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大学实验总结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经过一年的大学物理实验的学习让我受益菲浅。在大学物理实验课即将结束之时,我对在这一年来的学习进行了总结,总结这一年来的收获与不足。取之长、补之短,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有所受用。在这一年大学物理实验课的学习中,让我受益颇多。
一、大学物理实验让我养成了课前预习的好习惯。一直以来就没能养成课前预习的好习惯(虽然一直认为课前预习是很重要的),但经过这一年,让我深深的懂得课前预习的重要。只有在课前进行了认真的预习,才能在课上更好的学习,收获的更多、掌握的更多。
二、大学物理实验培养了我的动手能力。“实验就是为了让你动手做,去探索一些你未知的或是你尚不是深刻理解的东西。”现在,大学生的动手能力越来越被人们重视,大学物理实验正好为我们提供了这一平台。每个实验我都亲自去做,不放弃每次锻炼的机会。经过这一年,让我的动手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大学物理实验让我在探索中求得真知。那些伟大的科学家之所以伟大就是他们利用实验证明了他们的伟大。实验是检验理论正确与否的试金石。为了要使你的理论被人接受,你必须用事实(实验)来证明,让那些怀疑的人哑口无言。虽说我们的大学物理实验只是对前人的经典实验的重复,但是对于一个知识尚浅、探索能力还不够的人来说,这些探索也非一件易事。大学物理实验都是一些经典的给人类带来了难以想象的便利与财富。对于这些实验,我在探索中学习、在模仿中理解、在实践中掌握。大学物理实验让我慢慢开始“摸着石头过河”。学习就是为了能自我学习,这正是实验课的核心,它让我在探索、自我学习中获得知识。
四、大学物理实验教会了我处理数据的能力。实验就有数据,有数据就得处理,这些数据处理的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你的实验成功与否。经过这一年,我学会了数学方程法、图像法等处理数据的方法,让我对其它课程的学习也是得心应手。
经过这一年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的学习,让我收获多多。但在这中间,我也发现了我存在的很多不足。我的动手能力还不够强,当有些实验需要很强的动手能力时我还不能从容应对;我的探索方式还有待改善,当面对一些复杂的实验时我还不能很快很好的完成;我的数据处理能力还得提高,当眼前摆着一大堆复杂数据时我处理的方式及能力还不足,不能用最佳的处理手段使实验误差减小到最小程度……总之,大学物理实验课让我收获颇丰,同时也让我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在实验课上学得的,我将发挥到其它中去,也将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高、完善;在此间发现的不足,我将努力改善,通过学习、实践等方式不断提高,克服那些不应成为学习、获得知识的障碍。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有更大的收获,在不断地探索中、在无私的学习、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身价值!
1具体实施方案及取得的成绩
1.1实施方案
1.1.1初期阶段针对中药学教学规划和课程设置,此阶段在大二下学期选拔成绩优异,对科学研究或者中药企业生产、销售和研发有浓厚兴趣的中药学学科在校大学生,分别组织申报河南大学大学生创新计划,或组成兴趣小组,于大学二年级暑假进驻到中药学学科平台,进行中药学各学科门类的动手实验能力训练。此阶段主要进行中药学学科的科学仪器规范使用训练、基本实验操作、基本实验室安全教育、规章制度的适应以及基本的科学研究思路启蒙。此阶段主要进行中药学学科的科学仪器规范使用训练、基本实验操作、基本实验室安全教育、规章制度的适应以及基本的科学研究思路启蒙。主要考核指标为《科学实验记录本》、《跟师记录本》和《小组活动记录本》,分别详细记录研究日志、与导师交流情况、小组内成员间讨论沟通与协作情况;熟悉科研项目的中期检查、结题、验收和经费合理使用等基本的常识性内容。
1.1.2中期在掌握了大部分中药学课程和实验的基础上,在创新计划课题组和兴趣小组中筛选具有敏锐思维、动手能力强和学习优异的在校大学生进行课题设计、分析问题、总结经验和完善研究方案,此阶段贯穿大三年级,并在大三年级的暑假结束。此阶段主要在课题设计中训练学生学会使用搜索工具、数据库、图书资料和与导师、课题组其他成员的沟通交流。能有效的阅读中外文专业文献,归纳总结出课题设计方案,并能在课题的进行中分析和解决出现的问题,并学会撰写中文论文及工作总结和课题汇报等内容,能积累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初步的科研创新能力。
1.1.3科研能力培养阶段此阶段主要与毕业实习相结合,通过初中期的训练与培育,进人此阶段的学生能独立进行一个小课题的设计、进行和完成。此阶段的培养,主要集中在课题中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如何通过阅读文献,尤其是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达到形成一个独立思考和解决科研或实践中问题的能力,并能顺利的完成工作总结、汇报和结题,能独立撰写专业论文。
1.2取得的成绩
1确立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路
我们以科技创新实践为引领,树立创新教育教学理念,确立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思路:一是以改革实践教学为主线,构建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体系;二是总结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结合“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等实践活动,开展以省级创新基地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系列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三是将创新实践教学改革的基本思想、要求和成果固化到人才培养计划中。以科技创新实践为引领,制定寓教于研的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完善创新机制建设:建立高等学校全新的教育观和人才观,建立新的符合受教育者全面发展规律、能最大限度激发受教育者创新意识的新型教育教学模式,形成教学相长的师生模式,努力创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教育环境和社会环境,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能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激发学生学习、成长的主动性,实现学生全面发展。以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为契机,推动传统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夯实创新基础: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一线教师必须掌握本学科最前沿、最先进的知识,结合科研实际向学生传授。
