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做好民族宗教的重要保证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做好民族宗教的重要保证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做好民族宗教的重要保证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全党全国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动改革和发展。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方针,是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对于进一步推进民族宗教工作创新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区××乡民族宗教工作现状

××区××乡位于××市南部*江中游东岸,距市区35公里,全乡总面积34平方公里,下辖三个村委会,一个居委会,有耕地面积4360亩,全乡总人口5000人,其中回族人口有1850人,占总人口的37%。回族人口主要分布在××村和××村,现有信仰伊斯兰教回民105人,主要集中在××村,有清真寺一座,属于临时宗教活动场所,有一所民族中学和一所回民小学。自1984年××乡建乡以来,××区对民族过教工作十分重视,主要是以逐步提高少数民族整体素质和发展农村经济,提高群众收入为重点工作来抓,不断增加少数民族群众收入为重点工作来抓,2005年实现财政收入26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2817元。同时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3000多万元,用于修路、供电、改水、架设通讯线路等基础设施改造。1990年至2005年,共修建了8条村级公路及一条16公里长的连接市区的柏油公路,实现了村村通路。2000年筹集资金100万元修建自来水厂,全面实现自来水走进家庭。利用少数民族发展资金和少数民族工作经费,解决了人畜饮水、农田水利、用电、看电视难,农村脏、乱、差等问题。两个回族聚居村都创建为文明卫生村,文化教育、卫生、科技等工作得到了全面发展。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民不定期在清真寺学习党的有关的宗教政策,依法正常开展宗教活动。

事实表明,××乡的民族宗教工作开展卓有成效,为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境外利用民族宗教问题搞渗透势力日趋激烈,在做好建立民族工作机制,健全民族宗教工作网络,激发民族工作活力等方面工作,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思考与解决的问题,这就必然要求我们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民族宗教工作创新,确保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解决××区××乡民族宗教工作存在问题思考

(一)少数民族地区群众整体文化素质不高

由于交通和信息的落后,特别是较边远的××村,还有不少群众思想不够解放,见识不多、眼界不宽、思路不广,缺乏商品和市场观念,存在小富即安的思想,上进心不强。相当一部分群众文化水平不高,接受新技术能力较差,辨别和抵御宗教渗透能力较弱,以××村为例,该村十六岁以上约700人,文盲半文看有70多人,由于文化水平低,接受新事物意识不强,有的连一些农用产品说明书都看不懂,有的受宗教、家庭、迷信影响比较深,少数群众甚至参与封建迷信活动。

(二)清真寺寺管组人员年龄老化,宗教活动场所临时时间过长

××乡信仰伊斯兰教群众105人,集中在××村。信教群众中,年龄在50岁以下的只有30人,有75人年龄在51—75岁,信教群众大都年龄偏老。寺管组7人中,只有1人40岁,其余均超过60岁。由于信教群众信仰不够纯洁及宗教场所的硬件设施达不到要求等原因,清真寺从2002年恢复以来一直属于临时宗教活动场所,按照有关规定,临时场所超过两年的,要么达到条件转为正式登记场所,如果达不到条件的,应当予以取消,但由于多方面原因,清真寺作为临时宗教活动场所已有四年时间,既未转为正式宗教活动场所,也没有予以取消。

(三)少数民族群众的教育培训工作还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

1、就少数民族群众培训的内容而言;一是培训内容缺乏广度和深度。由于传统培训思想的影响,目前的教育培训仍然是以思想政治教育、政策法规、农业实用技术为主,对市场经济理论、国内国际形势、致富本领等培训较少,并且大多是泛泛而谈,深入不够。二是培训内容经济含量不足。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民族地区的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同时在少数民族群众中培训和造就了一批“经济能人”,他们头脑灵活,精于经营。但我们更应该看到。有部分边远山区群众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现代科技知识知之甚少。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培训跟不上时代要求,培养内容“经济含量”低。

2、就少数民族群众培训的形式而言:一是综合性培训多,分类培训少。由于民族群众文化程度不同,所以对知识的需求也不同,但为了照顾大多数人的要求,这种培训就只能安排共性的内容,不可能做到因材施教,开展较为深入的培训。二是普及培训多,专项培训少。在过去一段时间里,由于大部分民族干部和群众素质不高,在××乡狠抓普及培训,使广大基层民族干部群众的素质有了很大程度提高。但随着经济全球化,这种培训已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要求。

