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子商务风险

电子商务风险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电子商务风险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电子商务风险

电子商务技术风险

[摘要]在我国,由于电子商务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现行的物流体系对电子商务的发展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因此,我国的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模式的建立和完善是电子商务企业发展必须解决的课题。

[关键词]电子商务企业物流模式探讨

我国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相对滞后的物流配送体系已严重制约了企业有效地参与全球化电子商务竞争,成为其自身发展的瓶颈。企业在配送决策上往往要在物流配送成本和配送服务上进行平衡博弈。电子商务时代的物流配送应具有信息化,网络化,现代化等特点。具体说来,企业应立足供应链的集成化、信息网络平台的协同化,采用网络化技术、现代化的硬件设备、软件系统及先进的管理手段,对整个物流和配送体系实行统一的信息管理和调度,来实现对于消费者的实物配送。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企业的物流体系水平不一,经营模式也各不相同。在对比发达国家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体系基础上,归纳起来,我认为,适合我国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物流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电子商务企业自建物流体系

物流服务是否其核心竞争力所在,自建的物流体系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其核心功能是电子商务企业是否考虑运用这一物流模式的关键。从我国企业的具体情况来看,不少药业企业、家电企业、大型制造企业以及连锁商家等随着在全国范围内多年的经营,不少企业都有庞大的商品营销渠道,自身拥有良好的物流网络与相当现代化的物流技术和管理经验。随着网络经济发展,这些企业在经营电子商务时可通过不断整合自身资源,吸收外界资源,搞好自身物流网络建设,形成适合自我的物流配送体系。

企业从构建全国性的物流体系角度出发,可以考虑适当的时候租用社会化或专业化的仓储和配送中心作为自己的节点来弥补这一环节的空缺;也可以考虑请专业化的物流公司来担任企业电子商务下物流体系重构的咨询业务,从而在高屋建瓴的角度对企业的物流进行把脉。另外,企业也可利用本身物流体系承担其他企业和商家的物流配送业务,从而减少资源的闲置与浪费,达成网络配送规模效应,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配送。

点击阅读全文

电子商务风险规避小议

电子商务已发展多年,但直到今天,中小企业参与电子商务的门槛依然很高,尤其是,向B2C或者B2B电子商务迈出的第一步就是要通过企业软件实现内部流程的自动化,但中小企业面临难度大和成本高的问题。事实上,截至2004年,我国只有1.3%的中小企业的IT建设真正进入系统整合和业务整合的成熟应用阶段。

但即使如此,这1.3%的企业在参于电子商务的过程中依然面临诸多风险,所以,我们组织本期“中小企业电子商务”专题,以期能为那些有意踏上电子商务之路的中小企业有所裨益。

1建立企业门户网站

对中小企业(SMB)来说,2005年俨然成了“门户网站年”。据调研机构梅塔集团(METAGroup)声称,全球2000强公司有85%已经选择了门户网站框架,中小企业也在快速跟进,开始日渐频繁地采用这项技术。

与企业门户网站安装或者升级有关的投资回报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

1.简化内部业务。对中小企业来说,简化业务是实施门户网站的主要动因。行之有效的门户网站可以把信息集中在一个便于访问的地方以减少高成本的劳动密集型事务,譬如管理功能、人力资源处理和IT支持等。门户网站还可以减少与电子邮件、电话联系甚至差旅(如果使用网络会议技术)有关的成本。最简单的门户网站作用仅仅是把员工频繁访问的信息集中起来,较为高级的门户网站则为工作流、员工协作提供便利,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点击阅读全文

电子商务风险与控制策略研究

摘要:目前我国电子商务正在步入快速发展的阶段,市场交易规模持续增长,服务功能不断扩展。与此同时电子商务的风险问题也不容忽视,电子商务风险不仅会引发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风险本身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因此,企业在应用电子商务平台时应当细分各类风险,并针对不同风险制定系统的控制举措。

关键词:电子商务;风险;控制

当前我国电子商务正在步入迅速扩张的阶段,并成为拉动经济增长与消费、推动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电子商务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展以及动态的发展变化都需要有相应的风险控制手段作为保障,对电子商务风险进行有效的管理是其健康发展的必然需求。

一、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

电子商务从兴起至今,短短几年时间2016年01期(1月)已跨入密集创新的发展阶段,无论是市场交易规模的攀升,还是行业分布的扩展,都体现出电子商务的蓬勃之势。

(一)交易规模

点击阅读全文

电子商务风险管理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商务目前已成为一种广泛采用的交易方式,而日益增加的对服务器性能要求等问题,制约了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由于P2P技术适应电子商务对信息的搜索和协同能力,近年来,P2P电子商务正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子商务模式发展起来,但信任风险仍是P2P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障碍。本文就P2P电子商务中的信任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办法。

[关键词]P2P技术P2P电子商务信任风险

一、引言

在互联网日益发展的今天,电子商务已成为开拓商务活动、降低企业销售成本、扩大市场占有率的新渠道。艾瑞咨询数据显示,我国国内网络零售市场存在巨大的增量空间,2008年网络购物交易规模将实现125.1%的高速增长,达到1263亿元,2011年有望达到5690亿元。数据也显示在淘宝网等电子商务网站的培育下,我国已有高达1.2亿的网络购物人群。如此众多的交易量和使用者,为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但是面对日益增加的网络访问流量和业务扩展带来的大量处理要求,企业(个人)间信息系统相互孤立、不易扩展,数据传输速度和服务质量难以保证,网络带宽、安全性,以及服务器日益增加的性能要求等问题日益突现,制约了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近年来,P2P电子商务正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子商务模式发展起来。

