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传统医药论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991年10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在北京召开国际传统医药大会。国家副主席王震宣布开会,国务委员李铁映代表中国政府致开幕词,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传统医学专家和22个国家的卫生部高级官员参加会议。
大会收到21个国家和地区的学术论文2218篇。
总书记的题词是“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振兴中医中药事业”;
李鹏总理的题词是“发展传统医药,为人民健康服务”。
会议期间,李鹏接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中岛宏及与会1000余名中外代表。
会议一致通过了以“人类健康需要传统医药”为主题的北京宣言,并建议每年的10月22日为世界传统医药日。
摘要:结合校本文化、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中医药学生特点对中医药院校课程思政进行定位,并通过整合教材资源、优化教学内容、创设思政情境、改革考核方式等途径对大学语文课程思政进行全方位改革。
关键词: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思政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理念,也是国家提倡回归教育价值本源的重要举措。近年来各高校都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先后进行了课程思政改革。课程思政不是一门课或者一类特定的课程,它是一种教学理念,是以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其核心就是深入挖掘各类课程的隐性思政教育元素,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各门课程的特点,潜移默化地开展思政教育,从而使各门课程与思政教育有机融合。随着课程思政建设向纵深推进,高等中医药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应该结合自身学科特点和实际,结合中医药院校特色及学校办学理念,挖掘大学语文的隐性思政资源,积极探索大学语文课程思政改革。
1大学语文课程的优势与价值
目前,大学语文课程在中医药院校的课程设置中一直处于较为尴尬的地位,一方面,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比较模糊。在二级学科目录上其名称是“课程与教学论”,这是归属于教育学下的二级学科,这种学科定位和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存在较大差距,没有突显大学语文品味文学经典、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而仅仅把它作为一门考查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基础性课程,这使大学语文与专业课相比处于弱势地位;另一方面,大学语文作为公共课的地位不突出。在中医药院校中,大学语文既没有思政课程的权威性,也没有大学英语的实用性,课程学时较少,且只开设一个学期,这使大学语文自身优势与价值未能得到充分重视与挖掘。
1.1大学语文蕴含丰富的隐性思政教育资源
[论文关键词]蒙药传统炮制独特工艺
[论文摘要]蒙医药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是蒙古族人民长期与疾病斗争的经验总结。蒙古族人民在同各种疾病作斗争的慢长实践以及同其他民族医药学的相互交流和结合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完整、独特的医疗和理论体系。它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传统的炮制技术和以独特的疗效,它和汉医、藏医、壮医、维医、回医一样是祖国民族医药学宝库中的一颗绚丽的明珠。
蒙药来源于天然矿物、植物、动物。蒙医用药的特点是口服、外用等方法。蒙药应用以生药为主,其目的是为了原药的气、味、质和效能等。但对部分有毒性、气和腥味的药物必须进行必要的炮制后,才能应用,如草乌、寒水石、野猪粪、万年灰等必须采取有效的炮制方法。
蒙药的传统炮制工艺大体上分为水飞,砂烫、清炒、火锻、制炭、奶制等六种。蒙医在药物的炮制过程中常常喜欢用羊、牛、马奶和奶油等特产来解除某些药物的毒性或改变某些药物的性质。例如:寒水石的炮制就有寒制、热制、烈制、温制、灰制、泡制等六种方法。根据病情的需要而采纳不同的炮制方法,如;治疗热症时采取寒制法,治疗寒症时才用热制法。另外,蒙医常用诃子汤来解除某些毒性药物的毒,比如:草乌等毒性的药物常用诃子汤煮的炮制方法。某些需要曾强滋补的药物,如;玉竹、黄精、白岌等常用牛奶、肉汤等营养进行炮制。用现代科一学方法来分折这些富有民族特色的炮制工艺也是很有道理的。
小结:蒙药学理论包括二性、五元、六味、八质、十七功效等内容。蒙药取材广泛,炮制独特而简单,多用生药,而且用量少,节省药材,便于保存、携带和服用,具有临床疗效好,副作用少等特点。蒙药有传统古方、单方、验方、秘方。其剂型分为汤剂、散剂、丸剂、膏剂、酒剂、灰剂搐鼻剂、钊一剂等十几种。蒙医辨证施治的原则:灵活掌握病情、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治疗方法有清、解、温、补、和、汗、吐、下、静、养等十法。此外还有燥黄水、杀热等独特的治疗法则:
蒙药的传统炮制工艺可分为水飞、砂烫、清炒、缎制奶制、制炭等六种。蒙医在炮制过程中常用羊、马、牛奶或奶油等解除某些药物的毒性和增强滋补药物效能,这些从现代科学方法的角度来看,也是很符合道理的,此外,蒙医用的油剂是蒙药所有的一种内服丸剂。一般用于老年人、妇女、体虚者的浮肿、肾虚、湿痹等症、对白瘫风及其他传统医德、类风湿、风湿性关节炎和某些脏腑疾病均有较好的疗效。
