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创新能力论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摘要】年幼儿童具有天生的好奇心与创造力,他们对周围世界充满着惊奇,不仅喜欢触摸、摆弄、操作,还会提出种种问题,表现出他们渴望认识周围世界和学习科学的需要。及时而适当的科学启蒙,创设有助于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科学教育环境与材料,让他们在内部需要和愉快地情绪下学科学,感受科学,同时,注重幼儿个体差异,让他们在相互学习中产生创造欲望,激发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1.创设主体参与情境,激发幼儿创新的热情
在教学中,我采取师幼互动的创新教育教学活动,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鼓励幼儿大胆创新,还幼儿主体的地位,并为其提供创造的机会和条件。现在我采取创新教育教学活动,解放幼儿,让幼儿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想,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用自己的双手去感受自然和社会是最重要的。这样成长的幼儿不愁没有创新的兴趣和精神。
在实践中我是这样做的:
1.1呵护幼儿的好奇心,允许孩子犯错误。
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也就是积极思维的过程。幼儿好奇心很强,能频繁地提出各种问题,并会自作主张地去解决某些问题,结果会做错事。这时,教师和父母应主动、热情、耐心地对待幼儿的问题,决不能采取冷淡甚至反对的态度。对幼儿的错误,要积极分析原因,在给孩子耐心讲明道理的同时,对孩子的这种探索精神应加以肯定和鼓励。例如幼儿想知道水的性质,可能会因此而弄湿自己的衣服,教师就不能指责幼儿淘气,而是要注意正确引导他们。
第一篇:高校美术教育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一、高校美术教育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创新是美术教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学生欣赏作品、学习绘画除了锻炼绘画技巧以外,更多的是培养一种美的感觉。而这种美感的形成靠的是学生的观察、感受、想象,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这些能力都会最终促成创新能力的提高。美术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感受美、发现美,更要学会鉴赏美和创造美。教师要利用美术教学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确立学生的审美价值,帮助学生建立健全优良的人格品质,以及较强的创新能力。而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将理论知识加以应用或实践,难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热情,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不利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式,在提升自身业务水平的同时,努力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活跃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美术实践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二、高校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和措施
美术教育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描绘事物的能力,更要求学生通过绘画表达个人情感。在学习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感觉能力、观察能力、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要重视美术教育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所起的重要作用,利用美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情趣。
(一)发挥学生在美术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一、创新类题目选题方法
1.创新类题目选题总原则毕业设计选题小组或指导教师在具体拟定创新类毕业设计题目时,如何以统一的标准或目标去选题也是值得讨论的问题。就地方高校目前现状而言,大部分教师分别毕业于不同的高校,学缘结构存在差异,职称学历不一,对创新的理解不同。在此情况下就需要有个统一的选题标准或者说目标,以保证题目的统一性及有效性,即规定统一的选题总原则。提出的统一选题目标在实际运用中首先要可操作性强,而且可以给选题组或指导教师以较大的自主空间。本专科毕业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努力完成毕业设计,并应用毕业设计成果在学术期刊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或申请专利,可以充分反映毕业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运用及创新能力。如果学生完成了毕业设计,又能够撰写学术论文公开发表或申请到实用新型专利,则可认为学生在完成毕业设计过程中有创新行为。因此,创新类毕业设计题目选题总原则目标是:发表学术论文(小论文)为目标的题目;以申请实用新型专利为目标的题目。
2.以发表学术论文为目标类题目的选题方法单纯发表学术论文(小论文)为目标的选题方法需要选题小组或选题教师做一定的基础性工作,经过笔者及组成的课题小组研究并实践,认为文献法选题是最可行的一种方法。选题小组教师需要有选择性地查阅大量文献,围绕专业背景甚至本专业特定刊物拟出毕业设计题目。目前国内期刊种类繁多,为了能充分保证选题的质量,并且保证完成的毕业设计能够达到预期目标,查阅文献时,应以中文核心期刊刊物为主,辅助一些大学学报或者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并从中筛选出可以作为普通高校本专科的毕业设计选题参考。对筛选出来的参考题目进行初步研究,通过适当修改完成题目的拟定。这类题目在保证实践成果的同时应具有一定理论深度,最终可以实现在完成毕业设计的同时完成1篇学术论文并公开发表。
