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城市化论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在城市化进程中关注农民收听广播,让农民听得到对农广播
农民是对农广播永恒的主体。古语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过去农民曾经因为生产活动的需要喜欢收听广播节目,现在如何让喜欢听广播的农民听得到、听得清,是一个不复杂却难以做好的事情。覆盖范围内的农民能不能听得到、听得清楚不清楚,这个问题需要掌握和落实。目前,一个县域上空同时回旋着十多个甚至几十个较为清晰的广播频率,从中央级到省级到市级再到县级。这其中县级对农广播作为最基层的广播媒体尽管随着发射功率的提高,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到周边地区,但同时也面临着周边地区广播电波的冲击。以丹阳广播为例,目前,丹阳地区能清晰地接收到中央电台、江苏电台、镇江电台的频率,而且还可以接收到常州等周边地区的电波。上述电台节目优势明显,信息量大,可听性强,长期以来吸引了很大一部分稳定的受众,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县级电台的节目如果没有自身特色,很难在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因此,县域对农广播始终要牢记做给农民听,让农民听;要始终站在农民的位置上,把农民装在心里,播他们想知道的,播他们想听的。从农民的角度去想问题,站在农民的立场,才能真正受欢迎。农民听得到、听得清对农广播需要不断与时俱进。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越来越离不开技术进步,微博、微信、3G视频、电话、电视等各种手法,充分展现广播、电视、网络、手机等全媒体联动优势。对农广播的发展尤其是县域对农广播也是这样,在几乎人手一部手机的时代,“手机对农广播”正应运而生。置身融媒体发展的大趋势下,城市化进程中的现代新型农民正需要全新的方式来获取自己喜欢的对农节目,也是对农广播掌握对象宣传主动权和话语权的又一次历史机遇。
二、广播编辑、记者、主持人要放下身段,贴近农民,从农民的视角办广播,让农民爱听对农声音
现在,农村的生产形势、生产手段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改变,需要编辑、记者、主持人更多地俯下身、迈开双脚到农村一线。实现“本土化、平民化”就要求县域对农广播不仅要深挖本地新闻,挖掘一些发生在农民身边的社会与经济方面的发展变化、新农村变化、百姓故事等等,还要把一些全国性、全局性的热点新闻放到地方的视角上,以“本土化”的视角加以报道。例如:全国两会召开时,可以连线本地赴京参会的人大代表谈两会给地方带来的发展契机,等等。县域对农广播只有立足百姓视角,不断带给听众所需要的新鲜新闻,才能抓住听众的耳朵。让农民听得懂对农声音,从内容上讲,不仅将农村点点滴滴的喜人变化、涉农的相关信息说给收音机前的广大听众,还需要播出有思想内涵的评论和深度报道,引导广大农村干部和农民群众厘清面对的各种农事问题,使农民朋友产生更多的共鸣。丹阳电台对农节目开设了《呼声与回音》专栏,每天的节目中都会报道群众的呼声以及相关部门的答复,真正架起了听众与政府的桥梁,道出老百姓呼声,解决老百姓难事,实现了对农广播的平民化视角。实践证明,县域对农广播有能力开辟自己的舆论监督阵地,以自己特有的报道方式增加对农广播的竞争力。事业的发展需要靠人来实现,县域对农广播的进步也同样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队伍。丹阳台的《新农村消费热线》是一档生活服务类节目,每天接听电话都在40个以上,反映的也大都是农民朋友日常生活中的商品调剂、消费投诉、家电维修等家长里短的琐事。节目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实实在在地帮农民解决问题,所以一直受到农民的喜爱。在几次市场调查中,《新农村消费热线》的收听率一直名列前茅,节目的播出时间也由最初的半小时延长到现在的两小时。对农广播中需要主持人善于把身边发生的“小”事放到宏观大背景下去思考,去分析,善于从身边“小”事中发现有较高价值的新闻事实,用“小”事件说明“大”的道理。编辑、记者、主持人与土地贴得越近,与农民贴得越紧,才能与农民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这样的广播人,才会喜农民之喜、忧农民之忧。城市化进程中的对农广播需要更多的“贴近土地”的对农广播人。
三、在城市化进程中关注农村广播节目质量,让农民享受到对农广播好声音
