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就业论文

大学就业论文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大学就业论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大学就业论文

大学生就业诚信思想试析论文

文章摘要:针对目前大学生就业市场中一些用人单位和少数大学生不诚信现象展开分析,查找问题的症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笔者多年在高校从事学生管理和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感到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他们不仅掌握了现代的科学文化,而且普遍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学风严谨,为人诚信。随着就业市场形势的变化,就业市场中一些用人单位和部分大学生不诚信现象屡有发生,且有蔓延趋势,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一、用人单位和大学生择业的失信行为表现

用人单位的失信行为主要表现在:一些用人单位为了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刻意地对自己单位进行全方位的失实包装,乃至“提高”工作待遇,做出无法本毕业论文由整理提供兑现的承诺。还有一些用人单位不按照规定的时间与毕业生签订三方协议。甚至有一些用人单位为了骗取毕业生的信息和研究成果,提供虚假的招聘信息。纵观如今的就业市场,用人单位无疑是掌握主动权的一方,因此,一些用人单位的不诚信行为在就业市场中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很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助长了某些毕业生在择业中的不诚信行为。

大学毕业生在择业中的不诚信主要表现在:个别毕业生为了获得面试机会,找到一份满意工作,不同程度地在自己的简历、自荐信上“添油加醋”;还有的为了增强竞争力,涂改成绩单,隐瞒不及格记录,冒用导师的名义写推荐信;更有甚者,为了达到用人单位的聘用条件,不惜制造假英语四、六级证和计算机考级证等证件。另外,有些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协议而不履约。

就业市场存在的这些不诚信行为所造成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它已经扰乱了就业市场,使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情况真假难分,选不到合适的人才,也使毕业生对择业无所适从;对社会公共道德建设造成了严重危害;污损了大学生的心灵,使得一部分大学生意志消沉,不努力学习,一心想着弄虚作假、投机钻营;影响了高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点击阅读全文

大学生就业指导探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思想教育日常管理

论文摘要:当下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一线工作者的高校政治辅导员,如何结合新形势,按照中共中央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工作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新课题。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高等教育逐步迈向了大众化阶段,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也随之逐年攀升,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益严峻。中共中央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一文明确提出了“努力拓展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的要求:“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大学生就业指导机构和就业信息服务系统,提供高效优质的就业创业服务”。在这种新形势下,切实贯彻党中央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针,更加行之有效地做好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积极探索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成为了在思想政治工作一线的政治辅导员面临的新课题。本人认为辅导员应将就业指导工作有机地结合到对学生的思想教育与日常管理工作中,具体从以下几点着手:

一、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就业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内容.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大学生就业指导是社会职业指导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完成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社会责任的重要教育环节,有利于学生科学规划职业目标.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与成才。如果说学生进入大学是一个产品“加工”的过程,那么毕业生便是高校提供给社会的“最终产品”。产品是否是高质量的、较快适应市场需求的。是否能到最需要它的地方去发挥最大的作用,这和加工过程有着必然的联系。就业指导作为加工过程的一道贯穿始终的工序,是不容忽视的。辅导员要对就业指导工作有充分的认识。将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与就业指导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侧重加强对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和择业观的教育。

然而,在对学生的日常管理中,辅导员面对的工作是繁琐的,对于毕业班的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时间往往让位于处理紧急的日常事务,而非毕业班学生的辅导员更是容易忽视对学生的就业指导。虽然各个学院、系基本上都指定了专门负责就业工作的老师,但是就业指导工作光靠一名或是两名指导老师是远远不够的,况且各个辅导员毕竟对自己所管理的学生的情况更为了解。这对于开展个性化的指导工作是更为有利的。就业指导工作需要的是高度重视、齐抓共管,更需要辅导员按照学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思想,从低年级抓起,切实有效地落实在日常工作当中。

点击阅读全文

就业偏好下大学生就业论文

一、大学生就业偏好的含义及其理论依据

所谓的大学生就业偏好主要是指,大学生的主体对某项社会认知的评价、态度以及认知等,大学生的就业偏好既是对一种社会评价的直接表现也是对社会主体的一种直接评价。简而言之,大学生作为择业的主体,希望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可以达到自己的预期目标,但是大学生往往又会存在职业的预期目标制定过高的现象。因此一些大学生在进行择业的时候会出现择业区域扎堆、择业岗位扎堆,难以对自己进行一个合理的评估,经常容易造成职业期望过高,期望的收入与工作不相符,期望的单位性质与自己的期望不相合。如果把大学生的就业看作是一次选择的话,那么根据社会学理性选择理论,大学生根据就业偏好所进行的理想选择应是建立一定的前提之上的。首先,大学生在进行自身定位的时候往往以最大利益作为目标;其次,在特定情境中应当具有特定的行为策略可供选择;再者,由于人的意识具有不同的性质,因此大学生从意识上就形成了不同的选择会造成不同的就业后果;最后,大学生在对人主观选择上已经存在着不同的结果排列,根据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逻辑进行分析,大学生的自身价值存在着最合宜的追求,这对于大学生寻求最大价值具有很大优势,这种理性上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价值选择。

