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车间管理方案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本文作者:于航徐文华储嘉铭孟二林作者单位:同济大学暖通空调及燃气研究所
通风量测试分析
通风系统测试结果见表2。车间的总排风量为749010m3/h,其中屋顶排风机的排风量为576000m3/h,占总排风量的76.9%,说明污染源散发的污染物大部分先在车间内扩散后才能排出室外,在此流动过程中污染了车间环境。车间的总进风量包括新风机风量、空调箱新风、通过大门的自然进风及各种形式的渗透风量。测试结果表明,大门的自然进风量占总排风量的一半以上(57.9%),由此可以推测,在空调季节大门关闭的情况下总进风量将减少,导致厂房内负压增大和排风量减少,加剧室内空气污染。
通风系统改造方案
工业厂房常用的通风方式有全面通风和局部通风,全面通风又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全面通风是对车间内实行全面通风换气,所需通风量一般比较大。自然通风是利用厂房内外空气的密度差引起的热压或者风力造成的风压促使空气流动而进行的通风换气。对于大型工业厂房,“局部排风+全面通风”是一种既有效又节能的通风系统形式[4]。根据对车间通风系统的测试和评估结果,该车间以全面通风为主,虽然车间的通风换气次数已达3.2次,但是对污染物的控制效果不佳,导致车间内油雾污染现象比较严重。根据分析,其主要原因是现有全面通风的气流组织方式不利于对污染源的控制,造成污染物扩散使整个车间的空气均受到污染,部分区域的污染情况尤为严重。根据《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的规定“,从上部区域进行自然或机械的全面排风,其排风量不应小于每小时1次换气;当房间高度大于6m时,排风量可按6m3(/h•m2)计算”。据此计算,该车间通过屋顶通风机的排风量应为156000m3/h,而屋顶风机的实测排风量高达576000m3/h,造成能量的大量浪费。针对该车间通风系统现状,可供选择的改造方案有两种:
方案1:加大全面通风量。通过增加整个车间的通风换气次数,使得污染物进一步被稀释并排出室外。但由于工作区一般都在车间的下部区域,提高整个车间通风量不仅没有必要,而且还会带来风机能耗的增加。在空调季节,如果全面通风量太大还将造成空调系统冷热量的损失,降低室内舒适度。
根据组织上的安排,初我被调到车间工作,任职专责工程师,分管技术及培训工作,由于以前没有这方面的工作经验,难免工作中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过在相关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通过自身努力,与车间全体员工一起,在前任的工作基础上较好的完成了今年自身分管的工作,下面就一年来的工作情况作如下述职:
一、履行职责方面
生产技术方面:
第一、完成了工艺技术台帐的规范整理工作。年初按照厂生产运行部的统一安排,同时参照对一厂和三厂部分车间的生产技术工作的交流学习情况,同时根据生产部的具体要求对所有生产技术相关台帐进行了规范和整理,同时投用了公司下发的受控资料柜和资料夹等专用设备,这样就在形式和内容上让车间的技术管理工作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并多次在厂综合岗检和公司生产技术处的专项检查中获得好评。特别是在今年公司的达标建设中,车间被评为公司级达标单位,作为几个专项工作之一,车间的生产技术工作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为厂和车间争得了荣誉,更为员工带来了实惠。
第二、在生产受控方面,首先车间加大了宣传力度,设立了宣传栏,定期更新受控知识,使员工对生产受控有了更深的认识;其次,车间操作规程修订工作按照公司要求顺利完成,车间在年初制定了修订方案,成立了组织机构,明确了要求,同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分工并对阶段任务进行跟踪考核,最终高质量完成此项长线工作;再有就是车间对现有操作卡进行了完善和增补,新增操作卡10项,彻底杜绝了无卡操作的情况,操作卡的格式按生产部的要求也进行了改进,使之更贴近生产实际,较以前操作更加方便高效。在平时管理中,严格落实“四有一卡”的要求,做到了生产操作“有指令、有规程、有确认、有监控、卡片化”。正常操作以规程为依据,按工艺技术规程和操作规程进行控制。特殊操作实行了确认票制,按确认单进行操作确认签字。突发问题以应急预案为控制手段,突发性事故发生时紧急启动应急预案,立即实施操作,以减少事故和防止事故扩大。
第三、mes系统顺利上线运行。我们根据车间的实际情况,确定由工艺员对此项工作具体负责,纳入其每天的检查内容,并在试运行前再次对岗位具体操作人员进行了一对一的培训,最大限度的减少了误操作的可能性,同时根据试运行情况,随时收集发现的问题,并积极地与项目组成员沟通解决,从而顺利完成了试运行任务,于5月底顺利上线运行。目前运行情况良好,它为管理层及时的了解装置运行情况并合理的调整生产方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