中药饮片质量控制科研创新团队成立于2018年,是我校首批科研创新团队。团队现有成员7人,由从事中药炮制、中药药剂、中药分析等不同专业的具有博士、硕士学位中青年教师组成,知识结构合理,能力互补,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科研能力,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图1)。团队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致力于典型中药增效减毒炮制机制的阐释、客观化炮制工艺及个性化生熟饮片质量标准体系的系统研究,在提高中药饮片质量控制体系科技水平和中药炮制的传承与创新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1高水平学术团队建设
团队着重于各成员科学素养的提升建设。在团队首席专家张学兰教授的带领下,团队定期开展内部学术交流,分享科研成果及工作心得,营造了良好的学术氛围,促进了团队成员的学术交叉融合,提高了中青年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图2)。除此以外,团队秉承“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邀请多名业内知名专家来我校进行交流指导(图3),同时鼓励团队成员参加学术交流会议,开拓了团队成员的科研思路(图4)。团队成立以来,成员参加中药炮制相关学术会议、培训班和中药炮制技能大赛80余人次,提高了团队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水平。团队成员获得全国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中药炮制理论与知识比赛”二等奖1项(图5),山东医学科技创新成果三等奖1项。
2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
团队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和山东省科技厅中药炮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基于该平台,团队建立了1个中药炮制传承工作室,购置了书橱、座椅、电脑、打印机、照相机、投影仪等办公设备,用于团队召开学术会议、日常办公,并对团队的科研成果和相关活动资料进行了及时整理归档。同时,建设了3个中药炮制理化研究室,购置了高效液相色谱仪、低温冷冻离心机、快速水分测定仪、冷冻干燥机、固相萃取装置、马弗炉等仪器设备,打造了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
3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
*维吾尔自治区民族医药学会成立于1982年,现挂靠在*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研究所。*6年,学会在自治区科协、卫生厅、民政厅等管理部门的领导和关怀下以弘扬民族医药,促进民族医药的学术交流和发展为工作核心,经五届理事和全体会员的共同努力,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民族医药政策,团结和组织全区维吾尔医药、蒙医药、哈萨克医药工作者,贯彻“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学会的生命力在于活动”的思想,在加强学会组织建设、学术交流、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学术和科普刊物出版、开展崇尚科学科普活动方面作了有益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开展学术交流
本会是我区少数民族医药工作者的学术团体,涉及面和学科较广,包括维医药、蒙医药、哈医药临床、科研、教学、医院管理、制药等领域。要做好学会工作,最主要一点是不断强化自身建设,必须有得力的学会领导班子和热心为广大会员服务的队伍,为广大会员多做实事。为此在自治区卫生厅等管理部门的直接领导下,广泛争求我区各级维吾尔医、蒙医和哈萨克医医院、科研、教学和制药企业以及各级卫生管理部门的建议和意见,并在理事会研究讨论后,*6年召开了学会第六届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自治区民族医药学会第六届理事会。第六届理事会汇集了全区各民族医药临床、科研、教学、管理、制药等领域的老、中、青年专家及科技工作者。。
学会根据西部大开发、科技创新的新形势,着力加强学会的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学会专业技术人员聚集优势,坚持“学会生命力在于活动”的宗旨,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跨地区、跨部门的学术活动,活跃了学术气氛。
1.*6年10月在乌鲁木齐市召开了“自治区民族医药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民族医药的继承发展与创新学术会议”。自治区科协学会部派有关负责人亲临会议。会上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术交流。参会人员就对学会更加有效的发挥桥梁作用,推动维吾尔医和其他少数民族医药事业的发展提出了创造性的意见。会议期间进行了自治区维吾尔医研究所亚武安全性评价中心揭牌仪式,代表们参观了自治区维吾尔医医院,进行了多方面的交流。自治区卫生厅有关领导和来自全疆维医、蒙医、哈医单位的129名专业人员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137篇,其中100篇论文在大会和会议论文集中交流,会前编出被选论文集。向参会者授予了自治区一类继续医学教育学分。
2.为民族医药人员创造再学习和继续教育条件,最终提高民族医药人员队伍的学术水平,促进民族医药各学科的发展,我会规范和强化继续教育项目的管理,开展了继续教育项目。为提高医疗单位民族医药特色诊疗水平,使全区维吾尔医机构特色诊疗技术的规范化,提高各级维吾尔医机构对特色疗法的挖掘、整理和研究水平,*6年在乌鲁木齐市举办了国家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维吾尔医临床经验高级讲习班”。通过学习,学员们对特色疗法资料申报中文献综述、研究技术要求,涉及药品管理法规等方面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为加强维吾尔医特色疗法和专科专病建设工作以及开展更深层次的特色疗法研究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