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西北地区考察报告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西北地区考察报告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编者按:本文主要从主要收获和体会;强化措施,加快经济的跨越式、超常规发展,对西北地区考察报告进行讲述。其中,主要包括: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大胆构筑发展思路,立意高,气魄大、增长幅度大,总量扩张快,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工业强市,击活全局、优化了经济结构、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繁荣了社会事业、实行严格的目标责任制、优化环境,聚财兴业、亲商安商、真抓实干,功在必成、理清思路,明确***下一步的奋斗目标、强化措施,加快经济的跨越式、超常规发展、将壮大奶源基地作为推进奶业产业化经营的重点,实行专项推进,具体材料请详见:

11月29日至12月6日,市委***书记率领我市党政代表赴西北地区学习考察团,先后赴锡盟、二连、呼市、包头、鄂尔多斯和大同市重点学习考察了以上六市在经济建设、对外开放、资源优势、特色经济、招商引资,特别是西北开发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这次赴西北地区学习考察是市委、市政府继南下招商活动之后,扩大我市对外开放、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的又一重大举措。在这之前,我区也曾多次到呼和浩特等地进行项目洽谈和考察学习,时隔一年,西北地区发展势头之迅猛,步伐之快,变化之大令人叹服,同时又有许多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结合***实际,我认为:要实现全区经济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立足本地的资源优势,以超前发展的忧患意识、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大力发展***的强势产业。就这次考察活动,我有以下几点认识和想法。

一、主要收获和体会

通过这次学习考察,我们深深地感到西北六市的经济已经实现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而且发展目标远大,经济运行质量良好,干部群众人气很旺,发展后劲十足。分析原因,总结规律,我认为所到考察之处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经验可以概括为以下六个方面:(一)发展为先,勇破常规

西北六市把解放思想落实到千方百计加快经济发展上,落实到为了实现发展而勇破常规上。他们敏于分析全国大势,准确把握时代要求,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把加快发展做为第一要务,咬定发展不放松,始终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始终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把经济建设作为最大的政治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来抓,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打破常规,自加压力,发挥优势,大胆创新,顽强拼搏,成功地闯出了一条加快发展的新路子。

一是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大胆构筑发展思路,立意高,气魄大。“九五”时期,包头市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国内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国家和自治区的平均水平,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水平居全区1xxxx盟市第一位。全市各项社会事业也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面对加入世贸组织和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新要求,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后,各地呈现出百舸争流,竞相发本资料权属文秘家园严禁复制剽窃展的态势,包头市对自身的发展进行了冷静的审视。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纵向比虽然发展很快,但是与全国、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强市比差距却在日益扩大。在中西部地区12xxxx地级以上城市中,包头市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居第33位和63位,距离国家领导人提出的“把包头市建成我国中西部地区一个经济强市”的要求差的很远;从全区的发展态势来看,随着兄弟盟市特别是呼和浩特市的快速发展,包头市占自治区经济总量的比重呈下降趋势,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由占自治区的2xxxx左右,下降到1xxxx。如果凭现有的发展速度,包头市在自治区总量第一的地位必将动摇。“前有标兵越来越远,后有追兵越来越近”,不进则退,慢进也是退。在这种情况下,包头市进一步增强了危机感和紧迫感,明确提出了要以提高地区经济综合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加快建设经济强市步伐,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以超常规的胆略和勇气,进行超常规的构筑,步子要更大,动作要更快,强行起飞,拼命把经济搞上去。到2005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力将到560亿元,比2000年翻一番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00xxxx以上,财政收入达到68亿元,比2000年翻一番半,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力争达到1000xxxx,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力争达到500xxxx以上。确保“十五”期间包头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在自治区第一的地位不动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和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全区各盟市前列,国内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各占自治区的2xxxx以上。到2010年,力争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再翻一番,力争达到1000亿元以上,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000xxxx以上,财政收入力争达到120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力争达到2000xxxx,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力争达到1000xxxx。把包头市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经济强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作为自治区的首府城市,呼和浩特市在全国上下新的一轮发展热潮中,更不示弱。按照自治区关于首府城市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争创新的发展优势的要求,他们着眼全国,敢想敢为,大胆地把呼和浩特市的发展纳入全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和西部省会城市的参照系中,坚定地提出了进一步加大引企、引资、引智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尽快做大经济总量,推动首府跨越式发展,提前十年在全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构想。总体目标是:到200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00亿元,比2000年翻一番半,年均递增2xxxx,其中工业增加值达到350亿元,年均递增2xxxx;财政收入力争达到90亿元,年均递增2xxxx;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力争达到1.本资料权属文秘家园严禁复制剽窃xxxx元,年均递增1xxxx;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力争达到500xxxx,年均递增1xxxx;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7:55:38。届时,经济总量在西部1xxxx省会城市中位居第4(超过兰州,逼近昆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第一,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位居第二。

