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初中生论文

初中生论文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初中生论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初中生论文

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培养论文

一、以课文为模本,帮助学生储备语文知识

就苏教版而言,每册书六单元,编者根据每个单元的主题,把文章内容相近、主题相似或体裁相同的文章编入同一个单元。每篇课文担负不同角色,承担不同的功用。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依据单元主题、教学目标、学生实际,充分发掘教材内涵,列出语文知识点。在平时授课中,老师必须以课文为模本,用恰当的方式、方法,突出并强化这些语文知识点的点拨和感悟,帮助学生储备必备的语文知识,为语文阅读打下知识基础。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和第四单元这两个单元时,应依据三四单元的“建筑艺术”“动物世界”主题,教者应吃透编者意图,根据单元教学目标确定每一篇课文在本单元应承担的角色;同时根据本班学生语文学习实际,制定学习课文的方法,并列出学生学习某一篇课文应该掌握的语文知识点。

二、以练习为抓手,帮助学生训练阅读思维

练习不仅仅是对课堂知识点的再现和回顾,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要用课堂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类似的问题。因为,我们的教材提供的课文只不过是个样子,是个工具,学习教材目的是在于运用。在平时的练习中,除了基础知识的再现外,应该加入与当前教学内容相似、体裁相同的文章,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阅读、去思考、去解决,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在阅读运用中理解并巩固所学知识,这样才能使其成为学生的自己的知识。例如,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爱国情怀”主题下的《枣核》一文教完之后,我们教者还可以安排学生课后阅读与之主题一致的文章《桥梁》、《河上笛手》、《萌芽》、《大课堂》、《差距》、《疑窦》、《面向顾客》、《上与下》、《制约》其中的几篇,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一些华人的爱国情结。因此教师平时要以练习为抓手,帮助学生训练阅读思维,从而能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以讲评为契机,帮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

如果说学习课文是储备阅读知识点、精选练习是训练阅读思维,那么讲评就是阅读能力的进一步的提升。我们学校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处在城乡接壤处,学生大多数是来自农村,因此,学生的综合水平比较低,能力比较差。学生所做的课后练习相对来讲比较马虎,质量比较差,这就挫败了教师批阅作业的积极性,其实这是个大忌。对于学生课后所做的练习,我们教者切不可练而不批、练而不评,必须做到有练必改、有练必讲。讲评练习时还要要坚决杜绝讲评只报答案的现象、对答案的情况,要依据批改时学生做题错误的情况,做好批改记录,及时梳理,做出讲评的重点及能力训练点,这样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讲评是“讲”和“评”两方面的结合,“讲”的是学生错在哪儿,“评”的是学生为什么错,即错误的原因,并告诉学生在阅读时注意的问题。老师出练习需要花费精力,讲评练习花费的精力更大,但出练习、讲练习都是手段,目的是训练阅读思维、提升阅读能力。例如,学完《陋室铭》一文之后,我们除了设计了一些本课的练习之外,还布置了一些与本主题相关的文章的阅读,如:归有光的《项脊轩志》,结果发现同学们普遍做得不够好,这时我们教者要抓住讲评这一契机,横向比较,不但要让学生“知其然”更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从而帮助学生逐步提升阅读能力。

点击阅读全文

初中生思想品德教育论文

一、创新导课方式,活跃初中学生的思维

导入新课环节作为教学活动的开端,对于整堂课的教学效果会产生重要的影响。由于当前一些初中政治老师在教学时,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导入环节,千篇一律地采用传统的开门见山的导课方式,久而久之,难免让很多学生都失去了新鲜感,甚至产生了厌烦的情绪,非常不利于调动学生积极的思维,造成了初中政治课堂如死水一般,学生对于老师的问题无法积极地思考和配合,也有一些学生因此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学习失去了兴趣。为了优化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效果,首先,需要老师在导课方面进行改进,课前认真地准备,创新导课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导课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方面的重要作用,进而使学生在轻松活跃的心理状态下参与课堂学习活动。例如,教师在课前精心的准备了一个小魔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体会,谈出自己的感受,以及对于好奇心的理解。由于初中学生的好奇心都比较重,一下子就被魔术吸引了,在事后的讨论发言中也表现得非常积极踊跃,很快进入了一种活跃的思维状态,投入到了新课程的学习当中。这种新颖的导课方式,可以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对于老师的创新能力也提出更高的挑战。

