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农村产业化发展考察报告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农村产业化发展考察报告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农村产业化发展考察报告

近年来,随着产业化的不断推进,各类产业化经营组织的大量出现,我县已形成了一批以产业龙头为主导,跨地域和行业、产供销等相衔接的产业,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但是,基层党组织仍按传统的行政区划设置,已难以适应服务产业发展、帮助解决内外矛盾、教育管理党员、发挥组织作用等方面的新要求。作为党委组织部门,如何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加强党对产业化经营的组织领导,发挥党员推进产业化经营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新时期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我县开展农村产业党建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余干地处鄱湖南岸,农业主导产业有粮食、畜牧、水产,为典型的农业产业大县。近年来,我县注重加大农业产业投入和结构调整力度,农村产业呈现迅猛发展态势。据统计,目前我县共有县级以上农业产业龙头企业32家,规模农业生产基地78个,粮食加工企业12家,食品生产企业8家,农产品专业批发市场5个,农村专业协会35个,农村专业合作社25个,龙头企业带动能力和主导产业专业化水平得以提升,特色产业品牌正在形成。为适应农村经济产业化发展趋势,20*年以来,我县探索开展了以“百千万”富民工程为主抓手的农村“产业党建”工作,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让党员聚在产业链,使群众富在产业链,全县呈现出“产业链上党旗红、产业党建硕果丰”的喜人景象。

1、因势利导,组建百个产业党支部,把党组织设置在产业链上。在推进产业党建工作中,我县打破传统党组织设置模式,以特色产业为纽带,积极倡导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的新模式,努力实现党组织在产业链上的覆盖最大化、设置最优化、功能最强化。一是依托产业建支部。要求各乡镇场充分依托生产基地、行业协会、示范园区、农业加工企业、专业合作社等经济组织,及时组建产业党支部。目前,全县建立产业党支部102个,产业党小组386个,涉及水产、水稻、畜禽、蚕桑、运输和加工等10多个门类。二是调整设置理关系。为避免出现“支部管辖支部”的情况,对党员人数50名以上、产业特色明显、经济基础较好的行政村设立党总支,下设一个村务管理、老年和若干个产业党支部。同时明确规定,没有成立党总支的行政村,其产业党支部直接隶属于乡镇场党委。三是主题活动强功能。产业党支部重点在本产业内开展好“抓政策宣传、抓学习培训、抓能人带动、抓人才培养、抓指导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富有自身特色的组织活动,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目前,全县各产业党支部,根据农民需求,为群众提供生产服务1800多次。如,我县瑞洪镇镇郊村党总支以开展产业党建工作为契机,带领26名党员创办了3000亩特种水产养殖基地,通过开展“党员帮带在行动”活动,主动带动460多户群众养殖乌鱼、黄鳝、鳜鱼等特种水产,基地总产值1.2亿元。

2、加大力度,培育千名党员创业先锋,让党员聚集在产业链上。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是加强产业党建的重要内容。为此,我县加大工作力度,积极培育创业先锋。一是培养“四双”党员。由各乡镇场通过采取开设培训、信贷、科技“三大直通车”,开展创建“党员致富示范户”活动等措施,力争每年培养3名以上组织能力强、致富能力强的“双强”村党组织书记,10名以上带头致富、带领群众致富的“双带”党员标兵,培养3名以上市场流通贡献率高、信誉度高的“双高”党员经纪人,发展5名以上思想品德好、致富业绩好的“双好”农民入党。目前,全县已经培养各类党员致富示范户700多户,把165名符合条件的产业致富能手引进党的大门。二是评选“示范标兵”。开展创业富民党员示范户评比活动,把带头致富能力强、带领群众致富本领强作为必备条件,两年内县委已命名100名、各乡镇场共命名1000名农村“党员致富示范标兵”,并将其中优秀党员推荐为省市表彰和命名对象。三是实行动态管理。在县、乡两级建立党员致富标兵信息库,对党员创业致富情况进行登记造册,每年对致富业绩下降、示范引领作用不明显的进行调整,对新增的党员致富标兵,及时进行补充。两年来,我县共重点培养了年收入达3万元以上的农村党员创业先锋1000名,真正把党员先进性体现在兴产业、助发展上。

