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第二课堂活动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第二课堂的重要作用
第一课堂教育是学生接受系统理论知识的主渠道,高校历来对第一课堂的教学计划、师资、条件、时间等方面均能给予重视和保障。但第二课堂在诸如学生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品德素质、人文艺术素养、科技创新意识、社会认知体验与实践能力、人格养成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在高等学校,第二课堂已不仅是第一课堂的补充和延伸,而且与第一课堂同等重要。
二、国内高校第二课堂素质教育现状
当前,我国高校第二课堂在理念、运行机制、管理模式等方面较第一课堂存在一定差距,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
(一)理念落后,重视不够有些高校没有认识到第二课堂在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成长成才过程中的独特性和重要性,对第二课堂教育重视不够,没有把第二课堂教育列入重要议程,第二课堂游离于学校中心工作之外,长期被边缘化。学校往往出于维稳和统一管理的考虑,限制第二课堂活动开展,更谈不上扶持第二课堂了。
(二)第二课堂游离于学校教学管理体系之外大多数高校并没有真正把第二课堂活动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之中,而有的高校虽然建立起自己的第二课堂体系,但运行机制、管理模式、辅导机制欠成熟。有些高校开展第二课堂素质教育的操作程序复杂,需要班主任、辅导员、二级学院领导、学校团委领导等逐级审批,且很多有技术含量的第二课堂教育活动缺乏专业老师的辅导、必要的活动场所和设备。从而消减了学生组织和参加第二课堂综合素质教育的兴趣。
1对幼师专业技能的理解
对幼师的专业技能有很多不同理解。幼师专业技能是“幼儿教师专业技能是幼儿园教师在幼教实践中运用幼教专业知识和经验,并通过练习而形成的顺利完成幼儿教育教学任务的能力。”有人把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教师专业技能划分为一般教育技能、基本教育技能和复合教育技能三个层面。也有人把幼儿教师技能分为一般的专业能力和特殊技能。特殊技能主要包括语言、艺术、幼儿教学等三方面。幼儿教师专业技能比赛中对幼儿教师专业技能的划分也各不相同。长沙及常州师范学院幼儿教师专业技能考核标准中把幼儿教师职业技能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保育技能、教育技能、艺术技能。2010年国家颁布幼儿教师专业标准把幼儿教师专业技能概括为“十会”:幼儿技术讲述(会说);钢笔字、粉笔字(会写);绘画(会画);边弹边唱(会弹、会唱);舞蹈(会舞);手工制作(会做);多媒体课件制作(会用);操与口令(会操);教学设计(会教)等。以上幼儿教师专业技能的内容和包含的方面虽然有差异,但笔者认为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可分为两种,一种是通过专业技能课学习、训练习得的技能;一种是通过专业知识的学习转化领悟而来的技能。两种技能的习得都要以活动为载体,以实践为媒介,仅仅依靠课堂教学的远远不够的。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有效途径。
2通过第二课堂培养幼儿教师专业技能的可行性
高校第二课堂活动是第一课堂的延伸,是第一课堂必不可少的补充,也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第二课堂具有丰富性、互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辞海》对技能的定义为:运用知识和经验执行活动的能力。技能都是后天通过一定方式后天习得的。这说明在第二课堂中培养幼儿教师专业技能是可行的。
2.1第二课堂的丰富性与幼儿教师专业技能培养第二课堂作为校园文化的载体,其丰富性表现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包含的内容也非常丰富。把教师专业技能培养与第二课堂结合起来,既增强了第二课堂的实效性,也拓展了第二课堂的领域;把第二课堂与幼儿教师专业技能培养结合起来,第二课堂灵活的形式和趣味性,会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更能促进技能的培养。
2.2第二课堂的互动性与幼儿教师专业技能培养第二课堂以学生活动的形态存在,第二课堂的活动以学生自发组织、自主参与为主,学生既是活动的组织者又是活动的参与者,在第二课堂中学生有较多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和集体教学教师一对多的讲授、学生被动接受不同,在第二课堂的活动中,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能较好地形成多重互动,从而实现相互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也需要多重互动来实现,在互动中相互促进、相互提高,而不能孤芳自赏、闭门造车。
摘要:当前,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所提出的教学目标仅仅依靠每周2~4节课的课堂教学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要积极为学生创建适合英语学习的第二课堂环境,增加学生在课外进行语言实践的机会[1],从而提高其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本文就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过程中的管理机制进行了探索与总结,为其人才培养做了有益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管理机制
