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和谐社区量化的背后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和谐社区量化的背后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和谐社区量化的背后

什么样的社区才叫和谐社区?不久前,南京市玄武区锁金村街道以数字做出了回答:社区和谐度91.2%。这一数字是依据该街道去年8月份制定的《和谐社区评价准则》测定的,将和谐度量化,以标准化文本的形式对构建和谐

社区提出评价准则,在全国是首创。在《评价准则》里,记者看到,标准从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六大方面出发,共列出了30个类别92项测评内容,总分1000分,每个项目都有对应的分值,每半年由专家组和居民代表按照标准对每个项目打分,和谐度=专家测评值×70%+居民满意度×30%。80分以上为和谐社区,90分以上为和谐示范社区。那么达到和谐示范社区的锁金村究竟又是怎样的面貌呢?

走进和谐示范社区

迎着蒙蒙细雨,记者走进了锁金村,这个1984年就成立的小区古朴却并未显老态,排排楼房掩映在绿树之中,走在干净的小区街道上,打着伞、拎着菜篮的大妈大婶互相打着招呼,经营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小店一应俱全,外地来的小贩们忙着做生意,他们的孩子则在附近的走廊里嬉戏玩耍,笑声一片。路过锁金村街道的社区服务中心,正赶上“统战人士迎国庆庆中秋文艺演出”,参加演出的都是街道各个社区热爱文艺的老年人,虽然小雨淅沥,依旧抵挡不住观看者的热情,观众席上几十张座椅早已坐满,还有不少人撑伞远观,虽然演员没有华丽的行头,但中气十足的京剧名段刚开了个头,就赢得底下一片喝彩。

在这个名为“万家帮”的社区服务中心一楼大厅,记者看到,这里设有党员服务中心、青少年服务中心、行政综合执法、民政事务等办公区,电话铃声不断,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这里整合了社区资源,建立“万家帮”社区服务网站、呼叫系统和9个社区服务工作站,形成区、街、居三级联动,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服务网络,拥有以“万家帮”为首的志愿者服务队伍18支,居民有任何问题都可打电话求助,为方便老人和困难群体,社区还为他们配备了呼叫器,在锁金五村,这一比例高达80%。

在二楼的图书馆里,几位老大爷在认真地看报,还有位姑娘看起来是个工作人员,但举止有些奇怪。注意到记者的好奇,看报的黄大爷告诉记者,她叫张戈,从小患了孤独症,不能融入社会,终身需要人照料,但她在文字和记忆力方面很有天赋。街道了解了她的情况后,将她安排在图书馆工作,虽然记者无法和张戈沟通,但从她频繁的笑脸上看得出来她很喜欢这份工作。

老年人最关心的是医疗,76岁的黄大爷乐呵呵地告诉记者,社区医院实在方便,打个电话过去,医生还能上门治疗。“有不便的地方会找居委会,肯定会帮忙。每年还会有志愿者无偿大扫除,”黄大爷笑着道,“社区活动很多,放电影、老年大学、文艺表演、组织旅游,老伴她很感兴趣。”记者问:“在这儿生活幸福不?”“幸福,居委会各方面工作比较到家。”

踱至锁金社区老年照料中心,记者发现这个老年照料中心有些特别,它和锁金村幼儿园建在一起,一个大院子里一边是幼儿园的活动场地和教室,另一边则是老人们颐养天年的老年公寓,在照料中心甚至还能听到孩子们嬉闹的声音,给老人们的生活增加了生气。听主任助理熊镇生介绍,过节的时候老人和孩子一起游戏,老人给孩子讲故事,孩子为老人贴窗花,“他们还唱歌跳舞,多么花俏多么漂亮那!”一说起孩子,89岁的钟老太太一脸兴奋。自从2002年该照料中心成立以来,老太太就一直住在这儿,“这里每天都点心不断,萝卜丝包子、豆沙包子、烧卖、油条,都很合我的胃口。前不久,一些大学生志愿者还推着我们去附近的公园玩。”

步入锁金三村,有两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第一个是“邻里中心”这个名字高高地悬在社区居委会的楼上,格外引人注目,感觉很亲切;另一个让记者感到惊奇的是这个两层楼400平方米的“邻里中心”,用来办公的面积居然只有不到20平方米,其他均为居民公共活动所用。居民们常在此聚会聊天,每到周末这里还会放电影,过节还有晚会。在二楼的“心理咨询室”,记者意外地发现了街道工委副书记张志荣的名字,而他在这儿的身份却是高级心理保健师。原来,今年锁金村街道党支部组织了30多名党员干部参加了为期三个月的高级心理保健师培训,经过考试,他们都持“专业人才资质证书”正式上岗。小楼外是个户外活动场所,这里有乒乓球台、棋牌桌、大众健身器械等等。前几日,这里刚刚举行了“第二届社区邻里相认节”,大家根据自己的特长将所能提供的帮助等信息写在小卡片上,小卡片串成一条,人们互相认识,结对相认。王大妈告诉记者,她有一次拖把滴水把楼下张师傅家的衣服弄湿了,一直不好意思道歉,“那天终于有了个机会开口了,说出来真痛快。没想到张师傅家后来还烧了菜特意送到我家来,没想到邻里关系可以这么好!”