3、结对帮扶,引领万户农民创业致富,使群众致富在产业链上。各地根据产业农户的基本情况,通过组建共同帮扶体,在资金、技术、信息上给予大力支持,引导农民致富。一是组建“一帮十带”党群致富联合体。组织全县近千名“双强双带”党员标兵,每人至少帮扶1名困难党员,带动10户有潜力的群众致富。全县组建“一帮十带”党群致富联合体973个,1000多名党员标兵与近10000户农民结对帮扶,并实行定人员、定目标、定措施、定期限的帮扶责任制。如,我县创业先锋,伟良枫树辣椒基地党员李伟良把自己租种的200亩地无偿租用村民,扩大辣椒生产规模,带动20多户群众致富。二是推行帮带承诺制。在产业党支部广泛开展党员帮扶承诺制,让党员结合从事产业的实际,向群众做出技术、风险和目标承诺,为群众提供技术咨询、市场信息、政策法规等服务,为产业发展提供服务,解决群众发展产业的后顾之忧。全县有1600多名党员产业能手主动承诺为帮扶对象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3571件。三是划分帮带责任区。对规模较大的产业基地、科技示范园,划分若干党员责任区,安排“双强双带”型党员干部为该区责任人,明确带领群众致富的目标和机制,制作责任区公示图,接受群众监督,做好区域内农户的各项服务,确保每个“双强双带”型党员干部年内带动10名以上农民创业致富。如,我县白马桥乡种肉鸽协会党支部6名党员与73户群众结对,帮扶发展种肉鸽养殖业,种鸽饲养总数达到9万对,年产乳鸽75万余对,总产值超过1800万元,户平均增收3万元。据统计,两年内全县新增年收入2万元以上的农户10000户。

二、影响推进农村产业党建工作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通过几年狠抓产业党建工作,我们已经取得了“农村党建得加强、农业产业得发展、农民群众得实惠”的初步成效。但是,我们仍然感到在推进和加强农村产业党建工作实践中,还有许多不足和困难,突出表现在以下“四不”上。一是组织隶属关系不清。从目前情况看,产业经济组织在登记上分属民政和工商等不同部门;在业务指导上则归多个不同的政府职能部门;在属地上则涉及到相关的乡、镇、村。在党组织关系归属上,一些产业组织希望挂靠在主管部门的党组织,但许多主管部门党组织不愿接管。产业党组织挂靠在所在地村党组织后,因大多数村级党组织设置为党支部,在组建产业党组织时,更多选择为组建党小组。如组建产业党支部则会出现“支部管支部”现象,直接划归到乡镇党委管理,则显得“鞭长莫及”。二是党组织硬件不全。据调研,有的产业党组织无活动办公场所,影响了活动的正常开展。有的产业主在经费方面投入不够,致使党组织“无钱办事”。如,我县兴鄱渔业合作社党支部虽有社员112人,注册资金408万元,但仍无自己独立的办公场所。三是党组织活动开展不多。有的产业因具有季节性,从事生产的党员“平时解散,忙时集中”,缺乏开展党建工作的持续性,导致党组织活动开展不够。有的党员存有“雇佣”心理,将在产业上工作视作短期行为,不愿意将组织关系及时转入到产业组织上来。有的隐瞒党员身份,致使党员作用发挥不明显。有的产业党组织的党务工作者素质不高,不会“弹钢琴”,致使生产和党建工作出现“两张皮”现象。大溪乡经谷源蚕桑养殖基地党支部,目前共有61名养殖户,但真正转入组织关系的党员仅有3人,党员活动开展得较少。四是党组织功能发挥不强。目前大多数产业党组织为新组建,工作运行机制还不够健全,致使党组织在为产业搞好生产服务方面,发挥党组织的组织保证、协调服务、示范引导等功能不够。东塘乡特色水产养殖产业党支部组建于20*年,据支部书记吴象春反映,党组织在协调基地与周边村关系等方面,影响力不大,关键时候还得靠上级政府解决。

实践证明,以上的“四不”现象已经成为制约推进农村产业党建工作的“瓶颈”。针对“四不”现象的出现,我们曾专门作过调查研究,通过调查发现,组织主体认识不足、产业自身发展滞后及管理层面的措施不力是根本性因素。

