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佛山市三水区年政府报告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2005年1月26日在佛山市三水区第十三届
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佛山市三水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4年工作回顾
2004年是抓落实、促发展的一年,也是面临困难和考验较多的一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和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依靠全区人民,把握机遇,创新思路,加快发展,克服了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较好地完成了区第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预计,全区实现生产总值141.21亿元,同比增长19.1%(绝对数按当年价,增速按可比价计算,下同);工业总产值326.84亿元,增长22.9%;农业总产值24.39亿元,增长5.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29亿元,增长12.1%;财政三级库收入22.25亿元,增长19.8%;地方可支配财政收入9.09亿元,增长11.1%;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73.49亿元,相比年初增长9.8%;区及区以上在岗职工年人均工资16711元,增长8.2%;农民人均年纯收入6532元,增长6.4%。我区在2003年全国百强县评比中继续排在第24位。
一年来,我们始终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积极调整经济结构,致力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把发展工业经济放在突出的位置,积极扶大扶优扶强,支持凤铝、科勒、阿托菲纳、弘力南方镀锌板等10多家大企业进行二、三期增资扩产,积极支持健力宝恢复生产,巩固民族品牌。鼓励发展民营经济,支持科技企业创业中心建设,全区有70家民营企业获得自营进出口权,金盛集团被评为全省2003年度百强民营企业。目前,全区有私营企业1408家,个体工商户14161户。工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73.4%,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积极推进云东海旅游经济区开发建设,三水广场、莱钢等一批商贸、物流企业投资三水,兴建港口码头5个,旅游接待总人数超200万,比去年翻了一番多。出台贯彻落实农村工作“五十条”配套文件,开展了“并村”、“村改居”和户籍制度改革,加强了农村劳动力培训。投入6700万元开展水利建设,规划农业园区2.7万亩,高标准连片整治鱼塘1.6万亩,去冬今春建设高标准排灌渠近70公里。完善农村税费改革,全面取消农业税,减轻农民负担1100万元,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三大产业增加值比例为10.5∶57.9∶31.6。
一年来,我们大力推进园区建设,积极招商引资,致力增强经济发展后劲。面对部分工业园区被撤销的困难,我们不埋怨、不等待,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成功申报了白坭“国家火炬计划佛山电子电器产业基地”、大塘“广东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国家、省级园区,并把中心科技工业区升级为区级工业区。千方百计筹措资金和解决用地困难,加强园区建设。主动出击,招商引资取得了新的成绩。共引入超亿元的项目33个,为上年的1.2倍,合同利用外资和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分别增长51.1%和71.8%,其中落户西南街道的美国英威达纤维项目合同投资额达18亿元(首期投资1.28亿美元),为我区有史以来引入投资额最大的项目。狠抓落实,积极推进引入项目建设。全社会固定资产完成投资65.26亿元,增长45.1%。
一年来,我们加强西南组团规划建设,致力营造良好的创业和人居环境。积极贯彻区委十届四次全会精神,编制了城市总体规划,开展了西南组团中心区规划设计方案国际招标。加快地理信息系统建设,完成了全区土地利用现状更新详查。修订完善了规划管理规定,加强了规划管理。积极开展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市4项重点交通建设工程已基本完成3项,三水二桥及其引道工程已完成总工程量的28%,区6项重点工程已基本完成5项,改造完成一级公路15.32公里,新建桥梁3座,完成交通建设投资近5亿元,为历史最多的一年。实现了行政村村村通公交车。积极开展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投入5000万元完成了大批市政工程,开展了西南涌城区段综合整治工程。对全区水泥厂进行了污染治理,初步实现了无烟无尘排放。开展了陶瓷行业大气污染治理试点。马鞍岗无害化垃圾填埋场和驿岗污水处理厂建设全面开工。实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文锋东路“天光圩”农产品批发市场顺利迁移到百旺城,城市环境面貌得到改观。完成了一批镇村、工业园区规划的编制和调整,城市化进程加快。我区顺利通过了省卫生城市复查考核,白坭镇被评为我区首个省卫生镇,该镇农民公寓建设的做法得到省、市充分肯定。
一年来,我们实施文化强区战略,大力发展三水特色文化,致力推动社会事业不断进步。出台了人才强区工作方案,加强了人才资源开发。积极开展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撤并农村中小学27所,65%的学校建成等级学校,西南街道被评为省教育强镇,白坭镇通过了省评估验收。整合完善了广播电视资源,加强基层文化建设,西南合唱团代表佛山市参加广东省“百歌颂中华”群众歌咏大赛获得金奖,我区被评为广东省“南粤锦绣工程”文化先进区。新人民医院建成启用,一批镇卫生院进行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公共卫生建设取得新进展。积极推进全民健身计划,成功举办了一批国家级体育赛事,体育产业取得新发展。“双拥”活动扎实开展,我区连续第三次获省“双拥模范城”称号。较好完成了人口和计划生育责任指标任务,我区被评为全省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区。档案工作取得新突破,《三水年鉴》获得首届中国地方志年鉴特等奖。武装、统计、物价、外事侨务、宗教、老龄等工作均取得新的进展。
一年来,我们实施依法治区战略,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致力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安全。坚持向人大报告工作,加强与人民政协的联系,全年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共119件,办复率达100%。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持“严打、严防、严管、严控”相结合,组织开展了命案侦破、禁毒和严厉打击街头犯罪、非法传销等专项行动,社会治安形势保持稳定。认真实施《行政许可法》,抓好法制教育,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加强了市场食品准入管理,高度重视安全生产,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认真做好群众来信来访工作,加大力度处理城中村散队、集资、公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等历史遗留问题,消除了不稳定因素,确保了社会大局的稳定。
