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农村建设报告

新农村建设报告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新农村建设报告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新农村建设报告

乡镇新农村建设报告

县委新农队办:

半年来,*镇新农村建设工作队认真贯彻各级关于做好新农村指导员工作的有关精神,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要求,组织新农村建设指导员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副书记和县委常委、组织部刘雅芸部长在第三批新农村建设指导员欢送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县委七届七次扩大会议、县“两会”和全县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的决策部署,坚持科学发展观,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农民增收、富镇强镇、构建和谐水磨,逐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奋斗目标,狠抓落实,真抓实干,进一步解放思想,艰苦创业,扎实工作,各项社会事业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呈现出和谐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现将我镇半年来各项工作贯彻落实的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采取的主要做法

镇党委按照省、市、县委组织部关于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管理的相关要求,认真落实工作制度、严格考核奖惩,全镇上下形成了党委重视、干部关心、指导员安心的良好局面,为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开展工作提供优质平台。

(一)抓培训、强素质。镇新农村建设工作队从增强指导员服务“三农”本领的高度,扎实抓好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培训;同时镇党委结合各村实际,印发发了《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生猪养殖技术》等科普资料资料2000余份,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种植水平和致富本领,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建制度,明职责。镇党委新按照“围绕职责建制度,建好制度促发展”的工作思路,科学制定《镇新农村建设指导员管理办法》,创造性地对指导员工作要求;同时,结合四项制度相关要求,在指导员中推行服务承诺制,确保指导员工作“目标大家清楚,工作群众监督,任务一定完成”。

点击阅读全文

新农村建设任务报告

一、深刻认识发展现代农业的重大意义

(一)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现代农业是世界各国农业发展的历史趋势。纵观世界农业发展历程,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不断演进,发达国家都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当前我国农业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关键时期。从我省情况看,一方面我省是农业大省,但还不是农业强省,传统农业的特征十分突出。加快改造传统农业,推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另一方面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各方面已形成重视农业、发展农业的共识,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国家支农惠农的政策体系初步形成,这些都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有利条件。在这种形势下,中央适时提出发展现代农业,并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这不仅符合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一般规律,也是从我国国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

(二)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必然要求。省第七次党代会确定了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战略目标。这是省委、省政府从我省实际出发作出的科学决策,是顺应环渤海经济区加速崛起的历史机遇而作出的战略选择。发展现代农业既是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重要内容,又是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内在要求和基础。实践证明,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越高,对农业的依赖性越强。随着经济结构的战略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业农村发展在整个全局中的地位更加重要。只有农业发达、农民富裕、农村繁荣,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跨越,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近年来,我省各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支农惠农政策,不断加大政策的实施力度,农村出现了十分难得的好局面。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省农业作为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基础还不够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差;农业生产方式总体上落后,相当一些地方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我省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等社会化服务体系都还与现代农业有很大的差距;农业资源利用率、农产品商品率、农业劳动生产率都还不够高;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依然存在。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不可能建成农业强省,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发展强省的目标就难以实现。因此,省委、省政府提出,*年农业农村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中央“三农”工作决策部署,坚持“一个中心”,落实“三大保障”,推进“四个一批”,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基本途径,以建设现代农业为着力点,以发展县域经济为重要支撑,以创建文明生态村为重要载体,推动我省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为建设沿海经济社会强省奠定扎实基础。

(三)支持发展现代农业是农业财政工作的重要任务。发展现代农业,就是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用现代新型农民推进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把支持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财政支农工作的重中之重,紧密结合我省农业农村和财政工作实际,认真研究措施,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为此,一是要切实加大对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力度。认真落实“两个重点”和“三个继续高于”的要求。“两个重点”就是各级政府要切实把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三个继续高于”就是*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村建设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二是加快构筑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不断拓宽农业的内涵和外延,促进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高效粮食产业,壮大畜牧、蔬菜、果品三大主导产业,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生物产业和生态产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构筑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三是着力提高现代农业的设施装备水平。要在农田水利建设上下功夫,要在耕地质量建设上下功夫,要在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上下功夫,要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上下功夫。四是不断强化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加快推进农业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加强先进适用技术推广,提高农技推广服务水平。五是大力加强现代农业的市场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尽快建立种养业良繁体系、动植物保护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现代农业建设提供有力的体系支撑。

