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德育实践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培养学生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对人性的尊重,人有一个与生俱来的根本特性—自主性。自我教育是对内因的重视。那么社会的规范、学校的纪律、老师的要求怎样才能变为学生自身的素质呢?从根本上说要靠学生这个“内因”的作用,才能把外在的规范化为内在的要求,自我教育是培养新时期人才的需要。当今的中国社会正在进行着历史性的深刻变革,教育总是要为社会的发展服务的。当今社会需要的是独立自主的、强大的自我,而强制性的教育,培养的是彬彬有礼的君子,俯首听令的“驯服工具”。只有自我教育,才能培养出具有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的人才。自我教育既是教育的手段,又是教育的目的。学校德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学生不用他人教育,而能自己教育自己。当然,学生是成长中的人,学生的自我教育离不开老师的指导教育。我认为,老师的指导教育和学生的自我教育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现代德育的目的。
2让学生理解德育的基本策略
我班胡某同学,玩电游,欠作业,自由散慢,同学们都认为他是一个坏得不得了的学生,自己也认为是差生,生活在大集体中老是独来独往。于是我找他谈话:世界上没有绝对坏的人,任何人都是先进的自我和落后的自我的统一体。先进的自我当家,人在整体上就表现为先进;落后的自我做主,人在总体上就表现为落后。确实,你存在许多缺点,但要下决心去改正,老师认为你是一位愿接受教育的学生,也相信你有信心去改正缺点的,你在学习上思维敏捷,有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尊敬老师等优点。经过一番谈话之后,我问胡某同学,你采用先进的自我当家,还是用落后的自我作主呢?他高兴地回答:我一定改正缺点,向班上表现好的同学学习,时时刻刻严格要求自己,争当三好学生。我认为,人是不断发展变化着的,制约变化的因素,一是自己,二是环境。前者是决定性的因素,所以,德育的基本决策是:助学生长先进的自我,压落后的自我,塑造一个不断完善的自我。因此要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让学生理解德育的这些基本策略,在学习与生活中能认识自我,重塑自我。
3寓德育工作于各项活动中
让学生认识自身的优势,从而坚定信心,看到希望—人总是为希望而活,为希望而奋斗。学生刚进人初一,因为他们来自不同的小学,彼此之间都不了解,于是我组织学生开第一个班会是:表现我自己,让学生回忆自己得意的事情,辉煌的时刻,谈自身的优势,谈到思想上“自命不凡”的程度,使他们产生“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意识,在此基础上展望自己的前程。在活动中培养发展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其一,日常性活动—当好每人一天轮流值日的公务员活动,由学生大家讨论制定“班级管理条例”,实施情况由“考核小组”定期考核,这样,班上大家都是公务员,我为人人服务,人人为我服务。这个日常性活动过程中,自我立法,大大增强了自主性,并创造性地开展了德育活动,大大提高了道德责任感,亲身体验奉献与创造的愉快,大大优化了价值观。其二,阶段性活动,班上定期与不定期地开展学名人活动、敬老活动、扶困活动、颂师活动、新闻活动、远离、法制教育宣传活动。其次还有知识竞赛、文体活动、秋游等。在这些活动中,学生陶冶了情操,增长了才干,提高了生活和做人的能力。每一个学期召开一次赞优会,由全班学生分别对每个同学的优点及其身上的善行义举给予赞扬,赞得人人心花怒放,赞出学生求真、崇善、爱美的激情,赞出了班级前进的方向。其次,我常在家庭联系本上给学生一些评价性的赞语,如“宰相肚量”、“大智若愚”、“灵鸟先飞”、“初露光芒的明珠”等,这一顶顶口头桂冠,对学生来说,却价值连城。开展评优活动,每半期一小评,每期一大评,评“优秀公务员”、“优秀学生”、“优秀干部”、“卫生积极分子”等等。将突出的好事写人班史,为对班级有突出贡献的记功,你一“评”,他就要去“创”,你要“写史”、“记功”,他就要去争,这比“不准”、“严禁”的办法强多了。帮助后进学生,其一要他们自己把关,确定自己近期要改正的一个缺点,并公诸于众,自拟计划及自律名言、改正措施,自我惩罚。教育的艺术是让学生认识到惩罚是育人的一种手段,把必要的惩罚变为学生自己修身养性的需要,自求更新。其二是采用一帮一,多帮一,让他们在改错中完善自我。每期期终开展一次全班学生班会,依次给每人提出批评意见的活动,要求不需讲情面,不需选择言词,只要不是侮辱性的语言即可,先从班主任我自己“开刀”,其次由“班委”开炮,再按座位号依次向每个同学发动“进攻”,这会使每个同学都够难受的,因为每个人的“丑行劣迹”都会被端出来,一个个红着脸,强装着笑,老老实实地记下逆耳的忠言,咽下苦口良药,让人家说够了,我还得补充一、两条没说到的缺点。让他们都能看到各自的缺点,针对这些缺点进行改正,让缺点变为优点。这样的活动开展次数多了,同学们的优点就会越来越多。我班学生现在是初二的学生了,经过一年半的教育活动,我发现他们心胸开阔,乐于奉献,勇于竞争,善于合作,勤于探索,积极改过,道德素质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班委已能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班级管理正朝着民主化、法制化、自动化的目标迈进。