麦克卢汉(MarshallMcluhan)曾经提出过两个著名的论断:“媒介即讯息”与“媒介即按摩”,他的观点非常鲜明地提出了受众从媒介中寻求的两种东西,一种是信息资讯,一种是心理上的放松和抚慰。农民最愿意接受的是那些贴近他们心理需求、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东西。广播节目质量始终是广播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是广播媒体的生命。农民收听广播,是想从节目中获取有效的信息,满足自己的需要。媒体融合时代,城市化进程中的现代新型农民收听广播的选择性更大,如何才能使对农广播节目听得美,让农民“乐不释耳”?与城市相比,农村的信息相对闭塞,且农民有较强的被动、守旧习惯;关注农村广播节目质量需要在策划上下工夫,需要充分利用广播媒体的特点,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方位的节目下乡活动带动栏目创新。如“科技下乡”“培训下乡”“医护下乡”“文艺下乡”等,切切实实地满足农民的需求,赢得农民的认可与期待。将栏目直播间搬到农村,将最新鲜、最真实的乡音、农事送上电波,请农民朋友做客直播间,与专家一起交流对最新涉农政策的理解、最新农村市场信息的掌握,都是吸引农民听众的好方法。现阶段,媒体传递信息的途径无非是“视”“听”两种方式,而广播有幸独享了这其中之一的“听觉”路径,媒介特点注定了必须要抓住农民的耳朵。让农民享受到对农广播好声音,首先要在“活”字上下工夫。丹阳电台《新鲜农村》,对农报道“鲜活”的背后是在农村一线“抓活鱼”。突出一个“新”字,新政策、新法规、新事物、新成就,都是农民应当知道、很想知道但还不知道、对农民有好处的信息。一个“新”字:新鲜事、新面貌、新观念、新追求,题材本土化;一个“农”字,农时农历,时效性强、实用性强、可操作性强。其次,以“专”取胜。农业科技知识和技术是农村干部、涉农企业和农民群众最关心的话题。电视、报纸、杂志媒体和新媒体对农节目不多,即使有也不是专涉农业科技的。县域对农广播可以充分利用与当地农委、农科所、农林等部门合作或联办、协办节目的资源优势,进行专题、专项、专注的对农报道。报道中用故事引、典型串、农民说、大家议的方式,寻找最佳融入角度,寻求主流舆论和民间舆论的重合度,使对农报道人物化、故事化、趣味化,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第三,不同凡“响”,挖掘和运用各种音响元素来丰富对农广播节目的表现手法和传播能力。充分运用主持人点评、现场自然音响、人物谈话、音乐等把新闻事实的声、形、色、味呈现出来,把节目做得有韵律、有味道,入耳又入心。丹阳电台获得中广协对农报道二等奖的作品《播撒春天的希望》,一开始就以记者现场报道形式,展现了主人公——“草菇大王”农民姜小红现场劳动音响,还有反映姜小红生活细节的录音、村民的录音以及团中央书记视察时的录音,等等,引人入胜的音响,使得节目的内容和形式浑然一体,拉近了和农民的距离。这种带“响”报道无疑也是对农广播较其他媒体所特有的竞争优势。本土化“音响”的大量合理运用,更是为对农广播新闻增添了亲和力和可听性。
论文关键字:城市化耕地占用空心村
论文摘要: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耕地被城市占用。本文在分析我国当前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耕地问题的基础上,对城市化与耕地保护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简要阐述,并提出了城市化发展的新思路。
城市化是城市发展进程的概述。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市规划术语》对城市化的定义,是指人类生产与生活方式由农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过程,主要表现为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
城市化必须以土地为载体,但城市化不应该以牺牲耕地为代价换取的。因此,如何协调城市发展和耕地保护的关系,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第一部分我国城市化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给我国城市带来了蓬勃发展的良好机遇。目前,我国城市数量不断增加,城市化及城市经济和社会水平也在持续上升。我国当前的城市化水平已高达40%左右,城市化进程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自1978年到2000年这12年中,我国城市化水平大大提高,从城市数量从1978年的193个发展到2000年的663个;城镇人口增加了2.86×108,年平均增长率为7.2%;其中东部沿海地区开始形成了以特大城市为中心,多层次、功能互补的城市群,西部地区发展相对缓慢。
一、畸形的经济发展模式
推动了盲目的城市化城市化的发展动力来源于工业化,虽然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也是以快速发展的工业为推动力,但是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国城市化的盲目性。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以来,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促使我国经济得到了迅猛地发展,使GDP的增长速度平均保持在9%左右,但是我们面临的问题是内需严重不足,致使我国经济的发展严重依赖于出口和投资,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资最大,不断地建楼盖房、修路架桥的同时加快了我国城市化的发展。