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财政收入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2014年,我区财政、国地税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区委、区政府的工作思路和奋斗目标,认真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贯彻执行《税收征管法》,发挥税收调控作用,坚持依法治税,夯实税源基础,强化征管措施,大力组织收入,实现了税收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为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付出了辛勤努力。为进一步做好区财政收入工作,保障全区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需要,特对2014年区财政收入情况分析如下:
一、2014年财政收入完成情况
2014年,全区财政总收入完成298902万元,同比增收41783万元,增长16.25%。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159665万元,同比增收34060万元,增长27.62%;上划中央所得税收入完成97828万元,同比增收13812万元,增长16.44%。
(一)财政总收入完成情况
国税部门完成17306万元,同比情况;地税部门完成142359万元,同比情况;财政及其他部门完成298902万元,同比情况。
(二)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分项目完成情况
一、财政收入完成情况
上半年,全市财税工作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各级政府凝心聚力狠抓发展,各级财税部门围绕目标强化征管,财政收入保持了良好增长势头。
上半年全市财政收入累计完成110730万元,增长32.4%,占汇总预算的60.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71320万元,增长27%;上划中央收入34778万元,增长47.9%;出口货物退增值税4632万元,增长17.1%。
上半年市级财政收入累计完成41076万元,增长39.4%,占年度预算任务的64.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完成22635万元,增长34.3%;上划中央收入17453万元,增长52.9%;出口货物退增值税988万元,下降17%。
上半年在财政收入征管上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一是及时分解落实收入目标任务。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确定全市当年财政收入目标任务为19.5亿元,比预算任务多1亿元,比预算增幅高6.1个百分点。其中:市本级财政收入目标任务69500万元,比预算任务多5700万元,比预算增幅高10.6个百分点。二是加强组织收入的调度和考核。按照“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的工作方法,逐月逐季召开财税协调调度会,把“总量上规模、增幅超全省、结构再优化”的目标要求落到实处。召开了全市财税工作会议,对*年财税工作先进单位进行了表彰奖励,进一步修改完善了财税考核激励办法,强化目标任务意识,确保目标任务完成。三是关注重点税源的动态变化。开展对重点骨干企业的税源调研,防止因政策变化或经营方式的改变导致税收的大起大落。采取纳税评估和预警机制,强化对税源的监控和税收稽查。突出经济开发区的财政贡献,跟踪反映“183”目标实现进展情况。关注企业所得税政策调整对财政收入的影响等。四是加强非税收入的征管。全市各级财政部门一方面对非税收入应收尽收,另一方面压减列收列支项目,努力提高非税收入的可用度。上半年全市非税收入的增长低于一般预算收入的增长和税收收入的增长。同时加强对土地出让收入的征管,土地出让的全部收入一律缴入国库,杜绝体外循环。
上半年全市财政收入呈现的主要特点是:增幅高位运行,进度均超序时,位次交替变化,财力增长滞后。
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按照上级的要求和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大力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强化财源监管,加大征收力度,推动了全市财政收入持续稳步增长,增强了财政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拉动作用,为保障“民生工程”实施、促进全市和谐社会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从组织收入上来看,“两个比重”依然较低,税源流失和税收秩序混乱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影响了财政收入的持续稳步增长。各级、各部门必须正确把握当前财政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充分认识进一步加强组织财政收入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立足各自职责,扎实开展工作,促进财政收入持续稳步增长。现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精神和省政府关于提高“两个比重”的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就进一步加强组织财政收入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大力培植财源,增强税收后劲
㈠全力实施工业“1500亿工程”。工业始终是新余的强市富民之本,税收之源,财政之基。要围绕“三大产业、四大支柱”,加快引进建设一批产业关联度高、发展后劲足、税收贡献大、带动力强的项目,快速做大经济总量,以工业的跨越式发展推动全市财政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㈡加大择商引资力度。注重引资质量,树立择商意识,重点瞄准技术含量高、受上游环节影响小的项目,努力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扩大税基,增加税收。
㈢全面发展总部经济。注重培植和发展总部经济,努力增强对入驻企业的控制力,防止企业通过转让定价方式,将税收转移出去,使税收更多地留在本地。
关于地方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的探析
