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地理教学教案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摘要】新课标实施以来,给高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新要求,也给高中地理备课提出新要求。本文简单的介绍一下备课要求。和大家分享教学备课新方法和技巧,以期为新课标实施提供帮助,为同行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集体备课;信息化
备课就是为上课做准备,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围绕教学内容,从学生角度出发,收集、处理资料以及设计方案的过程。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中,历来重视备课,有“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工”的说法。本世纪初,我国推出第八次基础教改,随着这几年的教育改革和试验,新课标已经真真切切地走进校园,走进师生的生活。这为我国素质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以前教师备课,地理教学大纲明确了学生的必学内容和详细的知识点,规定了教学内容的最高要求(即不超纲),它对一线教师教学实践具有直接指导作用。而现行教材为教师备课、教学留下了更大的空间,新课程教学淡化了应试教育,全面强调素质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尤其在学生的信息来源广泛的情况下,高中地理教学备案就需要顺应新的形式,新的要求。本文提出几个新的备课方式和技巧。
一、备课要求
1.备知识:
新标教材里面知识点少了,文字表述少了,可是,提问多了。老师备课时需要把自己备成一个湖,备成一个泉。新教材仅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框架。至于每节课上,你怎样组织材料和实现教学目标,就交给教师自己去施展,这就要求老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点通过备课创造性成为课堂教学组织者、引导者,还是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者。[1]
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调查分析
调查问卷的设计
我们主要采取封闭式的问题方式,对问卷的内容进行设计,并在小范围进行信度(Reliability)和效度(Validity)测试,以反映我们调查内容的实际情况.
调查结果的分析
我们在东部沿海省区随机抽出了500家高级中学,抽取的学校包括曲阜师范大学附中、日照一中、温州中学、杭州外国语中学等,发放500份调查问卷,回收480份,有效调查问卷310份.在这310份调查问卷中,省级规范化学校150家,市级规范化学校100家,其他等级的学校60家.从图1中看出,省级规范化学校有150所,占调查总数的49%;市级规范化学校有100所,占调查总数的32%;其他类型的学校有60所,占调查总数的19%;符合调查的预期.从表1中得出,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中的授课比例比重在20%以上的占到64.5%,授课比重在19%以下占到总数的35.5%,说明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占的比例是很高的,大大超过半数.短短十几年的发展,高中地理学科教学工具开始有质的飞跃,从刚开始的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狼来了”式的恐惧,到接受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的状况,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快速提高,高中地理学科教学模式与形式丰富多彩,高中地理教师在准备教案的过程中不再捉襟见肘,而是在充足的信息资源保障下进行兼收并蓄型的整合与创新.从图2的数据中可以得出,认为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提高课堂效率的占到总数的65%,但是占到总数29%的是没有效果的.从表2中可以看出,信息技术应用与高中地理教学的生均经费投入比悬殊,平均值是59.85元,投入最大的766.67元,最小的是0元,差距是比较大的.地理教师在信息技术应用于中学地理教学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从表3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地理教师平均要带175个学生,最高值是一个地理教师带432个学生,最低值是一个地理教师带24个学生.从图3中得出,高中教师信息技术素养进修课程需求的前三位的为《电教技术前沿》、《信息检索》、《课程制作》(排名不分先后),所占的比例均为20%,对《信息系统》的需求为11%,《电子白板应用》的需求为10%,呈现出多样化.从表3中可以看出,生均信息技术投入与课堂效率Pearson相关系数为0.215,为中等程度相关,生均信息技术的投入和课堂效率呈现出来的正相关,引导我们加大在高中地理教学阶段的信息技术投入.
