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实验室管理

大学实验室管理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大学实验室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大学实验室管理

大学实验室设备精准管理方式浅析

摘要:通过分析实验室设备管理现状,将实验室设备管理工作分为实验设备的实物管理与实验室队伍建设管理两部分,其中实验设备的实物管理要提高思想认识、紧抓制度建设、夯实基础工作,实验室队伍建设要注重提高人员素质。同时,深化智慧化管理改革,将信息化管理手段充分运用到实验室设备管理中,使其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而实现实验室设备的精准管理。

关键词:实验室设备;精准管理;智慧化管理

高校实验室是学校培养学生,开展实践教学的主要场所;是科学研究,进行科学实验的前沿阵地;是成果转化,服务于社会的试验基地[1]。高校教学、科研、实验室管理等各项工作的开展,均离不开实验室设备的支持与保障。实验室设备作为开展各类实验的硬件支撑,其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了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的好坏。简而言之,实验室设备管理在高校发展与建设中意义重大、非常关键。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化,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逐渐明确,实验室建设工作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实验室设备管理也被管理者重视起来。同时,高校对实验室设备的经费投入不断增加。如何充分利用实验室设备,做到实验室设备的精准管理,提高高校实验教学及科研水平,是一个值得思考和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分析实验室设备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以实现实验室设备精准管理为目标,提出相关举措及解决办法,提高实验室设备的管理水平。

1实验室设备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实验室设备为高校教学及科研工作提供了基本的物质保障,是教学工作、科学实验的重要基础条件。但是根据高校实验室设备管理现状分析,不难看出存在一些共性的、有待解决的问题。实现实验室设备的精准管理,需要认清阻碍发展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原因和找到解决办法,有的放矢地建设一套新型的、有效的管理体系。

1.1管理观念落后思想认识有待提高

点击阅读全文

医学院实验中心运行及管理

1存在问题

1.1缺少科学的管理办法与协调机制

实验室由教研室管理转变为院(系)管理后,规章制度不完善,未形成有效的机制,给实验室工作带来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独立实验课的实验内容有重复或时间安排不符合教学规律的现象,但由于利益分配、观念和习惯不同,使实验教学的进一步改革举步维艰。②理论课教研室依然掌握实验内容、方法、手段,以及实验考核的主导权,实验室依附理论课、从属于教研室的地位并未有实质性改变。③在实验教学进行中,教师与技术员之间协作不默契,引发问题后责任难以认定,加大了中心与学科间的裂隙。④教师对实验课不重视,下课即走人,其在实验室管理中的作用被淡化,增加了实验室的管理难度,实验室安全隐患也由此产生。

1.2实验室仪器设备效益低

近年来,我校学生人数逐年增加、新专业不断涌现,使实验教学任务越加繁重。时间紧、任务重,安排较为集中,使实验室的仪器设备在课内处于高负荷运转,没有时间对仪器、设备加以管理与维护,缩短了教学仪器的使用寿命;而课外时间实验室设备处于闲置状态;为新学科、专业专门配置的仪器设备由于受学生数、学时数的影响,其使用率也较低。一些贵重精密仪器,其严苛的使用制度使仪器使用者望而生畏,造成仪器设备的闭置或损坏,部分教师和实验室负责人也有将其作为自己专用的倾向。

1.3教学安排不合理

点击阅读全文

学生管理的实验室形式研究

1学生参与实验室管理的主要内容

1.1美术基础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情况

近年来,随着我校对美术基础实验教学经费的投入不断加大,实验教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美术实验室由2005年之前的一个普通电脑教学实验室,发展到拥有分专业的动漫工作站教学实验室、手绘动检实验室、动画后期制作室、工艺电脑制作室、环艺工作站教学实验室、精品国画临摹室、精品油画临摹室、现当代书画精品室、漆艺教学实践室、编织实践室、摄影教学实践室、版画实践室、金工教学实验室等十多个门类齐全、设备先进的综合实验室。实验室用房面积、硬件条件、生均仪器台件数均达到较高水平。美术基础实验教学中心现有仪器设备及藏品320余台件,价值总额超过560万元。这对美术院校来说,特别是师范类美术院校来说是跃进式的发展]。在实验室硬件建设到位之后,如何科学有效的管理美术基础教学实验室,使其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良好作用成为实验室目前的重要任务。实验中心只有1名专业实验技术人员和4名兼职教师,按照传统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很难满足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的需要,本中心引入学生参与实验室管理,进行管理新模式的探索。

1.2学生管理实验室工作内容

我院90%的实验室,日常管理全部由学生管理员协助管理。为了提高学生独立负责的意识和交接班要求,每个实验室安排不同年级的学生,调整课余时间轮流倒班。主要工作内容是:

①按规定的开放时间,按时开门、关门;

点击阅读全文

环境监测开放性实验室创新型环保专业人才培养

高校实验室是给在校大学生提供学习基本实验技能,完成实验教学的基地,更是孕育培养创新型、学术型、研究型人才的摇篮。美国教育家赫钦斯认为:“大学所能做的最大服务,国家所仰赖大学的最重要的服务,社会所不能做,只有大学才能胜任的服务,即学术领域的领袖地位。”而高校实验室在大学担当整个文明社会学术领袖乃至将知识化为生产力的过程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吸收科学和教学的新成果,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高校实验室最重要和基本的任务。