二是增长幅度大,总量扩张快,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西北六市的发展思路立足当前,放眼长远,确实是大手笔、大气魄,既符合加快发展的时代潮流,又符合自身的发展潜力,更符合人民盼发展、求富裕的强烈愿望。六市的干部群众紧紧围绕既定的发展思路,统一思想,振奋精神,抢抓机遇,扎实苦干,迅速开创了经济建设的新局面。

口岸城市二连浩特四年来积极实施贸易立市、开放强市、科教兴市三大战略,大力发展边境贸易、旅游贸易、加工贸易和服务贸易四大支柱产业,其经济和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四年来,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39.xxxx,财政收入年均递增25.xxxx。城镇居民可持续收入增至1036xxxx,预计今年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达到1200xxxx。据国家统计局测评显示,今年二连浩特市在全国百强县市中,综合指数位居37位,活力指数位居31位,发展潜力指数位居第一位。

呼和浩特市经济发展连续三年保持了高速度的增长,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达到31.xxxx,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分别达到13.xxxx和10.xxxx。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增速达到53.xxxx,增速高居全国4xxxx中心城市第一位。今年10月底,呼和浩特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70亿元,增长30.xxxx,预计年底可达到600亿元,增速之快,史无前列。

包头市2002年以来,以“扩大总量、加快速度、提高收入”统领工作全局,着力打造大企业、大项目、大产业,全力推进工业化

、产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保持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45xxxx亿元,财政收入完成5xxxx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20xxxx,全市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在2000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

在学习考察中,西北地区很多干部群众都感慨很深地承认:当初他们对能否实现这样超常规发展也很担心。但事后看来,还是那句老话,只要找准路子,发挥优势,只要扎实苦干,不搞争论,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二)工业强市,击活全局

西北地区的发展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工业化是实现现代化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工业化的显著特征就是推动社会经济狂飙猛进。要建设经济强市,要击活工作全局,首先要强工业。六市上下都树立了坚定的工业强市、工业富市的价值理念。在实际工作中,他们紧紧抓住推进工业化这个“牛鼻子”,调动主要社会资源搞工业,以此带动城镇化和农牧业产业化,实现了经济和社会的良性发展,赢得了各项工作的主动权。

呼和浩特市把工业作为产业发展的重中之重,着力培育乳品、电子信息、电力工业三大支柱产业,同时扶持生物医药、纺织、服装、烟草、贵金属加工、化工、新型高载能等优势产业,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努力建设工业强市。全市59xxxx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达到18xxxx,累计完成销售收入157.23亿元,其中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企业达到xxxx,销售收入超亿元的工业企业达到2xxxx,伊利、蒙牛、tcl已成为国内外知名的三大企业,年销售收入均已超过50亿元。

长期以来,煤炭工业一直是大同市的支柱产业,占大同市工业经济的一半以上。近年来,大同市围绕煤炭资源丰富的优势,努力打造中国煤都、电力基地、制造业基地。预计今年全市经济总值可完成300亿元,财政收入完成45亿元。

鄂尔多斯依托资源优势,构筑起了纺织、化工等支柱企业,确立了工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准格尔煤炭集团、神华集团东胜公司、鄂尔多斯集团公司等大型重点企业群雄逐鹿。去年,全市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71亿元,全部财政收入28.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120亿元。