大学英语的第二课堂是相对于第一课堂教学而言的,主要是指在完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的同时注1,以构建或模拟真实的目的语语境为目标,利用业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类英语学习活动。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的教学相辅相成,是第一课堂教学的有益拓展。但是目前大部分高校的第二课堂存在形式单一、缺乏规范管理体系的问题,使活动的组织具有随意性和盲目性,因此建设高效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管理体系已经刻不容缓注2。
一、大学英语教学第二课堂现状研究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第二课堂教学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性,可以很好地弥补第一课堂无法满足教学目标的需求。但是现在针对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建设和管理却并不尽如人意,主要问题在于,与第一课堂相比,从管理者、教师到学生对第二课堂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加上各个学校在第二课堂建设资金和师资方面的欠缺,使得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管理缺乏组织性、规范性和系统性,导致我国现在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整体建设上学生参与程度不高,活动设置单调过时,远远没有达到理想效果。本文通过对全国各级各类30所大学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状况的调研和对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地高校特色第二课堂建设的深入考察以及学生社团的走访,总结了目前高校英语第二课堂建设特点。第一,各个高校目前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主要为各种英语竞赛类项目,所采访的高校全部都组织了各种竞赛类英语活动,主要包含以下传统的第二课堂活动:竞赛类(校级、省级和全国级)、英语主题演讲、英文歌曲大赛、各类英语沙龙和大学生英语文化节、英文配音大赛以及英语诗歌朗诵等。第二,部分高校开设有英语讲座类、学习坊等活动;有些高校开展了经典英语原版电影赏析活动,并进行讨论;也有部分高校开设了晚会性质的英语活动,如英语话剧表演、英语晚会、英语戏剧之夜等。但是大部分高校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都是由学生团体或者教师自发组织的,缺乏统一的管理机制,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不成体系,难以达到理想效果。第三,像英语角这样的传统第二课堂活动运行效果不是很理想,30所高校中只有18所(占60%)还继续保留英语角活动,但基本都是由学生社团组织或者由学生自发组织,很多学校反映英语角活动效果不佳,学生参与度不高。第四,近60%的高校没有建立高效、规范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管理机制,没有明确各部门和各个要素在第二课堂活动中的具体职责,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教师参与的积极性和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建设成效。谭丽涛、张宏艳[2]认为高校第二课堂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与教学脱钩、指导不到位以及管理体系不健全、项目设计缺乏合理性和系统性等问题;第二课堂活动建设比较随意,在一定程度上是单纯的学生活动,缺少高校人才培养和教学计划的指导。科学合理的第二课堂活动管理机制应该具有稳定性和协调性的特点,能够很好地起到协调各级各类人员和各个部门参与第二课堂建设的作用,不但要发挥参与者和组织者的积极主动性,而且还要对第二课堂的实施进行必要规范,以便更好地促进其有序开展,使之成为第一课堂教学活动的有益补充。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开发需遵循的原则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开发并不是盲目而为,应是一个有计划、有目标、有原则系统化进行的过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开发需遵循的原则主要有两点:
(一)发展性原则
马克思主义认为,自然界中人的本质是相对社会人存在的。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社会的发展,人与社会始终密切关联在一起。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其全面发展必须要与中国社会的发展紧密贴合在一起,要顾全各阶段、各方面发展的要素以及水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针对在校大学生进行的,高校必须要清晰地意识到自身和自身所处的环境都同属于社会的一部分,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将学生放置到学校和学生群体当中去审视。因此,不同高校的全面发展层次是不同的,在把控社会发展大前提之下,还需要考虑这个小前提,只有这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开发才是有效的,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开发中必须遵循全面发展性原则。除此之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开发还需遵循自由性发展原则。人的本质属性是自由,这也是人与物的区别所在。现代高校教育奉行的是学生自由式的发展,在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开发的过程中自由行发展原则依然不可抹除。