二、P2P电子商务的研究现状

我国的电子商务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从一开始的企业对个人(B2C),到后来的企业对企业(B2B)、个人对个人(C2C),电子商务在我国取得了良好的发展,又出现了企业对政府(B2G)等一些新的商业形式。

点击阅读全文

电子商务引入风险投资的现状

电商领域聚集大量风险投资电子商务企业寻求投资,风险资本也对未来成长性高的电子商务领域兴趣十足。据清科数据库统计,2005年至2012年上半年,已披露的中国电子商务行业风险投资案例数319笔,资金总额达67.33亿美元。对电子商务的投资热潮在2011年达到高峰,在这期间已披露的投资事件达107起,投资总额高达48.65亿美元。并就2011年而言,单笔融资在10亿元以上的有3笔。2010年到2011年,团购网站在短时间内收获了大量风险投资,在大量资本的支撑下,团购网站迅速扩张。有潜力的企业往往收到多家风投机构的投资意向,如拉手网等获得了多轮金额不菲的风险投资。并且在这股热潮中,电商获投资之快也十分惊人,拉手网上线不到三个月即获得泰山天使融资和A轮融资,A轮融资后九个月内陆续又获得了合计1.6亿美元的B、C轮融资,企业估值一路上涨。毫无疑问,风险资本的加入促进了电子商务蓬勃发展。

多家电商创始人与风投存在分歧资本是把双刃剑,原有管理者与风险投资机构需要在合作中相互博弈。电商在引入风险投资后,控制权之争也屡见不鲜。风险投资机构投入资本的目的是在退出时获得高额收益,而创业者或原有管理者则期望做成一家优秀的企业。很多电商创始人在接受风险投资后颇为后悔,或是引狼入室,将被投资方套空公司,或是被投资方架空而失去控制权,或是认为引入投资时定价太低、贱卖股份,如24券、红孩子、尊酷网等。而矛盾激化的后果往往是一家发展势头良好的公司停滞不前,失去最佳时机甚至倒闭。24券创始人杜一楠与风险投资方产生激烈矛盾,最终结果是在杜一楠要求下投资方派遣在24券的人员从24券离职,同时投资方也停止继续向24券投资,24券发展受阻。同时,由于多家电商亏损,盈利遥遥无期,导致资本市场观望情绪加重,已注入资本的风投机构谋求退出该领域。

电子商务利用风险投资的问题分析

盲目扩张、连年亏损、权利架空、IPO失败,这些都是目前电商引入风险资本后遭遇的情形。电商在与风险投资机构从签订协议到实际运营中都存在重重问题。电商在接受投资与运用投资方面都需谨慎。

(一)资金使用失控电商取得大额资本后疯狂扩张,期望扩大用户规模,分摊高固定成本,取得盈利。就目前来看,大量电商盲目扩张,管理粗放,在进行无计划、不可持续的发展,寄希望于跑马圈地后击败竞争对手,进入行业前列。2009年凡客互联网广告费用高达5.2亿元,超过百事可乐,位居全国第二。到了2011年,广告费达10亿元,并疯狂推新商品,物流和仓储成本都不在考虑之中,最终资金链断裂。巨额广告投入、巨额人力成本、低价策略,在电商大肆扩张时总是不计成本,实际上成本才是收益的基础。在对基础设施、市场建设等的大规模投入后,电商难以在短期获得盈利,从而导致对资本的进一步需求,收到一轮风险投资后会寄希望于下一轮风险投资的进入。进入了融资-扩张-再融资的循环中,对盈利只能预测再预测。在抢占市场份额时,实行低价策略的电商不在少数。目前,电子商务市场同质化严重,消费者转移成本低,恶性竞争加剧。当当网、国美、苏宁、京东等进行了多次价格战,以亏损换取市场。团购网站更是追求规模、管理混乱,各大网站在资本的推动下竞争惨烈。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统计,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团购网站有高达48%的死亡率,累计诞生6069家,在此过程中关闭2859家,3210家团购网站仍在运营,而团购大战仍在持续。

(二)契约订立草率风险投资机构对于订立风险投资契约比企业家更具经验,风险投资契约可能会存在漏洞,创业者会陷入风险投资机构的陷阱中。在订立契约前,创业者需要根据风投特点制定战略目标并与风投协商,明确是规模在先还是效益在先,以免在后期陷入与风投的战略分歧。很多电商在短期无法盈利后,创业者和风投机构之间矛盾激烈,这也是在签订契约时的约定不足。电商在订立契约时,往往只考虑到风险投资退出的可能性,标明了特定条件下风险投资机构有权退出企业。并没有考虑到企业创业者脱离风险投资的可能性,即没有在特定情况下要求风险投资离开企业的赎回条款。阿里巴巴创业团队在企业日渐壮大后,就收回股权问题与投资方进行长期谈判并付出巨款,这也表明了赎回条款的重要性。订立风险投资条款时的细化考虑是日后解决矛盾的依据。对赌协议导致的控制权转移在风险投资中也十分普遍。很多电商企业的创始人对自身状况过分乐观,与风投机构草率签订对赌协议。对赌协议是单边协议,允许风险投资者在企业未达到约定标准时根据低估值计算投资款,或者调整投资方在被投资企业中所占的股权比例。对赌失败后风投履行契约,创业者会丧失对企业的控制权。按照《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的规定,企业股权要稳定清晰。IPO审查时,对赌协议不被认可,要求企业在IPO前清理。但仍有众多风投要求与创业者签订对赌协议来平衡风险。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