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档案文献管理

档案文献管理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档案文献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档案文献管理

戏曲文献电子档案管理研究

摘要:河北地方戏曲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是我国构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力体现及重要组成,在弘扬戏曲文化、传承曲艺经典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提升戏曲文献电子档案管理手段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河北地方戏曲的发展特点,对戏曲文献管理工作提出相应解决措施。

关键词:河北戏曲;电子档案;发展现状;方法

河北地方戏曲是我国传统曲艺的一部分,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至今,河北境内流传的剧种有三十余个,其中源自河北本地的有二十六个,最具代表性的有评剧、河北梆子、保定老调、平调落子、哈哈腔等。剧河北省曲艺协会顾问、著名戏曲评论家刘仲武估算,河北省境内大约有两千到三千家戏曲剧团,从业人员多达五十万以上。综上可见,河北地方戏曲的发展十分蓬勃,因此戏曲文献电子档案必须做到及时更新和发展,故而戏曲电子档案的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河北戏曲档案管理现状和问题

(一)戏曲文献电子档案可靠性较低

进入全新的信息化时代后,戏曲档案的管理随之由纸质档案转变为电子档案管理方式,然而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尚存问题较多。戏曲档案的本质是原始性及真实性,传统纸质档案在此方面,较易应和上述两个基本特性,然而电子档案由于可进行无痕修改和其本身具有游离性,较大程度提高了信息载体的不确定因素,因此电子档案在可靠性方面长期以来备受质疑。

点击阅读全文

高校图书馆管理档案的优化措施

摘要:作为高校图书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管理在用户需求满足和图书馆发展等方面均能够发挥积极作用。本文分析了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特点、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的作用,并从三方面深入探讨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的优化路径,为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实践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资源整合;档案利用;档案服务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直属机构,除了文献采购、编目、读者服务等基本业务活动之外,档案管理工作也是其重要的管理职能之一。高校图书馆首先作为文献机构,其对图书文献的管理较为重视,对在业务活动中形成的档案资源则有所忽视,应对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优化路径进行探讨。

1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特点

1.1从属性。对于从属于高校档案室的图书馆档案来说,其需要服从高校档案室的统一管理。围绕图书馆档案内容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为保证图书馆档案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图书馆需要每年移交部分档案由学校档案馆归档,如会议记录、年度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发展规划,为便于使用,移交的部分档案一般需要复制留存。[1]

1.2非全宗性。对于不具备人事、财务、行政独立的高校图书馆来说,其本身并不具备机构的相对独立性,因此,高校图书馆本身不具备全宗构成者属性。

点击阅读全文

图书馆档案管理研究3篇

第一篇 一、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模式落后由于部分高校图书馆没有建立统一管理档案的综合档案室,没有配备专职的档案人员,将综合档案交与图书馆办公室管理,将业务档案划归相关各业务科室管理,这种分散的管理模式存在许多弊端,最主要的是致使许多有价值的档案文件材料严重损坏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工作浅析合肥工业大学桑媛媛丢失,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档案管理工作中的操作规程、基本技术等缺少专业性,图书馆档案业务建设缺乏专业性指导和管理。

(二)兼职人员档案专业知识薄弱有的图书馆是由办公室人员作为兼职档案员,对档案知识缺乏系统的学习,对档案工作缺乏深入的了解和足够的重视,加上其往往兼职过多,工作繁忙,所以很难集中精力把图书馆的档案工作做好。

(三)图书馆档案数字化进程缓慢目前,很多高校图书馆的档案仍然是单一的纸质文献,档案管理也还是沿袭传统的管理模式,在文献信息交流自动化的网络时代,已无法满足人们多渠道获得档案文献资源的需求,特别是在已实现馆藏文献资源服务自动化的图书馆,其自身的档案文献管理和利用手段没有与图书文献信息资源的现代化开发同步。

