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三下乡有关留守儿童的感想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从1997年开始,、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共同组织实施了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年来,近千万名充满理想、充溢激情、充盈活力的青年学子,数十万支社会实践团队在暑期里奔赴山乡、村寨、医院、学校,成为青年学生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重要方式。
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是最好的导师。作为信息学院的一员参加了重走长征路“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的感受颇深.我们走访了一个叫的小镇.本次三下乡的主要内容是到乡村中学传播计算机知识,调查党对农民政策的落实情况,了解工厂的发展状况.....
特别是贫困的生活条件与孩子们对知识的渴望,使我的心灵受到了深深的震撼。忘不了他们渴求知识的那种眼神,忘不了他们听讲那种认真的神态....那种眼神那种神态让我看到了希望.
在和当地校长交谈中我们了解到这些孩子中有80%的是留守儿童(和爷爷奶奶居住或独自居住).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农村走向小城镇集体规模化,农田大量的整治规模化,涌现了大批的失地农民,大量的闲散劳动力开始涌向城市,人们更以空前的热忱加入打工者的行列,所以很多孩子从7岁起就开始独立的生活,自己做饭,参加亲友的嫁娶或丧事....这样虽然锻炼了他们的独立自主的能力,但对他们的性格也回有一定的影响:
一是生活问题,由于没有父母很好的生活照顾,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身体健康受到很大损害。
二是心理问题,由于亲情缺失,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一些留守儿童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一部分留守儿童性格孤僻,对很多事物没有好奇心,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一部分留守学生待人处事往往带有盲目性、随意性和冲动性.
记得一个孩子的日记是这样写的:“一个人就是一个家,一个人想,一个人笑,一个人哭。我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出去打工了,不知道什么是父爱母爱.我考不及格,没有人管我,我考了第一名也没人分享我的快乐...."从这篇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父爱母爱的渴望.他们或许从来没有奢望有一个温暖的家,天天和父母在一起,只是想在失意的时候有人来安慰,有快乐的时候有人来分享.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小小的要求都得不到满足,以致于形成性格上的缺陷和心理上的障碍.
这一系列的问题都要求我们的家长,老师和社会给予留守孩子更多的关注.关心他们的健康,关心他们的生活,关心他们的心理.希望老师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学校多开展一些相关的活动启发他们的积极性,尽可能消除他们的孤僻心理状态.开设生活指导课,增加人格教育、性格教育等.
国际基础教育界有这样一句名言:一个母亲,能胜过100个教师;一个父亲,能胜过100个校长。所以政府应该采取措施,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广大的大学生朋友要积极参加留守儿童助教活动.保证留守孩子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