调查结果的思考
高中人文地理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点比较广泛,具有一定的文理科交叉性的教学特点,有很多比较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理论知识,高中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境,如果教师仍然按照单一、陈旧的教学方法,是很难转变学生被动学习人文地理知识现状的。随着近年来高考人文地理考题占地理学科总分比例比较高的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师也逐渐将人文地理教学当作重点研究教学工作内容,并以此将各种有效的情境教学法逐渐渗透高中人文地理课堂教学过程。
一、高中人文地理教学的重要性
高中人文地理教材中主要涉及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等知识点,这就决定了高中人文地理与自然地理之间的差别性和复杂性。人文地理中的各种现象并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个区域的人文地理知识都与自然地理有着密切的关联性,这就需要高中生在学好自然地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构建人文地理知识网,但是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认为人文地理中的知识点比较简单易懂,学生可以通过自己预习看书就能掌握和理解,也会让学生简单地将课本中的重点内容划一下就可以了,或采取照本宣科的知识传授方式向学生复述课文中的人文地理知识,严重缺乏详细的分析和解读,而会将教材中的案例内容孤立地进行讲解,并且教师也很少把握和设计不同节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这对知识量庞大的人文地理学科教学来说,更加不符合素质教育制度中重要指示,甚至有些教师会占据整节课的时间枯燥地讲解人文地理知识,很少检测和验证学生的地理知识掌握程度,高中生通常情况下会长期处于一知半解、对知识点模糊不清的局面。长期下去将严重降低高中生在人文地理课堂的听课效率。这对高中生以后在现实社会中更好地应用人文地理知识解决问题来说,会造成很多困境和负面作用,同时严重地影响了高中人文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教师必须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内容以及高中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改进和创新高中人文地理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案,这样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情境教学法的基本含义和教学原则
情境教学法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性地导入情绪色彩比较多样化的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的真实教学场景,以此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点,促进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的教学措施。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实施情境教学法的原则可以按照意识与无意识统一原则、智力与非智力统一原则、愉悦轻松体验性原则、师生互信互重下的自主性原则进行实践,这样能调动学生身心各方面的潜力,也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面影响,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成为一种常态化的学习习惯。同时学生也能在良好的氛围中感知学科的应用价值。
三、情境教学在高中人文地理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1高中地理教学现状
高中教学的目的只有一个,通过高考的门槛,进入理想的大学。地理教学时,教师会重点讲解与高考密切相关的知识点,由于高考对于地理图像的要求甚微,往往出现“轻图重文”的情况,除考试涉及的图像,在教学活动中师生都将课本中出现的地理图像直接忽略,随之也忽略了地理图校对地理教学的作用。高考的压迫使得本该开放式教学的地理课堂也变得压抑,教师讲授重点知识后学生通过做题巩固知识,学习方法单一枯燥,缺乏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效率低下,逐渐走入传统教学的恶性循环。
2地理图像的概述
地理图像的产生源自于“图像”一词的提出,而“图像”一词主要源自于西方艺术的翻译。前人对地理图像的定义也有很多种,例如杨莉在《图像时代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的特征与对策》中提到地理图像是指能够表达地理事物、现象、规律和原理的所有图片和影像。地理图像主要包括景观图、地图、实物图、统计图、关联图等。地理图像是传递地理信息的载体,有多种存在形式和具体应用。一些地理图像被用来描述地理因素的空间组成,有的则是表示地理要素的运动形态,有些则是表达各地理因素的空间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地理图像有照片、动画等各种各样的表达形式,能够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地理信息的传递。地理图像对地理进课堂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首先地理图像能够比较直观的向学生展示课本描述的信息,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效果,便于学生的理解;其次地理图像传递的信息量庞大,用语言无法描述的信息只需通过一张图片即可简单明了的展现出来;地理图像传递的信息全面综合,在同一张地理图像中能够展示出气候、地形、地理变化规律等。因此,合理利用地理图像辅助地理教学,必将良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整体教学效率。
