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同志亲临江苏、亲临×视察时,特别强调:“要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新课题,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认识深化和理论升华,是同志重要讲话中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江苏“两个率先”,是党中央和胡总书记对江苏发展的最新要求,也必须是×贯彻落实省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加快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最新指导思想。
发展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部工作的生命线和永恒主题
我们党历来十分重视发展问题。提出了“球籍”问题;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提出“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强调“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的是“解决中国的发展问题,实现又快又好地发展”。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仍然是发展,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要义。对正处爬坡、正在崛起的×而言,讲发展的意义更加特别。
发展是×经济工作、政治工作、文化工作等全部工作的生命线。一个国家要赢得国际上的尊重,自身必须有实力,否则落后就要挨打;一个民族要昂然屹立世界之林,自身必须有生存空间,否则就要被开除“球籍”;一个地区要引起人们关注瞩目,自身必须有骄人业绩,否则就会“边缘化”。赢得尊重、赢得生存、赢得关注,关键问题就是发展,快速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回顾×,建市七年成就不俗:年—××××年从亿元增加到亿元,增长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元增加到元,增长倍;农民人均纯收入从元增加到元,增长倍。但环顾×,我们更应感到焦虑和警醒:置身江苏,我们是个地级市的第位,与苏南的差距在扩大;置身东部发达省份的不发达市份,我们人均等主要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尚有较大距离;尤其是看了《温台宿大碰撞》,我们在为温台经济辉煌叫好的同时,是否反思一下,相似的市情、相似的区位、相似的基础,我们到底落后在哪里?警醒之余,我们能否得出这样一个启示:发展是×全部工作的基础,加快发展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
发展是××实现赶超、全面崛起的永恒主题。主题是关系全局、具有战略意义的主要问题,是一定时期一个地区发展变化的总特征和总趋势。×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但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是发展。世纪头年,党中央对江苏的厚望和重托是抓住机遇,实现“两个率先”;省委正视×市情实际,希望尽快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市委市政府根据省委要求,作出“”规划:即在年左右争取实现人均美元,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达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美元。×要如期完成上述目标,就必须在未来年和人均保持两位数的增速,这是一个需要全力拼搏才能够得着的目标。即使到年,我们顺利实现规划目标,我们的发展水平才达到苏南现有水平。届时我们追赶苏南、追赶全省平均水平、达到苏北先进水平的任务还是相当重。可见,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发展仍然是、应该是、必须是×实施追赶战略,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崛起的永恒主题。
经济建设是×须臾摇摆不得的工作中心。经济发展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发展就没有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物质基础和物质财富的极大增长,就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当前,在发展问题上存在两种误区:一是认为压倒一切,一俊遮百丑;二是认为不能代表一切,从而否定。对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加以肯定或否定。作为经济总量增长的第一指标,是一个地区生产物质财富的主要标志,对发展中地区尤其是落后地区,始终是最核心、最基本的内容。结合×市情,农业人口多、城市基础差、经济总量小、社会事业弱,处于相对落后状态,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改变落后、追赶先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须臾不能摇摆,只不过是在发展进程中,需要根据党中央新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子。
科学发展观是新阶段新形势×面临的发展新课题和发展新机遇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执政理念的新升华。它的科学内涵是“七个坚持”:一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是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使经济和社会“两条腿”正常健康地运行;三是坚持城乡协调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弊端;四是坚持区域协调发展,推进西部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崛起;五是坚持可持续发展,处理好人与自然,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资源利用、生态保护的关系,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保护型社会;六是坚持改革开放,统筹推进各项改革,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七是坚持以人为本,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核心问题有两个:一是如何破解发展新课题?二是如何把握发展新机遇?
