫情及防控概况

美国人口近3亿,专家测算现有艾滋病感染者为100万,重点高危人群700万,每年新发感染者4万人。感染者中现被发现者占83-86%;尚未被发现的占24%-27%,达25-31万人。为了遏制艾滋病的传播蔓延势头,国家成立了总统艾滋病防治办公室,策略主导政府社会广泛参与支持,共同防治。在美国对一种疾病成立这样高层次的组织也是极少有的,而且美国在防治中,特别强调全球共同防控的理念,在全球很多国家地区派出人员设立了艾滋病防治专门机构,有近1000人在海外工作,这些机构和人员与所在国政府密切协作,共同参与,形成合力,将防控工作纳入该国整体防治规划组织实施,受到各国的欢迎,取得了显著成效。在防治领域措施上,注重预防、治疗、关怀、信息收集(监测)、策略制定、管理评估等综合性措施,特别强调针对感染者的治疗管理;高危人群的干预;使用快速试剂进行艾滋病检测,提高检测效率,降低尤其是流动人口感染者失访率,而且两次快速检测阳性即告知感染者确诊,并备份做酶标检测,以有效控制传染源,最大限度降低传播蔓延。在个人行为上,倡导大众采取“ABC”方式生活,即“禁欲、少性伴、使用安全套”。对13-64岁人群,实行免费检测,对高危行为者每年至少要进行一次抗体检测。

对青少年的预防教育受到美国高度关注,18个大城市联合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倡导健康阳光的生活方式。重视社区预防,MSM艾滋病资金的79%投向社区,其中黑人等有色人种感染率高是重点关注的对象;58%的吸毒人群艾滋病防控资金投向社区,在美国国家法律不能提供洁净针具,但各州法律允许;80%的性服务者艾滋病防控资金投入到社区,指导使用安全套等防控措施。可见社区是控制艾滋病传播的核心区域,美国90%以上的艾滋病防治措施是由社区组织完成的。

在防控措施中,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将艾滋病防治与性病门诊紧密结合,主动积极从性病就诊者中发现感染者,取得了显著效果。通过性病门诊发现的感染者达到或超过主动到高危人群中干预检测出的感染人数。

(二)洛杉矶的MSM监测、治疗关怀机构(中心)

同性恋是造成艾滋病传播的最重点人群。据著名的贝尔和温伯格的研究报告《同性恋》中所披露的,只有极少数的同性恋与配偶建立长期和稳定的关系,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同性恋在他们一生中最多可拥有1000个性伴侣,平均每人有500个。由于男男同性恋者(MSM)特有的泛交、肛交、“不固定”的性行为方式,一人得病对其性伴侣和周围人的影响往往是巨大的。这也是艾滋病传播在MSM中传播效率很高的原因。

洛杉矶的同性恋监测、治疗关怀机构(中心)是一家以男男同性恋(MSM)为主的关怀治疗中心(LAGAY&LESBIANCENTERWALLOFHONOR),该中心每年工作经费400余万美元,另提供免费抗病毒药物和治疗机会性感染药物2000余万美元,主要投入渠道以政府(CoutyCifyGovreucant)为主,同时接受大量的社会捐赠款,集对MSM者艾滋病预防、控制、治疗关怀(包括心理咨询)和研究四位一体,对贫困就医或接受服务者实行免费服务,要求接受服务者提供身份证明,核对收入情况。该中心设有诊疗室、咨询室、各种化验检查、药房等,健康教育资料随处可取。在治疗咨询过程中,注重一对一的接诊关系,严格保护个人隐私,不得公开就诊者的身份,受法律保护。美国一般艾滋病感染者抗病毒药物有23种(我国免费药物为8种)可供选择,但医生开处方用药十分慎重,特别是对吸毒、酗酒等高危人群,因为他们改变行为很难,一旦上药但用药不规则或中途放弃,会造成耐药,给下一步治疗造成极大困难。该中心每年MSM门诊量8000人次,符合低收入条件者性病和艾滋病检测治疗免费,每年门诊人员中进行艾滋病检测有6000人,其中艾滋病抗体阳性占2-4%,约120-180人。

洛杉矶另一MSM诊疗中心(DavidGeltenCenter)除了开展上述的治疗关怀工作外,特别突出了MSM者行为和相关因素的研究,美国是个移民国家,来自不同国家人群的文化、性别、经济、种族、移民压力等对人群的行为心理均有较大影响,在做心理疏导和大众宣传时,注意宣传不同的性取向是一种正常的生存社会现象,不应歧视,要积极消除社会歧视包括自我歧视,帮助MSM者建立自信,针对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干预和健康教育方式,出版发行大量的指导资料和杂志,开展同伴教育,降低的威胁。比如专门针对新型CRISTAL出版专刊、介绍这种的危害性,指导戒毒。在这个中心,每个MSM均有一个登记号,州法律规定就诊者包括自杀行为人(妻子、孩子)、吸毒、妓女、MSM等其隐私得到法律保护,真实姓名仅限接诊医生一人知道。该中心常年管理8000余人,其中2/3为MSM。在洛杉矶市人口有900余万人,其中MSM者有20万人,约占人口的2.2%。