3.以申请实用新型专利为目标类题目的选题方法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对普通本专科学生来说难度很大,但是获得实用新型专利是很有可能的。攀枝花学院交通与汽车工程学院(笔者所在学院)学生邓清国目前已获27项专利,其他许多学生在校期间也有获得专利的经历,证明普通本专科生是具备相应能力的,此种选题思路是可行的。此类题目可从实际生活经验、观察及分析得来,以解决日常生活或学习中小问题为核心选择题目,也可结合学生所在学院实验室建设中需开发的简单仪器设备选择题目,当然进行选题时也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专业背景。例如,生活中可能会用到的家用小型粉碎机设计、汽车实验室用的发动机翻转架等。此类毕业设计题目完成后,有可能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一种便利,或者为实验室增添自制设备,减少实验室建设开支。学生本身根据实际情况申请专利,在为母校赢得荣誉的同时,也为其就业或升学提供有力的支撑,实现双赢。
4.论文专利相交叉的工程实际变形类题目根据企业和生产实践需求选择毕业设计题目,这类题目最终成果可以用来或申请专利。在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深入探讨,既然题目是来源于生产实践,那么在确定题目时,应选择实际工程问题的变形还是选择企业需解决的一个工程实例呢?国内一些学者提出为避免“假题真做”,尽量与企业合作,找工程实例来做。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碰到了两种困难:企业不愿意和高校合作或者认为普通的本专科生不具备承担相应设计任务的能力,导致工作难以推动;因时间有限,即使学生完成毕业设计情况较好,教师也付出了很大的心血,毕业设计质量较实际应用还是有一定差距,需要花长时间修改,并做进一步验证后方能采用。因此,来源于工程实际的变形类题目成了选择目标,可以保证此类题目完全来源于企业生产需求,同时经过指导教师的改良,学生通过努力可以完成比较完整的设计题目,从而保证了毕业设计质量。
二、毕业设计选题时应规避的问题
一、开创学术论坛新模式
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策略分析学术论坛有利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参加学术论坛,研究生可以博采众长,从中获取和充实专业知识,掌握学科前沿的最新动态,了解同行的研究思路、方法和技术。涉猎其它学科领域的知识,能拓宽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掌握多种技能,从而为学术创新奠定必要基础。从心理学的动机理论看,当研究生看到自己的创新思想引起参会者更多的关注与重视时,就有动机学习和创新,会使自己充满成就感,也有利于激发创新意识,增强科研创新动力,通过浓厚学术氛围的熏陶,还有积极进取勤奋学习、刻苦科研使创新能力得到提高。同时还能激发研究生学术热情,启发科学思维,在其读书报告基础上进行学术观点展示,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并逐渐凝练其研究领域成果。
(一)以“发现教法”为基础
开创学术论坛新模式发现法(也叫探索法)是美国认知主义心理学家杰罗姆•S•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一书中提出的。探索法在当前的研究生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学术论坛活动就是充分运用发现法这种教学法,要求研究生在导师的认真指导下,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学习,搜集文献资料,形成学术观点。“发现”某一具体学科领域事物变化的因果关系及其内在联系,形成概念,获得原理。我校通过开展研究生学术论坛活动,引导研究生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学术交流,培养研究生创新思维和能力。发现法是开展研究生学术论坛的理论基础。为全面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推进学风建设与研究生教育,我校教育学研究生加强学术坛活动建设。
1.高度重视
保障“有效开展”学术论坛“有效教学理论”要求研究利用和遵循规律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方法策略,为了保障学术论坛活动的有效开展,切实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教育科学学院成立了“学术论坛工作领导小组”;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在征求同学意见的前提下,合理安排每位同学的报告时间,做到了定时定人开展学术论坛活动。与此同时,每次论坛活动均要求报告同学邀请其导师在内的1-3名老师莅临指导,并针对同学拟定的报告题目、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等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一河北省农业专利产出现状及分析
为全面了解河北省农业专利产出现状,该项研究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为平台,检索2004—2013年河北省申请的农业专利信息。按照国际分类法,选取IPC分类号为:A01(农业;林业;畜牧业;打猎;诱捕;捕鱼),共检索到3318条数据。由于专利涉及到多个学科,IPC分类号不止是一个,因次,对检索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只保留IPC主分类号为A01数据。
1专利申请数量逐年增长
但发明专利授权量少统计结果显示,在2004—2013年间,河北省共申请农业技术专利2948件,每年产生的专利虽然有波动,但整体呈上升趋势。从2004年的267件,提高到2013年的541件,增幅为251.3%,年均增长率为15.86%。但最能体现自主创新能力的发明专利数量比较少,在2948件专利中,有实用新型专利2026件,占68.72%;发明专利922件,占31.28%。在发明专利中仅有323件为授权专利,占发明专利的35.03%。
2专利研发主体个人占主导地位
河北省农业专利中,以个人为第一专利权人的数量比较多,为1808件,占61.33%,其次为企业,占17.94%,研究开发机构以及大专院校,占的份额比较低,分别为11.56%及9.46%。在个人手中,而作为创新主体的涉农企业所占份额并不高,拥有较多创新资源和较强创新实力的农业科研机构及高等学校,所占的份额两者加起来才占到20%,说明河北省的涉农企业、科研机构及高校在农业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并没有体现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