另一个大妈告诉记者,她90多岁的父亲因为患有老年痴呆症,经常在家人不注意的时候踱出家门,害得家里人到处寻找,整天提心吊胆。后来社区为她父亲做了张爱心援助卡挂在老人身上,此后老人一走丢,总会有好心人把他送回来,而且这些好心人还会不时前来问候看望。

当记者来到南京市首家社区老人食堂,正好碰上食堂为庆祝中秋节搞的免费聚餐,十多位老人围坐桌前,每人一份颇为丰盛的套餐。在食堂的墙上,记者看到每日的菜谱都不一样,荤素搭配合理,最贵的大荤1.5元,蔬菜0.5元,米饭0.5元,老人可以根据需要预订,如果老人不舒服或行动不便,打个电话食堂还可以送上门,“有的年轻人忙于工作没时间烧饭,也在这里订几个菜带回去,主要是觉得这里干净,吃了放心”,“万家帮”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苏主任说。在饭堂旁边的一间屋子里,摆着麻将桌、棋牌桌、电子琴等,另有两间卧室供老人休息。

记者问80岁的朱玉莹老人这种形式好不好,老人脱口而出:“太好了!我们独居老人孤孤单单的,自从有了这儿,我没事就来这儿打麻将、看报纸聊天,这里的同志态度非常好,关心我们的一切,有时候吃饺子还给我送到家里去了。我现在感觉精神上有寄托了,很愉快。原来儿女都担心我一个人住不方便,现在不担心了,今天我要打电话告诉他们记者也来关心我了。”

在锁金村,不仅可“托老”,还能“托小”,社区成立了少儿托管站,由志愿者负责将6—14岁双职工家庭的青少年接回来,再和邻近的南京林业大学的志愿者资源整合,由大学生辅导孩子功课,每月收费只有50元,对于低保户和困难家庭则免费。

“搞评价标准说到底,最终要让老百姓受益”

“社区主要路口安装一定数量的电子探头,为特殊居民家庭安装报警器形成社区整体闭路控制系统”,“实现帮教率达100%,重新犯罪率控制在5%以下”,“确保不让一个家庭存在双下岗、双失业,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下”,《评价准则》里,柔性的理念变成了一条条明确的刚性指标。

“为什么搞评价标准,我觉得一是全社会都在提构建和谐社会,而社区作为社会的一个基本单元,社会矛盾和社会利益的焦点都汇集在社区的背景下,构建和谐社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社区不和谐,社会没法和谐。”锁金村街道主任滕涛说,“二是社会已经开始有社区化管理的倾向,大量社会人从单位脱离以后来到社区,身份、党组织关系、社会关系全部到社区里来了,养老等很多社会事务的内容都需要在社区完成。”

街道工委书记张洪南说:“服务光有态度不行,必须有标准,引入ISO质量管理体系,就是把政府相关职能服务当产品,把顾客作为关注的焦点,辖区内所有法人、自然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和上级政府都是我们的服务对象,也就是我们的顾客。同时,工作中有了执行的标准就不会因人员变动调整而影响工作质量,保证了工作的连续性。”对此,滕涛也表示,标准的制定一是在管理者、社区者的头脑里有基本的和谐社区的概念,在构建过程中有方向有选择;二是反过来可以检验他们的工作,“构建和谐社区主体是百姓,要让他们参与进来评价。”

锁金村街道有常住人口6万多人,很多居民是附近大学和科研院所的教授,民主意识强。“我们的这些教授很挑剔,要是发现有稍稍不协调的地方,他会给你提意见,”街道工委副书记张志荣笑着说,“我们搞活动从来不担心没有人参与。”这也得益于锁金村街道创新的“百姓点戏政府唱”的工作机制,街道在社区服务中心和各社区分别设立了群众点评室和点评栏,定期召开社区协调会、听证会、议事会。

对于街道原来那个又脏又乱的农贸市场,不少居民仍然记忆犹新。在了解到大家的意见后,街道组织居民群众多次听证,经过多轮商讨,街道出资500多万元,把大棚式的农贸市场改造成封闭式,重新开业以来,深受居民欢迎。

穿过玄武区锁金村街道的居民区,是260米长的紫金二沟,两边种植的香樟、梧桐让这里成为一条绿色走廊。谁也看不出来,这里曾经是一条困扰周边居民十几年的“问题沟”。“过去,沟里淤泥遍布、脏水四溢,到了雨季更是污水横流,邻近的居民不敢开窗户,连过往的路人也是捂着鼻子。”家住锁金村街道的李一荣老人告诉记者。

去年竣工的紫金二沟改造工程让这里变了样,原来的明渠改成了暗沟,常来这里散步的李老感慨地说,街道解决了居民的大问题。

除了投入几十万元改造紫金二沟外,近年来,街道累计投资1800多万元,完成40幢、10万平方米住宅的立面出新。这么大的资金,一个老街道社区如何担负得起?