新课题新在哪里?其一,新时代的新主题。这个新主题就是科学发展观,既注重速度又注重科学。科学的关键词是七个字:“全面、协调、可持续”。所谓“全面”,是指既要经济发展,又要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所谓“协调”,就是要平衡东西区域发展差距,平衡城乡工农差距,平衡先富后富财富差距,以维持社会稳定的平衡点;所谓“可持续”,就是要力争做到既满足当代人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又给后人留下足够生存发展空间。其二,新阶段的新要求。这个新要求就是“五个统筹”,即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统筹的实质,是指经济发展到目前水平,我们有条件解决过去想解决而解决不了的问题,也有能力解决过去想办而没去办成的事情,比如倾斜农村善待农民、发展教育促进科技、治理环境改善生态。其三,新形势的新调整。这个新形势是指地方投资冲动,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尤其是沿海地区投资增长过快,带动全盘投资攀比,形成“大干快上、不甘人后”的投资局面。各地从本位角度认为合理的行为,合成到全国大局就造成扭曲结果。这种经济学上的“合成谬误”达到一定程度,将把中国经济推向不得不采取“急刹车”而“硬着陆”的尴尬境地,造成经济大起大落。党中央适时进行宏观调控,出台政策措施,经济环境趋向“紧运行”的“四紧”状态:用地控紧、银根收紧、能源趋紧、审批从紧。面对经济“紧运行”的局面,×破解科学发展观这个新课题,最要紧的是做好二件事:一是学习新政策,了解新政策,掌握新政策,运用新政策,提高各级干部的应对能力和发展本事;二是适应新变化,抓住新机遇,制定新思路,解决新问题,从而实现经济社会新发展新突破新崛起。
新机遇新在何处?其一,立足全局抢抓局部突破新机遇。从全局看,中央实行“从紧”政策;但从局部看,比如农业,中央实行倾斜和支持政策。宿迁农业比重大,基础弱,正是加强农业、强基固本的好机会,解决“三农”问题的好时机。其二,立足产业转移抢抓招商新机遇。对比苏南苏北招商引资,南方优势在区位、在市场、在硬件,而北方优势在人力、在土地、在资源。随着经济逐步发展和国家调控政策逐步到位,南方一些优势在缩减,北方一些优势在扩大。比如,土地,南方投资密度大,北方投资密度小,北方通过增加投资密度盘活土地存量的余地较大;还比如,北方人力资源、电力资源等相对宽裕。因此,劳动、资源密集型项目将加速由南向北转移。近年来,×在加强交通、城建等硬环境建设的同时,政策、法制、人文等软环境建设也取得明显实效。如果我们把优势加以很好发挥,就可以从国家宏观调控的小缝隙中迎来招商大突破的春天。其三,立足改革创新抢抓社会事业发展新机遇。国家从严控制的是国有资本投资,对民间资本投向侧重引导。国资相对挤出,民资就会紧跟挤进。这几年在教育、卫生事业改革方面做了大量有积极影响的工作,也积累了借助外力兴办社会事业的经验。我们要继续深化完善教育卫生事业改革,进一步降低民资进入门槛,进一步扫清体制阻碍,借势发展社会事业,借力兴办民医民校。其四,立足“空白市情”抢抓跨越式发展新机遇。相对省内其他地市,×市基础空白较多。我们既可吸收借鉴先进经验拿来运用,更可记取教训免遭覆辙。比如,许多国家都是先搞第一次现代化再搞第二次现代化,我们可以融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于一体,走新式复合型现代化之路;许多地区都是先有工业化再有信息化,我们可以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许多城市都有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教训,我们可以走经济发展与生态和谐齐头共进的新路子。所谓跨越式发展,就是隔几年跃上一个新台阶。如果能在融会贯通上多思考,那么跨越式发展的步伐就会更稳健。
抓住机遇,加快发展,有两层涵义:第一,机遇是客观存在并稍纵即逝,我们必须牢牢抓住;第二,机遇是潜在的并非现实,变现的唯一途径就是贯彻落实到具体实践中。
把科学发展观落实到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实践中去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实践中,形成特点、风格、气派、经验的科学发展新路。
⒈实施“工业突破”战略。苏北苏中发展滞后主要是工业化滞后,尤甚,要全力打好工业大突破这场“淮海战役”。第一,强力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是工业突破的不二选择,任何时候都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适应国家土地、信贷等政策调整,改进招商方式:变饥不择食为招商选资,坚决摒弃垃圾项目;注重引进龙头型、旗舰型项目,发挥产业带动效应;注重专业招商,避免广种薄收,降成本收实效;注重项目招商,发挥市域资源特色效应;注重以企招商,二次招商,形成葡萄串效应。第二,整合开发区资源。加快各类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功能,创新机制,合理定位,形成特色。最重要的是提高投资强度,提高产出效益,提高土地利用率。第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改造传统产业,壮大支柱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质量高、效益好、能耗低、污染少、集约化、节约型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⒉实施“城镇带动”战略。城市化水平低,农村人口比重太大,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要认真贯彻中心城市和城郊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会议精神,结合“三宿一体”的区划调整,举全社会之力做大、做强、做优、做美、做活中心城市,带动市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第一,统筹城乡规划建设。对市域范围进行整体规划,集中力量建设中心城市,错位建设洋河、晓店、皂河等中心城镇。不断增强中心城市对中心镇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加快农村到中心镇到中心城市的向心流动,逐步实现农民变镇民变市民的序次转移。第二,加快重点工程建设。加快“一河三闸五桥十主线”基础工程建设,打开通道,城乡一体;加快“”大市场、大流通工程建设,富集要素,提升人气;加快“六大产业集群”产业布局工程建设,整体联动,城郊共进;加快“六大基地”农业产业化工程建设,以城带郊,以工促农。第三,塑造城市品位灵魂。开展文明城市、生态城市、卫生城市、园林城市、环保城市“五大创建”活动,改善城市人文环境;保护古树名木和历史古迹,挖掘城市文化底蕴;既抓“品牌城市”,又抓“城市品牌”,提升城市经营品位;既有组团式特色小区小品,又有内涵式民族地域风情,彰显城市个性灵魂。
