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村级审计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
为进一步加强村级财务管理,严肃财经纪律,促进村级财务管理规范化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根据农业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规定》要求,经县政府研究,决定对全县各乡镇经管站的2009年度村级财务进行审计。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审计对象
全县各乡镇2009年度村级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
二、审计内容
(一)财务活动管理情况:主要包括村级财务收支、费用支出控制、报帐程序,村干部固定工资及各种福利补助发放,村级债权债务往来,村级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等。
村级经济是农村最基层的公有经济。市场经济条件下,村级经济在其蓬勃兴起过程中,同样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强化村级经济审计监督,规范村级经济管理,保证村级经济持续、快速、健康、有序发展已经提上议事日程。笔者从南通市崇川区的实际出发,就此问题发表一点意见,以与各方见仁见智者交流与探讨。
一、强化村级经济审计监督的必要性
1、村级经济已成为灿烂醒目的亮点
崇川区是南通市主城区。据2000年底统计:辖区面积57平方公里,人口40万,全区辖6个街道,3个乡,216个居委会,40个行政村。行政村中共有人口60351人,其中农业人口33224人,耕地14624亩。行政村紧挨城市边缘,有的村与城市居委会犬牙交错,相伴而生。村级经济结构涵盖了一二三产业,是典型的城市近郊型经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各村广大干群解放思想,大胆"闯""新",变区位优势为发展优势,变"城角落"为"金角落",变"好市口"为"好市场",变"存量"为"增量",村级经济总量大幅度增长。2000年村级国内生产总值41772万元,比1995年净增长3倍,占乡、村国内生产总值的53.3%,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22.1%;村级缴纳国家税收6288万元,占乡村纳税总额的59.4%,占全区税收总额23.5%;村级资产总额82322万元,比1995年净增长3.6倍,最高的村达到8757万元;村级净资产38736万元,最高的村达到374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5511元,最高的村达到8432元,最高的村民小组达到20000余元。至2000年已经村村达到小康水平。村级经济已经成为区域经济内不可小看的闪光夺目的"亮点"。
2、村级经济已成为最具有活力的经济热点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村(组)所有、管理、经营的资产越来越多,越来越受到投资者和经营者的青睐,土地房产转让、出售、出租业务频繁;合资、合作、独资等对内对外招商引资活动不断。不同的投资形式,不同的利益主体,不同的资产形态,编织了不同的经济、财务关系,村级经济成分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农村,不再是昔日单纯的耕耘土地,已经是今朝商贾竞逐的海洋。村级经济已经成为实力雄厚、生机盎然的经济"热点"。
【摘要】农民是“三农”的主体,也是“三农”建设的关键。新农村的建设要落到实处,不流于形式,让农民得到切实的好处,要保证支农资金得到有效的运作,保证农民从新农村建设中真正得到好处必须加强村级财务审计。而由于村级财务审计的特殊性,其在审计目标、组织形式方面、监督方面必须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以此保证支农资金的有效合法使用,切实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
【关键词】村级财务审计目标;村级财务审计组织;新农村
一、村级财务审计目标模式
(一)村级财务审计目标确立的影响因素分析
1.农村社会发展需求是影响审计目标确立的根本因素。20世纪,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和发展,以及农村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农村蓬勃发展起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村务公开制度,这是我国农村治理结构的重大改革。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在转型过程中的部分村级财务会计管理工作混乱、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民主监督执行不力,引发了一系列矛盾,产生了诸多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利因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关系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举措,同时也是一项繁重的历史任务和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如何有效应对农村财务管理混乱问题,保证财务公开制度顺利实施,满足当前农村发展的需要,是影响审计目标确立的根本性因素。2.审计能力是影响审计目标确立的制约性因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体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综合概念。农村改革的成败将直接影响整个国家的稳定发展,这对村级财务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部分农村地区在加强村级财务审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且一些地区正在进行村级财务审计的有益探索。但是,还远远不能满足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所对它的期望。其原因之一就是审计能力不高。村级财务审计是新农村建设下所产生的一种新的审计模式,其在审计技术、方法、审计理论上还远远不如三大审计那么完善。