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大学德育总结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基本情况
我*年*师范毕业参加工作,200*年省广播电视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大专毕业,200*.12月自学考试本科毕业,现任*区*小学少先大队辅导员。工作16年来从来没有离开过教育教学工作第一线,长期担任五、六年级的班主任,长期任教过六年级语文、数学等学科,长期担任过少先大队辅导员和语文、数学教研组长。作为一名教师,一名学校中层领导,我主要是参与德育工作的领导、管理和开展,一直做着育人教书的工作。
二、德育工作汇报
我们学校校长是一把手,我现在是少先大队辅导员,是校长的助手,又担任着六年级两个班的数学课。我的责任和担子都是很重的,从学校领导分工来看,德育(教育)工作是我的核心工作,我努力地和各位行政领导一起、和各位教职工一起来重抓德育工作。下面做些简要的汇报:
1、思想认识上我是高度重视德育工作的。教育大计,德育为本。我认为学校的一切教育都以转变学生的思想和培养良好品行为根本。德育工作要放在首位,对眼前的这些未成年人学生来讲,培养他们良好的思想品德是第一重要的。不管什么样的学生,解决他(她)的思想问题最关键,教育引导他(她)提高认识,提高觉悟,要放在第一。然后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养成优良的品德。老师首先就是对学生“传道”,作好和完成“传道”这个第一的任务。
2、我大力宣传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团结和调动教职工们来一起抓好德育工作。我在学校教职工当中,尤其是班主任老师当中,时时强调育人首位,教学生做人最重要,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应当围绕学生的健康成长来开展,围绕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来开展。对于青少年学生,我们说“德育不好,可能是危险品;智育不好,可能是次品;体育不好,可能是废品。”最关键的就是我们要抓好德育,努力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培养青少年良好品行。因为“危险品”是最不好的,将来可能会危害他人,危害社会的。要让老师们牢固树立“德育为首,五育并举的观念,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切实认真实施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全体教职工形成共识是首要的,都来高度重视德育工作,齐抓共管,亲密配合,这是搞好德育工作的前提。
一、幼师专院校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德育,贯穿整个学前教育、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国民教育体系中。民族的进步,需要抓教育,尤其是要抓教育中的德育工作。在高等教育领域,德育工作一直是人才培养工作中注重的工作重点之一。而且,对于幼师专院校来说,培养的毕业生将是未来社会新生力量的教师,其工作的特殊性决定了高等教育幼师专院校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幼师专院校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成效将直接影响未来整个民族素质和国家精神文明程度。可以说,德育工作,尤其是幼师专院校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举措。
二、幼师专院校大学生德育工作现存主要问题
(一)生源素质逐年下滑幼师专院校,属于专科层次。随着扩招后高考学生生源数量的下滑,专科录取分数逐年下降,导致了幼师专院校生源质量面临严峻的问题。这些学生自身就在自我约束能力、行为习惯、学习基础等方面就存在不足,其中还不乏一些因为家境原因、社会原因造成的性格、思想、心理健康障碍等问题学生,如何将这部分学生培养成德才兼备的“未来教师”是幼师专院校普遍存在的人才培养困境。
(二)思想不重视在幼师专院校,德育工作常常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因为德育工作成效在校期间表现不明显,未来对社会的影响又无法用反馈,因此很多学校认为或者在工作中表现出来“可有可无”的工作意识。因此,在领导主抓力度、监督检查环节、人力物力投入等方面明显不足。
(三)工作方法简单幼师专院校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方法,通常是课堂上与思政课结合在一起,课外主要依靠学生管理工作组织,以专题讲座、相关主题班会、社会实践活动、板报广播宣传为主要工作手段。把德育工作当成程序式、任务式的工作,只注重流程形式,成效不佳。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定出措施促进德育衔接工作尽快到位
(一)切实加强党对德育工作的领导
1.充分发挥大中学校各级党组织对学校德育工作的领导作用。各级党组织要使团委、学生处(政教处)、班主任、输导员、两课教师等方面形成合力,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大中学校各级党组织要组织强有力的德育领导班子和工作班子,强化德育衔接工作。
3.强化德育在学校工作中居于首位的意识。明确德育衔接工作对学生健康成长的至关重要性,加强对衔接工作的科学认识。
4.对于各种有关大中学德育衔接的建议进行汇总、归纳,不断总结好的做法和经验,确立德育工作中的重难点,提出对策,指出方向、不断指导德育衔接工作顺利开展。
摘要学校德育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基础,在高等教育中具有导向性、能动性和保障作用。本文分析了当前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提出了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对策。
总书记提出“以德治国”的重要思想,把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到治国方略的高度,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治国方略上的重要体现。高校作为培养“四有”新人的摇篮,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地,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基础。
