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粮食局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体会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科学发展观是与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方针,是中国共产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一个重大飞跃。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推进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大报告对科学发展观进行深入阐述,明确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贯彻“*”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等各方面的重要意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目的等重大问题进行了准确定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及外交工作等方面进行了全盘布局。
科学发展观成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的战略指导思想,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和世界观。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新局面,就必须抓好“发展”这一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而“发展”这一第一要务,必须是科学的。
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的继承发展。科学发展观体现了马列主义的历史唯物论、辩证论,体现了思想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等思想,体现了邓小平理论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要求,同时也是实践“*”重要思想的要求。“*”重要思想中的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发展方向、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如何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不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我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就不会取得预想的效果。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价值观、文化的渴求越来越高,精神文明建设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就不能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不落实科学的发展观,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就难于满足。从这一点看,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一步做好党的各项伟大事业是非常重要的。
粮食储备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实施宏观调控的重要物质基础,作为政府管理和储存粮食储备工作的储备库,近年来,我们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紧紧围绕确保储备粮食安全这个重中之重,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并做好粮食储备工作,特别是承担储备粮管理经营工作重任的国家粮食储备库,履行职责,强化管理;抓住机遇,开拓经营,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去年在全面推行仓储“精细化”管理,确保中央和地方储备粮安全储存的基础上,把储备粮管理和经营工作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努力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转化为谋划发展的正确思路,转化为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转化为领导发展的实际能力,真正做到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情就毫不迟疑地去做,确保实现科学发展。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粮食储备工作,就必须增强全民的粮食安全意识,增强以人为本的储粮意识,增强储粮的成本意识。只有这样,才能使粮食储备工作健康有序,才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粮食储备工作,必须准确把握如下问题:
一、增强全民的粮食安全意识
谚语云:“人是铁,饭是钢,一餐不吃饿得慌。”可见,粮食是特殊物资。它的生产具有季节性、不稳定性和区域性的特点;而消费具有常年性、增长性和全局性的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粮食储备的必要性。我国是一个发展中人口大国,粮食消费问题对我国来说至关重要。为确保粮食安全,客观上要求,无论家庭、地方,还是国家都要有粮食储备。在粮食安全问题上,我们既不能谈“粮”色变,更不能掉以轻心,而应创新工作思路,把工作做到实处。
首先,要增强农民的粮食储备意识。有关部门应加大对广大农民的宣传力度,增强农民储粮的自觉性;结合新农村建设,在村庄整治中,应规划好农民的粮食储备,并指导农民科学储粮;对农民卖粮,应做到心中有数,不能盲目乐观,更不能见利忘义;应教育农民留足自己的口粮,不要卖“过头粮”。
其次,要增强粮食经营企业的粮食安全意识。认真执行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从事粮食收购、加工、销售的经营者,必须保持粮食行政部门所规定的库存量,并把它作为粮食经营企业的必备条件;坚持按时向粮食行政部门报送粮食存量,不得少报或多报。
第三,各级政府要增强粮食安全意识。各级政府要根据本辖区的实际情况,建立粮食储备制度,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把粮食储备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列入工作目标的考核内容;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折不扣地完成国家粮食储备的有关规定。
二、坚持以人为本的储粮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的储粮理念,就是要切实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一切行动都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最高衡量标准。粮食储备工作的目标就是让种粮农民增收、让消费者受益、让党和政府放心。
粮食收购价格要根据粮食市场情况确定,粮食行政部门要配合相关部门做好粮食市场的监管工作,确保粮食收购价格合理。这样,既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让国家的惠农政策真正惠及农民,调动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把收购农民生产的粮食作为促进农民增收、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重要工作来抓实、抓好。储粮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人们有饭吃的问题,尤其是在发生突如其来的自然灾害时,保证每一名受灾群众都有饭吃。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就好办了。”所以,储备粮库更要做好粮食宏观调控工作,从实际出发,合理安排。在粮食收购季节要正确处理自身利益与群众利益的关系,做好粮食收购工作,为人民提供优质服务,并通过这种服务来壮大粮食储备企业的实力。
粮食轮换工作要确保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受损失。粮食战线的同志要继续保持和发扬“宁流千滴汗、不坏一粒粮”的优良传统,强化责任制,实行科学管粮。要勇于改革粮食流通方式,走变“存”为“流”的粮食储备之路,确保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受损失。
三、正确处理粮食储备工作的三对关系
(一)正确处理产区与销区的关系。处理好这对关系,既是全国粮食宏观调控的需要,也是减少粮食流通环节,降低粮食储备成本,实现城市支持农村、销区支援产区的需要。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产销区的调控和指导,使产销区的合作更加有目的性,避免盲目性。
(二)正确处理藏粮于库与藏粮于民的关系。近几年来,国有粮食企业,尤其是中央粮食企业坚决执行了国家最低收购价政策,做到农民的余粮应收尽收。这样既增加了中央和地方粮食储备数量,确保了国家粮食安全,也增加了种粮农民的收入,调动了种粮农民的积极性。但是,我们要认识到,藏粮于库与藏粮于民应有一个“度”的问题,必须把握好着个“度”。在实际工作中,应认真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当农民的粮价低于国家规定的最低收购价时,粮食储备企业做到应收尽收。当市场价高于国家规定的最低保护价时,应按市场价格收购,让农民增收。
(三)正确处理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粮食储备企业要正确处理追求经济效益与重视社会效益的关系。要通过有效的措施来降低运行成本,降低储粮成本。对于粮食企业来说,安全就是效益。粮食储备企业要牢固树立防患于未然的安全忧患意识,注重粮情监测,重视库区安全防火工作,做到科学安全用药等工作。
总之,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实质内涵,用科学发展观指导粮食储备工作,才能使粮食储备工作健康有序的发展,才能确保国家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