二、认真做好*年农业财政工作

*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一年,也是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一年。农业财政工作总的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创新投入机制,开辟投入渠道,增加和优化支农投入,加强资金监管,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大力支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点击阅读全文

新农村建设报告

一、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

xx村属平湖村,耕地面积较少,且多为低洼田,过去农民以传统种养植(殖)业为主,经济收益不高,发展滞后。工作组进驻点村后,结合当地实际,调整产业结构,拓宽了农民增收渠道。

一是壮大集体经济。大力扶持村办企业xx气体有限公司,努力优化企业生产环境,帮助理顺生产关系,协调有关部门帮助企业抓好技扩改工作,努力增强其对集体经济的输血功能。20**年,该企业年创产值320万元,与去年同比增加30万元,并按期向村集体上缴了35万元的承包款。

二是发展劳务经济。xx村毗邻xx工业园,为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工作组将优质劳务输出作为农民增收最现实、最快捷、最强劲的支柱产业来培育。去年9月,经工作组和镇党委、政府出面联系,xx技校与xx村签订协议,专门开办一个技工培训班,为xx村定向培养55名30岁以下的中青年。该班开设钳工、车工、电焊工、数控四门课程。计划通过一至两年的免费培训,将合格者输送到工业园区内企业工作。同时,大力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先后开展农机、电脑、厨艺培训150人次,培训时长一个月以上。此外,20**年,该村还有20余人在工作组和镇村两级的帮助下进入工业园中钢公司工作,人月平工资800-1200元。村民李云华、李志军,还受聘担任了企业的技术副厂长,年薪达10万元。

三是狠抓种养经济。通过协会宣传、农技培训、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方式,帮助农户切实搞好优质稻种植,搞好生猪、鸡、鸭、鱼、珍珠等养殖,向传统产业争效益。去年,全村优质稻种植面积达到了3500亩,早稻同比增产20%,晚稻增产30%以上,全年亩产接近一吨。更涌现出一批养殖大户,全村年出栏一万羽鸭子的养殖户有4户,8000羽的有5户,生猪养殖20头以上的7户,30头以上的2户。此外,一个年出产生猪达100头的养殖场也正在建设。

四是落实增收方案。为确保农民增收目标顺利实现,工作组逐户建立了20**年增收计划台账,对该村现有的20余户困难户,还采取后盾单位党员干部联户带创的形式,实行结对帮困,帮助制定脱贫计划,拓宽增收渠道。

点击阅读全文

新农村建设实践报告

目前,农民增收困难伴随着一系列负面影响,尤其是医疗保障方面显得更加突出,一些地方又出现了农民看病难,看不起病,甚至因病而陷入绝境的现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改革方案之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的筹集标准为每人每年55元,主要由农民个人自愿缴纳、地方财政补助、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三部分组成。

建国后,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农村卫生工作,农村逐步建立了三级(县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室)卫生服务网络,基本解决了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另外,从50年代中期开始,部分农村开展了合作医疗。合作医疗指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个人共同筹资,为农村居民提供疾病治疗和预防的一种社区型医疗保障制度。合作医疗和三级卫生服务网络相互配合,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条件下,基本上解决了农民看不上病,看不起病的问题。中国人口的预期寿命由建国前的35岁迅速上升到1996年的71岁,①这一巨大成就的取得,为占总人口80%的农村居民提供健康保障的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功不可没。

然而,从80年代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农村医疗保障发生了严重的衰退。随着集体经济的削弱,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发生了大幅度的滑坡,到1996年,全国农村参加合作医疗的人口由1976年的90%锐减到5%左右。②绝大部分农民失去了医疗保障,退回到家庭保障。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村级卫生所、室或不复存在,或者转化为私人诊所。