各地级以上市教育局: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中发〔2004〕8号,以下简称“中央8号文”)关于“广泛深入开展未成年人道德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有效机制”的要求,深入推进我省中小学德育基地建设,促进德育基地管理规范化,促进我省中小学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现就进一步办好德育基地、强化学生实践教育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进一步办好德育基地、强化学生实践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实践育人是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途径。中央8号文提出,要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广泛深入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实践活动。教育部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德育基地是实践育人、综合实践活动的平台,是广大中小学生参加军事训练、劳动技术教育、专题教育、社会调查、公益劳动、科技文化活动及研究性学习等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德育基地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形式,为学生实践教育提供必要的场所和条件,德育基地具有其他教育资源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加强德育基地建设、强化实践教育环节,对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教育部门和各地德育基地要深刻认识办好德育基地、强化实践教育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进一步加强德育基地建设,规范德育基地管理,为学生实践教育提供良好的条件和优质的服务。
二、加强德育基地建设,完善实践教育内容体系
(一)认真抓好德育基地建设的规划和发展。各地教育部门要积极争取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重视,把德育基地建设纳入本地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在教育经费中安排一定额度的经费用于德育基地建设。尚未建设德育基地的地区要尽快规划,加紧建设;已建成德育基地的,要逐步完善设施设备。要努力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设法借助社会团体、企业、社会热心人士等社会力量,多渠道筹集资金建设德育基地。
中职心理教育与德育教育现状多年以来,以分数排名成了学子上普高的分水岭,考不上普高的出路基本只剩下就读于各类中等职业学校。于是各类职校集合了大多数成绩不好行为放任的学生,他们构成了现时青少年学生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分数第一学历第一,社会风气形成千军万马挤好学校而看轻职业教育。以这样的“人才”认可标准,中等职业教育这种社会需要的正当分流被视为学生的优胜劣汰,中职学校也被视为是失败者的“收容所”。不少人认为这些输在起跑线上的孩子也将输在竞争路上。社会、家长甚至学校对中职生的这种认知看法,给这些学生带来的是心理上的伤害。自卑、冷漠、自暴自弃,缺乏自尊自信是中职学生普遍的心态,他们抗挫能力弱,对前途迷茫。特别是一些学生来自单亲家庭,缺乏长辈、家庭的关爱。表现为学习懈怠,学习兴趣不高,思想行为放任,不良习气较多,急需在中职阶段得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爱。[2]
心理教育与德育的目标教育部新颁布的德育大纲明确指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明确纳入了德育范畴。德育旨在形成学生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其包括政治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三个方面。这三方面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与前两者相比较,心理健康教育则要使受教育者形成有利于个体生存、发展的基本心理品质。这三方面的教育都指向同一个目标,就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校的心理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与普通高中比较起来,中职学校心理教育有更明确的目标,难度也更大,也有其特殊性。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咨询与辅导,心理治疗这些专门的途径在众多的心理“残缺”和被“边缘化”的学生面前有时也显得力所难及,而一般中职学校心理师资的配备心理咨询投入也都难以满足其繁多的需求。
心理教育与德育教学的渗透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灌输式的德育课程教育并不适合青少年,尤其是不适合中职学生。因为其重在告诉青少年“应该怎样做”,青少年往往产生抵触心理。在他们看来,他人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是对自我的一种否定。心理教育渗透德育主课程目标,旨在弥补心理素质教育,心理咨询室,心理治疗等专门心理教育途径的不足。[3]在校期间学生能从更多的生活、学习中逐渐接受而不是只从有限的心理健康教育课上“学到”心理健康知识,让这些社会“失宠儿”重建自信,走出自己成材的路。
心理教育与德育教育渗透的实践
(一)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在中职的优势
