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大学旅游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大学生旅游的消费方式
在选择旅游消费方式上,更多的大学生选择自助游,约占51%;其次是选择个人游的,占21%;而只有28%的大学生选择跟旅游团。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自主意识。在选择自助游和个人游的学生中,高年级明显多于低年级,这可能是高年级有更多的社会知识和经验;来自城市的学生明显多于来自农村的学生,这可能与学生的个性有关。
二、大学生旅游的意向
在旅游意向上,有接近95%的大学生表示非常喜欢旅游,另外5%的大学生表示一般喜欢。但来自城市和农村的学生却有明显的差异,几乎100%来自城市的学生有旅游意向,而只有接近85%来自农村的学生非常旅游。引起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来自城市与农村的学生的经济条件的差异造成的。对旅游没感觉的大学生有66%主要是没有钱,其中来自农村的学生占74%。
去旅游的目的是欣赏景观、增长见识(62%)和休闲散心(21%),另外找同学、熟人玩接近16%,而纯粹娱乐性质上的游玩、观光不大受大学生的欢迎。
[摘要]创业精神是旅游管理专业人才进行创业实践必备的素质。如何培养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创业精神,是旅游管理专业院校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本文从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现状入手,分析旅游院校创业精神培养存在的问题,探析旅游专业创业型人才培养路径,对培养预备创业精神的旅游人才,有效促进提升大学生自主创业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旅游管理;创业精神;培养现状;培养路径
目前,我国正处于由要素投入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的“新常态”时期,大学生创业将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持续动力。旅游院校进行创业教育不仅有利于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并且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旅游院校创业教育中,创业精神作为最为核心的内容,培养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分析创业精神培养现状和探讨创业精神培养路径,对提升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创业精神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一、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现状及问题
自 2002 年国家教育部正式启动创业教育起,各院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日益完善,在创业教育发展的 15年间,我国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数量也在不断增长。但是,高校旅游专业的数量繁荣并不意味着旅游科学和教育的健康发展。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创业教育需求较高,但各旅游院校的创业教育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对学生创业精神培养力度不够
旅游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训教学,培养大学生的实践技能至关重要。从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现状来看仍然存在一些人才结构不合理、实践技能不强的现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训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就现阶段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实训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对实训教学改革提出了几点建议。
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实训教学现状分析
(一)实训教学的目标不够明确
在如今的旅游管理实训教学中,仍有部分高校未将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旅游管理实践技能作为实训教学的根本出发点,而是更为重视大学生的考试通过情况和相关资格证的考取情况。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容易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产生误导,造成大学生虽然掌握了扎实的旅游管理理论知识,但是却缺乏熟练的实践应用能力,在毕业以后也难以快速达到社会的用人需求。
(二)实训教学方法需要进一步丰富
实训教学方法的不足是影响旅游管理实训效果增强的关键因素。一方面,高校中旅游管理实训场地、实训器材的缺乏影响了实训教学的正常开展,不利于大学生全面学习实训内容;另一方面,实训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仍然采用教师理论教学为主,辅以部分操作示范的形式,不利于大学生在亲身实践中探索和掌握旅游管理的实践技能。与此同时,缺乏扎实的实践技能基础,也是影响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要想进一步增强实训教学效果,还要重视丰富和完善实训教学方法。
一、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一)高校旅游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良好
中国旅游研究院最新发表的蓝皮书表明:中国旅游业收入逐年创新高,旅游市场呈现出“两高一平”的局面,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保持快速增长的发展态势,入境旅游平稳增长。我国旅游业的增长使我国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世界第一客源国,以及较大的旅游目的地国。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较强、服务范围较广的产业,就业门槛较低,能够吸纳大规模的毕业生。同时,我国各地区的酒店业管理人才缺口也非常大,就北京、上海来说,酒店业管理人才缺口均在55万以上,并且现在每年新增的旅游企业中,中、高级管理岗位就有一千多个。由此可见,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将会大大弥补岗位人才缺口的局面,应用型、技能型、素质型的旅游管理人才不愁将来会找不到对口的工作。
(二)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潜流失”现象严重
由于家长和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的就业方向不了解、高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与岗位需求严重脱节、旅游业不合理的用人制度、社会各界对旅游行业的偏见等因素致使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有业不就”或“频繁跳槽”的“潜流失”现象,这直接导致了国内旅游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的严重浪费。许多家长和学生对旅游管理专业就业有错误的认识,认为旅游管理专业一毕业就能担任管理层职务,这种眼高手低的择业观念,致使很多家长和学生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很是失落。所以部分学生会选择转专业或者是修读双学位来达到将来不从事旅游管理岗位的目的,尤其是本科毕业生从事旅游业工作的占总学生规模的不到35%,许多毕业生都从事了不对口的职业,形成了“有业不就”或“频繁跳槽”的就业局面。
(三)旅游管理专业大学生就业亦有困境
一、合作背景
大连大学是一所立足大连、服务辽宁、面向全国,拥有哲、法、经济、教育、文、史、理、工、医、管理10大学科门类的大连市属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大连大学现有24个学院,49个本科专业,35个硕士点,全日制在校学生近15000人。
南十字星大学是澳大利亚公立大学之一,具有颁发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的资质。该校的专业设置与就业紧密联系,紧贴科技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其在学科设置的灵活性、学生毕业后的就业率等方面已成为全澳大利亚的佼佼者,是澳大利亚享有盛誉的高等学府。
二、专业合作思路
旅游管理专业在大连大学与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都是成熟专业,有着良好的专业办学经验和优秀的师资队伍。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是该校很突出的一个专业,隶属于该校的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该学院在澳大利亚利斯莫尔、考夫斯港、黄金海岸、悉尼分别有四个校区,同澳大利亚多家旅游组织和集团公司有着密切的合作伙伴关系,连续多年获澳大利亚旅游行业教育优异奖。
为了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提高旅游管理专业的办学水平,经有关部门批准,大连大学与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共同开办旅游管理专业合作办学项目。该合作办学项目采用“‘2+2’”办学模式,进入该项目的学生前两年在大连大学学习,后两年到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学习,双方互相承认学分。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成绩合格可分别获得大连大学旅游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以及澳大利亚南十字星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学士学位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