1、从组织主体来看,思想认识不足是主观原因。基层党组织和产业主在认识上的偏差,直接影响产业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就基层党组织而言,有的没有把产业党建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列上重要日程;有的没有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出现了乡镇组织员和相关产业村负责人“单干”现象;有的产业党组织因党员人数不够,乡镇党委派驻的党建联络员也没有很好的履行职责,形同虚设;有的产业组织主管部门,“只抓经济,不抓党建”,没有发挥主管部门应有的作用,从体制上没有形成整体工作合力。就产业主而言,调研显示,有近21%的产业主对开展党组织活动认识不足,具体表现为对在产业上开展党建工作持观望、担忧和无用三种心理。一是观望心理。既意识到在农村产业上成立党组织是大势所趋,但又不希望自己的产业先行一步,做“出头鸟”,希望有别的产业先行推行,看看社会各界的反应,看看对产业的影响大小,再决定是否建立党组织。二是担忧心理。担心在农村产业上建立党组织后,会影响与所在村党组织的关系,思想上有顾虑,怕建好党组织给自己戴上“紧箍咒”,占用工作时间开展党的活动,影响产业组织的正常生产和经营,从内心上有抵触和畏惧情绪。三是无用心理。持该观点的认为农村产业经济组织是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群众组织,应该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完全按市场规律运作,开展党的工作对促进产业发展作用不大,因此不希望成立党组织。从调研的情况看,持赞成观点的占41%,持观望态度的占38%,畏惧心理其次,占12%,持无用心理的占9%。

2、从产业组织自身来看,发展滞后是客观原因。近年来,尽管我县出现了一大批发展态势良好的农村产业,但从总体上看我县农村产业还存在规模较小、效益较低,发展不稳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影响了产业的做大做强,也影响了产业党建工作的深入推进。一是规模不大。目前,大多数农村产业组织资金匮乏,缺少很好的融资渠道,而我县属贫困县,财力不够,投入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的发展规模。从调研的情况来看,产业多数仍为产业分散生产经营,单枪匹马闯荡市场,各自为战,没有形成合力,市场竞争力较小。据统计,我县共有农业产业经济组织578家,但规模在年产值500万元以上的仅60家,其他规模都较小。二是效益不高。据调查,我县有近三分之一的产业为农业产业,许多尚处于原料初加工阶段,科技含量不高,机械化程度低,投入成本大,单产低,有的甚至抛荒弃采,亩产值不足1000元。在品牌创建方面力度不够,缺乏品牌宣传意识,叫得响的名牌较少,产业优势、区位优势未得到充分发挥,产业效益较低。李梅林场为我县国营中型林场,林业资源较丰富,板栗种植近2000亩,但生产方式较落后,“板栗经济”效益没有很好显现出来。三是发展不稳。就硬件保障而言,大多数农业产业组织配套基础差,有近40%的设施为上世纪80年代修建,其中部分已年久失修,功能老化,交通运输、基地建设、产品储藏加工等均相对落后短缺,保障能力下降,抵御自然灾害和市场风险能力不强,“靠天吃饭”的现象较突出;就管理方式而言,大多数产业组织在管理方面较粗放,缺乏市场竞争意识,市场信息不畅,凭经验、靠感觉,没有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不利产业的长远发展;就人员状况而言,大多数产业缺少专业营销队伍,市场开发不足,销售渠道不稳定,多为临时性促销。具体从事产业的成员大部分为附近农民,因工资较低,人心不稳定,遇到农忙时还要在家从事农业生产,致使务工与务农的矛盾很难解决等,这些都是影响产业发展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3、从管理层面来看,推进工作力度不大是直接原因。调研显示,部分基层党组织工作推进力度不大,缺乏工作主动性、创造性和长效性,是影响推进产业党建工作进程的直接原因。一是缺乏主动性。督查调研发现,少数基层党组织在抓产业党建工作过程中,工作主动性和责任感不强,存在“推一推,动一动,拨一拨,转一转”的现象,没有主动把工作开展起来。在党建工作硬件保障方面,许多基层党组织在经费上舍不得主动投入,致使产业党组织“无址议事”和“无钱办事”的现象较突出。据调研,全县已组建的102家产业党组织,有办公场所的只有28家,所占比例仅为27%。二是缺乏创造性。就如何抓好产业党建工作,县委先后下发过多个文件,提出了工作目标,落实了工作措施,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指导性。但有的乡村基层党组织缺乏创造性,习惯于传统的思维模式,简单地将上级文件照搬照抄,没有结合地方实际,提出一个合适的长远工作方案和措施。有的基层党组织在抓工作时存有“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现象。如,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上,没有结合产业党员的自身特点进行指导和创新,也没有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与对策,影响到产业链上党员素质和党建活动的顺利开展。三是缺乏长效性。有的基层党组织在抓工作过程中,往往采用“运动战”的方式,而不是依靠制度,缺乏常态化的长效管理机制。对产业党建工作缺乏科学完善的目标考核体系,没有做到深入基层经常指导、定期检查和年终考核,“抓不抓一个样,抓好抓坏一个样”,致使工作责任落不到实处,工作效果体现不出来。