1建设开放性专业实验室的背景和必要性

在发达国家,评价一个大学学术水平地位和综合能力的高低,很大一部分是看这个大学的实验室的设备条件,管理制度,能否承担起高水平的研究项目。欧美的大学十分重视实验教学,实验室普遍对外采用申请、有预约的方式有序开放,强调学生要尽早进入实验室,老师的科学研究与教学结合紧密,注重将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实验教学内容。并且注重跟社会企事业单位、科研单位结合,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在我国,长久以来,不论是基础课实验室,还是专业课实验室,走的都是以课程为主线,教师为主体,各门课程的实验内容只围绕本课程的知识进行设计的路子;实验内容主要针对一个或几个知识点,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多,几乎没有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专业实验只注重了对某个知识点的验证,忽视了学生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做完实验以后,由于缺乏对知识点的融会贯通,加上教师对实验考核成绩基本上没有要求,由此造成学生对专业实验不感兴趣,黑板上怎样写,就跟着怎样做,抱着早做完实验早下课的心态。就算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数据产生错误,很多同学也不会去深究其中的原因,而是偷偷篡改数据再交给老师交差。这样不能达到大学实验教学的最终目的。近些年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大平台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基本形成,那种一谈专业实验室,就是以专业为单位,为某门课或为某几门课服务的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模式显然已经不适应当今教育形势的发展了。改变传统的专业实验室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系,使专业实验室增效益,实验教学上水平,建设开放性的专业实验室,培养动手能力强,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创新型人才,势在必行。

2传统环境监测专业实验室的特点

我院的环境监测实验室涵盖了分析化学、环境监测两门主干专业课程,两个专业的实验教学。在旧版的实验教学大纲中,设置的演示性、验证性实验较多,占实验总数的90%以上,综合性、设计性、创新性实验较少,且实验方法单一。一般是学生按照黑板上写好的步骤,将数据测一遍,填入指定的表格,实验就算完成了。实验成绩只按5%~10%计入课程总成绩中。学生多为应付、消极的对待实验教学。实验室分布较分散,实验老师少,管理起来存在诸多不便。药品和实验仪器、玻璃器皿等搬运困难。仪器台套数少,重复次数多,不仅教师辛苦,学生有时候也得不到动手锻炼的机会。

3环境监测开放性实验室建设的内容

点击阅读全文

环境工程类开放性实验室建设

摘要:结合苏州科技学院环境与市政工程综合训练中心的建设过程,探索开放实验室建设如何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着手,提高其对实验的兴趣,以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促进本科生参与科研活动,撰写科研成果,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环境工程;开放性实验室;实验教学

工程实验是将理论教学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一个重要途径,特别是对于环境工程类专业,其开设的实验室项目内容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处理工艺的理解、消化、使用等。苏州科技学院环境与市政工程综合训练中心是2011年申报的江苏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建设项目,重点加强开放实验室建设,建立了水污染控制工程、水质工程学、环境分析监测、生物微生物等开放实验室,为学生进行创新项目研究、科研研究、学科竞赛和自主创新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开放实验室几年的运行结果可知,其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环境工程类专业开放性实验教学的优势

环境工程类专业培养的学生主要是应用型人才,而目前该专业人才整体需求的企业岗位落实难,用人单位有岗位需求但无人可用,这就要从大学教育中反思。大学生对于专业实践能力的获得主要来源于课程实验教学活动,而现今常规实验的指导书中都有详细的实验目的、原理、方法步骤、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所需测定的指标等,实验教师按照指导书将全部内容直接灌输给学生,大部分学生被动接受教师的讲解,按照指导书的方法和步骤去操作,实验过程无需多想,过程也会很顺利。这样导致学生对实验的感受不深刻,对设备的运行原理、仪器的操作使用不熟悉,也发现不了实验过程的问题,无法激发对实验课程的积极性,对理论教学也没有起到该有的辅助作用。真正能取得较好效果的实验是灵活性强、允许学生自主进行设计的实验。因此,需将一部分常规实验逐步调整为开放性、设计性实验,同时把实验室建设为开放性实验室[1-4]。开放性实验有如下优势:第一,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开放性实验可由学生自由组合成实验小组,部分实验项目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选,如此实验就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了,学生也不会为逃避烦闷的实验而寻找各种理由了。第二,能提高学生独立工作及团队协作的能力。实验前,每位学生须对自己所选实验的原理、方法、要求等进行充分的了解,寻找相关资料,了解实验设备,准备实验,组员间相互讨论,从实验器具的准备、试剂的配制、实验过程的观察、实验数据的记录到实验结果的整理,都由学生独立完成,使学生的独立工作及团队合作能力明显提高。第三,使学生对科研有初步的认识。参与开放性实验的学生,需要自己确定实验项目,参与整个实验的各环节,且还需与老师有较深的交流,已完成了简单科研所需进行的一系列过程。第四,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开设实验课程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辅助课堂理论教学,使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有直观的认识,保证教学效果。学生一旦认真进行实验,既能接触到一些与专业有关的设施,也能对理论知识更深入地了解,极大地加深了印象,并能对课堂上的理论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经常参与开放性实验的学生,动手动脑能力较强,对毕业论文的质量也是一种保证。

2开放性实验的设置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