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传统文化概论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摘要:在《概论》课程中,为了提高“思想”部分的教学效果,充分挖掘思想的理论品质,将理论问题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从重点问题入手,深入分析思想的形成、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脉络,有效的解决理论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问题。
关键词:思想;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理论;中国传统文化高校《概论》课程由两大理论成果构成,学好《概论》课程,在理论知识的研究前提下,应充分理解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发展之间的关系,重点掌握两大理论成果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系问题。如果任课教师不能很好认识把握思想的理论精髓,就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重点把握阐释思考了两个方面的问题:
1关于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间存在的关系分析
众所周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新概念,在党的十二大开幕词中被提出,接着又在十七大的政治报告中,作出了相对全面的概括与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涵盖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最为全面的科学理论体系之一。一直以来,思想作为一种重要的理论发展思想,在理论界具有一定的地位,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存在的内在联系或者关系,成为很多学者研究的主要方向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提出与应用,是在几代领导人的不懈努力中诞生的,对于党带领人民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自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后,论述思想的内容被赋予了更多的方面。首先,从《决议》可以看出,思想不但是基于民主革命时期的一种有效理论,而且对于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形成与发展,都始终发挥着重要的影响。
其次,从《决议》可以看出,思想的活的灵魂主要体现在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三个方面。此外,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二者,在组成部分和发展观点方面,都具有极大的共通性。可以进一步概括为,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共同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基础。经过实践的发展与时间的考验,和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被进行了全面、科学的阐释,其作为以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执政为民与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的重要理论基础,对于中国社会的战略性发展计划的制定,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如何根据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将和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定位于制度基础,是中国社会未来发展中非常关键的一个问题。与此同时,十八大报告特别强调指出:“在探索过程中,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的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其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经验以及理论准备,这是其他科学理论无法发挥的作用。在深入研究和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需要从其内容、表达观点的方面着手,有效的将二者转化为新的理论发展成果,并将其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根据,进一步促进中国社会的发展。
摘要:课程思政是高校教学改革未来发展的方向。本文以广告学专业课程《广告学概论》为例,从教学内容、设计思路与模式构建三个方面对课程思政教育进行教学探析。针对广告学专业学生与课程的特点,精准进行教学内容分类版块的建构,对专业课与思政教育融合进行有益探索,形成操作性强、可推广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广告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模式特色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广告学专业立足于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培养,在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提升的同时,还应辅之以人文素养与思想政治素养的培育,这样才能满足广告行业发展的需求,帮助学生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专业信念。因此,广告学专业应以课程教学改革为基点,着力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助力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崭新格局的形成。《广告学概论》是广告学专业的入门课,是为培养和强化学生基本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开设在大学第一个学期,这一时期正是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形成和巩固期。因此,本课程将根据一年级新生特点、专业方向特点及未来职业素养等特点,将思想政治教育全程贯穿于《广告学概论》课程教学中。
1课程思政教学内容
《广告学概论》主要通过讲授广告活动的过程及规律,包括广告发展演变的历史、广告运作的基本原理和规则、广告活动的管理等多方面的内容,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广告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系统掌握进行广告活动的方法和技巧,在教学过程中,深挖广告原理的思政元素,将专业课理论知识和教书育人相结合。课堂教学中,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的物质性、量变质变、对立统一等哲学思想与广告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紧密相联,着重从传统文化、广告哲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广告价值观等角度出发,寻找每章广告学知识点与思政教学的契合点。例如在《广告创意》一章中,以广告创意中的中国风为题,在向学生传授广告学专业知识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培养学生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广告传播自觉性等。另外,通过剖析优秀公益广告作品,以指导“战疫主题”创意为切入点,发掘传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政元素,以达到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影响的效果。
2课程思政设计思路
一、大学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的关系
大学文化是大学之魂,传统文化是大学文化之魂,大学文化建设和传统文化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大学文化建设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中绽放新的光彩。现代大学是继承和传播传统文化的载体,传统文化是因为拥有大学这一平台才会深入大批年轻思想者的头脑,得到最大限度的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宝库,大学文化建设是因为依托着传统文化才有高度和深度。中国大学在传承传统文化基础上应该进行创新,只有将传统文化中的精髓融入大学文化建设当中,形成属于每个大学自己独特的文化精神,这所大学才有真正永久的生命力。传统文化是大学文化建设中创新思想和方法的宝库和源泉,我们要学好和学透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更好地帮助大学文化建设。传统文化在大学文化建设传播和发展过程中,传统文化也要思考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运用何种形式可以更好地宣传,传统文化也要在继承的基础上与时俱进。
二、传统文化融入大学文化建设的实效机制