二、摒弃传统方法,运用崭新的学习方式

思想品德课是对初中生实施德育的重要载体,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活动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但是,由于受到传统的教育理念的影响,还有一些老师习惯了唱独角戏,在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仍然较多地采用口头说教的方式,对于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口头说教的方式,无法真正触动学生的心灵,引发学生的思考,还会使学生产生抵触、厌烦的心理,不愿意再听老师讲课。在学生这种消极的心理状态下,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非常低,必然导致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率低下,效果也达到不到预期的目标,甚至产生反作用。因此,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中,老师需要吐故纳新,与时俱进,积极地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大胆地尝试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些学习方式,灵活地运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从而达到优化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效果的目的。例如,教师让学生自主的阅读教材上的许衡和沈强的故事,思考课后的问题给出自己的答案,然后,老师又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相互交流看法,进行思维的碰撞,激发智慧的火花,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老师通过灵活运用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科学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增强了学生的参与性,获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革新评价方式,引导学生的思想行为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实现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科学的评价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效果,可以对于课程的教学活动产生重要的导向作用。由于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最终会反映到学生的日常行为上,原来通过考试的方式来检测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效果很明显存在着不足,无法真正客观地评价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效果,也不能及时地发现教学中存在的不足,需要对于传统的评价方法进行革新,除了考试这种评价方法之外,老师还需要注重对于学生日常行为的评价,以及对于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评价,可以采用诊断性的评价方式,多用鼓励的语言,对于学生点点滴滴的进步及时地给予表扬和肯定,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从而强化学生的积极行为,在这种反复的良好行为中形成了优秀的习惯和思想观念,真正达到思想品德课程的教学目标。初中思想品德教育对于初中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发挥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要更好地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还需要广大一线老师不断创新,及时反思,积极尝试各种新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深刻思考,养成优秀的思想道德品质,实现自我的全面提升。

点击阅读全文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共10篇)

第一篇: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思考

一、规范学生实验操作

实验操作环节是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要部分,只有实现操作的规范化,才能有效提高实验成功率。因此,在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之前,一定要清晰地了解实验步骤,把握实验的关键步骤,充分做好实验前的预习工作,以便能够取得预期的实验效果。比如在进行显微镜使用教学时,教师一定要规范学生使用操作:将显微镜放于离桌边5~7厘米的地方;目镜和物镜的光孔要处于一条直线上,光强使用平面镜,光弱则使用凹面镜;进行观察时,标本距离物镜1厘米,当看到标本颜色时表示目标即将到位,此时要微调粗旋镜,微调细旋镜,让影像更加清晰;当找不到目标时要换换移动标本玻片,直到找到为止。学生在进行实际操作时,教师要进行课堂巡回指导,对各组学生的实验操作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指导,对操作好的学生要予以及时肯定,并及时纠正操作不当的学生,指出错误所在。比如,在进行“洋葱表皮细胞的实验观察”时,笔者很明确地告诉学生要在观察过程中全面了解和认识细胞壁、细胞质以及细胞核等结构,并在实际观察中,对光圈的调整、光线的把握以及其他注意事项进行及时指导,以此来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二、合理安排实验内容

教师要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合理设计安排实验内容,要加强实验内容的层次性和针对性,将实验教学同学生日常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能够活学活用,提高实验教学灵活性。比如,在进行“蝗虫”教学之前,笔者为学生设计了一个小实验,让他们回家捉两只蝗虫,分别将一只的头浸在水中,另一种的腹部浸在水中,然后仔细观察哪一只蝗虫先死去,并仔细思考为何如此。通过该实验,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快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有效提高了学习效率。此外,笔者灵活采取各种方法提高实验教学效果,比如在进行“植物呼吸观察”实验时,笔者用操场上的杂草来替代小麦种子,如此不仅提高了实验操作便捷性,而且还能节省大量的教学准备时间和资源。还有用平常食用的白醋来替代稀盐酸清洗装过石灰水的实验器皿,不仅效果好,而且安全性高,还能有效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三、加强课外实验教学环节

点击阅读全文

初中生活化思维政治教学论文

1.生活化思维教学的政治性

初中政治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远大的政治理想,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就需要学生能够对用敏锐的眼光看待社会的各种现象,不被社会上的各种不良负面信息所误导,对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产生误导。因此教师在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要积极引入相关国家民生的重大事件到课堂的教学中来。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国家的解决策略,感受到生活化思维方式的政治教学特点,让学生通过生活化思维去学习了解初中政治的教学内容,激发学习初中政治的兴趣。例如,在“政府职能”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当前的社会经济,讲述国家在经济危机时,利用政府职能,制定有效的经济政策,保障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学会通过生活化思维教学,能够更加具体地理解国家职能,提高初中政治课堂的教学效果。

