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财产安全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校园以及其周边的环境变得日益复杂,所以加强安全教育工作,维护校园秩序,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本文通过说明高校开展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安全教育工作的主要方面,指出加强安全教育工作的具体措施,以期为高校做好安全教育工作提供有用的参考。
关键词:在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重要性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事业受到广泛的关注,再加上高校扩招政策的实行,大学生的人数不断增加,给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所以,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是学校的重要任务。然而,近年来,校园里的盗窃案件、大学生死亡案件等频发,给学生的心理造成巨大的阴影,因此,营造安全的校园环境,加强安全教育工作,增强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是保证大学生安心学习的前提。
1高校开展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1.1外部的不利因素
与初中、高中的校园环境相比较,大学是开放式的校园环境,许多不同的群体、个人等都有进入大学校园的机会,给校园安全的校园环境留下隐患,另外,许多突发事件和安全事故,不仅会给大学生的学业、心理等造成负面影响,还会损害学校的形象,因此,重视校园环境,加强安全教育工作,是保障大学生安全,树立良好的学校形象的必要手段[1]。
一、美国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模式的特点
1.在教育内容的安排上体现出“实用主义”特征
美国高校公共安全的教育内容涵盖了大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更强调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大学生的社会适应问题,体现出鲜明的“实用主义”特点。大学生人身财产安全是美国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比如,出行安全、通信安全、宿舍安全、取款安全等安全常识教育。同时,美国高校把社会危机事件、校园暴力的预防作为公共安全教育的重点。针对“9•11事件”后反恐工作经验,美国教育部在2003年下发的《危机计划的实用资料:学校与社区指南》中指出危机是指自然灾害(地震、洪水、龙卷风和飓风)、恶劣气候、火灾、化学与危险品溢出、交通事故、学校枪击事件、炸弹危险、医学紧急事件、学生或教职员死亡(自杀、他杀、过失和自然死亡)、恐怖事件或战争等。在教育教学中,美国高校强调如何预防H1N1、天气灾害等意外事件发生和应对方法。勒纳等编著的《校园危机反应实战指南》对美国校园中出现的一些“急性精神创伤”,如自杀暴力、滥用药物、怀孕试婚、车祸幸存者、骚扰等开展对策研究和教育培训。该著作被誉为“一套校园危机的综合反应计划”。
2.在教育途径的选择上体现出“多元化”特征
美国高校公共安全教育主要采取三种方式进行。其一,课堂授课。开设公共安全选修课、必修课和专题培训等课程是美国高校进行公共安全教育最常用的方式。比如,斯坦福大学通过《计算机安全意识》在线课程对学生进行培训;弗吉尼亚州立大学启动IT安全专项活动,要求学生、教职工每年至少参与一次IT安全培训,并取得课程结业证书,才能继续使用大学各类信息资源。再如,开办户外急救员课程(WFR)、心肺复苏术课程(AED)等各种培训班,让学生了解户外旅游常识、意外伤害紧急救援方法等。其二,法律约束。通过立法来规范、校正相关人员的行为,从而达到危害出现最小化的目标。美国重视校园安全,且在立法上把建设安全的学校作为国家的教育目标。美国《高等教育法案》第四章第485节规定了校园犯罪与安全的法定条例。该条例要求各学校每年向教育部提供一份安全报告,内容包括该校校园安全政策信息以及校园犯罪数据。《美国2000年教育目标》将国家教育目标增加8项,其中第7项目标是“安全的学校”。而《学校安全法》则是专门为实现这项目标而制定的法律。其三,信息警示。在美国高校建立的安全信息警示系统中,经授权的工作人员可以通过网站、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短信和电子邮件向个人信息和指示。安全信息包括两类:一类是通告性安全信息,即对校园内安全问题以及危险事件进行通报与预警,并提出安全防范的建议;另一类是指导性安全信息,即提供紧急事件应对措施,告诉学生遇见紧急事件时应该采取什么行动。
二、我国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模式的特点
随着我国高职院校的迅猛发展,高职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校园社会化现象越来越多,校园安全也日趋复杂。目前危及校园安全的除财物失窃、打架斗殴、火灾和饮食等传统安全问题外,还出现了涉及社会稳定的安全问题,如传销活动、网络发动言论侵蚀、大学生贩毒吸毒、网络钱财诈骗、手机钱财诈骗、恐怖事件等,成为影响校园安全的不确定性因素。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安全教育是一项系统的教育工程,是社会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切实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确保家庭幸福的大事。大学生安全教育不仅是保障大学生人身和心理安全、创造良好育人环境、维护校园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实现高职院校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
1高职院校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思想认识上忽视或不重视
一是部分高职院校认为学生在学校学习,与社会接触不多,不会出什么安全问题,没有把加强学生安全教育与人才培养有效结合起来。二是家长总是认为学校是一方净土,忽视了对子女法律、安全知识的教育。三是学生本身对安全教育认识模糊,只重视专业课学习,忽视自身的安全教育。
1.2管理制度和机制不健全
一是缺乏强有力的领导机制;二是没有把学生的安全教育作为学校教学的一部分纳入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扎实开展好安全教育活动,以“关注安全、关爱生命”为主线,突出“安全伴我在校园”的主题,通过宣传教育,使全体师生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培养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避免事故发生,确保师生人身和学校财产安全。
二、学校重视,组织机构健全,保障有力。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安全责任意识,我校首先在领导班子中重新明确了责任分工,理顺工作进行机制。使工作有主管,问题有落实。其次积极动员和吸纳各班主任参加到例会中来,使各级管理工作更加透明,更具有代表性,并使责任细化增强领导班子内部团结和凝聚力。成立由校长任组长,中层以上干部、少先队等相关人员任成员的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安排和协调安全工作,进一步明确学校各部门主要负责人的责任,把教育安全工作列入日常工作范畴之中。
2、落实安全责任追究制。校长是学校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班主任是本部门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所管年级的财产和人身安全负全面责任,把安全责任及安全教育做总抓手,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创建“平安校园”。对因思想认识不足、宣传教育不到位、安全责任不落实、安全隐患不消除的责任人限期整改。
三、以活动为载体,形式多样地开展“教育安全月活动”的宣传。
(一、)加大宣传力度,强化师生安全意识。
实验小学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安全管理,维护正常的教育、科研、生活秩序,保障师生人身和学校财产的安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有关规章,特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学校安全教育管理,应当贯彻国家有关安全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建立健全管理机构,指定安全防范制度,落实安全管理措施,并负有妥善处理各类安全事故的责任。
第三条学校对取得学籍的在校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应当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教育先行,明确责任,齐抓共管,群防群治,公正合法的原则。做好学校安全管理的工作。
第二章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