一、传统机械加工体系与绿色制造机械加工体系概述
机械加工体系是以机床为主体构成的输入输出系统,其目的是将原材料或者半成品进行机械加工之后,改变其形状或者性能,形成产品或零部件。主要包括由机床和辅助设备组成的制造单元、制造车间或生产线等。将加工资源变成产品的加工制造过程是一个将资源增值的过程,然而在这个过程当中会出现两个非常大的问题,也就是资源消耗问题和环境影响问题。因此,绿色制造成为了现在最适用于机械加工的体系工程。机械加工系统的资源环境问题涉及面较广,从刀具的准备、原材料的生产和加工以及清洗等过程都包含其中。对于制造体系而言,绿色制造技术大体分为三类技术:污染预防技术、有害物使用减少技术、面向环境的设计技术。在这三种技术的基础上,还可以根据制造活动的不同将其分为三类,即基于产品的技术、基于生命周期的技术、基于生产过程的技术。这种技术体系为机械加工的绿色制造体系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考框架。
二、面向绿色制造的机械加工车间体系优化问题
机械加工车间在工作过程中会消耗各种资源并且造成环境污染,因此绿色制造的研究目的就是减少机械加工车间体系的环境影响问题,并提高加工过程中的资源利用率。从企业生产运行的角度来看,加工过程的优化问题是机械加工车间在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对加工过程进行合理调度,才能有效的保证加工质量或者控制生产成本。然而,从绿色制造的角度来看,加工过程的调度方案不同,不仅会影响企业的生产进度、效率、质量、成本等要素,也会对加工过程中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产生影响。例如某车间有两台卧式车床,分为1号和2号。现有A、B两批半成品需要车削外圆。由于工艺上出现原因,A批半成品在进行车削时,主轴的转速为600r/min,B批半成品在进行车削时,主轴转速为185r/min,车削时间一律为15min。将这两种加工任务分别安排在1号与2号车床上加工,有两种不同调度方案。一是将A批半成品安排在1号车床,B批半成品安排在2号车床;二是将A批半成品安排在2号车床,B批半成品安排在1号车床.由于上述两种方案在加工时间与产品质量方面几乎没有差别,因此在传统的加工方式中会任意选择一种,但是从绿色制造的角度来看,两种方案所产生的能力消耗是完全不一样的。假设在加工过程中,切削能量与附加的损耗能力不变,那么通过计算可以得出,方案一的空载总耗能是0.79KW•h,方案二是0.65KW•h,那么采用方案二进行加工时,如果成批生产,每天切削20个小时,则方案二比方案一每年可节电3360KW•h。因此,机械加工车间绿色制造体系工程的提出,就是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集中到传统的生产调度问题当中,通过合理安排,尽可能地减少机械加工系统生产中出现的资源消耗与环境影响。
三、面向绿色制造的机械加工车间体系工程
为了在制造过程中应用优化的生产运行参数,机械产品的生产技术和车间生产的工艺技术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创新。绿色制造体系工程的方法就是围绕机械产品的生产进行设计的,尤其是SEGM方法的应用技术始终围绕车间加工的全过程进行生产技术的创新。该技术路线主要以集成创新为主,对机械产品的工艺设计、生产制造、装配测试等生产环节全部进行绿色制造工程改造,并且研发出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监控及评价系统,在工艺、装备、物流等各方面也进行节能减排,为机械加工车间的绿色制造体系工程的实现提供了关键技术。例如,少无切削液喷雾技术和切削过程监测技术都被应用零件的CNC加工中。结合以上分析,我们来看一个案例:某大型火电阀门生产企业在实际生产当中资源利用率非常低,并且坏境排放影响较大,是亟待改善的典型机械加工车间。以J61Y-20DN40截止阀为主要分析对象,利用SEGM对其进行资源环境属性综合评价。然后根据评价将车间进行改造,首先将截止阀主要零件的毛坯由无孔锻造毛坯改成近净成形预制孔模锻毛坯。并将加工机床改为数控机床、数控镗床等高精度数控装备。然后在装配作业中的焊接工艺改进为等离子喷焊工艺,其施焊设备以等离子喷焊机床为主。该机械加工车间的绿色制造体系工程全面完成之后,实时跟踪进行监督管理,其环境污染率大大减少,并且有效利用众多资源。
转眼已到流火的七月,窗外屡屡攀升的气温,犹如我公司的各项工作水平也在发生着一天天的变化和提高,,令人欣喜、振奋。在公司和处长的领导和安排下,生产科认真学习镇海炼化精细化管理经验,在生产管理上‘精耕细作’管理经验,积极配合各车间安全、按计划、高质量完成各项加工任务,管理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受到好评。回顾半年来的工作,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生产管理精细化
