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开放教育

大学开放教育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大学开放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大学开放教育

开放大学下开放教育资源共享路径探索

[摘要]在当前时期,我们国家正大力推进开放大学的建设工作,而要保证办学基础得到夯实,必须确保开放教育资源得到满足。为了能够顺利达到教育信息化目的,教育资源应该实现共享。主要针对国内开放大学在教育资源开发、共享等方面出现的各种问题展开深入探析,在此基础上寻找到切实可行的共享机制,以期使教育资源共享目标真正实现,进而保证国民整体素质有大幅提升。

[关键词]开放大学;开放教育资源;资源共享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的开放大学是在广播电视大学基础上转型而来的,若想保证开放教育能够真正实现,教学资源的作用必须发挥出来。开放大学中的教师、学生呈现出分离状态,这对教育质量的提升会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想要保证开放大学教育具有实效,优质的教学资源是不可缺少的。从开放教育资源的建设现状来看,存在的影响是较多的,这就使教育资源无法做到均衡分布,对开放大学建设产生的负面影响是较大的,如果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难以满足实际需要的话,供给、需求间存在的矛盾就会大幅增加,并导致相关工作呈现出停滞不前的状态。现阶段,网络技术发展速度持续加快,对其加以充分利用可以使教育资源更加开放,共享目的也可达到,供需矛盾自然就会得到缓解,这对学习型社会的建设能够起到促进作用。为了使社会现有教育资源能够真正实现公平分配,开放大学的建设工作赋有实效,必须针对开放教育资源展开全面研究,在此基础上寻找到切实可行的共享路径。

一、开放大学背景下开放教育资源存在的共享问题

(一)人的问题———开放教育资源供求双方的阻碍因素

首先,对开放、共享没有形成正确的理解。对开放教育资源予以实际应用的现状进行分析可知,建设、使用的相关人员并未认识到开放、共享的真正意义,在很多人的意识中,共享和免费划上了等号,而开放教育资源中所蕴含的共享精神则没有正确的理解,如此一来,就会将共享看作是奉献,或者是对无偿提供资源,如此就会使从事资源建设的相关人员出现抵触情绪,而且资源建设所需的支持也无法得到满足,结果就是开放教育资源的相关建设工作难以顺利展开,效果也达不到预期。其次,经济价值出现明显的偏失[1]。开放教育资源所具有的教育价值到底如何,不少人对此没有正确的认知,只是将资源价值、投入价值混为一谈,在这些人来看,个人付出资金获得的资源相较于自己建设的资源是更具优势的,甚至认为个人建设资源在质量方面是不值得一提的,这种信心缺乏的现状如果得不到改变的话,建设质量就很难得到保证,共享价值也就无从谈起。

点击阅读全文

MOOCs高等教育论文

一、MOOCs是网络时代高等教育“开放”的必然

结果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历程的角度来看,MOOCs是网络时代高等教育“开放”的产物。传统大学由以精英教育为主,逐渐向提供社会服务延伸。为了满足人类对受教育权利的追求,传统大学在不断演变的过程中,由“封闭”逐渐走向“开放”,为社会教育服务,MOOCs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以下是高等教育开放进程的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英国传统大学开设校外学位课程19世纪中期,在传统大学的推动下,一场大学推广运动(UniversityExtension)在英国拉开帷幕。1849年,伦敦大学首次实施校外学位制度(ExternalDegreeSystem)。该制度规定英国国内和英联邦各国未经特许的任何高等院校的学生可以报考伦敦大学校外学位。1858年,经过进一步修订后,校外学位制度的内容进一步开放。同年,伦敦大学开始实施可供校外学生学习进修的国际课程(theUniversityofLondonInterna-tionalProgrammes),学生可参与考试。截至目前,共有来自180个国家的超过54000名学习者通过国际课程拿到了伦敦大学的校外学位。在校外学位制度的影响下,英国的其他一些知名大学,如牛津、剑桥等也纷纷开始行动,开设了校外拓展课程。这一阶段教育“开放”的重点是打破限制,面向所有种族群体,扩大教育规模,同时也要确保教育质量。

1.打破原有种族群体限制,扩大教育规模。在19世纪以前,尤其是17世纪中后期(1670年),由于受到大学招生过程中的种族群体的限制,英国的大学录取率极低,新生人数逐年减少,一直持续到了19世纪初。曾经在一段时间(1680~1690年),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年平均录取人数仅仅只有321人和294人。

