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毕业实训论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第一篇
一、现状分析
1.管理方———学校重就业轻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过程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学校工作重心的转移到就业方面,直接造成毕业论文工作重视程度的逐年降低,从政策层面放松了对毕业论文工作的质量要求,各职能部门在具体推进的过程中也随之降低了工作要求,毕业论文过程管理工作流于形式,缺乏监督、检查,对于校方而言,答辩时能够拿出一篇可以应付答辩的论文,这个工作就算是完成了。
2.指导方———指导教师数量短缺,质量参差不齐近年来,国家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学生规模越来越大,一方面,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数量短缺,师生比严重失衡,另一方面,指导老师本身质量的参差不齐,在指导学生论文时也未免会出现指导不到位的情况。
3.执行方———学生基础薄弱,时间不足,缺乏必要的论文指导、训练高职文秘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缺乏必要的论文指导及训练,进入实习期后,忙于找工作,找到工作后又忙于适应工作环境和做好自己的工作,面对工作这座大山,毕业论文早已被迫“退居二线”,置于脑后。
二、从毕业论文工作的各环节看其中存在的问题
1减少理论课程数量
传统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理论课程主要包括电工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机与拖动基础、控制电机、运动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可编程控制器、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现场总线技术、电工电子技术、电气工程、专业英语等四十余门课程。在传统的理论教学中,存在着课程数目多,面比较广,不深入、难度大等缺陷。学生进入大二之后,常常要在一周面临着上28课时至32课时的情况,这对一本学生无可厚非。而独立院校的学生由于普遍基础较差,接受能力有限,从而造成了学生的负担过重,教学效果不好,造成了老师与学生互相埋怨。仔细一想,很多理论课程都是有调整的空间的。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一些课程的设置就没有太大的必要,甚至完全可以取消。以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这门课程为例,这门课程多是介绍性的内容,没有任何公式推导以及分析计算,学生在工作遇到相应的传感器通过网上查阅资料即可。但是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减少课程,要有保有压。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突出核心课程,进行大量的训练。例如,单片机这门课程,就需要大大增强,很多高新企业招聘学生的过程中,常常要考查单片机的相关知识,但是在很多独立院校中,单片机的课时得到不断的压缩,得不到相应的重视。
2改善实践教学
2.1减少验证性实验内容
增加设计性实验内容传统的实验教学大多数是验证性的,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某一物理定律和物理现象。这种教学方式学生没有任何的主观能动性,只是按照老师所给的图纸进行接线、通电,最后得出实验结果。这种实验教学的缺陷在于结论已知,没有任何神秘感。很多学生在没有做出实验结果的情况下,编造或者抄袭数据,造成老师无法判断学生成绩的混乱境地。在教学过程应该逐步用一些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项目取代简单验证性实验。这些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由于实验结果未知,会增加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2.2用仿真实验来代替现实实验
1减少理论课程数量传统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专业的理论课程主要包括电工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机与拖动基础、控制电机、运动控制系统、过程控制系统、可编程控制器、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与检测技术、现场总线技术、电工电子技术、电气工程、专业英语等四十余门课程。在传统的理论教学中,存在着课程数目多,面比较广,不深入、难度大等缺陷。学生进入大二之后,常常要在一周面临着上28课时至32课时的情况,这对一本学生无可厚非。而独立院校的学生由于普遍基础较差,接受能力有限,从而造成了学生的负担过重,教学效果不好,造成了老师与学生互相埋怨。仔细一想,很多理论课程都是有调整的空间的。在信息爆炸的今天,一些课程的设置就没有太大的必要,甚至完全可以取消。以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这门课程为例,这门课程多是介绍性的内容,没有任何公式推导以及分析计算,学生在工作遇到相应的传感器通过网上查阅资料即可。但是在理论教学过程中,不能一味地减少课程,要有保有压。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突出核心课程,进行大量的训练。例如,单片机这门课程,就需要大大增强,很多高新企业招聘学生的过程中,常常要考查单片机的相关知识,但是在很多独立院校中,单片机的课时得到不断的压缩,得不到相应的重视。
2改善实践教学
2.1减少验证性实验内容
增加设计性实验内容传统的实验教学大多数是验证性的,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验证某一物理定律和物理现象。这种教学方式学生没有任何的主观能动性,只是按照老师所给的图纸进行接线、通电,最后得出实验结果。这种实验教学的缺陷在于结论已知,没有任何神秘感。很多学生在没有做出实验结果的情况下,编造或者抄袭数据,造成老师无法判断学生成绩的混乱境地。在教学过程应该逐步用一些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项目取代简单验证性实验。这些设计性、综合性的实验由于实验结果未知,会增加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自身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2.2用仿真实验来代替
一教学信息反馈及时监控
(一)多渠道的信息机制本系把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作为中心工作,严格执行学校有关教学环节管理的规定,加大课堂教学管理工作的力度,实施全方位的课堂监管,多渠道展开教学检查。实行教学督导制度、教学信息员制度,形成系领导-教学督导-教师-辅导员-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和监控体系。加强了对教学工作各个环节的监控,实现了系里的教学检查制度化和规范化,确保教学质量。