德育工作是高校担负起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贡献神圣使命的生命线,是解决学校改革发展中的问题和矛盾,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政治保证。加强高校德育工作,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现代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在新的世纪,高校德育教育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面临严峻挑战,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因此,高校德育工作者应当正确研究分析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新形势,总结经验、探索规律、把握特点,探索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以加强和改进高校的德育工作。
一、当前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随着新时代的到来,高校德育工作如同其他工作一样面临着新形势,因此总结经验、探索规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律、把握特点,是当前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十分紧迫而又重要的任务。
经济全球化提出的新挑战。当今世界经济格局最显著的特点是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以后,世界多元经济和多元文化不可避免地对青年学生产生重要影响,使一些人淡忘国家意识,削弱民族意识,失去对传统的认同感。尤其是我国加人的发展态势,使我国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它既为我们吸收和借鉴西方有益的科学文化成果提供了方便,同时也为西方敌对势力兜售其价值观,加紧思想文化渗透,实施“西化”、“分化”的图谋,客观上增加了渠道和机会,使思想文化领域及意识形态的矛盾和斗争日益复杂和突出。现代科学技术提出的新挑战。科学技术极大地提高了人类控制自然和人类自身的能力,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科学技术在应用于社会时所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工业的发展带来的水质和空气的污染大规模的开垦和过度的放牧,造成森林和草原生态的破坏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的发展,提出涉及人类自身尊严、健康、遗传以及生态安全等热点问题在信息网络时代,计算机犯罪已经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棘手问题。现代科技的发展必然出现从体能、技能到智能的转变,容易产生追逐物质利益,弱化、淡化人格精神需要的倾向。科学技术的发展必然引起新的伦理道德问题。
邓小平理论与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
党的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联系在全党的指导地位,确立了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进了新阶段。党的十五大在《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面对当前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快当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步伐,用邓小平理论教育青年学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的必然要求,是培养面向本世纪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证。用邓小平理论教育青年学生是时代的要求。
一、邓小平理论中德育理论的精髓[]
德育即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其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时展和社会变革中,特别是在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有其深刻的内涵。
邓小平同志的德育思想旧社会实践的产物,它是马列主义和德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1978年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培养具有高度科学文化水平的劳动者。必须造就宏大的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队伍。”的历史任务。实现这个目标。他指出:“毫无疑问,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这不仅不排斥学习科学文化。相反,政治觉悟越高,为革命学习科学文化就越加自觉,就越加刻苦”。1989年,他在总结十年改革时指出:“我们最近十年的发展是很好的,我们最大的失误是在教育方面,思想政治工作薄弱了,教育发展不够”。
另外,小平同志是在总结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出现的新变化的基础上形成他的德育观的。他指出:“帝国主义搞和平演变,把期望寄托在我们以后的几代人身上。……所以,要把我们的专政机构教育好,把共产党员教育好,把人民和青年一代教育好。”在这个教育过程中,既要继承我国优良传统,又要借鉴别国的先进经验,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为此他强调要加强历史和国情教育。他说:“要用历史教育青年,教育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