(三)美国艾滋病防治取得的初步成就和主要经验:

1、母婴阻断取得积极的效果,其传播方式基本得到有效阻断。

2、吸毒人群艾滋病感染率由20%下降至9%。

3、医疗用血液安全得到保障,艾滋病抗原抗体检测标准程序完善,执行严格。

4、实践证明,利用快速检测试剂进行艾滋病快速检测是值得推荐和推广的好方法,有利于外展服务和对性服务(高危)人群的检测,有利于减少失访的人数比例,最大限度控制治疗传染源。

5、开展行为学与新发感染率研究,取得初步成果,证明艾滋病的流行蔓延与人的行为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是主要因素,有利于针对性防控措施的确定和实施。

6、符合成本效益的干预措施研究开发成功。目前在世界各国各地采取的艾滋病综合防控措施,特别是对吸毒、男男(MSM)同性恋、性服务人群的干预措施,许多来源于美国CDC或美国CDC共同参与的研究成果。

7、社区干预效果明显,是艾滋病防治的主战场,人力、资金、组织建设、措施大部分投向社区,由社区组织落实。

8、在流行病学等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很大成果,给各国各地起到了示范指导作用。

20多年来,美国在携手抗击艾滋病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除了每年投入巨量金钱用于艾滋病防治和公共教育,政府每年还拿出6.5亿美元为那些领取贫困救助金的感染者提供免费药物治疗。2006年初,美国国会通过艾滋病防治法案,政府从2006年起到2008年为止,每年编列30亿美元经费,对艾滋病及高危人群提供防治及医疗照顾。

当中国艾滋病感染者已接近100万大关的今天,回顾美国艾滋病防治的历程和经验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致力破除对艾滋病的恐惧和歧视、建构全社会的人文关怀环境、普及艾滋病知识的全民教育、对高危人群(行为)的积极干预等都是迫在眉睫的有效防治实践。在医学科学尚不能阻断艾滋病的发生和流行的今天,社会的相关政策、法律、教育以及组织机制、道德观念、行为方式的合理与否对艾滋病的传播正在发生决定性的影响。

三、加拿大医疗卫生制度

加拿大国家面积有9,976,140平方米,人口有3100万,加拿大由十个省和三个地区组成。加拿大目前实行的医疗保险制度是在过去50年内发展形成的。20世纪40年代末期以前,加拿大在医疗卫生方面基本上是私人行医,自费看病,因此,只有付得起钱的人才能享受医疗保健服务。到1960年,加拿大所有10个省和两个地区都已先后签订建立公费医疗保险计划协议,在符合联邦政府分担费用条件的住院治疗方面,为所有加拿大人提供了公费医疗保险。1968年,联邦政府制定了医疗保健法。根据该项法律,联邦政府同样以一半对一半的大致比例,分担各省的医院外医疗服务费用。截止1972年,所有各省和地区均已将私人医生门诊费用包括在公费医疗计划之内。加拿大实现了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全面公费医疗保险的目标。

加拿大医疗卫生体系根据支出性质划分,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公费资助的医疗卫生服务(如必要的公共和私人医疗服务)。(2)私人或雇主付款的补充性医疗服务(如眼科和牙科诊疗)。(3)公费和私人资金共同承担的某些服务(如处方药和家庭护理)。在各省按照服务内容和机构划分,医疗卫生体系由医院、医疗卫生服务提供者、社区医疗服务、精神医疗服务、药物系统及医疗卫生团体与协会等几部分组成。

《加拿大卫生法》明确规定了五项医疗保健准则,(1)政府部门公共管理(2)综合性全面保险(3)所有加拿大居民均可享受医疗保险(4)为就医者提供一视同仁的便利服务。(5)医疗保险可随人转移。医疗保健制度不同于那种由政府雇佣医生的“公共医疗”制度。绝大多数加拿大医生无论是单独行医还是合伙开业,都属于私营行医性质,不属于政府雇员,因此,享有很大的自主权。医生只要获得从业证书,就可从事相关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医生一般以看病收费为工作报酬(约占其收入的90%),他们将医疗服务记录直接寄给本省医疗保险机构,并从该处得到报酬。大多数情况下,加拿大公民可以到自己选择的诊所或医生那里去就医,看病时只需出示医疗保险卡。各省所有符合条件的居民均可领到这种医疗卡。凡属政府保险的公费医疗项目,加拿大公民均不必直接向医院或医生交纳诊治费,也不用填写任何表格。看牙医一般不属于公费医疗,但患者需要在医院做牙科手术的情况除外。加拿大医疗保健事业的经费主要依靠税收。2002年,加拿大医疗卫生支出大约为1140亿加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9.6%,在西方七国集团中位居第四。人均医疗卫生开支3635加元。2004年加拿大医疗卫生总开支中公共与私人支出的比例保持在70%与30%。

