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初中科技论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贯彻落实教育部“减负”电视会议精神,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1、积极营造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舆论氛围。全区各校在去年1月7日组织教师收看教育部“减负”电视会议后,根据局里的统一部署,立即组织广大教师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讨论,切实提高对减轻学生过重负担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教育》开辟“减负”专栏,开展“减负”大讨论和发表如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意见,召开有关人士座谈会,邀请教育专家作报告和专题研讨会,在报纸、电台、电视上进行广泛宣传,在全社会营造一种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舆论氛围。减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仅成了教育界人士的共识,也逐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和重视。区政协委员《关于全面推进我区素质教育》的提案被列为政协会议的一号提案;暑假期间,区人大又专门组织对部分学校进行工作视察;9月29日,区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专门听取了我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工作汇报;10月13日,区政协又专门召开了一号提案办理情况汇报会,听取提案办理落实情况汇报。区人大、区政协对我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所取得的成效作了充分的肯定。12月6日至8日,省素质教育调研组对我区的素质教育进行了工作调研,通过听取汇报、查阅有关资料、实地察
看了解和召开师生座谈会等,充分肯定了我区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所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
2、采取有力措施,减轻学生过重负担。局里制订了“减负”六项措施,提出“一改五严”,即: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小学生学业成绩评定实行等级制,取消百分制;严格控制考试科目和考试次数;严格执行教学计划、控制学生用资料;严格控制学生在校学习活动总量;严格控制学生作业量;严禁分快慢班和变相分快慢班,规范办学行为。以清查学生用资料为突破口,对全区各中小学的学生用资料征订进行大检查,并建立了对各校教材、资料征订的审核制度。加强对全区中小学执行教学计划情况的全面检查,开展对全区初中分快慢班和变相分快慢班情况专项督导检查,及时纠正了一些学校分快慢班的行为,进一步规范了办学行为。并积极改革实验中学招生制度,由往年的笔试改为面试,极大地减轻了城区各小学因升学竞争而带来的压力,有力地减轻了小学生的课业负担,推进
了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中学、实验中学、*第二高级中学、实验小学被列为市第一批素质教育实验学校。
一、20*年工作总结
(一)教育质量有新提升教育基础不断夯实
1、幼儿教育规范发展。幼儿教育全面发展,全区每一街道(镇)均建成一所中心幼儿园,在园幼儿17314人,入园率96%,幼儿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9%。开展试办幼儿园的全面检查,审批了51所“试办幼儿园”。召开幼教会议,逐步理顺街道中心幼儿园与村级幼儿园的管理体制,使全街道幼儿园做到了“四统一”(即统一招生、统一收费、统一管理、统一考核)。召开幼儿教育集团化管理现场会,推进了我区幼儿教育集团化管理步伐。组织召开幼儿园课程培训会,编制幼儿园情况一览表,推动我区幼儿教育质量再上台阶。组织参加*市庆“六一”幼儿绘画比赛和教师主题环境创设评比活动,我区成绩名列前茅。积极开展示范性幼儿园的争创活动,省示范性幼儿园达到6所,市示范性幼儿园达到6所。
2、义务教育全面发展。继续实施“放两头、保中间、活全局”的发展战略,巩固了“两基”成果,基本达到高标准。强化学籍管理,促进了全区学籍管理规范化建设。狠抓了“五项工程”建设,全面开展“校舍隐患”排查工作。全年投入资金1250万元,如期完成省农村学校食宿改造工程5个项目,建筑面积达11910平方米。投入2694万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田径场、改厨改厕、硬化绿化及校舍维修改造等项目62个,面积42175平方米。“爱心营养餐工程”和“贫困生扩面工程”落实到位,投入资金270万元,发放营养餐券4746张,义务教育券13946张,资助面达到13.99%。小学入学率、巩固率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达到99.81%,巩固率达到99.98%。盲、聋哑、弱智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为98.02%。“三残”适龄儿童少年、低保线以下贫困家庭子女均享受全免费的十五年基础教育,由民政部门认定的其他贫困家庭子女亦享受全免费的义务教育,投入2万元对20名特困生给予生活补助。
3、高中教育均衡发展。实施高中入学成绩准入制度,设定普通高中、综合高中最低录取分数线。积极推进高中新课改,开展“学科培训——学科调研——成果展示”为模式的新课改活动,组织了12次学科培训,开设了13个学科专题讲座。组织校长、教师外出考察学习,提高高中师资质量。出版了四期《课改动态》。加强课题研究,积极撰写教学科研论文。高中教育全面普及,初升高比例达到99.87%,比2000年提高31.2个百分点。普职教比继续保持1:1。