2.保证教育质量。教学质量是大学教育的生命线。为了保证海外办学的质量和声誉,确保学术的严谨性,伦敦大学始终坚持高标准的办学宗旨,如实行统一注册、统一课程大纲、统一考试标准和统一授予学位。尤其是在考试方面,为保证考试的质量,伦敦大学为校外学生和校内普通学生制定了同样的试卷,并采用统一的评分标准。

(二)第二阶段:各类开放大学及远程教育机构的成立据相关的调查结果显示,虽然英国高等教育的办学规模自19世纪初以来在逐年扩大,但当时能进入大学学习的学生,只占英国所有适龄青年比例的4%而已,比例还是很低。可见,依托于传统大学的开放教育依然很难满足社会对教育的需求。20世纪50年代,各类开放教育机构开始出现。1951年,南非大学(UniversityofSouthAfrica)从最初的只提供考试的大学转型为一所提供教学和考试的远程大学。1969年,英国开放大学(OU,OpenUniversity)成立,标志着世界远程开放教育进入一个全新阶段。此后,在世界范围内陆续成立了近60所开放大学和各种远程开放教育机构。这些机构大都具备独立的学位授予权,能够颁发各种学位,包括学士、硕士甚至博士学位,从而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远程开放教育体系。这一阶段教育“开放”的重心已经不再是种族群体的问题,而是利用各类媒体技术手段的优点,如能打破时空限制,来扩大教育规模,但在教育质量和成本控制问题的解决方式上依然不够理想。

点击阅读全文

美学中开放教育导学设计浅析

[摘要]从以学历教育为主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再到构建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体系的发展中,开放教育已经成为世界上公认的最有效的国民教育形式之一。从美学视域来研究开放教育蕴含的美,不仅能促进开放大学的发展,而且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在开放教育的导学设计中,以美导学,创美育人,运用美的形式呈现课程内容的美,为学习者提供完成课程学习所需的各种支持与帮助,是吸引学生提高自主学习兴趣的动力,是开放教育教学创新的最高要求。

[关键词]开放教育;美学视域;导学设计

引言

开放大学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实施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在我国已有四十余年的历史。然而,笔者在查阅中外文献后发现,从教育审美学的视域来研究开放教育的成果却寥寥无几。因此,研究开放教育蕴含的美学意蕴,用美学理论进行教学创美设计,是一项集理论性、创新性、实用性、发展性于一体的开创性工作,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审美功能,在课程的教学设计中以美导学,为学习者提供完成课程学习所需的各种支持与帮助,提升学科课程的内在美感价值,吸引学生提高自主学习的兴趣,凸显开放教育的美学价值。

一、研究开放教育的美具有独特的价值

开放大学的前身——广播电视大学(简称电大)成立之初,正值我国改革开放的起步阶段,那时拥有大学文凭的人非常少。为了满足广大社会青年对大学文凭的需求,全国电大以“学历补偿”教育为重点,贯彻“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育思想,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名师授课相结合,吸引了大批社会青年进入电大学习。但那时的电大教学设计侧重于如何使学生掌握教材要点,以便考试时获得高等学校毕业应修的学分,顺利拿到文凭,虽然使用了电化教育媒体,但也是承袭“应试”的传统模式进行教学,把黑板搬到屏幕上,千篇一律的工作机器,机械化的枯燥文字呈现,学生处于被动听讲状态,不少人仅仅是为了获得时代需要的文凭而学习。如今,开放教育在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并举,逐步向提高学习者的综合素质推进的新形势下,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导学设计,使开放教育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美,进一步吸引了广大学子对这所没有围墙的大学的向往。从美学视野来研究开放教育的导学设计,是把美学中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学科教学实践,把“借美与人”与“创美与人”有机地统一起来,确立“立美育人”的导学思路,即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教学设计,积极挖掘不同学科内容蕴含的美,按照形式美的法则呈现教学内容,使学生以愉悦的心境进行学习,实现以美启真、以美导善、以美育人的目的,培养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和审美表现能力。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丰富了开放教育的审美内涵,给传统的寓教于乐增添了新的形式与内容,使教育活动因广泛的互动性和探索性给学习者以更强地愉悦性,教育过程的审美化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审美感受是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一种人类特有的认识[1]。就教学过程而言,美感是教学‘信息场’中的一种特殊力,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起着连接、润滑、协调、催化的作用[2]。所以,教师的导学设计遵循美的原则和规律,深入挖掘教学内容的美,并以美的形式呈现,学生就会感受到知识的美,就会把学习看作一种美的享受,进而孜孜以求,就会从单纯追求一纸文凭的陈旧思想中转向对知识美的探求,从而享受到求知的乐趣、求善的愉悦和求真的幸福,这也是创美导学的基本思路。二、遵循美的原则和规律进行开放教育的导学设计教育活动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包含着人类不间断地对美的事物和美的精神的追求。如何让我们的开放教育更具有吸引力,将开放教育的课堂导学进行审美创造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各专业课教师应充分挖掘各科教学内容中的审美因素,对导学内容进行审美设计和审美创造,运用教育技术学的成果营造美的学习氛围,遵循美的形式和规律呈现学科知识要点,把开放教育的导学打造成一个“教学审美场”,用自己的美学修养求得教育与审美的高度统一,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创美育人”。在本研究的实施过程中,改变过去以讲授重点和难点、注重形成性习题训练和期末复习模拟考试为主的授课方式,把以美导学贯穿在教学过程的始终,具体操作可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点击阅读全文