包头市牢固树立工业强市的思想,把提高工业化水平作为全市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充分发挥工业大市和国家老工业基地的优势,大力培育冶金、电力、重汽、稀土、绒纺、军工、乳业等支柱产业,不断拉长产业链条,不断壮大中区直大企业、稀土高新区、旗县区市属企业“四大方面军”,仅2002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153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接近4xxxx。“十五”期间,包头重点扶持和培育了1xxxx大型和超大型企业集团,即:一个销售收入超两百亿元(包钢)、四个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一机、包铝生态工业园区、稀土高新区、东方希望铝业)、十个销售收入超30-50亿元(北重、电力、鹿王、华资、明天科技、小肥羊、物资、乳业、工业硅、稀土)的企业集团,“十五”末期十五大企业集团实现销售收入900亿元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300亿元以上,从而撑起包头市经济的半壁江山。

工业强市的实践,还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国内外知名的优秀企业家,郑俊怀、高丰、牛根生等一大批有世界眼光,胸怀远大,社会责任感强,擅长经营管理的实业家,统领各自的优秀团队,打造品牌,开拓市场、搏击商海,为西北的工业化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为社会创造了巨额财富,成为西北经济大厦的脊梁。工业强市已经给西北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很多社会难题也都迎刃而解,呈现出经济发展,政治安定,社会事业繁荣,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奔小康的喜人景象,给人的感觉是西北地区的发展无难题,可谓一招走活了全盘棋。

一是实现了高速发展。西北经济之所以实现常规增长,关键是得力于工业的强力拉动。可以说工业是带动西北经济强劲增长,奔向小康社会的火车头。

二是优化了经济结构。工业强市带来了经济结构的加速调整。工业增加值的迅猛增长,既提高了第二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也带动了服务业的同步增长。三次产业的剧烈变化,不断优化了经济结构。

1995年呼和浩特市三次产业结构为18.4:42.3:39.3,到2002年已调整为11.3:41:48。1995年包头市三次产业结构为9:62:29,到2002年已调整为6.7:54.2:39.1,与工业化中期初始阶段标准结构水平基本吻合。工业强市还有效地调整了三次产业的内部结构。工业产业链不断拉长,推动了工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在龙头企业的带动引导下,西北地区农民养奶牛、种饲草,农村产业结构在产业化中得到了优化;服务业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努力增加新的服务功能,证券投资、信息保险等现代第三产业随之而起。

三是壮大了县域经济。和林格尔县1994年划归呼和浩特市时,财政收入不足70xxxx,直到1997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尚不足4亿元。由于近几年狠抓工业不放松,全县已出现xxxx产值超亿元的大型工业企业,有力地带动了全县经济的快速发展,县域经济实力迅速增强。2002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11亿元,是1997年的4.7倍,财政收入达到1.56亿元,是1997年的8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450xxxx,比1998年翻了一番,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5xxxx,比1997年增长6xxxx。此外,包头的九原区、石拐区也都是依靠推进工业化而迅速发展壮大了县域经济。

四是推进了城镇化和产业化进程。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大量的乡村变为城镇,也使大量的城镇括容提质。西北各市县的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伊利、蒙牛、鹿王、华资实业、呱呱叫等一大批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崛起和入驻,建立了公司加基地、基地联农户的有效合作机制,农民按照订单和合同,为加而种,为加而养,为养而种,农牧业产业化不再是难题。

五是解决了就业和再就业问题。工业的快速发展,对人力资源构成了巨大的需求。西北的劳动力就业空间都比较大,只要有技能,不挑剔,基本都能够找到工作岗位。西北很多新上工业项目已开始面向社会大量招工并进行岗前专业技能培训。如tcl手机生产线上马时,呼和浩特市职业技术学校电子专业班的学生就被整建制招入公司做员工。