4、职业教育稳步发展。进一步落实省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发挥职业教育集团作用,与62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投入134万元,加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的校舍建设和教学设施改造。开展百名教师下企业,百名技师进校园的“双百”活动,不断提高专业教师的业务水平。实施*区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爱心营养餐工程,748名贫困生受惠,总金额15万元,占在校生比例11.1%。开展中等职业学校贫困生资助工程,全年投入180万元资助1397人次,占在校生总数的10.5%,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和谐发展。
一、20*年教育工作总结
(一)突出三大重点,塑造了教育新形象
1、透视焦点,优化整合了教育资源
(1)加大了教育投入力度。20*年,预计教育事业总支出5亿元,其中区财政对教育事业拨款达到21285万元,比上年增长9.15%。教育附加收入达到3350万元,比上年增长16.93%。人民教育基金收入达到2355万元。20*年,专门调整、完善了教育拨款政策,确保了中小学校的正常运转,提高了教育经费的使用绩效。同时,顺利地接收了*发电厂子弟学校,平稳地移交了界牌中学,使教育资源得到了有效地整合。
(2)加强了管理监督力度。对学校资金的使用进行了审计,完善了教育经费使用制度。20*年,共对62所学校、幼儿园的财务进行了专项审计,对部分学校的审计还委托社会中介进行。积极配合区审计局对我局的经济责任审计,针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组织全局上下认真剖析,并根据审计要求,逐项抓好整改,有力地规范了财务管理制度,提高了学校财务管理水平。同时,加大“一费制”的宣传和监督力度,坚决遏制教育乱收费行为,严格执行教育收费政策。健全了收费公示制和教育收费违规追究责任制,加强了对收费行为的监督检查力度,以执行“一费制”和公办高中“三限”政策为重点,对学校财务及收费进行定期检查,进一步规范教育收费行为。
(3)加快了教育集团组建力度。20*年,创办了*区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成立*区职业教育集团,加强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打造“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内涵提升,认真落实省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面向市场,接轨就业,普职比继续保持1:1。区职业中专顺利地通过了市中等职校教育教学管理水平评估。整合优质幼教资源,鼓励幼儿教育集团化,20*年,相继成立了时光、苡君、幼艺三大幼教集团。职教、幼教资源得到了有效地整合和优化。
一、20*年教育工作总结
20*年,我区教育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和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构建优质教育基地,打造*教育中心”为目标,以探索“现代学校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为依托,以提升教育软实力为着力点,用改革创新精神和科学发展观理念统领工作全局,结合年初工作思路,真抓实干,奋发进取,开拓创新,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突出三大重点,塑造了教育新形象
1、展示亮点,促进教育事业快速发展
(1)教育创新卓有成效。举办了“中国教育改革实验区(*)”第一轮课题结题鉴定会暨第二轮课题开题论证会;开展了“现代学校制度视野下的小学语文改革”观摩课活动;在“21世纪校长高级论坛”上我区“区域推进学校效能评估的研究和实践”作了交流;10月,向教育部和中央教科所汇报了“现代学校制度视野下的*教育改革”实验区阶段性成果,并对下阶段的探索提出思路,受到了领导和专家的肯定;编著了近40万字的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现代学校制度的实践发展》一书,全面总结了近四年来*现代学校制度实践探索的成果;出台了《*区中小学效能评估体系》,并在全区中小学普遍实施。我区被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中央教科所授予“国家基础教育现代学校制度先进实验区”荣誉称号,开展的现代学校制度探索得到了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2)中考高考再创佳绩。不断加强“三考”的研究工作,完善了《*区高考进步奖励办法》,中考高考再创辉煌。20*年,全市四个省级首批课改实验区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中,我区的平均分、及格率、高分段人数比率分别高于四个实验区平均值的19.84分、6.5%、3.34%,均居全市第一。高考的各项指标稳步上升,全区高考上线学生3301人,上线万人比为68.24,位居全市首位,比全市平均值高出12.65;纯文、理科上重点人数259人,比20*年增加20人,上重点线万人比为5.69,全市第三;全市文、理各前10名中,我区占4名;艺术体育等上本科线人数为269人,比20*年增加47人,实现了“三区第一,全市三强”的目标。
1对科学课程资源的理解