二、高校图书馆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档案管理机制

(一)加强高校图书馆档案工作的全员意识全馆人员应进行不定期档案知识培训,各个部门、每个人都应该有意识和责任来参与档案管理工作。首先,要加强领导责任意识,馆领导应亲自过问、经常检查督促并参与档案管理工作,要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其次,主抓档案工作的办公室工作人员要切实负起责任,做好相关档案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档案管理兼职人员要及时收集档案材料,进行整理、登记、归档和编号造册;最后,各业务部门的工作成员都要积极参与到档案建设工作中来。图书馆文献建设和借阅服务等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档案工作并非办公室一个部门力所能及,图书馆各部门有其相对独立的业务范围,同时图书馆党支部、工会等组织也有本组织工作的特殊性,这些部门或组织在平时工作活动中,也要注意收集、整理档案文件材料,积极配合办公室做好馆内档案管理工作。

点击阅读全文

档案行政管理的统计分析

一、发表年度分布

从文献的发表年度分布看,有关“档案行政管理法制化”的33篇文献,始于1991年,至2013年已有23年。平均每年发表文献1.43篇。最高年份是5篇,最低是1篇。中位数为2.5篇,高于平均数。众数为1篇(8个年份)。1991年到2003年是第一阶段,2007年到2013年为第二阶段。

二、研究层次分布

从文献的研究层次分布看,有关“档案行政管理法制化”的33篇文献,基本上来自于社科领域,共14篇,占42.42%。自科1篇,占3.03%;大众文化1篇,占3.03%;其他17篇,占51.51%。研究明显属于社会科学类研究的范畴。在具体研究的层面上,研究略为偏重于理论性研究,而实践性的研究占比也非常大。

三、作者分布

从文献的作者分布看,有关“档案行政管理法制化”的33篇文献,来自于35位作者,每位作者平均发表文献数只有0.94篇。发表两篇以上作者2人(李富英、杨爱东),占5.71%;发表文献2篇,占6.06%。这些作者是高产作者,也是这一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合著文献5篇,占15.15%。其中3人合著的1篇,占3.03%;2人合著的4篇,占12.12%。合作率不高。

点击阅读全文

计算机技术管理应用研究(5篇)

第一篇:计算机技术在现代经济管理中的应用

计算机技术包含丰富的内容,其信息化操作系统的实现,使得企业经济管理工作实现了人机通信管理、终端管理以及智能化管理。当前,计算机技术在现代企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已经受到了广大业界人士的认可,未来发展空间十分可观。然而,由于部分企业管理层未及时更新理念,没有充分认识到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性,导致其应用范围受限,对计算机技术优势的发挥十分不利,应当引起相关人员的重视。

一、计算机技术在企业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及优势

当前信息技术已经受到了社会各行业的认可和广泛应用,这不仅是信息时代与知识经济背景对现代企业提出的新要求,也是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系统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计算机技术可以促进企业信息化发展步伐的加快,有针对性地就企业日常业务运营中各种问题及时发现和处理,有效节省人员的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管理人员通过利用先进科学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不仅能够高效、快速地处理各类繁杂的信息,同时还能够提高数据的有效性与可靠性。计算机技术作为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能够对企业各项经营业务流程进行优化,以效益最大化原则对企业内部各项经济决策及活动进行科学地管理和控制,从而实现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为企业长期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基于计算机技术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应用,能够实现对企业内部各项经营活动实施全过程、动态化地监控,为企业管理决策者提供科学有效的依据,使管理者能够及时便捷地在计算机网络中,对企业当前的经济管理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企业各项库存物资的采购、使用、存储及资金周转等方面的信息进行及时更新和处理,能够使得企业管理效益大大提高。此外,计算机管理系统打破了传统企业管理模式在时间、空间上受到的限制,远程办公的方式不仅能够使企业管理者随时移动办公,处理企业内部各项事务,在计算机信息环境下,还能够实现便捷高效地利用海量市场数据信息提高企业决策的科学性、全面性。在此基础上,企业经济项目决策更加合理、科学,并且,在现代化技术的帮助下,还能提高企业对市场走向及信息的把握度。同时,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能够对资金运转及物流进行更好地管理,提高企业财务信息、后勤保障工作信息以及物资仓储等信息的共享性及流通性,使得财务管理更加规范化、透明化。

二、计算机技术在现代经济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一)企业管理者的决策理念较为传统和保守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