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参观马兰有感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戈壁文化绿洲创造为人称道的马兰文化
1964年10月16日,中国成功地在新疆马兰试验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四十多年来,马兰基地的官兵们在天山脚下戈壁滩上,为祖国的国防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铸就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马兰精神。
为了贯彻落实油田人文精神,引导培育油田青年职工“崇尚事业,克制物欲”的人文理念,油田团委于2004年12月10日,组织部分青年职工赴马兰基地学习和参观,体验马兰基地官兵的实际工作、生活,学习马兰基地官兵四十年来扎根边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
在难忘的2天参观活动中,我看到了自己从前未见过甚至未曾想到过的东西,也产生了从未有过的深刻感悟。
一行人怀着激动而又喜悦的的心情,经过三个小时的奔波终于走进了新疆总装驻马兰军事基地,入住的地方是马兰招待所,认真听取了段政委给我们讲解的有关马兰的一些基本情况。
马兰军事基地就像文化的大观园,这里一草一木都蕴涵着文化:有核试验场微缩景观沙盘,有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文化休闲广场、千米文化长廊,连大漠深处的哨所里都遍布着战士们制作的根雕作品。40年前,当创业者走进罗布泊这片荒无人烟的大漠戈壁时,人类文明已经在这里中断了上千年。而今,一代一代的马兰人,不仅创造了物质的原子弹,还创造了精神的原子弹!
我们去了场区,也就是进行核试验的地方。在马兰,工作、生活条件最艰苦的是哨所的官兵,然而这里却不是文化的沙漠。段政委告诉我们:“哨所文化是基地营区文化建设的生动缩影和集中体现。它最能反映马兰人那种珍爱绿色、热爱生活的执着追求。”
首先到了我们参观的第一站——甘草泉哨所,一个因其艰苦而远近闻名的哨所。也只是通过这里以后,才算是真正接近了核试验区域的地带。这里的地势比周围高一些,但植被状况更差:地上几乎就是沙子,而且翻着红色,几乎不可能有作物生长。但我们惊奇的发现这里竟然还种着一些花草,还有一个战士们自己建的一个木雕园,里面放着过往战士们留下的木雕作品。营房很好,外形是一个别墅;营房里的设施也不错,有电视,有整套的厨具。但王干事指着窗外一间低矮简陋的平顶专房说:那是以前的营房,现在当做厨房用。那间房子确实太简陋了,更何况是在这样一个冬天气温会降到零下30度的地方。即便是有了较为舒适的营房,战士们还是要在寒冷的冬夜里站岗,还是要进行军事训练。战士们几乎都没怎么“下去”(就是去基地)过。在这样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地方,忍受着恶劣的环境,全靠外部供给维持生命,终日与寂寞为伴,正常的现代人会受不了的。但是,战士们的状态很好,我没有发现他们处于精神空虚的状态,这从他们图书室里翻旧的书报上看得出来,也可以从他们所种的花草、所刻的根雕看出来。在这个被大自然忽略的角落,在这个罕有生命的地方,却又一种精神在顽强甚至精彩的活着,我想每一个人都会被这种顽强感染吧。
第二站我们到了一个有着传奇色彩的地方:辛格尔哨所。辛格尔,在蒙古语里的意思是“男子汉的世界”。确实,这里是一个坚强的男子汉才能征服的地方,而征服这里的就是两个传奇的侦察兵:据说当年在第一次核爆前,某部的两名战士奉命进入核爆区域巡逻以防有人在其中逗留。两名战士走了两个多月,行程八千余里,跟任何人都失去了联系,水和口粮也消耗殆尽。就在这时,他们发现了一片绿色,以及滋养着这片绿洲的泉眼。泉眼一大一小,一干一涩,汩汩不绝。两名战士靠这泉水和意志坚持下来,并最终获救,后来就将这泉眼命名为“子母泉”,并在泉边修起了哨所。