另外,少数民族干部群众培训在经费方面也不足,每年从财政拨出的培训专款数量较少,并且,缺乏专门的培训渠道,教育设施有些也比较陈旧、落后。

三、××区××乡民族宗教工作的思路和对策

(一)强化宗教发展意识,用科学的发展观升华民族宗教工作理念

民族宗教工作历来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的历史时期,党的民族宗教工作如何发展,怎样发展,是摆在党和政府在民族宗教工作方面的一个重要课题。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必须致力于抢占制高点,拓展新空间,引领新理念,不断提高新的历史条件下对做好民族宗教工作重要性、必要性和长期性的认识。

1、必须站在战略的高度,把着眼点放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上。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必须提高党的民族宗教组织化程度,把党的影响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以提高党对社会的整体控制力;必须建设开放的工作体系,积极探索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途径和方法,以增强党的民族宗教工作渗透力;必须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维护和实现不同社会群体利益的过程中,密切党与各民族各教派之间的关系,反映人心所向,以增强党的民族宗教工作的凝聚力。在此认识的基础上,真正把握民族宗教工作各个层面,包括不同民族、不同宗教出现的新的社会阶层,作为党的群众基础的重要部分,积极开展基层民族宗教工作,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党的影响力。

2、必须站在全局的高度,把着力点放在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上。稳定的社会环境是推进改革、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加强民族宗教工作,加快推进民族宗教工作创新,有利于协调各民族各教派的各种关系,维护各个民族各种宗教的合法正当权益,化解人民内部各类矛盾。基于这样的认识,必须十分重视和推动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建立健全维护各民族、各宗教的合法权益的有关机制,及时处理好各民族、各教派内部各类纠纷,化解各类矛盾;积极贯彻疏导方针,及时将各类不稳定因素消灭在萌芽状态,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增强社会的稳定性。

3、必须站在发展的高度,把落脚点放在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上。多年来,党的民族宗教工作之所以不断的发展壮大,最根本的,就在于始终把党的第一要务作为民族宗教工作的第一要务,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全党全国工作的中心,离开了这个中心,民族宗教工作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放弃或放松了发展,民族宗教工作也就失去了它应有的生命力。因此,民族宗教工作必须从指导思想、工作部署、宏观把握与微观运作上,都应紧扣发展主题,服从和服务于促进经济发展的大局,牢固树立“服务就是民族宗教工作第一资源”的新理念,把民族宗教工作根植于经济活动之中,努力营造鼓励各民族群众、各宗教群众干事业、支持他们干成事业的强大统战工作氛围。

(二)整合力量,建立民族宗教工作网络

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上下结合、步调一致,齐抓共管、协调推进。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和民兵等组织,是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比较了解各自联系的那部分群众的工作、生活和思想活动的特点,是党组织做民族宗教工作的得力助手。按照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成立以统战、宣传、组织部门为主的,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和民兵等组织负责人参加的区、乡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配齐配强民族宗教工作机构和人员;凡是建有基层党支部的机关、院校、企业、科研室所,原则上都应配齐配强专(兼)职民族宗教干部,各级分管民族宗教工作的领导,应是同级党组织负责民族宗教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同时,建设好乡村三级管理网络,使党的民族宗教工作队伍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工作,将编织成一张全员覆盖的基层民族宗教工作大网,这必将为完成民族宗教工作任务,形成争取人心、凝聚力量的巨大合力。

(三)找准载体,构建民族宗教工作平台

长期以来,民族宗教工作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一定要引起全党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我们必须在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其中最重要的是要明确任务,找准载体,发挥作用,有为才有位。根据民族宗教工作比较艰苦、工作效果因人而异且情况千差万别等实际,按照新世纪新阶段党所赋予民族宗教工作根本任务和要求,民族宗教工作的主要任务应是,在党的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着眼于发展大局,着力于促进民族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的健康成长,切实加强民族宗教队伍自身建设,把党的民族宗教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