根据2013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1995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20019.3亿元,到了201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已经高达374694.7亿元,是1995年的18.7倍。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不少的地方政府也将城市化建设当成是政绩工程,从而大规模建城、造城,出现了城市规模盲目求大、以大为美的怪象。其实早从2001年开始,全国范围内不同类型的城市就做出了大型的城市规划,64%以上的地级城市在谋划着建设成为国际化大都市。虽然国土资源部于2002年对城镇用地规模提出了相应的要求,严格控制土地供应总量,坚决纠正盲目扩大城市建设规模的不良倾向。然而全国范围的城市化运动并没有因此而停止,根据统计发现,我国的城市总共加起来才六七百座,其中竟然有183个城市提出要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或“国际化城市”。同时,还有一大批城市盲目地追求“大都市”、“新城市”、“洋城市”,甚至要对一些有城市自身特色的老城区进行改造。诚然城市化的加速发展能够拉动经济增长,根据相关研究表明,目前每提高1%的中国城市化率,可以带动1.5%的GDP增长,而每增长1个百分点的国内消费,则能够拉动6个百分点的GDP增长,因此,扩大消费者的需求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来说更加重要。但是我国的实际情况却是高高在上的房价使得城镇居民的消费投入受到了抑制,资料显示,我国最终消费率即最终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81年的67.1%下降到2012年的49.5%,其中2010年只有48.2%,达到历史最低水平。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或地区相比较,我国居民消费率比金砖国家平均水平低10个百分点,最终消费率要低于日本、韩国在经济增长最快时期的消费率,我国消费率无论在总体的趋势上还是在每年的绝对值上都已经偏离了世界平均水平。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为了刺激经济发展,为了保证GDP增长,依然选择了依靠基础建设,数据表明,2012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高达137.89%①,这意味着全国上下都在声势浩大的建公路、盖楼房。加上国家还出台了适当放宽户籍限制的政策,目前不论是广东,还是无锡、南宁等地都进行了以放宽户口准入为主要内容的户籍制度改革,吸引了更多的城市新移民,越来越多的农村人进入城市,越来越多的小城市人口留在大城市。他们如果想要在城市中立足,就要通过不断地攒钱买房来实现,进一步刺激了房地产业的发展。但是我国楼市的繁荣并非是理性的,高昂的房价大大地削弱了居民对其他消费品的购买能力,严重地抑制了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导致内需不足;但是,假如马上缩减城市基础建设,我国的经济将会立刻有所回落,增速放缓,导致失业、通胀等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因此,这种非健康的经济发展,导致了我国盲目的城市化。不能盲目的城市化,但又不得不城市化。
二、促使城市化和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1.制定合理的城市规划各地区的城市在发展时要依据自身的经济状况、产业结构以及地理位置等特点,制定出各自城市的总体规划、符合城市化发展的相关政策,明确城市的发展方向,比如定位为旅游型、经济型还是文化型城市等等,建立成有独特个性或者特征的城市。同时还要加强区域的协调发展,城市群已经成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战略,城镇化应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大城市为依托、以中小城市为重点,逐步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继续推进城市布局形态的优化。
2.推进户籍制度创新政府要意识到我国目前户籍管理制度存在的弊端,要建立以居民居住地登记及变更登记制度,以居住地和职业划分城乡村人口。同时,完善流动人口的生活和工作管理制度,实现在就业、医疗、社会保障以及子女入学等各方面可以享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待遇。
3.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在市场引导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经济结构,扩大就业,规范劳动力就业市场,加强政府促进就业的公共服务职能;积极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加快“棚户区”改造;大力发展医疗卫生及文化教育事业;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对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进行建设,重点防治流域水污染问题;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化建设及产业技术进步,支持服务业发展;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完善税收制度改革;发展金融业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一、失学问题出现的原因