2.生活化思维教学的时效性

在日常的社会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层出不穷,而初中生的人生价值观还不够稳定,和容易受到这些信息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初中政治的课堂教学中,要有针对性地引入社会相关事件到课堂的教学实践中来,并对这些事件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剖析社会现象的根源,是学生充分感受到来自生活化思维教学的实效性,进而运用生活化的思维模式去认识和理解生活和初中政治的紧密联系。例如,在当前老人跌倒扶不扶的问题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利用初中政治知识,政府在这个问题上采取怎样的措施,鼓励人们见义勇为的行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通过生活化的思维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化思维教学的实效性。

3.生活化思维教学的乡土性

通常初中生基本上是本地的学生,学生对社会信息的了解大多数都是源自于本地的生活情况。对于本地的风土人情认识更加深刻,对本地的生活有着别样的情感。因此,在初中政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紧密联系当地的人文、地理以及风俗习惯,设计富有乡土气息的初中政治课堂。这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让学生在初中政治的课堂上感受到生活化思维教学的乡土性。例如,教师在讲授“传统文化的继承”这一章节时,江苏的学生可以切身体验到苏州园林的传统文化的魅力;河北的学生可以感受到评剧、皮影戏的风采;东北的学生可以感受到东北二人转和扭秧歌的文化……。学生通过切实的生活体验,并结合政治课本的内容,能够更加深入地对家乡的传统文化做出了解和继承,是初中政治教学具有乡土性的特征。

点击阅读全文

初中生物教学论文(共8篇)

第一篇:初中生物教学的非智力因素

一、主要内容———培养学习兴趣和增进师生情感

培养学习生物的兴趣是学生学好生物课程的前提。没有兴趣,再好的教学条件也起不到作用,只有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促使学生具备探索科学的品质,也才让老师喜爱,学生尊重。例如,笔者讲授苏科版八年级生物《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内容,课前鼓励学生通过网络资源收集有关“DNA和蛋白质究竟谁才是遗传物质”的问题,这个课前实践性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探究和重温前人的实验研究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这样的科学事实:生物学家艾弗里通过实验证明了DNA是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然而他在实验中还发现决定遗传物质DNA中,依然存在蛋白质。新的疑问发生了,到底是哪个起遗传的作用?通过大量的实验再次证明: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学生通过课堂探究,最终找到了决定遗传物质的是DNA的科学依据。这个教学过程,拉近了师生间的情感。新课改下的师生关系是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它有利于发挥学生生物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老师循循善诱之下逐渐步入生物知识学习的殿堂。例如,苏科版生物八年级下册中的《关注自己的健康》,教学中笔者结合课文内容,制作危害人体健康的的图片:可卡因、冰毒、大麻、鸦片、海洛因、摇头丸等,让学生通过这些为人类带来的危害,谈谈如何看待健康。学生可以结合自己已有的社会经验,对如何危害人类健康的事实进行交流,通过交流共享,学生就能懂得健康对人体的重要性,启发学生对生命的珍爱。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分组讨论、知识竞赛,加强与学生的联系,扮演答疑解惑者、鼓励者、表扬者的角色,耐心指导、细心劝诱学生对生物知识进行探索,从而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和亲切感。

二、重要依归———锻炼学习意志和塑造高尚品格

初中生物的教学和学习并不是简单的教授与吸收的过程,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一定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这时候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构建应当把立足点放在学生学习意志的锻炼和学生品格的养成上,积极引导、严格要求,使学生认识到生物学习中遇到困难是难免的,尤其是对于初学者,锻炼他们亲自动手、独立思考去验证实验结果和解决疑难问题的能力。笔者经常向学生讲述生物学家不畏困难、锲而不舍,不断追求生物知识的故事,比如,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用毕生经历写就《本草纲目》;“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不畏艰辛、常年工作在农田地头才取得杂交水稻试验成功;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通过这些感人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品格对生物学习的重要性,使学生从小树立为生物学发展进步做贡献的远大志向,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喜爱生物科学的欲望。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帮助初中生轻松学习生物课程的有效手段之一。生物教师要善于调动全体学生的内在情感,通过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促进学生智力因素的发挥。在生物学科中,教师一味强调智力因素的作用,不但增强不了积极的效果,反而使学生感觉教学内容非常枯燥、难懂。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诸如兴趣、意志力、学习习惯等方面都能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欲望。教学方法包括但不局限于利用丰富的教学实例和教学实验,还应当结合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身心特点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和改进,以最大限度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潜能,从而促进学生生物科学素养的提高。

作者:周红如单位:江苏省如东县实验中学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