三、加强和改进农村产业党建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加强和改进农村产业党建工作,是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要求所需,是以农村党建促进农村经济大发展的任务所需,也是贯彻落实十七届三中全会创新农村党的基层组织设置形式,推广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和产业链上建立党组织所需。各级党组织必须从有利于服务产业发展、有利于开展党员活动、有利于组织作用发挥出发,优化组织设置,创新活动方式,完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产业党组织在服务和推动产业科学发展中的作用。

1、抓设置,建立产业党组织。调整农村党组织设置方式,是加强产业党建的基础工作。为此,要打破农村“一行政村一党支部、一自然村一党小组”的传统党组织设置模式,根据“组织归类设置,党员分类管理”的工作要求,灵活多样地设置产业党组织。一是依托产业龙头独立组建。在产业比较聚集、经济规模较大、协作程度较高、从业党员较多的产业上,以产业龙头为依托,各生产经营单元为基础,组建产业党组织,构建独立的组织体系,即在产业龙头上设立产业党委或总支,下设企业、基地、社会组织等党支部。二是依托主管部门整合组建。在产业化较明显、协作程度较高、从业党员较多,但缺乏产业龙头主导的跨区域产业上,以行业主管部门为依托,整合产业内的各类组织资源建立党组织,即依托行业主管部门设立产业党总支,下设企业、基地、社会组织等党支部。三是依托服务中心联合组建。在产业比较聚集、协作程度较高,但从业党员不多,又没有相应或合适行业主管部门的情况下,依托乡镇街道、工业园党员服务中心,把从事同一行业、分散在众多生产单位中的党员联合起来,建立产业党员服务中心党组织。

2、抓管理,理顺党组织关系。发挥党组织引领产业发展的功效,是加强产业党建工作的关键。产业党组织组建后,要加强对产业党建工作规律的研究,明确产业党组织的功能定位,创新产业党组织的活动方式,加强从业党员教育管理,进一步增强产业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一是要明确隶属关系。要按照“谁组建、谁负责、谁管理”的原则,确定产业党组织的隶属关系。独立组建的产业党组织,组织关系隶属产业所在地乡镇场党委管理;产业党小组以村党支部为单位设置,隶属村党支部管理。对一些依托行业主管部门,跨多个乡镇街道建立的产业党组织,由乡镇街道党委和行业主管部门党组织共同管理,以主管部门管理为主;从业党员组织关系原则上转入产业党支部,参加产业党支部或党小组的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在引领产业发展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体现党员的先进性。二是要选好负责人。要按照“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原则,注重从产业领办人、协会负责人、企业经营者、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以及致富能手、种养大户、科普示范户等党员中,推选合适人选担任产业党组织负责人。三是要健全工作制度。要采取积极措施,切实规范产业党组织运作,制定和完善产业党组织作职责、“三培两带”制度、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制度、议事制度、“”制度、发展党员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产业党组织的建设和运行有章可循,力求党组织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

3、抓促进,发挥党组织功能。在发挥基层党组织共性职能的基础上,突出产业党组织专业化、个性化的职能定位。一是要发挥组织保证功能。通过与生产经营合拍,把党组织活动贯穿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大力实施产业致富经营能手与党员“双向培养”工程,使产业党员成为致富能力与政治素质“双优”型人才;二是要发挥协调服务功能。通过与产业的有效运行合拍,从生产规划、投资融资、资源整合等方面,采取党建带工建、团建、妇建活动和召开产业相关单位的联席会议等措施,有效解决产业内外矛盾。三是要发挥示范引导功能。通过与产业的长足发展合拍,在构建资源共用、生产互助、利益共享、风险同担机制的同时,重点抓好组织培训、典型培育、经验推广等工作,全面提升产业员工的科技文化素质,凝聚产业员工,培育产业文化,不断推进产业党建与产业发展的互动、联动,实现组织共建、党员共管、资源共享、事业共创。