第一,大学生对于社会和人力资本的影响认识存在着不足,如果人力资源的存储充足则理性的选择范围要大;若人力资源的储存不充足,则大学生对于职位的选取也更难、更少。

第二,大学生在进行择业的时候往往会选取搜索一定的人力资源,针对其所掌握的信息来进行具有目的性的选取。

第三,大学生在就业之前需要对所有控制的人力资源信息进行分析,然后根据其人力资源信息的分布情况来对自身的择业情况进行判断,根据其分析的信息再进行择业之前分析,因为大学生掌握的控制信息决定其在后续行为过程中的分布状况。

第四,大学生对于人力资源的分析在择业过程中具有非常巨大的影响,择业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中的职业走向。因为面对第一次择业时,需要具有理性的认识,具有理性的选择,否则对大学生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会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理性的择业行为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的人际关系或者是一定的社交关系。面对大学生择业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需要重视的是理性择业过程中具体操作,从各个社会影响因素进行多方位的分析,不仅需要对社交关系进行分析,而且还需要对人际交往行为进行核对。只有在择业过程中选取最优解才能够实现最佳择业效果。因此人们在决定寻找择业的最优标准的时候需要针对其进行认真分析。

点击阅读全文

大学生就业指导探讨论文

论文关键词:高校;就业指导;大学生就业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入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快速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地位和作用也随之变得越来越突出和重要。但是,目前我国各高校的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存在时间滞后、缺乏全程化教育、内容单一且落后等问题,难以适应就业形势和毕业生本身的需要。分析了目前大学生就业新形势以及高校在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思考并探索了解决的办法,以期对高校就业指导工作有参考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入和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高校毕业生数量快速增加,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越来越来突出。据教育部统计,高校毕业生2004年为280万人,2005年为338万人(比2004年增长207%),2006年为413万人(比2005年增长22.2%),2007年为495万人(比2006年增长199%),2008年预计会突破550万人,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家庭、学校、社会关注的焦点。这就要求就业指导工作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1大学生就业面临的新形势

1)高校毕业生人数增加迅速,待就业大学生群体增大,大学生初次签约率较低。2006年7月,由团中央和北京大学公共政策研究所合作完成的“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2结果显示,截至5月底,2006届本科毕业生中已签约和已有意向但未签约的占49.81%,不想马上就业的占15.02%,而没有找到工作的比例为27.25%。从2001年到2007年,全国的高校毕业生人数由115万增长到495万,翻了两番多;2002年到2004年全国待就业大学毕业生人数从36.9万增长到69.6万;2004年毕业生的就业率是73%,2005年毕业生的就业率是72.6%,2006年毕业生的就业率与2005年基本持平。每年净增待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大学生求职就业的压力也逐年增加。

2)劳动力供大于求,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2006年,16岁以上人口增长达到高峰,劳动力资源增量有1700多万人,预计全年城镇需要安排就业总量约2500万人。从需求情况看,如果经济增长和就业弹性保持近年水平,2007年可增加就业岗位800万个左右,加上自然减员提供的就业岗位,预计2007年城镇可新增就业人员约1100万人,劳动力供大于求将达到1400万人,比2005年增加100万人。

点击阅读全文

大学生就业指导分析论文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指导

论文摘要: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阐述做好大学生就业服务的重要性。从高校教育管理的角度提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一切教育教学活动服从、服务于就业,重视就业指导与教学改革、学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拓宽就业渠道等工作相结合;充分调动、利用各方资源为毕业生就业铺路搭桥,构建多层次就业体系等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方法。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大学毕业生就业制度的改革,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以年均20%左右速度递增,然而快速增长的毕业生数量与需求有限的用人单位间的供需矛盾也日益突出,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逐渐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分析原因找寻对策,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实效。

1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自1999年实行高校扩招政策起,高等教育规模迅速扩大,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阶段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为许多学生提供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却并未与经济的快速发展相协调,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不再是个别现象。

由统计数据可知,大学生就业率基本在80%上下波动且每年无法顺利就业的毕业生人数呈现较大的递增趋势。2006、21307年高校毕业生数分别达到413万、495万,按当前的情形又将有数十万大学毕业生加入待业队伍,如不及时找寻对策加以解决必将影响国家的经济建设及和谐社会的构建。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因素大致有如下几方面。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