一年来,我们深化各项改革,扎实实施“十项民心工程”,致力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全面完成了区直事业单位机构改革,设立了区行政投诉中心,加快筹建区行政服务中心,进一步简政放权,下放、清理、取消了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加快了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进行财政体制改革,理顺了区镇两级财政关系。采取货币化和向社会公开拍卖的方式,完成了区、镇两级行政事业单位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积极开展公有资产管理方式改革,建立健全了国有资产监管制度,污水处理厂、市场物业、道路停车位等一批城市经营项目推向社会。落实就业和再就业扶持政策,开发就业岗位1.95万个。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各种社会保险参保人数不断增加,居民住院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3.4%。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解决渔民生产生活困难,残疾人就业工作取得较好成效,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加大反腐倡廉工作力度,强化监察、审计等监督机关的作用,深入开展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活动,密切了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成绩的取得,靠的是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以及全区人民和广大外来工作者的辛勤耕耘,凝聚了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派、工商联、人民团体以及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各界人士的智慧和汗水,离不开驻我区部队、直管单位的支持和参与。在此,我代表区政府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突出表现在:经济总量还不够大,产业基础还不够雄厚,抗风险能力还不够强;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的主题不够鲜明,特色不够明显,税收结构不够合理;群众信访增多,治安形势仍较严峻,社会不稳定因素仍然存在;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一些部门和干部的作风还需要下大力气转变。对此,我们将采取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2005年主要任务
2005年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的最后一年,是承前启后,抓落实、重提高、促发展的一年。展望新的一年,全球产业结构调整转移步伐加快,我国经济正处在新一轮增长周期,大佛山再次成为投资热点,兄弟区加快发展的态势逼人,我们面临更大的竞争压力,三水发展慢就要落后,把握不好差距就会越拉越大。我们一定要树立强烈的危机感、紧迫感,激活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生态优良、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潜力巨大等优势,科学规划,精心策划,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每年迈上一个新台阶,实现跨越式发展,力争把三水建成珠三角西部的经济增长极和重要节点城市。
今年区政府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工业强区”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产业化,扩大经济总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深化改革,转变政府职能,发展社会各项事业,改善人民群众生活,努力实现三水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跨越。
今年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区生产总值增长20%;全社会固定资产完成投资总额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0.5%;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9‰以下。
为实现今年的工作目标,要突出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明确定位,加快产业园区建设,构筑经济发展的大平台。
要实施“工业强区”战略,把大力发展工业,推进工业化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坚定不移地发展园区经济,引导产业聚集,发展特色经济,编制完成“十一五”规划,制定全区产业规划,明确一二三产业布局,实行政府引导与社会投资相结合,筹措资金,加快建设不同产业、不同行业错位发展的特色园区,吸引项目投资聚集,带动专业园区、专业镇的发展。通过建设大基地,引进大项目,发展大产业,实现大发展。
1、建设四大工业基地:一是突出重点,创新体制,加大投入,集中力量,建设区级工业区,充实国家火炬计划佛山自动化机械及设备产业基地内涵,把中心科技工业区打造成一个上规模、上档次的示范性园区,重点引进汽车配件、机械制造、医疗器械等新兴产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带动全区园区建设和产业发展全面升级。芦苞镇南部要主动与中心科技工业区衔接,引进项目,加快工业发展。二是充实国家火炬计划佛山电子电器产业基地和佛山国家新型显示器件产业园内涵,把白坭镇建设成为电子电器产业基地。三是利用现有的工业基础,支持健力宝集团改善经营管理,巩固发展民族品牌,引入和培育食品饮料企业;充分发挥3家世界500强企业以及其它大企业的带动作用,延长产业链,做大化工、新材料产业,把西南街道建设成为食品饮料和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四是整合水泥产业,引进轻纺项目,把大塘镇建设成为轻纺、高档建材基地。迳口华侨经济区要发挥优势,积极发展生态工业。要积极申报省高新技术开发区和海关出口加工区等高层次园区,推行园区1SO体系认证,争取政策支持,提高园区建设速度和水平,把三水建成珠三角西部的制造业基地。