4、抓队伍,提高党员素质。提高党员素质,发挥党员在产业上的示范带动作用,是加强产业党建的重要内容。根据这一理念,笔者认为在产业链上提高党员素质,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是提高发展党员的质量。在党员的培养、考察、吸收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党员发展“十六字”方针,根据农村产业的实际做到“三个倾斜”,即向产业第一线的青年农民、返乡知识青年、复员退伍军人、发家致富典型、乡村企业骨干中的优秀分子倾斜;向党员年龄老化、文化程度偏低的产业组织倾斜;向长期未发展党员,素质不高、后继乏人的产业组织倾斜,使发展党员每个环节都体现公开、公正原则,接受广大群众的监督,成熟一个,发展一个,从源头上提高党员素质。二是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产业党组织要对党员进行认真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合理分类,并做好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工作,建立经常性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要认真健全完善党内“”等制度,不断提高党员的宗旨意识。三是开展主题教育活动。要采取党员现身说法,设置党员先锋岗等多种形式,鼓励党员与员工结成帮学对子,发挥帮带作用,全面提升产业链员工的科技文化素质,凝聚产业员工,培育产业文化,不断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

5、抓根本,引领群众致富。实现群众共同致富,是加强农村产业党建工作的目标。要以产业党建为平台,积极发挥党组织作用,着眼解决单个农民难办或办不到的事,构建党群致富联合体,引领群众共同致富。一是打造农民增收产业链。产业兴,农村兴。党组织要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立足地方产业资源,积极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通过整合土地、资金、技术、信息等各种资源优势,延伸农业产业链,加快农业生产向农产品深加工业和流通业发展的步伐。要围绕“一村一品,一乡一特”的发展思路,根据各村的地理、气候、交通、人力素质、市场前景等条件,培植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支柱产业,促使群众增收致富。二是提高农民增收水平。要加大科技推广力度,加大农民技能培训,利用身边的人和事来现身说法,让群众乐于接受。要采取集中培训、召开现场会、田间辅导、现场指导、观看电教片和幻灯片、发放技术资料、以党员示范大户为依托建立培训基地等办法,对会员进行经常性技术培训,着力增强农民素质,提高科技对农民增收的贡献率。三是搭建农民增收平台。要积极引导产业党组织发挥作用,构建“支部+基地+农户”模式,让农民在服务中得到实惠。各基层党组织要充分运用产业党组织这一有效平台,把服务农村经济发展的重任落到实处。产业党组织要根据产业生产经营的特点、规律和农民群众所需,认真履行职责,及时为农户提供优质周到的产前、产中和产后服务。要依托资源优势,帮助农户与商家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订单农业和采购联销等形式,提高了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和商品销售率,促进农民致富增收。

6、抓机制,规范工作运行。推进产业党建工作离不开一套运转有序的工作机制。要积极构建工作领导、运行和保障等机制,确保产业党建工作规范有序运行。一是建立健全工作领导机制。要更新观念,进一步加强党对农村产业经济组织的领导。产业党建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举各地各级党组织之力,通过明确各方职责,真正建立起在县委统一领导下,由乡镇所在地党组织共同负责,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农村、企业、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职责明确、沟通顺畅、管理有序的领导体制。要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形成协调互动、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综合运用行政、经济等多种方法,调动产业主参与党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整合、调控和优化产业党建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规模效应和聚合效应,形成上下联动、内外结合、共同推进的整体合力。二是建立健全工作运行机制。要坚持分类指导,循序渐进,突出重点,稳步推进,把运行较为规范、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产业作为工作重点,尽快实现产业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开展到哪里。要结合基层党建示范点创建活动,抓好产业党组织示范点培育工作,发挥示范点的作用,做到典型引路,以点带面、整体推进。三是建立健全工作保障机制。各级党组织要把产业党建工作摆上重要日程,作为探索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领域。要加大扶持引导力度,完善硬件和软件建设,抓好产业党组织规范化建设。要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通过上级拔一点、自已筹一点、党费出一点等多种途径,帮助落实产业党组织活动所需经费,保证组织活动正常开展。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方式,宣传报道产业党建工作,营造出浓厚的工作氛围。要加强对产业党建工作的督促指导,强化对产业党建工作的考核评比,不断激发各级党组织抓产业党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