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学校教师师德教育剖析材料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通过参加我校这次师德师风的学习教育,我对师德师风教育的重要意义有较明确的认识,对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内容也更熟悉了。对照《教师法》和《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结合自
己十几年来的教育工作生涯,作如下分析:
一、热爱教师的职业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对教师的职业由不热爱到热爱,我是经历了几年的过程。在十几年的教学生涯中,我的思想也是在不断的变化的,刚走进教师队伍时,我对教学工作是
不够认真。确实是谈不上忠于教育事业,更谈不上爱岗敬业,通过几年的教育工作,我逐步地对教育工作产生了感情,通过自己的劳动使一批又一批的小学生健康成长起来,看着自己劳动产生了巨大的
价值,内心也是非常的愉快,逐步地感到工作是很有意义的。天天与小学生接触我深深地感到同学们的纯真,即使是最顽皮的学生,他们的可塑性仍是非常大的,只要多关心,从爱护他们的角度去教育
他们,他们都会变成很有出息的人材。问题是我们作为教师对他们关心帮助太少了。高素质的教师还不是很多。中国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教师来承担我国的教育事业,所以人们说教师的职业是阳光下最
伟大的事业是十分有道理的。有人说如果有来生我再选择教师的职业,以表示对教师工作的热爱,但人并没有来生,所以我不想作假设,我只想说
从事了八年的教育工作,我觉得过得很有意义。
二、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坚持正确的方向,结合教学,宣传马列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我刚刚走进教师队伍时,在霸王岭子弟学校小学教书。有些学生受社会上的厌学风影响,不愿好好学
习,整天在校外给学校找麻烦闹事。我担任班主任的班级也有两个学生,在班会上,我对他们的行为提出了批评。事后,这两个同学找我要我收回批评意见,我即请他们到宿舍和他们作了一次长谈,把
自己在的经历过程和感受告诉他们。终于使他们醒悟过来,毅然地改正过来。后来其中的一位同学考上了县重点中学,常来信表示感谢老师对他的帮助教育,使他避免了重大的错误。这件事使我深深地
体会到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其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是多么的重要。
在教学过程中,我比较注意培养同学们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宣传知识来源于实践的观点。告诉同学们,任何数学知识、公式、定理都是人类总结生产斗争的实践而得到的真理
。
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到许多学生认为课本知识枯燥无味不愿学习。我坚持用知识就是生产力的观点给同学正确的引导。告诉学生只有学好知识才能提高全民的素质,才能提升国力,个人才能有为
人民服务的本领,在现代知识迅速扩张的时候,只有掌握足够的知识,才不被时代淘汰。
三、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是新社会教育与旧社会教育的重要区别。解放前学生不听话,可以训斥、可以打板子,现在不行了。教育工作者与学生是平等的,这一点大家都认同。但不
打板子与热爱学生仍是不同的,倘若只是不打学生对学生漠不关心,仍是一个不合格的教师。所以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才会关心学生,了解学生,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现在有少数教师
总是忘了这一点,家长作风盛行,以学生为敌人,幺喝、训斥学生的事情时有发生。我自己在较年轻时,火气很旺,也常训学生,学生不听话,将其拖出教室的事还必须也屡见不鲜,随着年纪变大,对
学生的感情增加,这种事情也就少了,现在我也常会"训"学生几句话,但我都是从关心的角度,善意的表情,来"训"他们,其实学生完全可以看出你是善意还是恶意,我的感觉:是只要你是善意的,学
生完全会带着笑容很快的接受你的意见。我想要做到这一点要有真的爱,真正的热爱学生。
四、刻苦研究业务,精通教学业务这是非常的重要的。只有精通业务,才能将正确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不致于误人子弟。教师必须给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倘若学生给你提出的问题你总是不能
很快准确地回答,在学生心中的威信也就完全丧失了。学生对你没有信心,极有可能对这门课也没有了信心,你这门课还怎么教。检查我自己应该说主要的课程内容反复教一二十遍了,教学内容基本熟
了,但长期以来任了一些其他的工作,花去了不少时间,教学业务钻研就不够了,有许多知识点,钻研得还不深透,难题也做得不如其他教师多。不断提高教学水平,仍是自己要努力的方向。
五、通过学习结合自己教学经历的体会,针对当前小学教学的现状我认为师德师风教育是极有必要的。这是因为近年来社会风气比较差,全民道德素质下滑,有的教师打麻将赌搏不务正业..产生了一
系列学校过去基本不存在的问题,如学生大面积的素质下降;许多学生听不懂老师讲的课;课堂纪律很差;考试时大面积作弊等,这些问题严重地影响老师上课的情绪,出现学生厌学,老师厌教的现象。这
时,如果不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必然导致恶性循环。
当前,加强师德师风教育,使教师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振,积极地做好工作,发现新的问题,解决新的问题,采取改革教学方法、教学计划、教材等一系列措施,做到因材施教。结合当前情况积极探
索中小学教育教学规律,必定能走出厌教厌学的恶性循环,改变现状,培养出一批又一批的实用性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