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采购预算分析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摘要]2001以来,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得到了重大发展,政府采购规模逐年增加,政府采购的方式也趋向于多种多样,更加公开,公平。本文在分析2001年到2005年的政府采购统计分析报告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当前的政府采购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政府采购制度政府采购统计分析报告
一、前言
近年来,政府采购范围方面基本采取“由点到面,分步实施”的模式;政府采购的组织机构相继建立,但各地区做法不一;地方政府采购制度建设逐步加强,规范性的法律规章及措施相继颁布实施;政府采购的原则框架已基本形成;政府采购的范围不断扩大;政府采购方式多样化,公开招标采购日益成为主要的采购途径;政府采购的作用效果从单纯功利性节支向多功能调控转变;政府采购的组织形式发生了较大变化;政府采购的资金来源和支付方式各具特色;政府采购信息管理系统初步建造;政府采购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1年全国政府采购预算731.6亿元,实际采购金额653.2亿元,比预算节约资金78.5亿元,资金节约率为10.7%。
2002年全国政府采购预算1135.4亿元,实际执行采购金额1009.6亿元,节约资金125.8亿元。其中,地方采购金额788亿元,比上年增长58%;中央单位采购金额221.6亿元,比上年增长43.4%。
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稳步前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成为当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点,国家财政部门推行了一系列政策促进事业单位使用社会职能,维护广大社会公众的利益。目前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不断增加,财务内部控制建设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影响了事业单位在社会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等方面的和谐发展,给事业单位提出了优化财务内部控制的要求。文章以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为研究,阐述当前我国事业单位在财务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优化管理建议,希望为提高我国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水平做出一些贡献。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部控制
多年以来,国家财政部门多次颁布、修改有关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法规,体现了全面依法治国的背景下事业单位对于内部控制不断加强的重要性。事业单位的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是现阶段政府工作的重点内容,有效的内部控制是切实保证事业单位合理运转、提高工作效率的关键。
一、财务内部控制理论概述
(一)财务内部控制的内容。对于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国家财政部门已经多次提出了要求和规范文件。早在2012年,财政部颁布了《规范》一文,这次财政部门提出了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要求包括了三个部分,一是单位层面的内部控制,二是业务层面的内部控制,三是评价与监督。在2015年财政部又出台文件,进一步提出了我国事业单位加强对于财务内部控制管理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措施。2017年,我国财政部门在已有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法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和提出了具体的措施,要求我国事业单位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通过对我国财政部门颁发的文件规定,可以看出我国事业单位实施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主要目的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单位资产的安全、完整。对于财务管理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可以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会计控制,即事业单位内部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二是财务管理,即事业单位在日常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项经济活动。另外,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不仅仅需要财务管理部门人员的管理,还需要单位整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共同配合。
(二)财务内部控制的作用。财务内部控制能够保障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现阶段,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日常化已经成为事业单位管理的新态势、新要求,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不仅仅涉及的财务管理的内容,还关系到单位的行政管理、制度制定、具体的方案实施以及执行管理的相关工作,贯穿于事业单位的各个工作环节与工作部门,有效的财务内部控制执行能够推进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推进财务报告以及相关信息真实性的逐步提升。财务内部控制能够保障事业单位的资产安全、完整。高效的财务内部控制能够将资产管理、预算管理等各个环节紧密联系起来,严格按照制定的财务预算管理方案执行,保证单位的资金合理化、科学化使用,实现国有资产的利用效率最大化,减少国有资产的浪费。财务内部控制能够保障事业单位切实履行其社会服务职能。提高事业单位的财务内部控制水平,严格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资金支出的透明度,有利于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按照规定使用,降低内外部环境变化引发的资金风险或者社会风险,是事业单位切实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的重要标志。