(二)实践性原则
现代意义的教育要求高校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学生的全面发展又是一个社会实践的过程,亦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根据对马克思主义的分析认为,人类的发展要历经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人际关系为基础的发展。在生产力相对较低的情况下,人类的社会活动范围有限,导致人的独立个性得不到发展。此时,人与自然、社会还处于一种混沌的关系当中。这时人的发展是不全面的、不自由的、不充分的;第二阶段是以物为基础的发展。此阶段由于生产水平的提高,日渐明确的社会分工使得人片面发展,这时人的个性日益凸现出来,个人的片面发展与人类的整体进步形成了一种矛盾;第三阶段是个人的全面发展,是自由个性发展的阶段,此阶段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念中人类发展的最高等级和价值目标。在人类发展的各个阶段,实践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就告诉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课堂开发必须要遵循实践性原则,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去品味教育,并促使其从中获取应得的知识。
改革护理专业第二课堂教育的实践与探究
制订与护理专业第一课堂相辅相成的第二课堂教学计划第二课堂虽然具有灵活性、开放性、综合性和自主性的特点,但还应有相应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同时要有步骤、有组织地进行,所以第二课堂教学计划应结合护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特点来制订。第二学期的第二课堂活动是根据第二学期医学基础课程的专业课程来设置,校内增加了营养学、康复护理等选修课,校外让学生参与社区健康教育和普查、康复护理等义务活动,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以形成优良的医德医风,提高其操作技能和科技创新能力,树立白衣天使形象。这种有计划、有内容、有步骤、有组织的第二课堂教育有利于中职教育课程改革由“师本教育”逐渐到“生本教育”,也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激发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其学习信心,从而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将第一课堂的指导教学与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有机结合
应用多元智能理论改革教学内容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按多元智能理论的实用性、趣味性、多样性和文化性原则设计。实用性原则就是指第二课堂的活动内容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专业要求,同时要突出护理专业特色,以就业市场、社会需要为导向,真正实现学有所用;趣味性原则就是指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一些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从而保证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参与各学科的实践教学;多样性原则就是指第二课堂的活动内容要丰富多彩[2]。如化学课程中,课堂学习“丙酮的性质”后,改革实验内容,指导学生采集自己的尿与糖尿病患者的尿进行实验对比,让学生学会诊断糖尿病。同时,将教学内容难易结合起来,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如对部分学生讲授血糖测定和糖尿病的病因、外观表现、饮食调养、治疗方法等。
应用多元智能理论改革学生参与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设计和开设的应是学生感兴趣的、愿意学习的课程,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注意他们不同的爱好和特长,以挖掘其潜力。如带领护理专业学生到社区福利院进行第二课堂活动前,利用班会进行各种活动内容的讲座,并以课外作业的形式要求学生进行自由选择练习,然后根据学生各自的能力进行分工合作,分为生活服务组、陪老人娱乐组、保健指导组、健康体检组等。在进行第二课堂活动时还要注意学生的思想情绪和态度,根据学生的思想状况适时调整参加活动的人员,活动指导教师要确保学生亲身参与第二课堂实践活动,以达到“以用促学、学用结合”的目的。
应用多元智能理论进行“超前、推后教学”改革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观察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时可对部分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如对化学课程进行“实验先行”教学改革,先进行第二课堂的开放性实验,再到第一课堂进行理论升华;又如根据各种疾病的特点,把专业课教学和临床护理、医学诊断、防病控病密切结合,将理论讲授和动手操作紧密配合,充分利用校内外医疗场所,与学生一起深入其中,边观察边讲解,看疾病的症状、体征等;再如根据季节发病率,打破教材顺序,及时到教学医院进行讲解并从中找出诊断依据或护理要点,充分体现教学内容与疾病的发病时间相适应的特点。多元智能理论可以转变教学理念,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利用第二课堂活动,不但能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及团结协作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