首先,中职学生有更强的心理需要,他们的学业成绩处于劣势但不等于不具智慧的能力,他们在动手能力、技艺才华或多型个性上有更多的潜能,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望,渴望有足够的机会与场合展示自己,同样是一块块有雕塑价值的好材料。这些可贵的积极因素,正是我们赖以塑造学生健康心理行为的有利条件。其次,中职生的学业竞争不大,课业宽松,他们有更多的业余时间和精力需要释放,从而获得更多的追求和愉悦满足。由于中职生的学业重点并不在分数上,学生的学习就摆脱了死记书本知识,思维可以更加活跃。教师则可以围绕教学目标大胆尝试心理教育的渗透,而无须担心影响对教材条文的学习规范性理解,同时侧重于启发式教育学生,更多应体现在让学生自悟。在心理上重建学生自尊自爱,学业上注重培养学生成为适应社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发挥他们在各方面的潜能。第三,我们还留意到,与普高学生比较,中职学生多有课余社会打工经验,对社会有一定了解,肯动脑筋渴望证明自己的能力。而集知识、智慧、技艺、能力等诸多因素的各种各样的综合性人才正是当下社会所急需的。摈弃对中职生的偏见与歧视,发现、挖掘、启动、提升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就能恢复学生的自尊、自强、积极进取的热情。
摘要:运用实践教育法加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是目前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课题。实践教育既是高校学生应对外部环境的客观要求,也是他们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内在要求。加强实践教育既要立足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更要重视学生思想道德的内化,还需要构建完善的德育系统。
关键词:实践教育;高校德育;实效性
高校德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主要内容,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高校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在当前国际国内的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我国高校德育如何适应新时代对高级人才综合素质的新要求,如何应对可持续发展的新挑战,是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本文就实践教育的必要性和途径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为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增强提供参考。
一、实践教育法的内涵及其特征
实践教育法又称为实践锻炼法,是指按照教育要求,合理地设计多种教育内容与情境,组织、引导教育对象主动参加各种教育实践活动,提高其思想认识水平,形成良好习惯和优秀品德,使教育对象能够从各自的层面、各自的角度和各自的社会地位去认知、感悟和深思其人生的价值追求,从而激发其道德内需,促使道德信念的形成,实现教育对象的知行统一、德才兼备,以提升德育实效性的教育方法。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和实践论是实践教育法的理论依据,“社会实践是人的正确思想形成发展的源泉,是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观,沿着正确的方向成长的必由之路”。[1]实践教育法的主要特征有:
(一)理论与实践相统一
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德育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由于艺术类院校课程设置的特殊性及艺术类大学生个性特征鲜明等特点,其德育教育应依托艺术院校的专业特色开展。艺术实践活动既是艺术类院校特有的课程要求,也是大学生文化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立足艺术类院校实际,研究艺术实践活动的德育功能,对提高德育实效性、达成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一)艺术专业特点的要求
艺术类专业的学习有别于一般专业学习,如戏剧、舞蹈、音乐、美术等专业的学习具有很强操作性。实践教学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获取知识、掌握操作技能的重要途径。针对这一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要求,教育部规定,高职高专类艺术类院校的实践教学比重不少于总教学课时的50%。因此,艺术类院校除在传统课堂上开展德育教育外,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扩大德育教育覆盖范围,将其渗透到艺术实践活动中十分必要。
(二)传统德育教育低效性的影响
传统德育教育主要依托“两课”课堂教学,教学内容单一,注重说教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形式较为固定。相对艺术类大学生个性活泼好动、形象思维能力强、易于接受新鲜事物、重专业轻文化等特点,这种教学方式容易使学生对传统德育教育失去兴趣。此外,由于艺术类院校学生文化底子弱、自我管理能力差等特点,传统德育教学认知很难取得理想教学效果。因此,转变德育教育方式,在实践活动中开展德育教育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