⒊实施“强农富民”战略。现在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增收形势最严峻的时期,农民增收难是农业和农村发展面临的最根本最突出的问题。我们要以农民增收为中心目标,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解放农民,帮助农民,服务农民,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第一,把党的政策原原本本交给农民。认真做好免征农业税、粮食直接补贴、水稻良种补贴、购买农机补贴等关系农民切身利益的好事,确保农民得实惠。第二,加快实施改水、乡村道路、草危房改造、新型合作医疗、税费改革等农村五件实事。第三,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以工业化思维抓农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大力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力培养农民经纪人。第四,竭尽全力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二次转移”。通过转移培训,提高劳动力就业技能和创业能力,实现农民由农向工、由乡到城的大转移,生活方式发生质的变化,成为自谋职业的城镇居民。
⒋实施“以民为本”战略。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这个“人”是指人民群众,这个“本”是指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坚持以民为本、富民优先。第一,就业是民生之本。要把就业再就业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来抓,通过发展社区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和公益性事业等就业容量大的行业和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实现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要把发明的“两后双百”工程抓紧抓好,抓出特点、抓出经验、抓出实效。第二,保障是民生之基。要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扩大保险覆盖面,推进扩面征缴。要继续做好城市低保工作,探索农村低保制度。要继续抓好“三就三百”工程,解决城乡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第三,创业是民生之源。要认真贯彻全市民营经济会议精神,落实各项新政策新措施,营造民营经济成长的最优环境,鼓励全民创业、自主创业、艰苦创业,促进民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力军,百姓致富的主渠道。
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古人云:“燕翼贻谋”,指的是为子孙作打算。的发展必须“燕翼贻谋”,建立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第一,节约资源。当前土地日益成为发展的硬约束,必须集约利用土地。严格保护耕地,从严审批工业用地,科学规划城建用地,使“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市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第二,保护环境。倡导发展生态产业、环保企业、循环经济,坚决不引进、不建设外地淘汰的污染项目。第三,建设生态。最值得玩味的是“水”,最值得点缀的是“绿”。要通过综合整治保护两河两湖秀水,通过植树造林增添西楚大地绿色,使生态文明成为的知名品牌。
⒍实施“全面开放”战略。处在开放竞争的时代,必须全面放开搞活,实行开放型经济战略。第一,全方位开放。首先开放国内市场,进而面向国际市场,促进国内竞争和国际竞争,加速海内外技术引进、转移和扩散,积极吸引海内外资金和人才。第二,多层次开放。既放开体制改革明朗化的浅层,比如一般性竞争的工商企业,又积极探讨体制改革有争议的深层,比如经营性、科研性、公益性事业。尤其是科教文卫体等社会事业,可以产业化经营的,一律允许外资、民资进入。第三,宽领域开放。“法无禁止即自由”,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领域,有步骤地开放银行、保险、电信、贸易等服务领域,实现民资、外资无障碍地进入。
⒎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要素越来越发挥重要作用,人才资源成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的比较优势是劳动力资源,比较劣势是劳动力基本素质低,人才资源短缺。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第一,加强五支人才队伍建设。培养群众认可的党政人才、市场和出资人认可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社会和业内认可的专业技术人才、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高技能人才、帮助农民致富的农村实用人才。第二,大力兴办教育事业。一着不让地抓好九年义务教育,切实加强职业技能教育,竭尽全力发展高等教育。要立足市情,不断规范、完善和深化教育事业改革,借助社会力量投资办学。第三,构筑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要动员全市人民学习各类知识,提高吸收知识、创新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⒏实施“法德和治”战略。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要把依法治市和以德治市相统一,促进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第一,坚持解放思想,用科学的发展观引领正确的政绩观。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党的建设,以执政能力建设带动党的建设,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提高统筹发展的执政水平,完善干部政绩考评机制和指标体系,用造福人民的实绩体现执政为民的宗旨。第二,坚持依法行政,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要认真贯彻执行《行政许可法》,努力提高依法行政能力,提高依法办事效率,全面建设责任政府、法治政府、服务型政府和廉洁政府。第三,坚持求真务实,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全市各级领导干部要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抓好各方面工作的落实,扑下身子沉下去,坚持走群众路线,在群众中寻求新办法,着力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着力解决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努力使我们的政绩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经得起群众的检验,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