合作医疗的衰退和农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的消亡或市场化,导致农民医疗费用的急速攀升,大大越出了农民的承受能力。从1990年至199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686.31增至2210.34,增长了3.2倍;而同期每人次均门诊费用和住院费用分别增长了6.2倍、5.1倍,③医疗费用的增长大大超过农民收入的增长。在农村最贫困的农户(占4%)中,有一半属于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

政府投入不足。1998年政府投入的卫生费用为587.2元,其中用于农村的92.5亿元。仅占政府投入的15.9%。④政府投入不足不仅导致农村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市场化和服务提供不足,由此增加了农民的医疗费用负担,而且也限制了公共预防保健机构的能力。因为投入不足,使卫生防疫站、保健站等机构把主要精力用于门诊,住院等有偿服务的开展,预防保健服务有所削弱。一些传染病(如肝炎)没有得到有效控制;一些地方病(血吸虫病,碘缺乏等)又死灰复燃。

新世纪,政府应该通过加大投入,合理规划,提供帮助等多方面措施,切切实实把医疗卫生的重点重新放回到农村。(1)真正增加政府对农村的卫生投入,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医疗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卫生服务质量。(2)加强农村公共预防保健工作。公共预防保健具有投入低、效益高的优点。必须改变目前基层政府忽视预防保健的现状,要明确公共预防保健是政府的职能,政府应该加强这方面的财力、人力投入。尤其是在一些传染病,慢性非传染病、地方病等方面,预防保健尤其重要。(3)继续发展和完善合作医疗(4)、积极探索其他形式的农村医疗保障形式。

点击阅读全文

帮扶新农村建设报告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万源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我局积极落实万源市委政府关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成立了局机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明确了由一位副局长负责联系事宜,办公室承担具体事务。根据万源市委目标管理的要求,发挥职能作用支持新农村建设,对旧院镇大伦坎村进行了帮扶。

一、落实帮扶资金及物资,制定出我局新农村建设帮扶实施意见。深入旧院镇大伦坎村调研,以抓农民增收为核心,围绕当地的农业、地理环境等现状,着力帮助拓宽农民致富路子,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和帮助,捐资25000元助其发展以茶叶、旧院黑鸡为主的特色产业。通过该镇党委、村委的共同努力,积极筹措资金,带领当地农户实施工程项目,大伦坎村烧碳坪茶叶基地建设,已完成了140亩的茶苗栽植任务;黑鸡产量达14万只,其中已发展4000只以上的大户2户,1000只以上的大户8户,500只以上的大户20户,100只以上的大户320户。目前,大伦坎村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旧院黑鸡专业村。[自查得40分]

二、发挥职能作用支、持新农村建设,多方协调,积极为该村争取财力、物力与信息支持,争取项目资金。发挥部门优势,着力政策帮扶,联系市以工代赈办,积极为该村的村道公路建设争取项目资金。由镇、村协商投资村民投劳,新建了大伦坎村纸厂河坝至安子坪泥碎公路9.6公里,完成了大伦坎村余家湾至大路坪、加油站至四季坪、滑石板至烧碳坪12.2公里的村道公路硬化。

三、加强财政支农、专项农业补贴等资金的专项审计,开展涉及农业、农民的国家扶持政策实施效果调查研究。对涉及老百姓利益的事项高度重视,对涉及农民教育培训的中职教育国家助学金、阳光培训、农民工职业技能、劳务培训等专项资金联合相关部门进行综合的审计调研,组成专项审计调查组,对财政拨付的各项资金是否按规定使用,各部门如何规范化管理、实施,各项目实施过程中是否有交叉,是否存在弄虚作假现象骗取国家财政资金以及资金使用效益如何进行审计调查,摸清财政资金投入使用情况。从财务的角度出发,进行综合全面的评价,并以此为基础撰写了《加强督促监督,保证民生工程落到实处的有效途径研究》调研文章,并为政府相关部门实施民生工程提出意见和建议。[自查得40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全力推进全市新农村建设。结合本部门的实际,发挥本单位经济监督职能作用,尤其在乡镇审计中,将各项优惠政策落实情况作为重点进行实地核实,确保新农村建设效果。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