1.加强教学课程中文化课程的比重大部分理工科学校的课程教学计划中,文科课程少之又少,基本也就是马克思哲学理论、思想概论、世界当代政治与经济、形势与政策课等基础课。并没有文化深度解析、文化理论传播、文化基础知识介绍的理论课程,使得在高等理工科院校出现了在校大学生不关注时事、不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改变这一现状,只能是在本科或者研究生教学计划中加大文科课程、文化课程的学分,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2.加大学校文化活动中传统文化思想的注入纵观高等学校校园活动,我们发现基本上以执行上级文件组织的活动和学生参与度高的活动为主,要么流于形式,要么没有核心价值观。我们应该从活动的制定中,让执行文件类的活动接地气,让学生喜欢的活动提高度,在总体把握上要时时刻刻想到传统文化的思想,让流于形式的活动达到学生喜欢,让学生喜欢的活动使得学生受益,不再是简简单单的举办活动,而是借助活动让传统文化得以传播。大学生是全社会的希望,我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守住这一阵地,让传统文化的光辉在这一土地上发光发亮。传统文化传播搞得好,对于大学文化建设、学生本人甚至于社会都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作者:刘琳单位:西安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一、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准定位“大学语文”
“大学语文”始于1938年的“大一国文”,作为大学非中文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一直开设到建国初期,1952年院系调整后取消。1979年,在匡亚明、苏步青等先生的倡导下,高等学校重开“大学语文”,继而成为国内各高校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迄今已逾30年。然而,由于对教学目标、课程定位等的认识存在太多的差异,使得大学语文在高校基础课程体系中处境尴尬。2004年,《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连续刊发有关大学语文课程的文章,引发了全国范围的讨论,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注重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2006年颁布的《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特别强调:“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2007年3月,教育部高教司转发的《高等学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研讨会纪要》明确指出:“在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中,大学语文应当成为普通高等院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由于国家法规性文件的硬性规定,大学语文被国家重视并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至此,在高校开设“大学语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基本上已无争论。然而,关于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问题,却一直歧见颇多、持论纷纭,归结起来主要有:(1)人文论:培养人文素质;(2)文学论:提高文学鉴赏能力;(3)文化论:提升文化综合素质;(4)工具论:强化听说读写技能;(5)综合论:人文性(道)与工具性(器)融合。那么,到底应该怎样定位“大学语文”呢?2004年10月,全国大学语文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在昆明召开,“大学语文”的课程定位成为会议的主要议题。会上提出,大学语文的课程性质,应该定位于“高校素质教育”范畴,落实在人文素质教育层面。具体内容包括:“第一,仁爱精神:体现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人道、仁爱的以人为本的精神;第二,国家民族意识的培养:现代国家、民族文化和爱国主义是其内涵之一;第三,以道德为标准的主体人格精神:中国儒、释、道自古重视主体人格精神;第四,中庸为贵的和谐精神:中和即中庸,即同和;过犹不及的精神;执两用中的精神;第五,自爱自重自省自悟的自利精神。”按此界定,显然极大提升了“大学语文”的课程地位,使之与注重吸储知识和训练能力的一般性通识课区别开来,表明了综合性的人文素质教育是“大学语文”的独有特质,应在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中发挥核心作用。同时,这一界定也与《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来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规定性内容基本相符。
换言之,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标准来定位“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和课程内容,也符合“大学语文”作为母语教育课程的实际属性。“大学语文”应该是综合性的人文素质教育课,而人文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所蕴涵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如“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等基本精神,一直内在于中国人的思想、情感和行动中,成为我们创造新文化、新历史的动力和基础。在当今“全球化”、“地球村”的时代大背景下,中华民族将以怎样的姿态参与世界合作与竞争,进而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挑战。所以,对于中华民族的语言文字、文化典籍、文学艺术、科技工艺、哲学宗教、伦理规范等丰厚遗产,如何继承和创新使之进一步光大辉煌,应该是我们的立国之基和立人之本。这是一项关乎国家民族发展强大的根本性任务,高校责无旁贷。基于此,在大学语文课程中渗透和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具有了极大的可行性。在大学生已经基本具备独立的分析和思考能力的前提下,与“中国文化概论”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相比,“大学语文”是以具体的母语文本阅读为主要学习形式。这就使得大学生可以通过有关中国哲学、历史、艺术、文学、宗教、民俗等作品篇章的阅读,来具体形象地感受和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因为作品篇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载体,也是形象载体,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自主学习相结合,学生便可以由感性到理性、由“点”及“面”地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厚重与博大,领悟其精髓。由于这个特点,“大学语文”便成为“中国文化概论”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前置性课程。也可以说,以具体作品篇章讲授为主要教学形式的“大学语文”,与宏观性把握的“中国文化概论”和断面性讲授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起,阶梯式地构成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课程群,其中,“大学语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在“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按照的讲话精神和教育部《纲要》的明确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高校相关课程体系中势在必行,“大学语文”尤其要担当重任。但实际情况却是,“大学语文”逐渐被边缘化,既没有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某种权威地位,也没有外语课程的强势现实需求,处境越来越尴尬。若要改变这种不利现状,就须牢固坚定地确立“大学语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中华民族精神的课程定位;同时,也要解决好课程自身建设层面的几个主要问题。
(一)高职高专大学语文教学模块
分块解析教学模式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此方法又取决于教学内容。因此,大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构建是从教学内容板块来区分教学模式的。
1.中国语言和文学常识模块
大学语文教学内容涉及面非常广泛,要求教师在有限的课时内面面俱到讲授所有知识是没有现实性的。但是中国语言和文学常识又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内容,基于高职高专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常识掌握薄弱这一特点,这一模块内容下应包含:(1)中国古代文学知识;(2)中国现当代文学知识;(3)外国文学常识;(4)中国语言文字常识。在这一模块下,常见的教学思路有主题式、文体式或文史式。
2.中国文学作品的文学鉴赏模块
大学语文与高中语文不同,大学语文不仅仅是立足于指定的文学作品篇章,更多的是引领学生领略中国语言文字之美,体会作品背后传达的人文精神、思想内涵。从这一角度来说,大学语文更能体现出教书育人之理。教师在梳理这一模块时,可以遴选经典文学作品,联系作者所处的时代和人文精神,从作品的语言层面到精神内涵,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全方位讲解剖析,从而让学生理解作者、理解作品,感受其文学魅力,进而引领学生感悟人生提升其人格,促进其进步,加强其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