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优化贷款结构提高信贷质量情况报告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优化贷款结构提高信贷质量情况报告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优化贷款结构提高信贷质量情况报告

近年来,我支行认真执行信贷政策,不断优化贷款结构,努力提高信贷质量。截至2月底,贷款余额42326万元,贷款额度已满,其中不良贷款460万元,个人贷款11327万元,公司类贷款30538万元。按期限中长期贷款7682万元,一年期贷款34644万元;按利率分高于基准利率35797万元。个人类贷款463户,公司类贷款44户。房地产贷款5户,金额8130万元;化工类贷款10200万元。分析我支行的信贷结构,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仍然存在贷款不畅、贷款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给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影响,需要我们进一步查找不足,不断提高信贷质量。

充足的信贷投放有力地促进经济起暖回升。在外需萎缩、消费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信贷资金拉动投资迅速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大幅上升,基础设施建设成为各地政府投资项目主体。在新一轮大项目建设的带动下,企业的投资信心正在恢复,民间投资热情逐步激发。然而在信贷总量激增的背后,信贷资金结构尤其值得关注。在信贷投放中,有大部分资金用于支持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项目的建设,而这些项目多为铁路、公路、机场等大型项目。大量信贷资金涌入政府融资平台,在保证各地经济恢复增长的同时,却也积累了一定的信贷风险。大企业、大项目资金多,但大量中小企业正是面临技术改造,生产线升级换代的关键期或是寻找新项目的建设期,却苦于没有资金。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基层银行的授信权限上收。前几年,由于辖区银行金融资产质量较差,不良贷款居高不下,上级银行为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建立了严格的授权、授信管理体制,贷款的审批权限逐步上收,大批基层行尤其是县级支行不再享有实质性的贷款审批权限,相对制约了银行的信贷投入。二是信贷准入标准不断提高,信贷投向定位趋向集中。近些年,银行对贷款客户的要求不断提高,贷款投向的客户评级大都在A级以上,对标准以下的客户逐步实行信贷退出机制,同时信贷投向由分散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信贷投向朝“大”倾斜,普遍实行“双大”(大行业、大企业)和“四重”(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地区、重点产品),信贷投放集中在为数不多的大企业。三是社会信用环境不尽理想,银行债权落实不到位。前些年,一些企业在改制过程中不能有效落实银行的债权,极大地挫伤了银行贷款的积极性,改制后的企业自然难以得到信贷再支持,而且部分企业信用意识淡薄,恶意逃废、悬空银信机构债务的现象时有发生,信用环境的欠缺,使得银企之间失去了相互信任的基础,促使银行信贷投放更趋于谨慎,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银行业务范围的拓展及业务品种的创新,加之诉讼执行难、受偿率低等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

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重申,2010年在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充裕的同时,要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落实有保有控的信贷政策,加强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有效缓解农户和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严格控制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强化贷后管理,确保信贷资金支持实体经济。

一、进一步优化贷款结构

首先,要改变存款立行的观念,树立贷款与存款同等重要的观念。目前,存款业务仍然是银行的主要业务,存款立行在业内已经成为根深蒂固的观念,吸引存款不仅成了员工的工作重点,也耗费了员工主要精力。银行要充分认识只有贷款才能获利,才能使银行充满活力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开拓精神,因为惧怕风险,不敢放贷,将会使银行失去了大量的获利机会,不利于自身的发展,同时也会压制一些优秀企业的发展。其次,针对实际情况,继续加大对园区经济、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和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抓住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契机,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订单农业和科技农业的发展,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入。开展“金融服务进园区”活动,对园区内科技含量高的企业给予重点支持。研究制定扶持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具体措施,对有市场、有信誉、技术含量高的中小企业重点支持。再次,要优化信贷结构,实现信贷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结合。对国家和省市级立项的高新技术项目、对自主创新产品出口所需的流动资金贷款要根据信贷原则优先安排,重点支持;对资信好的自主创新产品出口企业可核定一定的授信额度,及时提供多种金融服务;改善对中小企业科技创新的金融服务,与科技型企业建设稳定的银企关系。此外,要加强金融创新,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贷款审查、信用评级、抵押担保、贷后管理等操作管理制度,灵活运用贷款利率政策,提高资金定价水平,满足不同层次贷款需求。

二、进一步优化利率结构

贷款利率是重要的政策工具,相对而言,存款利率处于从属的地位,它主要是根据贷款利率而调整,并不是货币政策向经济整体传导的必经之路。经过六次加息以及公开市场操作、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央行比较成功地降低了信贷的增长速度,资金从银行流向企业和投资的速度放缓。信贷对于投资、通胀等的影响已经减弱,并不是控制了信贷就能完全控制投资和通胀。以往流动性主要是通过银行系统和信贷产生,但现在企业和居民拥有大量存款,而且金融市场初步发展起来,流动性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方式产生,即使信贷增长放缓,流动性也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快速增长。即使得不到宽松的银行贷款,固定资产投资也能在自筹资金的推动下快速增长;居民存款则通过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流入股市,推动股指上扬。

要使加息起到对症下药的作用,需要改变货币政策的传导路径,不能只是控制住银行信贷,而要全面控制流动性的形势,对产生流动性的各个途径和各种方式都产生影响。实现这个目标的关键在于建立合理的利率结构,使得各项利率能够反映各自领域的流动性稀缺程度,而且相互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和联动性,央行只需要抓住其中的基准利率,就能对所有的市场利率都产生影响,从而全面控制流动性形势。为此,央行采取了不对称加息的方式,存款利率的调整幅度要大于贷款利率。央行的不对称加息,将使利率结构更为合理。当然,合理利率结构的形成,最终还是要靠市场的力量,需要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在此基础上,央行放宽对利率的管制,给予金融机构更大的自主权,金融机构在市场竞争中形成合理定价的能力。

三、进一步优化贷款期限结构

在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同时,要进一步优化利率期限结构,发挥利率杠杆在优化资源配置中的作用,巩固宏观调控成果。要充分运用利率浮动政策,进一步建立和完善风险定价制度,根据货币政策取向和贷款风险等因素,合理确定贷款利率,提高信贷资金的配置效率。要加强主动负债管理,发行长期负债工具增加长期资金来源,推动中长期贷款证券化试点,以改善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的状况,优化利率期限结构,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要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引导银行着力优化信贷结构,加快推进金融企业改革,增强竞争力,进一步推进金融市场发展,优化资源配置,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2009年货币信贷支持经济发展力度很大,且随着形势变化信贷投放的波动性也比较大。面对2010年更加复杂的形势,要更加注重根据实体经济的信贷需求均衡把握信贷投放节奏,改善信贷服务,着力优化信贷结构。要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就要求金融机构结合2010年经济增长实际需求、物价变动并综合考虑国内和国际市场流动性状况等因素,切实把握好信贷投放节奏,使贷款保持均衡,防止季度、月度间过大波动。新增中长期贷款占各项贷款的比重应较2009年有所回落,掌握在正常年份的平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