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学习廉政建设文章的体会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最近几年,时不时收到所纪委下发的“廉政文章”,其中既有一些令人可敬可佩的典型事迹,当然也不乏贪得无厌、下场可悲的反面案例。说句老实话,刚开始收到这类材料,心中颇有点不以为然,后来文章一篇接一篇地送过来,便一篇接一篇地看下去,不知不觉竟从中看出些许滋味来。
就说这些个案例,清正廉洁的也好,贪污腐败的也罢,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从一点一滴开始的,没有哪个人天生就如何清廉或如此腐败。要说其中的区别,简单地说,其实也就是一字之差,清廉者以“严”字律己,腐败者以“贪”字利己。说到这里,不由得想起以前读过的一篇杂文,题目叫《守住你的那口“井”》,讲的是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曾给他的手下人算过一笔账:老老实实地当官,守着自己的俸禄过日子,就好像守着“一口井”,井水虽不满,但可天天汲取,用之不尽。假如心生贪念,守着自己的“井水”还不满足,偏要惦记着“河”里的,甚至“江”里的、“海”里的水,一旦东窗事发,不仅“河”里、“江”里的水不保,就连自己那口井的“井水”也难保。
综观古今中外形形色色的贪官污吏,他们的共同致命弱点就在于守不住自己的那口“井”。这些人贪得无厌,欲壑难填,总是嫌自己的“井水”不满。于是,或利用职权之便,或假借工作之机,只要抓住机会,便会不择手段地时不时出手捞一把“油水”。当他们的不义之财如江河之水滚滚而来之时,往往就是连他们自己也一同毁灭之日。这时候,别说捞来的“油水”享受不到,就连自己那口浅浅的“井水”也丧失了。
那么,怎样才能守住自己的那口“井”呢?首先要做到严于律己,时时自省、自律、自重、自警,不该自己得到的,一丝一毫也不沾。其次,要做到防微杜渐,牢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道理,像古人所说的那样“莫以善小而不为,莫以恶小而为之”。
严以律己,慎微
防止腐败要从“小事”防起,“不以恶小而务之”,要时时处处“慎微”。清正廉洁的楷模湖给自己定的一条“死”原则是坚决不收礼。有人说他有点太不尽人情,他说:“堤溃蚁穴,这个口子开不得。有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时间长了,就陷进去了,所以在这个问题上一定要一刀切死”。正是坚持了这样的死原则,他成了人民称颂和爱戴的清正廉洁的好干部。由领导干部蜕变为罪犯的赵士春狱中悔恨“蝼蚁之穴,毁了我的防腐大堤”,“有了第一次的吃喝,就会有第二次的馈赠,就会有第三次的对别人相帮,就会有第四次的收受别人的礼品礼金,这就是一个单一的犯罪细胞的简单生成过程,它会让人不知不觉地坠入罪恶的泥潭”。由此可以看出,工作中、生活中的所谓“小事”是防微杜渐必不可少的防线。一些人走上腐化堕落、违法犯罪的道路,生活作风的腐化正是他们思想道德防线全面崩溃的突破口。因此生活中的“小事”忽视不得,含糊不得,放任不得。“大节”和“小节”是很难截然分开的,小节不保,大节难守。无论在“工作圈”、“生活圈”,还是在“社交圈”,都要时刻检点自己,自觉约束自己,警示自己,做到拒腐蚀,永不沾。
严以律己,慎独
拒腐蚀、永不沾要成为做人的一种境界和追求,在一个人独处时也一丝不苟,才能筑牢思想道德的防线。东汉太守杨震在赴任途中经过县令王密所在地,为了报答杨震的举荐之恩,王密悄悄来到杨震住处送金子表寸心,并说“现在深更半夜,这事根本无人知道”。杨震不怒自威,一字一句地说“天知、神知、你知、我知,怎能说是无人知道!”王密羞得无地自容,连声感谢杨震的教诲。要做到清正廉洁,侥幸心理要不得,不少人滑向腐败的深渊都是由于心存侥幸。慕绥新在狱中的书面检查中称自己是一方面为百姓办好事,一方面在背地里搞腐败的两面派。两面派使他沦为腐败分子。两面人做不得,“八小时之内”和“八小时之外”都要严以律己,光明磊落才可以堂堂正正地做人。不能有“左顾右盼”的攀比心理,心中不能失衡,要不为金钱所惑,不为名利所诱,不随波逐流,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清正自处,做到心正身正,守住自己的阵地。
严以律己,正确使用权力
正确使用权力,要立党为公,自觉抵御不正之风,要坚持党性原则,过好“人情关”。在人情面前要讲原则、讲正气,不能“义”气用事,更不能违背原则去拉关系,牺牲原则去交朋友。用手中的“权力资源”去偿还人情债,许多腐败分子都是由此起步的。因此,正确地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用好手中权力,是反腐倡廉的重要内容。不能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和亲朋好友谋私利,要用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去工作,一身正气,秉公办事,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