3地理图像的合理应用于高中地理教学的方法
地理图像合理运用于地理教学的前提是师生教学观念和学习观念的改变,传统思想总是认为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即地理图像的应用必然影响到学生的考试成绩。其实不然,借助地理图像进行教学的目的就是将地理的教学和学习变得更有效率,地理图像能够帮助教师向学生传递更多有用的信息,学生可以通过图像直观明了的掌握地理知识,摒弃原先的死记硬背,从根本上理解并学会运用独立知识解决复杂多变的地理难题。教师应该学会更多的应用地理图教学像取代原先填鸭式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地理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地理图像的获取方式比较单一,除了课本附带的一些地理图像外基本没有任何扩展,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原是课堂教育方式已经不适合当今多元化学习的发展。教学工具不能仅仅局限于课本,教师在教学时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各种各样的地理图像以及变化规律,相比本上静止的图像,多媒体能更加生动形象的表达各种地理因素间的相互作用及发展规律,学生能够从直观上接受地理知识的洗礼,胜过于一切枯燥无味的语言文字。地理教学能够在节省教学时间的情况下提高教学效率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师生关系的完善
在主体性培养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的作用,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占据着教学活动的主要地位,忽略学生的反应.主体性培养首先要坚持师生合作的观念,教学仅是参与和引导学生的配角,教师不可傲慢,要放下身姿.改变思想观念,从意识上赞同平等的关系.教师主要为学生的辅导,教师要尽一切力量让学生意识到不能只听,还需自己去钻研.举个例子,在讲授全球大气环流或洋流时,内容包括形成原因、表现形式、主要方式、环流意义、维度特征以及总体特征等,非常复杂,学生可能对某些知识没有把握透,或者又有其他疑问.这时教师可不急于直接向学生回答,可带领学生一同分析,从源头开始,梳理来龙去脉.也可以同学生共同解答,边讲边问,让学生提出的问题由他们自己解答,教师仅起到牵线的作用.
2教学策略的完善
教学策略的完善即要突破传统,创新教学方式,以全新的理念为指导,摒弃单一说教.为将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激情通通挖掘出来,教师有必要想尽一切办法,在课堂形式、教案安排和课后任务布置上做相应的完善.首先,教学前的教案安排.教案安排指导着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的进行步骤或讲述的内容,在教案书写中,教师除了在教案中将课堂知识记录外,有必要进行改革完善,将主体性理念加入其中.上课时针对学生的课堂活跃程度,是否理解了某个知识难点等做好记录.如,在人文地理中的区位因素比较简单,学生容易掌握,教师变可记录“将来带过即可,不必深究”,而对于气压带和风带或常见的天气系统等,学生对冷锋、暖风间的交汇引起的天气现象时常搞混,这就需要教师重点记录,将来时常复习,加深印象与理解度.其次,教学中的课堂形式.灌输教材知识是比较常见的做法,对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却是非常的缺乏.课堂形式在于创新完善,积极探究有益的教学经验.例如,《宇宙中的地球》章节,教师如果想让教学效果更加明显,让学生对知识更加有直观的体验,可在多媒体播放课件,让学生感受宇宙的魅力、地球的可贵.在讲授完课本知识后,教师可播放爱护地球的宣传片,贴近教学目的,让学生感受到地球才是人类唯一的家园,应该爱护.这样,学生深知自身责任,同时也感受到地理学科的无穷力量,在课堂上努力学习,生活中尽善尽美.最后,在课后,教师有必要抛弃题海战术或押题战术,应该甄选具有代表性、探索性、综合性的题让学生自己完成,学生为了解答,自然每本书都翻遍,能动性也在慢慢培养.
3个性化发展教学
学生个性化即其爱好、学习能力、兴趣等存在差异,不可同一而论.就那简单的做题来说,优秀学生在脑海中可能很快就知道题干描述或经纬图上的地点是哪,可差生却要翻半天书才找得到,这样的教育效果很差劲.为此,无论是做题还是日常交谈中,都要分析学生差异性,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寻找学生的共同点,分析学生间的不同点,区别对待.培养学生在高中地理学习中的主体性并非易事,在习惯了“听”的基础上,要让学生“想”,比较困难.还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更加可行的路子,应用于教学.实现高效的地理课堂需要我们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努力探索地理教学的规律,改进地理教学之法,把教学当成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劳动,不懈努力、精益求精,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把课堂时间尽可能多地还给学生.让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中表现、在课堂中体验、在课堂中感悟、在课堂中享受.相信经过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一定能还“地理课堂”一片明朗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