这就决定了审计能力满足农村社会发展需求的有限性,成为审计目标确立的制约性因素。3.农村社会环境是影响审计目标确立的现实因素。农村社会环境包括农村科学技术水平、农村社会传统文化、村民道德素质、信仰及民众对村级财务审计职业的认识、对审计结果公允性、可靠性的看法等。目前农村社会环境对村级财务审计工作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审计科学技术水平上,随着农村集体经济向工业型、市场服务型、土地流转型、城郊开拓型、资源开发型发展的趋势,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观光农业、效益农业不断涌现增加了村级集体经济核算的复杂性,对村级财务审计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另一方面表现在诚信、人情、人治对于审计实践的制约。目前我国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农村社会诚信体系尚未健全,为财务审计工作达到既定目标增加了困难。因此,农村社会环境是影响村级财务审计目标确立的现实因素。
(二)村级财务审计目标模式的确立
根据有关规定,经市政府研究,决定于9月上旬开始在全市开展年村级财务审计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开展农村财务审计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一)审计的目的
通过开展审计监督,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遏制财务管理混乱的势头,促进“村账乡”工作规范有序开展;通过对农村承包合同的审计,促进承包合同的兑现,保护合同双方的正当权益;通过对农民负担的专项审计,制止各种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集资的行为,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切实维护农民的利益;通过对粮食风险基金及良种补贴资金的审计监督,防止截留、挪用、抵扣现象的发生,使党的惠农政策真正送到千家万户;通过开展村级财务审计,查处违纪案件,预防和制止经济犯罪,为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秩序。
(二)审计的重点和主要内容
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重点是:财务收支情况的审计,村级转移支付资金的使用情况,“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审计,财务管理制度执行情况的审计,涉农收费情况的审计,债权债务清理、财务公开、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要重点审计,集体土地征用、补偿费出租变卖集体资产等组织专项审计。
农村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工作,依然任重道远,还需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常抓不懈。
(一)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加强对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领导。农村财务管理事关党群、干群关系的改善和人心向背,是巩固农村基层政权,扩大基层民主,实行民主监督的重要手段,是加强基层对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建设,完善统分结合双层经营体制的重要环节,是农村稳定、社会安定团结的重要保证,务必引起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切实加强领导、精心部署,采取有力措施,把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二)加大《条例》的贯彻力度,强化村财管理和监督
1、加强各项村财管理制度建设。(1)建立集体经济收支预决算制度,严格控制非生产性开支;(2)建立严格的票据领用核销管理制度,杜绝收入不入帐,防止多人收款现象;(3)建立财务限额审批制度,严格报批程序;(4)建立借贷资金管理制度,对公益事业要量入而行,不得举债搞建设。对因特殊需要借款的,由村两委提出方案,经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落实还债来源、时间后方能举债;(5)建立重大经济事项管理制度,特别是集体的耕地、山林、水面、茶果、厂房、店面及村办企业等承包项目招投标、添置大宗财产、对外投资、举办各项基本建设等重大事项,必须经两委集体谈论拟定方案,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通过,实行公开招标,并签订规范的合同。
2、加大监督和查处力度,确保制度的执行。一要加强村内民主监督。根据《条例》要求,指导村务监督小组成员,依法对村财收支进行监督。二要规范和完善财务公开。要遵循实用、方便、明确、节俭的原则,灵活采取“公开栏”,明白墙、意见箱、反馈卡,召开会议等形式,使财务公开工作落到实处。对财务未公开、假公开等问题要及时纠正,同时要重视财务公开的实际效果。三要加强村财审计,要建立规范的审计工作制度,对村年度财务收支情况、村集体资产管理、土地补偿费使用情况、建设项目预决算、村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及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等进行审计。四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要切实解决好审计工作以及村财公开中发现的问题,各部门要加强配合和查处力度,对违纪违法的人和事,有关部门要依法查处。
3、稳定会计队伍,提高会计人员素质。一是要严格把好村级财会人员任职关。农村会计队伍应保持相对稳定,财会人员不得随意撤换,财会人员变动必须按《条例》规定办理,实行持证上岗,切实解决人员配备不足和专职干部不专业的问题。二是不断提高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的思想和业务素质,认真做好农村财会人员的培训工作,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使他们能够适应新形势下农村财务管理工作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