(二)日常教学检查常态化系教学工作指导委员会成员按照工作计划进行分工,并实施常规检查,要求任课教师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做到教案、教学日历、课程讲稿随课携带。系主任、总支书记不定期检查教学工作、教研室主任参加教学检查,主管教学工作的副主任在全系教师大会上及时通报教学的运行状况情况,并提出整改意见、落实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三)加强教学督导工作力度本系充分发挥系级教学督导小组成员的作用,按照督导工作的职责,对全系教学工作进行全面督导。学工检查,强化学风建设,做到早自习有检查,每堂课前教师清点人数,系教学指导委员会抽查,学风检查结果公开,保证了到课率。任课教师检查学生的到课率,除了在教务日志上签名外,还有在系学工的学风检查日志上签名,辅导员通过学生到课率、学习状况、教室卫生等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状况每天通报学生出勤情况。
(四)学生参与教学管理本系定期教学信息员和学生代表座谈会相结合,及时反映系教学运行状况情况、本系采用定期和随机抽取相结合的方式召开学生代表座谈会,全面了解课堂教学情况,对反映的问题及时分析和处理。对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形成教学信息让全体教师传阅,并就学生座谈会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分部门进行处理意见反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交流,解决问题。
(五)建立教学资源网络信息平台让教师能及时录入相关的教学信息,学生能及时的对教师、教学、管理、服务进行评价,本系也能及时的对反馈的相关信息进行处理,这样不仅能充分调动全系师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质量监控中来,还能使教学质量监控的主体和对象相互调控、相互监督,有利于本系对教学质量的全过程监控。
1项目式毕业设计的必要性
1.1传统方式的毕业设计存在的不足传统方式的毕业设计以毕业论文为中心,着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习并掌握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撰写技术报告的基本方法。毕业设计的时间长达一学期到一个半学期,经历的阶段或环节,主要有:(1)毕业设计启动动员和毕业设计题目申报;(2)院、系对毕业设计题目及内容进行审查,并予以公布,供学生选择;(3)通过学生和教师的双向选择落实题目选配工作;(4)指导教师给学生下达毕业设计任务书,明确毕业设计进程安排和要求;(5)进入文献检索、外文翻译、文献综述或开题报告等毕业设计的前期阶段;(6)进入毕业设计设计阶段;(7)毕业设计收尾阶段;(8)撰写毕业论文;检查毕业设计成果,准备毕业答辩;(9)毕业设计答辩,评定成绩。这样的毕业设计以检验学生所学理论知识为主,以进行理论设计或以写论文的形式来完成,只考查学生对所学理论的掌握程度和灵活应用能力,忽视了对高职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的考察,这是与高职教育的本质特征不相符的。同时在毕业设计中,学生往往被一个个单独地分开,强调的是一定的“深度”,而忽视了对学生系统观念和综合能力的培养。为此必须结合高职教育自身的特点,从毕业设计的形式、内容等各个方面进行必要的创新,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和操作技能的培养,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1.2项目式毕业设计是对传统实训课程的必要补充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实训课题基本是通过教材中的例子来安排制定的,而教材由于受其系统性影响,每个实训项目往往只会根据单一知识点来安排,而且教材中的例子在编写过程中都是以理想的状况为前提的,在设计过程中根本没有意外。解决意外的能力是学生的实践能力。二是教材的编写太多落后于当前技术的发展速度,实训内容由于落后于当前技术应用,而降低了学生所学技术的有效性。三是现在的实训多为某一个知识点而设定,因此往往只注重实训的结果,而不注重实训的过程,而项目式毕业设计在学生学习的最后一个环节上能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
1.3项目式毕业设计的基本特点从管理学角度来说:“项目是指那些作为管理对象,按限定时间、预算和质量标准完成的特定任务。”项目具有项目目标的明确性以及项目作为管理对象的整体性。项目式毕业设计借鉴项目式管理中的方式方法,同样具有以上两大特性。与传统的以“毕业论文”为中心的毕业设计方式相比较,项目式毕业设计是一种“行为引导式”的毕业设计式。是通过组成团队,让学生真正地参加项目设计、完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它以现代企业的职业行为为目标,对学生综合能力作全面培养,并强调项目的现场性、知识的实用性。
2项目式毕业设计的实施
2.1项目式毕业设计的选题“选题”是项目式毕业设计中关键的一环,必须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合适的选择。从现阶段某些高职学校的设计课题情况,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1)理论设计性课题。这类课题理论计算量比较大,大多数是纸上谈兵,由于不进行生产制造,实践性相对较弱,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并不适宜。(2)根据生产企业实际确定的设计课题。这类课题在各个学校采用较多,它是理论与实践联系比较紧密的课题,具有一定的实战性,学生通过实习,对生产情况比较了解,设计往往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部分项目还可以实际制造,是一类较好的题目。(3)实验室建设及其他课题。这类课题往往可以根据学校具体情况投入制造,这样就能很好地让学生从调研、设计、制造、装配和调试进行系统的学习,达到良好的效果。(4)单一模块化的课题。这类课题相对较小,容易实现,但难以达到对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演练和测试的目的。同时在进行毕业设计题目选择时,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首先,要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特点和高职教育的特色要求,尽量选一些理论要求不高、不需要大量理论计算的题目;其次,选择实用性强、接近生产实际且便于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物制作的项目作为通信专业的毕业设计课题;第三,尽量结合本地产业优势,结合生产实际的需要,使课题与企业所生产的产品相结合,参与企业的新产品开发,这样做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为了更好地适应高职学生的自身特点,还应注意对大题目的“细分”,即把一个内容过多的大的题目进一步的细化为若干更小的分题目。细化题目的目的一是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保证每个学生都完成相对完整的一个项目内容;二是可以让学生有更多的选题机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结合未来参加工作的岗位选择一个题目;三是一个大题目分为几个小题目后,各个小题目之间有一定的联系,要求学生在设计中相互配合,锻炼协调工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