(一)学校方面
撤销农村中小学教学点,城乡的学校接收了大部分的农村学生,就学人数急剧增加,同时由于城乡学校处于中心位置,距离农村地区学生住所较远,接收学校多采取寄宿制来接纳前来就读的偏远农村学生。
1.寄宿制学校伙食、学生管理、安全管理没有合理安排
造成学生许多生活上的困难和心理上的失落。如在定期由学校返家及返校的时候,学校没有统一的接送措施,而由学生自行返校,在马路上随处停车、转弯,致使撞车、翻车事件经常发生;学生生活饮食大多倾向于小零食和方便面之类,再加上个别学校食堂饭菜质量差,不讲究营养搭配,致使有些学生身体抵抗力弱,经常生病,给孩子的学业和家长的生活带来很多的不利。有些实行寄宿制的乡镇中学由于学生数量多,寄宿条件非常简陋,后勤配套设施不到位。
2.人数过多
论文关键词:农奴制生产力城市化传统思想
论文摘要:英国从11世纪“城市兴起”至18世纪工业革命的7个世纪间,劳动力转移进程缓慢,城市化和工业化成果不及工业革命后一个世纪的成就,主要原因在于三个方面:政治上封建农奴制阻碍农村人口流动;经济上农业生产力落后,难以将大量农业人口从土地上解放出来;观念上封建传统思想在相当程度上限制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人口流动。
18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使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成为世界范围内的一种历史运动,到1851年时英国已经有超过一半(510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里,基本上实现了城市化。不过,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并不始于工业革命。作为一种历史现象,劳动力转移和人口流动由来已久,在工业革命以前一直存在着,如果从11世纪“城市兴起”算起,至工业革命发生已有六七百年之久,然而在工业革命前夕,英国城市居民在总人口中仅占到2100,农村中多数居民(一半以上人口)依然从事农业生产。可见,工业革命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进展缓慢,在7个世纪里所取得的成就竟然不及工业革命后一个世纪的成果。
关于工业革命加速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市化进程,中外学者多有论述,而对于工业革命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异常缓慢、严重滞后状况则视为正常现象,很少专门论及。本文试对此作一简要分析。
在中世纪,英国农奴制的存在严重制约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和人口流动。在封建农奴制下,农奴没有人身自由、迁徙权利和婚姻自由,也没有择业权利,英国法学家勃拉克顿的名言“今天晚上还不知道明天早上将要做什么”,正是对一个人农奴身份的典型写照。由于没有所耕种份地的所有权和占有权,农奴要为封建领主提供劳役来换取对这一小块土地的耕种权。在农业区劳役多是一些耕、播、收割之类农事。据中世纪史专家马克直先生研究,农奴1月份往地里送肥料,肥料送完耕种春播地;4月份翻耕休耕地,种蔬菜、修整果园,一直做到5月末;6月份收割干草,再耕一次休耕地,然后在春播地上除草;8月份收割谷物,主要是大麦、小麦、燕麦和裸麦,收割后进行运输、打谷工作;10月份进行秋耕秋种,播种冬小麦,此外,还要采集水果、林中伐木和修缮房屋。除了正常劳役“周工”外,农奴还要给领主“帮工”(boon-work),主要在6月份干草收割和8月份的秋收季节。在没有领主自营地的庄园,劳役则多是剪羊毛,牧羊、牛、猪,修理羊圈,提供运输,修路等其他形式。可见,农奴们大部分时间须为领主服劳役以及在自己份地上进行农业劳动,不能自由从事庄园手工业等其他生产活动。
除领有份地的农奴外,英国庄园里还存在为数不少的小土地持有者(Small-holder),“因为闲暇时间较维兰大农为多,他们偶尔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力”。不过,我们不能过高估计这些小农的“自由”权利,这种自由是“相对的自由”,是与维兰大农的不自由相比较而言的,当他们的自由与领主的意志发生冲突时,自由就不复存在。在许多庄园,领主农忙季节的“帮工”不仅要求农奴参加,也往往要求自由佃户到场,包括村庄里“绝大多数强壮人口”;对于数月或半年召开一次的庄园法庭,有关农奴事宜的亦要求自由佃户出席;在有“自由农民故乡”之称的肯特郡,许多自由农民也要承担轻微劳役。可见,封建庄园里的农民,无论维兰大农还是自由小农,他们的“自由”是非常有限的,较之从事家庭副业、商贸活动所需要的自由相去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