加拿大是第一个提出生活方式是促进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的观点,其它包括医药和健康照护服务、人类的生理特征和环境。这改变了以往由医疗主导的政策,在70年代后期加入反吸烟,健康饮食习惯和运动的非医疗政策。到了80年代中期,政府认识到这些以非医疗手段改变不健康行为以促进健康的政策是有限度的,社会地位、房屋和职业,这些因素对健康都有影响。

四、几点思考与建议

(一)、关于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1、重视疾控现场流行病学培训是提高疾控人员素质的有力措施。

美国CDC坚持不懈开办了长达50余年的疫情情报服务(EIS)培训班,后发展为现场流行病学培训(FETP,又称为皮鞋流行病学),全美共培训3000余人,参加培训的学员可以是从事公共卫生医生或临床医生的专业人员,教学内容涉及流行病学、卫生统计学、协作交流技巧、管理知识和技能、监测检测技术、方法学和教学技能、项目管理及督导评估等多方面内容。

现场流行病学是从事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者必须掌握的知识技能,应用于疫情和突发公卫事件的控制处理、原因调查、科学研究等方面。卫生部已经将现场流行病学培训列入各级疾控机构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人员培训重点。各省可利用中央财政等项目支持正在全面开展省级和市县级现场流行病学基础培训。现场流行病学培训对CDC工作有巨大的影响和作用,是提高疾控人员综合素质的重要举措,应该长期坚持,形成制度。

2、加强疾控实验室建设是提高疾控检测能力的基础。

美国CDC鼓励自由使用创新方法,力争建立世界一流的实验室和专业人才队伍。美国CDC是医学—生物学应用于公共卫生的神殿,从1950年开始就注意到实验室和流行病学工作同等重要,无论是独立地从事或是与NI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合作,CDC在医学和科学方面的项目都占有优势。鼓励创新,积极使用新方法开展疾控研究是美国CDC的一大特色,这种机制也为CDC吸引、培训了大批杰出人才,特别是创新的方法成就多来自实验室。虽然基础研究项目不属于CDC的职责范围,但这里的科学家们结合疾控实践,在推动知识向前发展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不断丰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方法和手段,如历史上对沙门菌、志贺菌杀虫剂毒性的研究、艾滋病病毒的形态和特性、多种儿童接种疫苗研究和应用等,CDC都作出了巨大成就。他们的工作方式和目的,与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简称NIH)的研究者们完全不同,后者来到现场,多数不是为了控制疾病,而是为了在实验室证实他们的工作,而CDC从事实验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控制疾病,如果必要将长期承担这项任务,CDC拥有象NIH具有一样天赋和素质的实验室人员,并向外聘用顾问、与高水平机构及其高造诣的专家合作研究,实验室工作效率更高、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CDC能帮助各州处理紧急事件、帮助诊断疑难病例,还能提供与实验室检测有关的各种实用培训,在当今现场流行病学培训课程中,重点加入了实验室诊断技术方法并应用到流行病学实践中,CDC在快速明确病因,决定正确防控策略措施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我国将疾控机构能力建设列入了长期规划,力求在房屋、设备、人才培养和管理机制建设方面协调发展。其中2007、2008两年国家将重点支持市、县疾控机构实验室建设,这些重大举措将会有效提高我国疾控系统特别是基层服务能力,推进公共卫生服务水平。

3、加强重大疾病防控、构建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运行机制是维持国计民生、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柱。

当今社会,由于工业化、人口、生态环境、资源的压力和失衡,一些重大传染病和新发疾病和对人类生存发展的威胁也日益加大。例如2003年SARS的流行让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为之震动,损失巨大;近几年人禽流感流行对全人类的威胁也逐步凸现,受到全世界的高度重视;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疾病在全球传播流行的速度惊人,一些艾滋病高流行的非洲国家平均期望寿命20多年来每年下降一岁,国家经济濒临崩溃,民不聊生等等。诸如此类的历史和严峻形势,让人们认识到重大疾病防控的成败是维护一个国家社会、政治、经济、民生持续稳定发展的至关重要的因素,这一点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政府履行职能方面得到充分体现,任何漠视重大疾病防控,漠视人口、环境、资源、经济的协调发展的短视行为必将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为此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立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历史的命题,这也是尊重客观规律的英明之举和执政典范,要求我国各级政府全力贯彻实践。