六是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繁荣了社会事业。工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更多的财政收入,西北的财政模式已由吃饭型财政向公共型财政转变。包头市把财政新增部分主要用于增发干部职工生活补助和项目前期费。企业整体获利能力的提高,也为增加职工分配支出提供了保证。由于龙头企业的大量利润转移,农民纯收入也明显增长,势头迅猛。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保证了科教文卫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投入,西北的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特别是在城

市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引导和带动了更多的社会资金搞城市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三)项目挂帅,园区领跑

由于西北大部分县市都属于投资拉动型经济,要加快发展,必须依靠大规模的投资来拉动。因此支撑西北六市工业强势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一批又一批的工业项目,而各种类型的园区又是支撑六市工业强势发展的增长极。以重点工业项目为突破口和切入点,以工业园区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力争取和实施一大批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重点工业项目,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构成了西北工业发展的共同特色。突出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依靠项目扩张工业总量。在通过深化改革,搞活存量资产,推进破产重组,转制出让、技术改造,让原有企业焕发生机的同时,都紧紧围绕发挥自身优势,千方百计拉长产业链上项目,而且重点选择能大幅度扩张经济总量、对本地具有较强带动作用的大项目,并主要依靠这些项目加速扩张工业总量。截至2005年,呼和浩特市共规划实施了6xxxx重点工业项目,计划总投资302本资料权属文秘家园严禁复制剽窃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9xxxx亿元,项目全部达产达效后,年可新增销售收入377.2亿元,利税84.58亿元。包头市共规划实施了16xxxx重点工业项目,计划总投资504.68亿元,已累计完成投资162.32亿元,年新增销售收入839.57亿元,利税169.55亿元。两市新上项目中,总投资在5亿元以上的大项目、超大型项目明显居多。如包头市的东方希望集团稀土铝电项目,总投资超过100亿元,到2008年将形成年产10xxxx吨稀土合金铝及24xxxx千瓦自备电厂的规模,年销售收入可达150亿元,实现利税50亿元。届时包头将成为世界最大的铝业基地。这个项目,实现了由煤到电、由电到稀土电解铝的产业链条拉伸,而且通过煤到稀土电解铝的转换,增加值可达到20倍。

二是全社会搞项目。这也是在这次考察中我感触最深的内容之一。在西北几乎是人人谈项目,人人引项目,人人跑项目,人人落实项目,也可以说是全社会搞项目。西北地区的群众都能用项目说生活的变化,干部谈经济工作都是讲项目,党委政府评价干部也主要是看项目。首先,政府支持搞项目。做到实施一批,开发一批,储备一批,保证有源源不断的项目开工、投产、达效。其次,各级干部用主要精力搞项目。我们接触到的干部都具有较强的项目对接能力,大都是开发项目、论证项目、争取项目、操作实施项目的行家里手,能够耳熟能详地讲项目、评价项目、构想项目。再次,民间涌现出的项目经纪人对项目的顺利推进,功不可没。

三是园区成为增长极。仅呼和浩特市现有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1xxxx个,其中包括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大都沿高速公路和铁路线分布,已初步形成工业经济聚集带。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已经成为西北工业的新增长极。随着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功能的日臻完善,入驻企业的增多和达产扩能,西北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将越来越大。

(四)以工搞农,乳业突起

与以往不同的是,依托伊利和蒙牛两大龙头企业的强力拉动,西北地区是用工业思维来谋划奶牛业发展,以工业化提升奶产业,彻底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实行工厂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收到了奶牛头数迅速扩张,乳业异军突起的功效。

一是实行严格的目标责任制。据我了解,包头市在2002年初,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宴请各旗县区委书记、旗县区长,每人桌前一头奶牛的模型,下压本旗县区当年奶牛增长指标,饭后就按照指标抓落实,年底考核达不到目标者一律免职。包头市干部群众称这是“鸿门宴”,包头市领导称这是“要牛不要人”。