我们还看到了一个景象,马兰战士有着撰写楹联的传统。在核试验场的工地上,在战士俱乐部的大门上,在高高竖起的塔架上,到处都贴着官兵们自己书写的楹联,书写着马兰人无私无悔的情怀。有一幅对联在马兰流传了几十年:“举杯邀月,恕儿郎无情无义无孝;献身国防,为祖国尽心尽力尽忠。”横批是“忠孝难两全”。
戈壁滩上能慷慨馈赠人们的,只有肆虐的风沙。“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狂风大作时,飞沙走石,天昏地暗,人站不稳脚,睁不开眼。因为在熟睡中帐篷被吹跑,某试验大队战士陈自军风趣地编了一首小诗:“狂风吹帐篷,睁眼望星空,任你老天再猖狂,我们撞天钟。”如此的胸襟、气魄和豪情,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征服呢。
如今,从马兰生活区到核试验场区,从施工工地到点号哨所,文化生活条件已经大大改善,但是奋斗总是伴随着艰辛,艰辛又孕育着希望,这希望催生出马兰文化那特有的以苦为乐,朝气蓬勃的风貌,书写出一代代马兰人像大漠一样宽广的胸怀。
“有多少普通的一天,就有多少伟大的一天”。写有这朴实无华、隽永悠长诗句的巨型宣传牌,静静地矗立在甘草泉哨所旁。这是基地现任政委王振荣的诗作《马兰的一天》里的诗句,它让每一位即将走向核试验场的人都不由得细细品味,那种平凡孕育伟大的深刻内涵。
第二天我们参观了马兰展览馆,由讲解员给我们讲述马兰四十年的发展历程。紧接着我们参观了防化团的内务,就单从战士们整齐的被褥,使我深切的感受到了部队所讲究的纪律性,对于习惯自由的我们,简直是束缚。
广袤的罗布泊曾被人们称为“死亡之海”。然而,经过一代代马兰人的双手,它却变成了马兰人为之执着奉献的第二故乡,为之魂萦梦绕的精神家园!伴随着基地40余年的发展征程,马兰文化建设的主题也由“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发展为改革开放之初的“牺牲奉献,舍家为国”,乃至中国签署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后,基地科研试验任务进行战略转轨,进行“二次创业”阶段的“再攀新高峰,再创新辉煌”。
岁月嬗变,但马兰文化高扬歌颂祖国、歌颂事业主旋律的旗帜不变,激励着代代官兵奋勇拼搏的无畏勇气。
感想及总结
马兰在我眼中是高尚的,神圣的。这里的人们,在几乎与世隔绝的状态下,怀着一种近乎悲壮的献身精神,毫不犹豫地为了祖国,为了理想献出了自己,这样的精神让我深深感动。但是,这种史诗性的高尚,似乎也有一种悲壮。马兰人,为国家献出了青春乃至生命,但所得到的肯定仍不足以让他们慰藉,甚至不能让我安心。或许是因为自身任务性质吧,马兰一直处于保密状态;但在合理范围内社会所能做到的理解和支持也不是很充分。比如说,当地政府为了开采石油,曾试图在马兰基地旁边建设油田。又比如,在我们的参观过程中,很多人都不断的说,我们人才太缺了,很多年没有从清华招到人了等等。或许我们的社会早已经是一个自由的社会,每一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我们选择时所依赖的标准却似乎真的有问题,太重实益,太商品化,让我们在很多时候失去了献身的勇气。马兰固然是一个英雄主义与献身精神的象征与堡垒,但在我们的社会中她却日益像一个倔强的孤岛。很多人来了走了,但绝少有人真的像50年代初建时的那批人一样把自己的心留在这里:这是马兰的悲哀,更是我们的悲哀。
做为一名普通的石油工人,我深刻地认识到自身欠缺马兰人这种甘于奉献的精神,并且还存在很多缺点。通过本次参观活动后,我要坚持以“崇尚事业,克制物欲”的人文理念为准则,在工作中兢兢业业,充分发挥自己的技术才能,努力钻研和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为油田实现“1521”这个宏伟目标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