在新课程理念下,现代课程观呈现出多元化、综合化、现代化、实用化、开放化、结构化的特征。课程资源、课程和教学,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有效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有助于提高课程建造的层次和水平。加强实验和综合实践活动,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科学》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是基于学习者的直接经验,也是基于生活实践领域的一门课程。“自然即课程,自我即课程,生活即课程。”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课程资源”这一重要概念。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保证新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目前,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主要有三部分:一是校内的,如实验室、图书馆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二是校外的,包括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科研院等广泛的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三是信息化课程资源,如校内信息技术的开发利用,校内外的网络资源等。课程资源,又可以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前者包括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科技图书、录像带、CAI、CD-ROM、VCD、DVD、计算机软件、报刊等,以及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的因素;后者包括直接决定课程实施范围和水平的人力、时间、场地、媒介、设备、设施和环境等。
科学课程资源需要教师去组织、开发、利用,教师应当学会主动地有创造性的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为教导服务,写作论文还应该成为学生利用科学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的各种资源,在社会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新教材增加了许多实验和综合实践活动。因此,农村学校应该重视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备的建造和充实,并加以合理地、充分地利用。充分理解教材以外的课程资源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要调动学校、社区、家庭、教师、学生的积极因素,形成开发社区文化、乡土文化、自然资源、网络资源等课程资源的合力。要注重因地制宜,广开思路,积极发掘,讲求实效。事实上教师和学生本身就是很好的课程资源。
2强化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
目前,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对于我们的初级中学来说,缺少功能良好的科学实验仪器,实验室设备陈旧,实验室用房紧张,实验室缺乏必要的治理人员等问题,在农村初中尤为突出。非凡是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农村中学,那里的科学实验室条件更差。针对这种情况,有一些农村学校的领导和老师只能是求助于上级的拨款和当地教导部门教学仪器站发下来的一些仪器。许多老师抱怨实验仪器不够用、不耐用或者质量比较差,跟不上现代科技和教导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农村初中科学课程的实验教学上,就出现缺少必要的课程资源,这个问题在新课改的进程中是需要非凡注重的问题。
科学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发展具有非凡的价值。与传统教科书相比,科学课程资源是丰富的、大量的,具有开放性的,它以其详细形象、生动活泼和学生能够亲自参与等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激发学生爱好,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这是传统教科书所无法代替的。为此,在每一学科的课程标准中,都开辟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一节,为学校教师开发利用科学课程资源提出详细建议,教师在执行新课程中,应当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发挥课程资源的作用,使各种资源和学校课程融为一体,更好地为教导发展服务。在新课程中,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共同开发、丰富、整合各种课程资源。科学课程资源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也是在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它需要教师和学生利用现有的一切教导资源,共同去建构。科学课程资源的内容,可以通过探究问题的方式加以呈现,它具有相称的广泛性。在同一主题下,可以从许多侧面考虑,如视角的确定、目标的定位、切入口的选择、过程的设计、方法手段的运用以及研究结果的表达等,均有相称大的灵活性。大量的科学课程资源的内容是为了学生在主动探究或在指导者的启发、帮助下,通过自主选择获得更好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