我国自2003年非典疫情后,国家特别重视公共卫生事业建设,通过三年的体系建设取得了初步成绩,但与美国、加拿大长期高投入相比,我国投入的资金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仍然很低,总量还较少,尤其存在农业区(我省15个)投入盲点、人力资源建设不够,管理不到位,工作经费短缺和运行机制有待改善等十分突出的问题。从发达国家数十年的建设实践经验来看,构建完善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运行机制,提高服务能力,需要政府长期的高投入,不断创新体制和机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公共卫生事业,它既是社会事业,同时也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控疾病维持国计民生、促进经济发展、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柱。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也是发达和非发达国家政府的重要职能。

(二)、关于加强艾滋病预防控制的思考与建议

1、推行快速检测、筛查是防治艾滋病的关键环节。这样可以更有效发现感染者,减少传播。这对我国建立完善艾滋病检测制度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一是在检测对象上要把重点放在性服务者及性病患者、吸毒人群、男男同性恋等高危人群;特别是要将性病门诊与VCT紧密结合,主动发现病人,提高感染者发现率,不能仅停留在采供血等人群的防治上。二是在检测技术上,要尽快推广使用优质高效的快速检测试剂,以便更快知道结果和掌握感染者,减少失访率。

2、消除社会歧视、落实高危干预工作。在美国,艾滋病感染者相当一部分是通过同性恋途径感染的,目前同性恋已经走向一定程度的公开,并受到多数民众的认同;在美国医院里,艾滋病人和其他病人一样住院,同等对待,这相当不容易。一是说明整个社会对艾滋病有了正确认识。二是说明医院在院内感染等方面的管理比较严谨规范。这一点对我们有很大的启示,目前,我国不仅在社会上,恐怕医疗卫生机构在消除歧视与管理上尚有很多工作要做。另外,对艾滋病人和感染者的个人隐私,要依法得到保密和保护。

防治艾滋病的行为干预,具体是通过推广使用安全套,为吸毒人群提供清洁针具及美沙酮药物替代疗法等,帮助有易感染艾滋病病毒危险行为的人群改变行为。但由于有同性恋、吸毒、等行为的高危人群,受到社会各种压力和歧视,其不良行为均十分隐蔽,干预起来难度很大。所以,必须落实《艾滋病防治条例》相关规定,转变观念,由政府牵头,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可行办法,积极推进预防艾滋病干预措施的实施。同时改变社会对艾滋病感染者及高危人群的歧视观念,尊重他们的各项权利,动员全社会公众积极参加到艾滋病防治中,共同遏制艾滋病的传播,这也是我们应该长期遵循的原则。

3、加强社区卫生服务,调整卫生资源配置。在美国,社区组织已成为艾滋病防治的核心力量,社区组织不仅得到政府的资金支持,还能够获得大量的企业赞助和个人赞助,为艾滋病感染者和高危人群提供治疗、生活、心理、住房等一系列服务和救助。

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是预防控制艾滋病流行的关键。美国CDC新设有专门的健康教育推广促进机构,而且结合某个事件某种疾病的传播实时开展工作,非常有效。美国社区通过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请艾滋病感染者走进社区为居民谈所受危害的感受,让社区家庭和居民了解艾滋病防治知识,帮助艾滋病患者和高危人群解决实际问题和树立信心。感染者不仅仅需要治疗方法和干预措施,更需要公众的理解和关怀。美国还鼓励心理咨询机构为艾滋病患者和高发人群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减轻心理压力,走出自我封闭状态,与社会建立沟通,增进相互了解。而我国公民整体文化水平有待提高,有相当一部分人对艾滋病的防治知识了解甚少,因此搞好社区卫生宣传与健康促进工作至关重要。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面上宣传要广泛深入,做到向大众经常性宣传;二是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促进工作,对吸毒、同性恋、性服务者、长卡司机、外出打工者、学生等高危和重点人群进行深入的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三是要加强领导干部的宣传教育,尤其是基层领导干部,他们对艾滋病的流行严重程度认识还不足,有些地方甚至盲目乐观,或者有了疫情不正视,怕影响当地的经济发展、招商等,这是非常不利于预防控制的。

4、加大政府资金投入,广泛吸收社会各方资源。政府的统一领导是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组织形式。在美国各级政府及CDC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认识是一致的,行动也是统一的,美国政府每年投入巨资用于艾滋病防治工作,有效保障了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美国社会民众的公民责任感较强,全民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的积极性很高,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提示我们要进一步完善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民广泛参与的艾滋病防治工作机制,加大政府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投入,广泛吸纳社会和国际组织资金,形成合力,众志成城,共同遏制艾滋病在我国和我省的蔓延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