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和谐展新貌——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巡礼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多年以来,xx县委、县政府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四在农家”为载体,狠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历时三个阶段,即:以xx、xx、xx等一批创建点为代表的初始起步阶段;以xx、xx、xx等一批创建点为代表的深化提高阶段;以“四在农家”理论研讨会召开和xx、xx、xx等xx民居创建点为标志的高层次推进阶段。目前,已建成“四在农家”创建点346个,直接受益农民达7万多人。在开展创建活动的村组,农民人均纯收入在3000元以上。全县上下政通人和,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吃粮等位居全省前列。xx县“四在农家”创建活动,是xx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载体,并逐步在全市、全省、全国范围内形成了广泛而良好的影响。
积极广泛宣传共建新农村
人是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因素。xx县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创建活动中,加强宣传,切实解决广大干部群众的认识问题,让他们真正理解新农村建设的含义。一是认真组织干部学习。通过召开干部会、举办培训班等形式,组织广大干部认真学习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和有关法律法规,让广大干部深刻领会新农村建设的实质和精髓,牢牢把握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实施原则、目标任务和方法途径,明晰新农村建设不是单纯地搞农业生产建设,也不是简单地改善村容村貌,而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追求经济建设、民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全面发展,从根本上提高干部的理论水平,让他们在建设新农村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二是充分利用新闻媒介、资料手册、群众会等宣传手段,重点宣传中央、省、市、县的有关文件精神,让广大农民了解新农村建设的有关政策,使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和目标任务家喻户晓、深入人心。及时报道新农村建设中的好作法、好经验、好典型,在全县上下形成人人关心新农村建设,人人投身新农村建设,社会各方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
建立领导机制保障新农村
xx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以“四在农家”为载体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县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抓新农村建设就是抓发展、保稳定、为民谋利的观念。一是各级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设置专门的创建办公室,明确专人负责创建工作。二是建立常抓不懈的领导机制。明确各级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精心组织,周密规划,明确任务,落实责任,高标准、严要求提高创建水平,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三是创建做到“四个坚持”。坚持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引导而不强求,帮助而不包办,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和意愿。坚持尊重生态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根据各地不同的地理位置、产业基础、人文历史背景,创建各具特色的示范点。坚持依靠科学,为创建活动提供技术支持。坚持建管并重,坚决防止重建轻管的行为,确保创建工作建成一批、巩固一批,建成一村、巩固一村,不断对全县“四在农家”活动已建示范点巩固提升。
科学合理规划引导新农村
建设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关键在规划,重在抓落实。xxx县委、县政府在充分调研、集思广益的基础上,专题研究、讨论确定全县新农村建设目标任务,出台了五年规划和年度实施方案。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坚持从农村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步实施。以县乡自身技术力量为主,统一规划方案、统一技术要求、统一评审验收。规划注重体现地方特色、民族特色,人与自然和谐,注重与水、电、路、文化、教育、卫生等规划相衔接,与农户相对接。如在建房方面,全县各地建筑风格不一样,在总体风格不变的前提下,细节上尊重农户的选择。xx乡的民居,就是尊重民族习俗,按x族的风格来设计房屋户型。
制定优惠政策激活新农村
xx县财政每年预算360万元用于“四在农家”创建活动,在资金的分配上,实行统筹安排,不搞绝对平均,突出重点,使其充分发挥“四两拨千斤”的功效,资金的投入以物化的形式进行补助。其中100万元平均分配到10个乡镇用于县对镇创建,50万元用作县委主要领导调节使用或者用于新农村建设补助经费,100万元用于以奖代补搞得好的创建点,10万元用于奖励创建工作搞得好的乡镇、村和单位。继续进行产业扶持,凡发展畜牧业养猪30头以上、大牲畜10头以上、山羊50头以上、家禽500只以上的大户享受政府贷款贴息。凡新建沼气池和实施改房、改厕、改圈、改灶的点上农户仍然享受政府1-2万元的贷款贴息;积极推行挂帮单位到创建点指导、帮助创建工作,凡是有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单位,对所挂帮的创建点帮扶资金不得少于1万元,没有收费项目的单位也不得少于3000元。凡按照政府统一规划和市、县建设局设计的立面图施工的,符合“五通三改”的标准,同时沼气池配套经建设部门组织验收合格的,县政府每户补助5000元(含国家沼气池补助1000元);创建点每新建一口鱼塘由县政府补助500元。