二是奶业的发展特别是乳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全市经济的发展。呼市的经济发展速度很快,主要是依靠伊利、tcl内蒙古分公司、蒙牛、金宇等一大批重点骨干企业的拉动。可以说,乳品加工业在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壮大财政收入等方面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是为了加快奶业的发展,呼和浩特市许多好的政策措施,在推动奶业的发展上发挥了非常重要的杠杆作用。从起步发展到确定“奶业兴市”战略,直到提出把呼和浩特建成“中国乳都”这样一个构想,主要是通过政策推动、市场拉动、科技促动、产业化带动等多种办法来推动奶业的发展。机械增长,大量购牛。农户购牛资金采取龙头企业出一点、金融部门贷一点、农户个人拿一点的方式解决,所欠资金用奶款扣回。

四是强化奶源基地建设。发展奶业,基地建设是关键,谁拥有优质高产的奶源基地,谁就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目前,呼市奶业的发展已经基本形成了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化生产模式和种养加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经济格局。这样,一方面,企业有了稳固可靠的奶源基地;另一方面,农户在种植、养殖、销售等方面都有人指导和帮助,可以说找到了致富之路,养奶牛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这种以工搞农发展乳业的做法,充分调动了牧户的养牛积极性,奶牛增长速度直线上升。呼和浩特市出现了农户养、干部帮、大户带、抓小区、建市场、搞股份,联合建托牛所的局面。2005年初,呼和浩特市奶牛存栏头数猛增到2xxxx头,增长了56.xxxx,鲜奶产量已突破6xxxx吨。2001年底,包头市奶牛存栏头数仅有1.xxxx头,到了2005年就猛增到xxxx头,增长了5倍。鲜奶产量的快速增长,支撑了伊利和蒙牛两大龙头企业的持续扩张。

(五)优化环境,聚财兴业

西北地区把优化投资环境作为扩大开放、招商引资的关键措施,用发展统一人们的思想,使优化环境成为干部群众盼发展、求发展的自觉行动。营造出了“近者悦、远者来”的良好投资环境,吸引了大批国内外客商携带项目前来安营扎寨,汇集了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实现了聚财兴业的目标。他们的主要做法有:

一是转变职能,强化服务。努力把政府职能转变为发展战略的制定者、发展环境的优化者和宏观服务的提供者。

二是制定并实施优惠政策。西北各市县都结合实际制定并实施了有关土地出让、税收减免、财政扶持等内容在内的一整套、比内地更优惠开明的招商引资政策,积极营造政策洼地,吸引投资。政府做到诚信守诺,说到做到。特别是重奖引资者的规定,很有吸引力。

三是特事特办。对于那些对本市经济具有较强拉动作用的大项目,则实行特事特办。市里组织专门班子帮助业主落实项目,市主要领导亲自出马抓。呼和浩特市规定市委、市政府领导重点抓投资500xxxx元以上的高新技术项目,以及投资一亿元以上的大项目,做到全程服务。为了让总投资超过100亿元的东

方希望铝业落户包头,包头市本资料权属文秘家园严禁复制剽窃市长亲自出面组织落实相关工作,在十五天之内,整建制搬迁一个300xxxx人的行政村,村民全部转为市民,由市里安排就业或发放低保,不惜一切代价腾出了1.xxxx亩土地供希望铝业选址建厂。包头市工商部门在两个小时之内给东方希望铝业办完了注册手续。为了提高效率,让投资方满意,包头市还专门把市计委、经贸委的负责同志派到现场,直接为东方希望铝业服务。

四是亲商安商。蒙牛落户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县盛乐工业园区时,处于刚刚起步阶段,开发区管委会把自己的办公楼无偿送给了蒙牛公司,坚定了蒙牛在此发展的决心,如今蒙牛已在这里成长为中国乳业的领军企业。包头市在全市倡导全天候、全方位、全身心为企业服务,重点企业有事到市里,市委、市政府要中断任何会议立即为企业服务,需要跑上级的,主要领导带队走,随叫随到。市里有条不成文的法则,就是投资者来了就要留下,投资者只要能说出口的要求,就尽量满足。