2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形成多样化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为学生架设合理的知识结构,将学科前沿与社会实际贯通,注意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形成“厚基础、宽知识、强能力、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成长的多样化模式。对于理工类院校,实验室是实验教学、科学研究的基地,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最前沿,通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通过加强实验、实践环节的建设,收到良好的效果。
(1)我们将部分基础实验室对学生开放,我校的基础实验多数使用自制实验箱,每种实验箱都有足够的扩展功能,可以满足验证性试验、设计性试验、综合性试验的要求。学生根据原理图,自行设计硬件,进行软件程序设计,利用示波器、万用表、数字I/O观察、判断实验结果,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选择实验,增强动手能力,并在实验的过程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我们将实验分成四种不同的模式进行教学,基础实验、设计性试验、综合实验、创新性实验。基础、设计性实验为必做实验,综合、创新性实验学生根据需要自行选择。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科学总结实验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实事求是的实验作风。
摘要:实验教学在生物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目前某些地方本科院校的生物实验教学以验证型实验为主,学生自主科研能力亟待加强。文章通过对大学生实验课教学现状分析,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入手提出相应解决方式。
关键词:实验教学;教学现状;科研能力
生物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发展起来的自然学科,生物课本里学到的一切理论知识都是由一代代生物学家通过实验总结得出的结果。理论和实验,一个抽象一个具体,要想让学生把书本上的知识真正变为自己的知识,必须通过更具体的实验教学。因此对生物专业大学生来说,实验课必不可少,既是对所学理论知识的实践和补充,又是培养大学生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实验教学改革探索和实践,建立一套加强学生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和培养的长效机制是非常必需的。但目前某些地方本科院校的生物实验教学还是以验证型实验为主,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学生的自主科研能力亟待加强。
一、地方本科院校实验课教学现状
生物学科是本世纪发展最为迅速的自然科学之一,最近二三十年更是生物学爆炸性发展的时期,然而有些院校的生物课程用的还是几年前甚至十几年前的教材,实验教材更新不够及时,内容相对滞后。老版教材通常在实验内容设置上过于保守,验证型实验安排较多,同生物学科的迅猛发展严重脱节。除了教材更新不够及时外,还有一些高校的实验教学设备存在更新缓慢问题。生物学科的每一步发展都依赖于实验设备的进步,正是实验设备的不断推陈出新才成就了生物学家不断攀升的科研高度。高校本科生实验课堂上的实验设备往往赶不上研究生实验设备的更新速度,直接导致本科生无法接触到较为先进的实验方法和手段,即使学生有自己的想法设计实验,也会由于落后的实验设备的局限而只能选用较为陈旧的甚至已经被主流实验室淘汰的实验方法。
另外,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形式固定单一,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越来越弱,对老师和同组实验同学的依赖性越来越强,是目前高校实验教学较为突出的问题。实验课教学模式往往都是教师根据实验指导教材讲解实验设计,之后学生分组实验,这种模式最大的弊端就是很多学生由于有同组实验同学,随大流,跟着做就行,自己不动脑思考,即使实验出现了错误,数据不准,也有其他同学的数据拿来参考,有时甚至下了实验课后都不能完整地叙述出整个实验的前因后果;而这些问题往往不能从课后实验报告中发现,让教师很难注意到问题的严重性,不能根据学生间的个体差异,针对每个实验的难易程度,对不同层次学生做不同讲解,对实验操作提出不同要求。陈旧的教学模式会进一步降低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和积极性,对实验课的重视程度也会越来越低,直接导致实验课教学效果不好,使大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升。
生物化学作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之一,涉及物理、化学、生物多学科多专业,是一门基于实践的实验性学科,是当前自然科学中发展最迅速、最具活力的前沿领域[1]。目前我校的生物化学的授课对象主要针对本科一年级下期的学生,此时的本科生尚未完成医科大学生科研思维、实验技能、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故而大部分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缺乏主观能动性,动手能力不强。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中开展探索性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培养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研思维,提高医科生的科学创新意识,还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1探索性实验教学的应用过程与设计
1.1前期工作准备
为了有效鼓励学生从验证性实验过渡到探索性实验,对欲授课的一年级本科生进行了基本的科研知识讲座和培训,辅导学生如何利用网络进行文献检索,普及基本的科研原则和科研设计方法。以学生书本上基础实验为例,进行探索性实验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提高学生对探索性实验的兴趣和爱好。
1.2探索性实验模式的建立
学生进行自由组合分组,每组人数为5-6人,推举组长一名。每组学生在给定的数个探索性课题项目中选择一个为自己的实验课题,作为最终欲解决的科学问题,根据此问题进行文献检索,提出课题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并预测实验的初步结果[2,3]。在正式实验前,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开题报告,针对学生自主建立的实验方案进行分析探讨,最终教师从理论、实验可行性及安全等各方面进行总结,针对学生的探索实验方案给出建议和修正,最终由学生选择比较合理的实验方案,安排合适的实验时间进行正式实验。根据之前拟定的实验方案,实验操作完全由学生自行完成,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在每组学生进行实验操作的时候,指导教师均应对其实验步骤、操作技能、实验结果的记录和分析进行检查和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