2、建设三大旅游文化基地:一是促进云东海体育公园、五星级酒店、天鹅湖花园、绿湖花园和9平方公里的云东海湖等一批项目上马,把云东海旅游经济区建设成为高档次的休闲旅游文化基地。二是抓好芦苞南武当文化园、芦苞温泉等项目的开发,加快把芦苞镇建成我区的旅游文化产业基地。三是积极支持大旗头村保护开发,建设具有岭南特色的旅游文化基地。与此同时,制定全区旅游业发展规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引入民资,抓好梁仕诒故居、大南山、迳口生态旅游等项目的开发,力争明年建成省旅游强区。
3、建设两大物流基地:一是发挥我区黄金水道优势,实施港口岸线规划,引进社会资金建设公共港口码头,支持莱钢、长顺燃料等物流企业做大做强,建设三水港物流基地。二是发挥铁路和国道的交通优势,支持金利泰等物流企业,在321国道河口段规划建设物流基地。实行公路、铁路、港口联动,积极发展港口码头、公路铁路货场和工业园区第三方物流,使物流业成为具有三水特色的新兴支柱产业。
4、建设西南中心城区商贸基地。要发挥西南中心城区人口聚集、区位优越、交通便利的优势,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做好第三产业布局规划,有计划开发江南新区,积极引进和培育大型龙头企业,发展商贸、房地产、餐旅和休闲娱乐服务业,使西南中心城区成为承接珠三角、辐射粤西北的重要商贸基地,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
(二)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成立区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区吸引外资和改善投资环境工作的协调领导。创新招商方式,实行政府招商与中介招商、园区招商与以商引商、“走出去”招商与“引进来”招商、传统招商与网上招商相结合,兑现奖励,大力推行委托、招商。加强镇、园区与中介组织、商会的协作,精心策划,加大宣传力度,共同推介三水。要有计划、有目标地组队到国外招商,瞄准境内外大公司、大集团和龙头项目,重攻汽车配件、机械制造、电子电器、新材料等产业,提升产业层次,延长产业链,推动企业集群,形成富有特色的区域经济体。要全方位招商,不但工业要招商,第三产业、农业和城市公共设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都要招商,今年全区招商引资合同投资总额要达到150亿元以上。要突出抓好项目落实。项目签约要签订动工、投产期限和企业发展计划,无正当理由到期不动工的,是企业原因,要征收土地闲置费,是政府部门原因,要追查责任;对近年来已签约项目要定期通报,未动工的项目要逐个排查,分析原因,分清责任,限期完成,做到谈判项目抓签约、签约项目抓开工、投产项目抓效益。
扶强做大民营经济。落实好各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放宽非公有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以及法律法规没有禁止的其他行业和领域,建立贷款担保等中介机构,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融资、用地等困难,鼓励组建和完善各种行业性商会(协会),积极扶持推动优质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造和上市融资。进一步清理收费项目,对所有涉及企业的收费项目,均按照“收费从低”的原则,有上下限标准的一律按下限征收,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对企业创立名牌、进行科技创新继续给予奖励。建立产业基地科技企业创业中心,加速信息技术向传统产业渗透,培植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一大批扎根三水的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
(三)推行经营城市战略,推进西南组团规划建设。
建设西南组团是佛山建设“2+5”组团城市的重要部分。要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抓好各层次专业规划的编制工作。要全面推行经营城市战略。收回城区闲置土地,扩大政府土地储备,有计划出让土地。制定补偿政策,吸引社会资金开展旧城区改造和中心区拆迁建设。按时完成西南涌两岸改造工程等城乡防灾减灾工程,强化江滨城市特色。开展三水大道南丰段扩宽,塘九线、广海路东出入口、健力宝路、森林公园门口等环境整治工程。加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完成市容整治目标任务。奖励国家、省卫生镇、卫生村,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城市。继续推进镇村规划建设,倡导建设农民公寓,集中连片建设新村。积极研究政府性资源的利用和经营,盘活城市资产,以城养城,以城建城。
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支持珠二环、广贺高速等省级重点交通工程建设。保证质量,抓好三水二桥等市重点工程,确保今年底完成桥梁主体工程,明年10月竣工。开展乐平至南边、白金大道三期、中心科技工业区至云东海等地方公路建设。开展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用2年左右时间实现全区城乡联网供水,使全区人民用上符合卫生标准的自来水。加强电网建设,满足生产生活需求。实施全区燃气规划,利用市场运作加快统一供气建设。
抓紧制定生态保护规划,切实保护好生态敏感区。继续推进珠江综合整治,加快驿岗污水处理厂、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等重点城市环保工程建设,加大对污染源企业的污染防治和监控力度,确保今年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验收,明年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验收。
(四)全面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建设文化强区。
认真组织开展以“爱国、守法、诚信、知礼”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公民教育活动,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推进文化管理体制改革,引入民资,支持“一旗两花”(大旗头古村、荷花世界、并蒂莲)开发建设,发展文化产业。抓好华侨中学扩建改造和三水中学初中部新校建设工程,支持三水中学申报全国千所示范高中,扩大三水工业中专办学规模,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全面完成全区中小学布局调整,建成教育强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的观念,加大人才工作力度,引进、培养人才,推进产学研合作,建设学习型社会。积极稳妥地推进医院产权制度改革,逐步实行公共卫生与医疗服务相分离,全面建立和完善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三大公共卫生体系。大力推进全民健身活动,发展群众体育,办好区运会,备战市运会,做好省运会的有关筹备工作,争取举办一两项国际国内的重大体育赛事,使体育文化成为三水的一个品牌。
(五)认真实施农村工作“五十条”,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