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是表明税收占财政收入中地位的指标。科学和准确地掌握分析税收收入与财政收入的关系,对于进一步优化财政结构和产业结构、强化税源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我们于近日对*县地税部门自1994年机构组建以来,地税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情况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查,以期从中找出有借鉴意义的启示。员之家版权所有
一、基本情况
#县位于山西省南部,运城东北部。全县共有十个乡镇,27万人。近十年来,县委、县政府立足当地实际,确立“工业立县、农业富民、科教兴绛、优化环境促发展”的战略,县域经济迅猛发展。工业上形成了焦油化工、机械制造、精密铸造、冶炼冶金、食品加工、建筑材料六大支柱产业;农业上,以建设农业特色县为目标,着力培育以牛鹿为主的畜牧业,以山楂为主的林果业,以中药村为主的种植业三大特色产业。全县GDP以年均%的速度增长,2004年国民生产总值达****万元。
*县地税局成立于1994年9月,2002年,随着县域内省级开发区——华信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成立,又分设了市地税局直属机构华信分局。按照现有的财政管理体制,华信分局税收收入也一并归入当地财政收入中。因此,本文所说地税收入,指绛县地税局和华信分局的税收收入之和。
二、近十年地税税收收入绛县财政收入相比的几个特点
今年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乡镇和有关部门的积极配合与支持下,我局领导班子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高倡政德建设,认真按照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开拓进取,创新工作,财政各项工作继续保持健康平稳运行。财政收入稳步增长,财政支出结构进一步优化,财政各项改革稳步推进,财政监管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县全部财政收入完成14.12亿元,为预算的101%,比上年实际完成增加2.5亿元,增长21.5%;全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2.63亿元,为预算的104.8%,同比增加2918万元,增长12.5%。全县一般预算支出完成7.88亿元,完成预算的102.9%,同比增加9416万元,增长13.6%,完实现全年财政收支平衡。财政在推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人民生活安定方面,发挥了十分积极重要的作用。
一、牢牢抓住经济工作重点,确保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今年以来,受国际经济形势影响,我县重点行业和骨干企业经济效益也出现了较大的起伏波动。上半年继续保持上年度的高增长,下半年以来则呈现逐步回落,体现在财政收入上为增长速度先快后慢。我县财税等有关部门坚持依法治税,强化
部门协调与配合,强化收入形势分析和调度,加大税费征管力度,积极促进财政收入朝良性循环方向发展。继实现“首季开门红”后,又做到了半年“时间、任务双过半”,全年圆满完成年度收入目标。乡镇财政收入全年完成2.67亿元,同比增加4408万元,增长19.8%,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财政全收入超千万元的乡镇达到11个。
围绕组织收入工作,我们采取了以下主要措施:一是强化财税部门的协调配合,准确把握全县经济发展形势,科学编报年度预算。制定、推行目标激励机制,严格兑现年度收入目标责任制奖惩办法,有效调动各征管部门和乡镇当家理财的积极性,促进收入应收尽收;二是进一步规范和完善以分税制财政体制为主要内容的县乡财政体制,调动乡镇发展经济、科学理财的积极性,壮大乡镇税源,增加财政收入;三是严格依法治税,勤于调度,及时研究和解决税费征管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今年以来,财税部门联合开展了依法治税专项活动,精心安排,严密组织,形成合力联手治理税收环境。下半年,针对国际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影响,我们深入收入大户,加强调研分析,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协调做好入库工作;四是加强财政部门负责的非税收入和农税征管。实行了层层任务分解,领导和人员包单位,有效促进了收入入库。财政部门负责的非税收入完成8010万元,为预算的113.2%,同比增加425万元;财政负责征收的契税收入完成1211万元,同比增加329万元,增长37.3%;五是加强财政票据清理审验和财政监督执法工作。年内开展了以规范票据管理和查补财政收入为重点内容的专项稽查活动,进一步规范部门财务行为,促进财政收入增加。
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财政大局,科学调度、合理使用财政资金财政资金是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发展、以及社会稳定和民心安定最重要的财力保障。近年来,财政部门在不断做大做强县乡财政的同时,认真切好财政“蛋糕”,坚持以民为本,突出“民生财政”、“和谐财政”,实现了全社会的科学发展、和谐进步。
今年以来,我们坚持从大局出发,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严格财政支出顺序,把公教人员工资、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费作为支出的第一顺序千方百计予以保证。全部兑现了公务员工资和补贴调资,对事业单位人员补贴按照上级标准进行了全额预发,并通过银行工资专户,做到了及时足额发放到位;其次是多方筹措和科学安排财政资金用于社会各类弱势群体人员的生活必需,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生活安定,年度内大幅度提高了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费,城镇和农村低保支出大幅增加,财政做到了应保尽保;三是从稳定大局出发,突出支出重点。在确保机关工作正常运转的情况下,合理安排财政资金用于农业、教育、科技、卫生、节能环保和公检法等重点支出,化解农村义务教育债务,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巩固基层政权。使社会经济和各项事业得到了全面健康的发展,实现了全社会的和谐稳定和人心安定;四是多方筹措资金支持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奥运安保、保基层政权稳定等,全县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基层政权进一步巩固,财政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