基础设施建设扮靓新农村
以实施“四有五通三改三建”为重点,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快农村公路建设。积极争取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和资金,加强农村公路管养,按照“谁受益、谁养护、谁管理”的原则,建立村组公路自治养护的长效管养机制,保证农村公路有人管有人养。二是加快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增强农业的抗灾能力,降低农民的生产风险。重点组织实施好中低产田的改造和河、堰、塘的疏浚整治工作及其配套设施建设,并切实解决部分农村饮水难的问题。三是千方百计完成农网改造扫尾工作。全面完成农网改造扫尾工作,在电网、电价、电管员、电力服务这四个方面下功夫,让农民用上放心电、舒心电。四是加快农村能源建设。以全市沼气池建设为契机,把沼气建设与发展壮大畜牧业、生态保护结合起来,带动农村改圈、改厕、改厨,切实改善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居住环境。五是加快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整合医疗卫生资源,在加强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疾控中心等县直属医院建设的同时,积极引导乡镇卫生院优化服务模式,改善农村医疗条件。六是结合“整脏治乱”工作搞好农村卫生环境整治,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目前,全县乡乡通了油路和水泥路,村村可通大货车和客运车,农网改造率达95%,山塘水库337座,其中小二型以上的就有50座,全县农村机动车普及率达19%,90%的人口喝上了卫生的自来水,创建点上100%的农户用上了沼气和电气。这种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用农民最朴实的顺口溜描述就是:“吃水不用抬、烧火不用柴、走路不湿鞋、村寨靓起来、小车进寨来”。
发展农村经济富裕新农村
xx县围绕“远抓生态,近抓水利、常抓结构调整、重抓科技”的工作思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积极引导农民勤劳致富、科技致富,提高富裕水平。一是调整种植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在抓传统产业的同时,积极引导农民向果蔬、药材、茶叶等科技含量高的优良品种方向发展,形成一村一品或一村几品的种植格局,如xxx走出了“一路三经”(打工路、菜经、麻糖经、茶经)的路子,户均年收入2万元以上;xxx以“粮油稳村、棕绳富村、养殖兴村、建筑强村”为抓手,使全村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改变。二是做大做强畜牧养殖业。支持鼓励农民引进优良品种,推广饲养大户和规模小区饲养模式,培育壮大饲养基地,以大户和基地带动饲养散户,形成畜牧业的良性发展,如xxx小区养猪的成功模式,目前已在全县推广。三是大力培育上规模、上档次的农副产品加工业,扶持现有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努力提高农产品市场综合竞争力和农产品增加值。四是成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办公室。加强对剩余劳动力的培训,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和就业本领,为农民就业提供信息,拓宽农民致富渠道。五是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以开发xx旅游为契机,引导xxx、xxx、xxx等“四在农家”高规格创建点的农民开展乡村旅游。开设以“农家菜”为特色的农家饭店或农家宾馆,开展以体验民族歌舞、品尝民族风情为特色的民俗活动,以农家特色、民俗风情为卖点,让更多的农民从事二、三产业。六是设立农民创业园区,鼓励外出务工有成人员回乡创业,鼓励致富农民创办企业,开发本地的自然和人力资源,带动更多农民共同富裕。七是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调整部分干部精力抓项目、跑市场,带领农村能人发展经济实体。围绕发展农村,推进农业,服务农民,做大做强村级集体经济,带动更多的农民创业。八是针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有序流转的有效形式,促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经营,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
倡导文明新风活跃新农村
依托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三下乡”活动等有效载体,加强农民思想道德教育、荣辱观教育、法制教育,积极引导和教育农民遵纪守法、崇尚科学、移风易俗,并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活动,造就一代具有较高思想文化素质、精神生活丰富的新型农民。一是树立和发扬新风尚,积极倡导弘扬传统美德,继承光大淳朴民风,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深入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全县广泛开展“把忠心献给祖国,把孝心献给父母,把爱心献给社会,把诚心献给朋友,把信心留给自己”的“五心教育”活动,推动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的开展,创建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和谐乡镇,努力形成健康文明的农村社会风尚。二是认真抓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图书室、村务公开栏、体育运动场所等文娱体育设施建设,建好群众文化生活平台,不断巩固农村文化阵地。三是充分利用各种节庆,民族传统节日,农闲时间,开展农畜产品比赛、农民体育竞赛,丰富农民群众精神生活。结合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特点,培养了一批农村文艺人才和骨干,深入挖掘、培植花灯、川剧、傩戏、泥塑等地方文化艺术,传承民间文艺,鼓励并引导他们传播先进文化。让他们自编自演、自拉自唱,自作自导,蓝球场、农家院成为农民群众演出的舞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