今年是全面落实农村工作“五十条”的第一年。要加强领导,广泛宣传发动,加强典型引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务必使文件落到实处。要突出重点,建立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和就业引导机制,引导农民进厂务工、进城创业、融入城市。要狠抓难点,做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征地补偿、土地使用权流转、土地经营及物业收益的使用与管理工作,建立全征土地农村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补贴制度,村集体应该提取的趸金一定要提取,区镇两级政府应该兑现的补贴一定要按时兑现。要打好基础,继续抓好农业综合开发、连片高标准改造鱼塘、排灌设施改造建设等农业工程,与工业基地、城市发展规划错位,规划建设大塘村等一批现代农业生产基地,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扶持农业龙头企业,推广农业科技,抓好农业标准化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要创新体制,推进农村股份制改革,切实做好新一届村委会选举工作。通过以工哺农、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
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继续实施好“十项民心工程”。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强社会保险扩面征缴,拓宽就业渠道,落实就业和再就业的扶持政策,扩大和促进就业、再就业。进一步办好居民住院医疗保险。关心弱势群体,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关心残疾人就业和基本生活,解决水上居民、归难侨住房和就业困难。
加强信访工作,落实领导包案负责制和层级负责制,尊重历史、立足现实,切实解决散队、集资、企业转制等历史遗留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及时排查和化解各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化解在内部、消除在萌芽状态。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扫除黄赌毒、非法传销以及“六合彩”赌博活动,提高社会面的防控能力。加强社区建设,实行企业退休人员社区居委会管理。全面推进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深入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高度重视安全生产,狠抓责任制落实和各类专项整治,努力实现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好转,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六)继续深化改革,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加快三水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我们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政府转型和自身建设。
集中力量抓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清理行政审批事项,下放审批权限,健全电子政务网络,实行行政审批限时办结制,各职能部门负责的审批项目,最迟要在5个工作日内办结,全面提高行政办事效率,建设“高效政府”。
继续深化公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加快公有资产从一般竞争领域退出步伐,继续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改革理顺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制度,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加强税收征管,做好重点税源企业的监控和管理,营造公平的税赋环境。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增强农信社实力。进一步深化财政体制改革,加强“收支两条线”和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完善工程招投标制度,使公共财政来之于民、用之于民,把政府的职能切实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四大任务上来,有所为,有所不为,建设“有限政府”。
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定期向人大报告工作和向政协通报情况,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及时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和政协委员提案。充分发挥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的参政议政作用,认真听取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意见,不断完善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机制。坚持依法行政,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全面提高公务员的法律素质。巩固和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厂务公开和村务公开,保证人民群众依法行使民主权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建设“法治政府”。
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和政绩观,要怀为民之心,思富民之策,行安民之举,坚持讲实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不当“太平官”,不做“老好人”,敢想敢干,敢抓敢管,敢于负责,低调干事,少说多做,说到做到,以实绩取信于民。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努力从源头上预防和惩治腐败。发扬团队精神,团结默契,协作配合,狠抓落实,充分调动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推动三水的跨越式发展,建设“有为政府”。
各位代表,三水是广佛经济圈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城市,全区人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我们责任在肩,任重道远。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开拓创新上来,把政府职能转变到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上来,把民智民力凝聚到加快发展上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适应新形势,实现新跨越,再攀新高峰,共创三水美好的未来!
(文章来源:三水区政府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