——在民族工作中,开展好“三比”竞赛活动。即:“比团结、比致富、比贡献”,从而,发现和培养大批的民族团结标兵,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同时,还可通过政治和实职上的安排,为国家培养大批的少数民族干部,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

——在宗教工作中,开展“双五好”(五好宗教活动场所、五好宗教界人士)评比活动。五好宗教活动场所,即:爱国爱教好,遵纪守法好,民主管理好,团结互助好,环境美化好。五好宗教界人士,即:爱国爱教好,遵纪守法好,思想品德好,团结互助好,服务社会好。开展“双五好”评比活动,要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及法律法规相结合;与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相结合;与发挥宗教团体的作用相结合;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四)改进方法,增强民族宗教工作效果

民族宗教工作的本质是最大限度的团结人,不仅要有正确的方针、政策,而且要善于把正确的政策与良好的工作方法结合起来,新形势下,民族宗教工作方法应努力实现五个方面的转变。

由“被动”向“主动”转变。要改变过去依赖党政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布置任务的工作方式,对上级做到“三个主动”,即主动向党委、主管领导请示汇报;主动听取党委领导安排意见;主动寻求党委领导重视与支持。对下做到“三个及时”,即及时深入基层检查指导;及时与民族宗教界人士沟通思想;及时与基层党委交换意见、统一思想。由单纯灌输向社会化活动转变。民族宗教部门过去只注重对少数民族和宗教界人士进行思想教育,增强他们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识,应改变以往单纯灌输的方式,在学习的同时,引导他们通过参加和开展社会活动,加深他们对党的政策的理解,为社会主义建设献策出力。

由“务虚”向“务实”转变。民族宗教部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为了不断适应新的形势,要虚事实做,围绕发展稳定和党的工作大局做工作,加大对外交流交往,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及宗教界人士联系面广的优势,加强经济领域民族宗教工作,推动经济建设的发展。

由“无序”向“有序”转变。把民族宗教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理顺各有关方面的关系,并进一步建立健全民族宗教工作考核机制,将考核内容列入党委、政府考核目标。

(五)创新机制,激发民族宗教工作活力

面对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宗教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一方面,作为党的重要工作只能是无条件的服从和服务于全党全国的工作中心,凝聚人心,聚集力量,围绕中心把经济搞上去,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也给民族宗教工作带来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西化、分化的压力,应该说,我们民族宗教考验与挑战并存。融入新的历史条件,必须创新民族宗教工作机制,实行配套改革,充分调动民族宗教工作于部的积极性、创造性,迎难而上,勇敢面对。

建立健全统一、精干、高效的民族宗教工作机制。按照中央要求,要建立起党委领导、政府支持、统战部协调抓总,各部门密切配合、全社会关心参与的民族宗教工作新机制。坚持各有关单位的政府部门行政执法主体不变,政府分管领导不变,单位机构级别和干部职级待遇不变,经费来源渠道不变,在配套改革中,实现减员增效搞活的目的。

建立充满责任的目标管理机制。按照高质高效的标准,由上一级民族宗教主管部门对下级组织实施民族宗教工作目标管理。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科学量化的民族宗教工作目标责任书暨“考讦标准”和“考评细则”,以文件形式年初下发到基层,从而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领导有任务,科、室有压力;机关有奖惩,乡镇争第一”的新气象。工作进展、完成质量如何,半年一次检查,年终一次总结考评,评出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

建立完善的自我加压约束机制。为确保民族宗教部门作高质高效运转,必须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完备齐全、操作性强的机关管理制度。主要内容应包括:干部行为规范、办公会议制度,学习制度、机关工作制度、机关干部管理制度、党支部工作制度、督办检查工作制度、调研制度、公文处理制度、印信管理制度、信访工作制度、保密工作制度、财务管理制度、机关文印管理制度、公共财务管理制度、值班制度、考勤制度、文明卫生安全制度、查阅文件制度、廉政建设制度、目标考核制度等。从而,实现民族宗教工作有章可循,部门职能清楚,岗位职责明确,竞争机制完善,管理规范有序,任何消极观点、悲观情绪、停滞的行为都必须扫除。树立有“为”才能有“位”的新观念,在工作实践中以达到二者的辩证统一,使各级民族宗教工作不断适应新形势,迎接新挑战,完成新任务,创造新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