“建设和谐社区,要强化投入保障这个基础,建立区、街道、社会三方联动的投入保障机制。建立‘政府扶持、市场运作、产业支撑’的机制,发挥共建平台。”锁金村街道所在的玄武区代区长王海宏说。

去年3月,一场党建联系会在锁金村街道会议室召开,参加会议的有社区党员代表、居民代表,也有街道辖区内金陵石化、南京林业大学等单位负责人,会议的议题是居民反映强烈的小区绿化养护问题。

“成立养护队伍,聘请专人管理,说实话,街道拿不出这么多钱。”街道负责人开门见山。

“我们虽然在街道,但小区绿化毕竟不是我们企业内部的事情。”企业也有些犹豫。

“能不能把绿地划分为片,大家分别认养,环境搞好了大家都受益。”一位居民建议。

经过讨论,这条建议得到了大家的认同,最后形成的方案是全部绿地划片领养,街道和辖区单位、企业共同出资设立5万元奖励基金,对完成较好的家庭和个人进行奖励,小区绿化养护的难题就这样得到了解决。

玄武区政府建立的经费投入机制,从“十五”期间每年200万元的社会事业发展资金和100万元的社区党建发展资金增加至“十一五”期间的每年1000万的社区建设投入,并采取以奖代拨的方式,用于社区各项设施的建设和社区党建工作的发展。“搞评价标准说到底,最终要让老百姓受益,群众需求就是我们工作的追求。”区委书记单景南在今年8月的和谐社区建设推进会上提出,要用三年时间使全区各街道社区服务软硬件建设全部达到和谐示范社区标准,力争在全国创出新经验。

目前,玄武区建立了督察考核机制,将和谐社区建设工作纳入街道党政负责干部考核体系,并逐年加大考核分值比重。

“和谐社区大家创,党员个个是模范”

在锁金村街道,还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是街道的工作人员,却和工作人员一起,担负着治安巡逻、心理保健、文明宣传等工作,他们就是社区的共产党员。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锁三社区结合正在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在南京市率先制定了社区党员“设岗定责”制度。

社区党总支根据社区建设和社区居民的生活需求等实际情况,设置了心理保健岗、文明宣传岗、社区服务岗、社区建设监督岗、青少年教育岗、社区计生、治安巡逻、未成年人思想政治教育等近20个公益岗位,党员结合自身专长选择岗位,然后这些党员义工与党总支签定“岗位责任书”。

韩宪林是这个社区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共产党员。说起他来,无人不竖起大拇指。当记者见到他时,他正戴着一个大草帽,汗流浃背地巡逻回来。看着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许多人没有想到,66岁的他身患高血压、心房颤动等多种慢性疾病。他从单位退休后,听说街道要开展“设岗定职”,他第一个要求参加,同时,他又一个人申请了党员服务中心户、网吧监督员、党员义务巡逻等6项岗位。如今,白天,他在社区做义工,道路不平、窨井盖缺损、阴沟堵塞,他都帮助联系协调;哪家停水停电,他又上门帮助解决。晚上在家,他忙着为社区写党员计划、总结、教学大纲和管理规则。他帮助过的人不计其数,资助困难孩子读书、教育“不良”孩子、介绍下岗失业人员工作……

今年72岁的党员高秀英,是社区里又一个“名人党员”,她的儿子患有血友病,下肢截肢,生活不能自理,丈夫又年迈多病,生活上都需要高秀英照顾。但就在这样的重压下,她依然不忘自己是一名党员,不仅参加了义务治安巡逻,而且坚持每个星期将自己居住楼的各单元的楼梯扶栏擦洗一遍。哪里邻里产生了矛盾,她就主动上门调解。哪里卫生不干净了,她又帮着打扫。她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通过‘设岗定职’,我有了更多为人民服务的机会,我应该为社区出一分力,发一分光。”

在“设岗定责”活动开展后,在优秀共产党员的带动下,70多位社区党员都自觉地履行起自己“党员”的责任和义务,社区里“冒”出了一个个“韩宪林”、“高秀英”……

最近,锁金村街道的党总支在密切党员与群众联系上又往前走了一步。现在走进锁金村的居民楼,在入口楼道就能看到党员户公示牌,“群众有困难可以找党员,党员要想办法帮他解决,自己解决不了的,要向党组织汇报,每个党员要至少联系三户群众。”张志荣介绍说。

“党员设岗定了责,社区面貌大变样,群众工作有人做,困难居民有人帮,和谐社区大家创,党员个个是模范。”锁金三村一位老大妈随口说出的话一时在社区内广为流传。“小区的正气不抬头,那么歪风邪气肯定要上来,正气谁来带动,就靠党员。根据多年的经验,党组织作用发挥得好的社区,那里的居民问题比较少,风气也比较正。”张志荣颇有体会地说。

如今,国家民政部已将《建设和谐社区标准体系研究》和《和谐社区建设标准》两个课题交给了玄武区,锁金村街道的经验将向全国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