远程开放教育政策法规体系及特点

摘要:我国远程开放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需要科学完备的政策法规予以保障。因此,构建和完善远程开放教育的政策法规体系是远程开放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迫切任务之一。通过从基础法律层级和政令性法规层级阐述我国远程开放教育政策法规体系架构,探索我国远程开放教育在时间、层级、广度与深度、关联度四方面的特点,以期为制定更科学的远程教育政策法规体系提供参考。

关键词:远程开放教育;政策法规;体系;特点;层级

我国远程开放教育事业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与运行对远程开放教育具有重要影响。为此,对我国远程开放教育领域的政策法规体系与特点予以梳理与浅析,以期从中寻找一些有意义的启示。

一、我国远程开放教育政策法规体系架构

(一)基础法律层级

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这些法律是开展远程开放教育工作和制定远程开放教育政策法规必须遵循的基础法律或上位法。

点击阅读全文

开放教育人才培养探思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面临办学角色、人才培养重新定位等多项任务,开放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面临着同样的问题。新时代,开放教育如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需要进一步把握应用型人才的根本,深入分析开放教育应用型人才的特征与学习者的现实需要,紧紧抓住开放教育环境中人才培养的课程、教师、学习中心、教学科研等关键点,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开放教育;质量;应用型人才;课程;学习中心

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阶段毛入学率达51.6%,进入普及化阶段。早在大众化阶段的时候,潘懋元先生指出:“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我们无论是顶层设计还是基层实践,都要有一种重新的认识,方能取得大众化教育的成功。”[1]高等教育在发展理念、发展模式、评价体系和治理体系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调整,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的转型和发展的需要。开放教育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国家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校长荆德刚指出:“开放大学只有瞄准趋势、抓住规律、攻坚克难,才能在新一轮高等教育竞争中迎难而上、抢占先机,立于不败之地,推动新发展、实现新跨越。”[2]我们应该在各项工作中前瞻布局、精准发力,稳步推进,狠抓落实。人才培养是开放大学的首要职能,教学质量是安身立命之本。开放大学面临办学角色、人才培养目标重新定位等多项任务。人才培养首先要回答培养什么人的问题。

一、新时代开放教育要培养什么人

普通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构成我国的高等教育体系,这三类教育在国家的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层次有别、功能互补、协调发展,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与发展定位方面要体现出共同之处,又应该各具特色、相对独立。各类高校的人才培养集中体现了所要培养的人才的根本特征,应该依据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所承担的任务角色和高校自身的发展定位而决定。在国家高等教育体系中,普通高校不仅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及人才市场实际需要的高级专门应用人才,而且要从战略上培养具有高度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的学术研究型精英人才。高职院校的任务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开放教育归属继续教育体系。继续教育是以在职人员为主要教育对象,为社会各类人员更新知识、增强技能、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提供良好服务的教育形式,是构筑人们终身学习的主要学习方式,是面向社会的大众化教育,其价值在于机会平等、社会公平。开放大学的人才培养,不同于高职的理念,通常高职的职业教育思想是“职前培养”,而国务院下发的各类职业教育文件中提出的是“终身教育”概念,强调职业教育贯穿人的一生,强调终身教育理念,人的一生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职前教育强调的是在高职院校接受学历教育的一个时间阶段。

二、应用型人才特征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