(六)真抓实干,功在必成

西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的实践证明,谋事在人,成事更在人。西北的干部群众脚踏实地,不尚空谈,真抓实干,功在必成,积小胜成大胜,积小功成大业,保证了各项战略部署的实现。广大干部表现尤为突出。由于坚持注重干部队伍建设,大胆启用靠得住、有本事、熟悉经济工作、能干大事的干部,形成了以实绩论英雄的用人取向,树立起了正确的用人导向,西北的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为实现经济高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西北的干部在转变作风、与时俱进、大胆创新、狠抓落实方面明显高人一筹,有很多与众不同之处。

一是事业为重,成功为乐。立大志、做大事是西北干部人生的第一追求和最高境界。积极向上,造福于民,实现自我,事业为重已成为全社会的风气。他们为了实现一个目标,往往是百折不挠,坚忍不拔,一往无前。宁可历尽千辛万苦,宁可豁出身家性命,真抓实干,殚精竭虑,务求必成。而每次成功都使他们的人生境界得到升华,产生更大的冲击力和爆发力,从而再接再厉,永不停息地带领群众去创造成功,并享受成功的乐趣。为了保证包头市外引项目按期实施,市里很多领导干部在非典期间,冒着生命危险多次带队赴外地对接项目,以实际行动为群众树立了榜样。

二是思想解放,勇于创新。西北的干部善于用朴素的发展观点,冲破层层的思想束缚,冲破这样那样的规定,在渴求发展中解放思想,在解放思想中实现创新,在创新中实现发展。为了发展,为了争名进位,他们置个人得失于度外,勇抓机遇,敢冒风险,大胆地闯,大胆地试,很少瞻前顾后,很少有这样那样的顾虑。和林格尔县委书记吕慧生带领全县干部群众白手起家,大胆创新,顶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冲破方方面面的阻力,发愤图强,披荆斩棘,用三年多的时间,硬是在一片荒沙滩上建起了一个1xxxx公里的现代化工业园区。他们还无中生有,通过以冠名权换设施的方式,借鸡生蛋,吸纳社会资金,建成了一个文化品位很高的旅游景区——盛乐百亭园。

三是注重实效,不事张扬。西北的干部大都朴实无华,不事张扬。但他们埋头苦干,叫真碰硬,注重实效,成事率高。在呼和浩特市和包头市的工业园区,我们接触的园区干部很少讲大道理,也不愿意过多地讲他们的业绩。但园区建设的成功,却凝聚着他们的艰辛和汗水,雄辩地说明了他们都是攻无不克、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实干家。

二、理清思路,明确***下一步的奋斗目标

在西北考察的一周时间里,每一天的学习考察都是一堂生动的解放思想教育课。联系***实际,我们只所以比他们发展的慢,究其原因,我认为一是思想还不够解放,观念仍然陈旧,不能够与时俱进。二是狠抓大项目、实现大发展、促进大流通的工作力度不够。三是以乳业为特色的主导产业,投入还很少,措施还不硬。要冲破目前“小步慢跑”的发展现状,必须打破传统思想的束缚,树立超常规的发展观、服务大局的利益观、富民强区的政绩观,学习借鉴西北地区的先进经验,以奋起直追的精神,加快区域经济发展。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牧业立区、产业兴区、工业强区”的发展思路,把握资源和市场、市场和产业、产业和项目“三个结合”,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有机化、生态化、产业化和园区化。重点是做大做强以乳业为重点的畜牧业这“一个产业”,建设马铃薯、燕麦、胡萝卜、饲草、中药材、大果沙棘“六个基地”。到2005年底,全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10xxxx元,比上年增长12.xxxx,财政收入达到136xxxx元,比上年增长1xxxx,家庭农牧场人均收入增长9.xxxx,达到327xxxx。到2009年,力争使全区gdp增长5倍,达到3亿元;全部财政收入增长4.5倍,达到517xxxx元;家庭农牧场人均收入增长1xxxx,达到875xxxx,实现建设宽裕型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形成以有机生态资源为依托,以有机生态产业为主体的有机生态经济形态,经济及产业结构合理,功能完善,成为河北省发展水平较高的综合示范区。