一、大中型钢铁企业成本预算管理实施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多数大中型钢铁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基本都已经实行了全面预算管理,但是随着中国钢铁产能的严重过剩、实体经济形势的下滑,面临异常严峻的市场形势,企业提升内部管理水平的需求日益增高,原有的成本预算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目前企业的要求,例如预算成本、费用数据不准确,预算范围不清晰,预算流程不明确以及预算方式与企业实际情况不相适应等,济钢成本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成本预算管理范围不清晰,预算流程不明确。在现行成本预算管理模式中,只分为生产成本预算管理、人工成本预算管理、制造费用预算管理及期间费用预算管理四个部分,在这种粗犷的划分方式下,多个部门对一个预算目标负责,就会造成职责不清、责任不明的情况。同时,为了完成公司目标利润,预算编制部门会直接压缩各项成本费用预算,造成压缩后的成本费用预算没有明确划分压缩目标和措施,内部单位为局部利益不得的不在提交初稿预算时虚增费用计划,确保自身利益,造成预算与实际情况的偏离和整体预算目标与内部单位局部利益的冲突。
2.成本预算编制方法不当,导致成本预算目标分解不到位。现行成本预算模式中,成本预算编制方法基本上都是按照去年发生的实际情况作为参考数值再根据预算目标进行压缩,这种方法在各年度经济形势差别不大的时候矛盾并不突出,但是一旦年度间经济形势发生巨大转变,则会出现问题。以钢铁企业为例,随着钢铁行业产能严重过剩,钢材市场价格迅速下滑,而原料价格却持续走高,钢铁企业利润空间几乎消失殆尽,在这种情况下,成本预算管理的毫厘之差会影响企业本身就微小的利润空间。同样的费用项目,预算人员为满足企业目标利润需要不得不对费用项目进行压缩,统压之下就会造成有必要发生的费用由于被压缩无法支出,没有必要发生的费用仍有预算,最终造成成本预算目标分解不到位,整体目标与局部目标之间不统一,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3.成本预算管理工作信息化程度较低。多数钢铁企业的成本预算还停留在人工编制或自主开发程序的阶段,信息化程度较低,即影响了预算编制的速度和时效,也影响了预算编制的精确性。
4.成本预算管理工作执行力度较弱。多数钢铁企业的成本预算管理工作从编制之初一直作为全面预算管理的一个部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优化,因此成本预算目标制定后其后续的执行情况跟踪、分析以及考核体系一直没有建立起来,导致成本预算管理工作执行力度较弱,各单位重视不够,对于成本目标的实现没有起到促进作用。
摘要]2001以来,我国的政府采购制度得到了重大发展,政府采购规模逐年增加,政府采购的方式也趋向于多种多样,更加公开,公平。本文在分析2001年到2005年的政府采购统计分析报告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当前的政府采购制度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政府采购制度政府采购统计分析报告
一、前言
近年来,政府采购范围方面基本采取“由点到面,分步实施”的模式;政府采购的组织机构相继建立,但各地区做法不一;地方政府采购制度建设逐步加强,规范性的法律规章及措施相继颁布实施;政府采购的原则框架已基本形成;政府采购的范围不断扩大;政府采购方式多样化,公开招标采购日益成为主要的采购途径;政府采购的作用效果从单纯功利性节支向多功能调控转变;政府采购的组织形式发生了较大变化;政府采购的资金来源和支付方式各具特色;政府采购信息管理系统初步建造;政府采购工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1年全国政府采购预算731.6亿元,实际采购金额653.2亿元,比预算节约资金78.5亿元,资金节约率为10.7%。
2002年全国政府采购预算1135.4亿元,实际执行采购金额1009.6亿元,节约资金125.8亿元。其中,地方采购金额788亿元,比上年增长58%;中央单位采购金额221.6亿元,比上年增长43.4%。
预算编制的有关要求
做好部门预算分报告制度。各预算单位根据全镇的战略目标、部门事业发展,全面准确地界定本单位的职责、职能和年度工作目标,把握本单位各项事业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编制本部门预算分报告,并分析近年来单位的财务收支状况及预算执行情况。以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编制的评价工作。积极稳妥深入推进镇本级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预算改革,加强实施的针对性、落实工作的有效性,进一步开展和完善重点领域、重大预算项目的自评工作。2013年预算单位专项项目继续将涉及民生、公共产品项目(即预算单位在履行法定职能为社会提供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项目,如社保等政策性支出、政府购买公共服务项目等)纳入评价范围。预算金额在50万元以上项目纳入预算单位绩效预算自评体系;预算金额在500万以上,在各预算单位自评的基础上,由镇人大财政监督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综合评审,纳入镇级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预算管理重点评价体系。继续加强预算执行管理。采用“部门预算执行过程分析报告”的方式,一年分三次,面对不同的对象,分别以部门预算执行过程分析总报告和分报告的方式,公开半年度、三季度和年度部门预算执行过程信息。严格预算审核程序。镇财政预算草案从2013年开始按照部门预算要求编制分报告和向人代会公开的财政预算内容,由镇人代会审议通过后执行,完善财政预算审核程序。推进政府采购工作。进一步规范我镇政府采购行为,根据《区年政府采购集中采购目录和采购限额标准》和《关于推进政府采购工作的实施意见》,细化政府采购的项目内容和准确划分采购方式。重点掌控政府采购预算的编制、采购计划的下达、采购任务的实施、采购资金的拨付等四个环节,确保财政资金管理运行及操作程序更规范更透明。
预算编制时间节点
通过“二上二下”方法,按照自下而上逐级编报的顺序,由各部门、预算单位报镇财经中心(附数据盘和编报文字说明)。“一上”:7月20日前上报预算建议草案。各部门、预算单位根据2013年本单位(部门)工作需要,按统一表格编制部门预算建议草案,上报镇财经中心,完成第一次上报。“一下”:8月20日前下达各部门、预算单位预算控制数。根据各预算单位报送的预算建议草案和预算分报告,由人大财政监督领导小组组织相关部门,按预算项目逐个审核,重点加大对专项金额在500万元以上的支出综合评审。经领导小组审核确认后,作为预算控制数,下达至各单位。“二上”:9月30日前反馈预算安排意见。各部门、预算单位根据下达的预算控制数在第一次上报基础上进行确认(如期间有新的项目追加出来,必须报领导小组再次审核确认)。经调整后,报分管领导审核签字同意,最终将预算申报数报镇财经中心,完成第二次上报。“二下”:正式批复预算。镇财经中心按程序逐级上报,在镇人民代表大会审查批准政府预算后,在15个工作日内将预算数批复至各预算单位。
主要措施
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各部门、预算单位要适应财政改革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加强和完善财政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推进部门预算编制与资产管理、政府采购等财政相关业务的有机结合,为进一步深化预算改革提供制度保障。勇于开拓,不断创新。各部门、预算单位要按照公共财政体制的具体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和实践,并及时总结和推广好的经验与做法,不断深化和完善部门预算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