在生产管理中,认真学习××炼化“生产管理上‘精耕细作’、现场管理上‘精雕细刻’、成本管理上‘精打细算’、技术管理上‘精益求精’,实现生产经营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经验,对照先进根据我公司生产运行的实际情况,查问题、找漏洞、寻差距、找原因,制定出各装置细致的管理目标和以及达到该目标要采取的各项管理措施,把精细化管理工作做到每一项经济技术指标完成的各环节。认真做好主要生产车间的装置运行情况监控,对馏出口质量、操作纪律执行情况、现场跑、冒、滴、漏和长明灯、长流水现象及“防冻防凝”等工作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督促车间进行整改,如无法立即整改的,要求提出整改方案,确定整改时间。上半年共进行操作纪律检查18次,查出各种问题及隐患共30多条,检查结果在调度会、内部网进行通报,对能耗管理方面的“地、老、坏”现象在宣传栏等进行曝光,同时按照考核办法进行经济责任制考核。通过不断的检查和督促,目前各车间的操作纪律执行良好,馏出口质量达到目标要求,现场跑、冒、滴、漏现象大大减少,长明灯、长流水现象已经基本消失,一季度的未发生一起设备、管线冻坏事故,上半年未发生上报总公司的非计划停工事故。
科室技术员每天深入到车间了解生产实际,从装置达标、水、气风质量指标合格率、装置操作平稳率等几个方面检查装置的运行情况。加强股管理基础,建立了原油质量、馏出口质量、外排污水等质量台帐,并定期分析,为合理调整生产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气分装置4月开工准备期间,技术人员每天到现场了解进度,熟悉、学习装置情况,检查流程,为装置的正常开工做好准备。4月22日开工生产,4月25日生产正常,到6月底处理原料气17516吨,生产丙烯4306吨,民用液化气12645吨。丙烯质量合格率为97.26%。
二、专业管理深入一线
接到《集团公司坚持以人为本,扶贫救助、创造和谐矿区工作方案的通知》后,厂工会迅速部署,扎实推进,超常运作,以富有成效的扶贫救助工作为企业困难职工排忧解难,使困难职工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保证和促进了企业和谐发展。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高度重视,整章建制
弱势群体的安危冷暖一向牵动着厂领导班子的心。厂党委在接到集团公司《方案》后,认识到这是解决企业困难职工生活问题,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的有力契机。为此,他们专门召开党委工作会议进行了仔细研究、具体部署,成立了由党委书记、厂长亲任组长,常务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总会计师任副组长,各基层单位支部书记为组员的扶贫救助委员会。委员会制定下发了《厂扶贫救助实施方案》、《扶贫救助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文件,明确了资金的筹集、使用、发放等各项具体原则、操作程序和管理办法,保证了扶贫救助活动有序开展。并建立职工救助金公开专栏、设置扶贫救助举报电话及记录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监督机制,做到专款专用,确保扶贫救助资金切实用于解决困难职工生活实际困难。
二、严细管理,规范运作
在具体操作上,厂工会明确规定每月10日前干部捐款交到厂工会,每季发放一次救助金。筹集资金时,我厂名副科级以上干部积极响应号召,踊跃捐款,正处级每月捐款元、副处级每月捐款元、正科级每月捐款元、副科级每月捐款元。在捐款的干部中涌现出许多感人的故事,部分捐款的干部自身家庭生活并不宽裕,但是为了企业的和谐发展,他们宁可自己手头紧点也要为困难职工献爱心;还有些同志在捐款时因公出差了,回来后听到消息,主动地将捐款补齐亲自送到工会。在救助金发放时,厂工会严格按规定的程序执行,首先由生活困难职工本人写出困难申请书,阐明困难原因和需要救助金额,由工会小组长初步调查核实后上报车间工会,车间工会主席和有关人员对其进行复查核实,情况确实属实后上报厂工会,厂工会经扶贫救助委员会研究后,给予扶贫救助。在救助金具体分配上,厂工会确定了以突发性的事件列为重点救助对象,实行向生产一线倾斜的政策,总金额的80%下拨。资金下拨到车间后,车间将救助金的发放情况进行张榜公布,三天后,职工无任何意见,将公布结果报到厂工会,才可支款。通过严格管理,规范运作,使扶贫救助资金真正发挥了作用,解决困难职工的实际问题。
三、解难济困,取得实效公务员之家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