三、强化措施,加快经济的跨越式、超常规发展

***管理区所拥有的土地、环境等有利资源是实现跨越式、超常规发展的坚实基础。我们要发挥现有的资源优势,合理确立具有强大拉动作用的项目,狠抓项目的实施,具体是壮大“一个产业”建好“六大基地”。

(一)将推进乳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摆在突出位置,切实抓在手上。根据***的资源状况,我们规划2007年全区奶牛存栏达到xxxx头。为此,全区上下要继续下大力做大做强乳业产业。一是思想解放大发动,在全区上下牢固树立“以乳兴区、以乳富区”的思想观念,对奶牛产业发展规划和目标下大力进行落实。二是政策出台大手笔,继续通过经济杠杆、政策扶持等措施,吸引社会各方面资金向乳业倾斜、投放。三是环境优化大举措,本着一切为乳业发展让路的原则,不断优化乳业产业的服务环境。四是谋划发展大气魄,全力扶持典型,注重培育典型养殖户、典型乳品企业、典型饲料加工企业。

(二)将做大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奶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加大招商引资和政策扶持力度。为了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全区各要从政策、资金、技术、人才等多方面采取切实有效措施,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牢固树立扶持龙头建设就是推动奶源基地建设的观念,立足自身资源优势,积极外引内联,引入竞争机制,提升企业规模,提高生产能力,实现做大做强。与南山食品有限公司合作,投资735xxxx元,新建年处理鲜奶1xxxx吨的乳制品加工厂xxxx,引进液态奶生产线8条,年可生产液态奶6.xxxx吨。与上海光明乳业集团、上海欧德麦公司采取品牌、资金、基地合作的方式,投资500xxxx元,新建特色乳品加工厂xxxx,年生产有机燕麦奶7000吨。与内蒙伊利乳业集团、市地质三大队合作,投资300xxxx元,新建1000型乳粉生

产线、100吨液态奶生产线各1条。在***三鹿现有设备的基础上,投资100xxxx元,新建1000型喷粉塔xxxx,使日处理鲜奶能力提高到550吨。

(三)将壮大奶源基地作为推进奶业产业化经营的重点,实行专项推进。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规划,成立专项推进工作组,协调各方面关系,确保主导产业专项推进顺利进行。同时与工业化、城镇化紧密结合,统筹考虑,争取在基地建设、培育市场、壮大龙头企业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都有所突破。一是以科技投入为支撑,实现基地规模的壮大。加大奶牛胚胎移植、胎儿性别鉴定、精子细胞分类技术的推广力度。投资61xxxx元,实施胚胎移植繁育优质奶牛项目,将区域内低代奶牛的改良时间缩短10年以上。与中国农大合作,投资536xxxx元,以进口奶牛为供体,实施奶牛胚胎移植产业化项目,引进胚胎玻璃化冷冻保存、胚胎分割、性别鉴定等技术,年生产优质高产奶牛胚胎1000枚,利用3年的时间,使区域内高产奶牛群体扩大20倍。投资870xxxx元,用3000——7000头基础母牛,实施奶牛xy性控繁育项目,实现奶牛繁育性别的人为控制,加快区域内良种奶牛繁育速度。二是以多元化投资为基础,推进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借助招商引资,积极吸引外地客商投资来区发展奶牛养殖业。同时大力整合区内职工和周边农村民间资本,争取银行贷款,加大对奶源基地建设的投入。年内利用农行200xxxx元扶贫贷款,新增奶牛2000头,争取引进并实施荷兰莱特森公司投资250xxxx元的1000头优质奶牛示范基地建设项目。按分步发展战略,到2005年,全区奶牛存栏达到20511头;到2006年,奶牛存栏达到25449头;到2007年,奶牛存栏达到30224头。继续完善“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标准、统一服务、分户饲养”四统一分的规范化操作,兴建现代化标准奶牛养殖小区,到2007年建成养殖小区7xxxx,全区奶牛均实现小区养殖。三是以提高服务为钮带,建立良好的利益联接机制。大力推行“专业化分工、集约化经营、工厂化生产、科学化管理、社会化服务”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推进饲草种植、奶牛养殖、专业服务三个环节的协调发展。建立奶牛协会,促进“龙头+基地+农户”利益联接机制的形成,促进各方协调好部门与企业、龙头与奶农、生产与市场的关系。强化信息在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为奶牛养殖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提高区域内奶牛饲养管理水平。

(四)将优化区域布局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础,搞好基地建设。基地是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中心环节,原料基地建设得好与坏,对整个产业链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为了使产业化经营链条不掉链,我们要采取企民共建、政府推动的办法,认真搞好基地建设,根据企业经济半径,规划布局原料基地,并逐步使基地规模化、标准化、专业化生产,为农产品深加工企业提供稳定、优质、充足的原料。一是抓布局,促进基地发展园区化。坚持“相对集中、优化布局、要素配套、规模扩张”的原则,抓好六个基地的区域布局,形成重点突出、目标明确的园区化基地发展格局,以显著地提高基地的积聚效应,将***的资源尽快走向市场,以市场促进基地规模的发展和产业龙头的形成。二是抓科技,促进基地建设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认真搞好马铃薯、饲草、胡萝卜、大果沙棘基地建设,巩固提高马铃薯制种生产能力,全面应用节水灌溉技术,生产面积达到1.xxxx亩;进一步搞好优质高产高效饲草品种的试验、示范和推广;年内争取在胡萝卜和大果沙棘高科技项目合作上取得突破,推进两个基地的专业化、标准化生产。三是抓生态,促进基地发展生态化。突出人工种草、草场改良为重点的1xxxx亩饲草基地建设,抓好1xxxx亩天然草场改良,走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之路,将***建成绿色家园,在此基础上打响绿色生态旅游牌。四是抓有机,促进基地建设国际化。目前我区已顺利通过国际有机认证中心的认证,拿到了农副产业出口国际市场的“绿色通行证”。年内重点是加强与上海欧德麦公司合作,投资100xxxx元,在建设1xxxx亩有机燕麦种植基地的基础上,建成有机燕麦深加工企业xxxx,逐步使***成为集生产、加工、科研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基地,以“有机”品牌带动各产业的发展。

(五)将加大投入力度作为推进农牧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手段,强化项目工作。以开放促开发,加强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在“争”字上做文章。主动积极地融入到国际国内的经济大循环中去,眼光向外,“走出去、引进来”,以开放促开发,以改革促发展。“走出去”,就是想方设法搜信息、创条件、瞄市场、广招商、多联系,积极争取项目,紧紧抓住项目建设这个“牛鼻子”,在“改”字上下功夫,在“路”字上做文章,在“钱”字上求突破,在“利”字上创效益。“引进来”就是引进项目、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引进人才,坚定不移地抓好招商引资工作。争取促进招商引资工作在年内有新的突破。

(六)将优化环境作为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加大工作力度。“栽不下梧桐树,就引不来金凤凰”,我们要深入认真开展营造“三个环境”活动,在软件建设上,开展“一门式”服务,增强服务功能,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着力创造一个令外商留得住、安得下、能干事、多赚钱、较满意的环境。在硬件建设上,加强城镇建设,治理环境卫生脏、乱、差;同时要按照“以地生财、经营城镇”的办法,加大财政投入、信贷投放、聚集启动民间资本力量,多方筹集县城和小城镇建设资金。

“酒香不怕巷子深”,这已成为历史,“酒香更要勤吆喝”才是顺应市场经济规律的先进理念。我们要大张旗鼓地、创新方式地大力宣传***的资源优势、特色优势和区位优势,通过网络等媒体对外介绍我区的投资重点、开发前景、市场潜力、优惠政策、提高对外开放的能力。同时积极参加各类经贸洽谈活动和节会,以会招商、以节招商、以商招商、以友招商、以网招商,积极主动地寻找商机,参与各种交流合作,在参与合作中勇于竞争、开发优势产品、创立名优产品,千方百计引进外来投资及技术,在加强合作中实现“双赢”。

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不容我们再犹豫不决,固步自封,畏首畏尾。这次考察,已经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值得我们深思,反醒,***要以先进地区为榜样,以本地资源为依托,推动区域经济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