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地理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新课程改革中,提出“以生为本”的理念,这也强调了课堂的主体,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抓住学生的眼球就显得尤为重要。课堂设计在这个环节就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又与教师自身素质相符的设计也是课堂效率的保证。学生占据着课堂的主导地位,因此如何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成了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中的重中之重。教师可以尽可能多地利用各种先进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地理课程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理解复杂抽象的地理知识。在这个寓教于乐的过程中让学生渐渐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仔细研读课程标准
为了在教学方法设计和教学素材选择时轻车熟路,教师应将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实施建议烂熟于胸。课标的要求应该是课堂设计最重要的内容。因为初中生的认知能力概括能力有局限性,所以在一堂课开始时,可以先把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对于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和重点有一个整体的概念。这样也可以让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通过教师的点拨和引导,共同达成教学目标。
二、善于挖掘生活中的“地理素材”
由于教材是全国各地专家和一线知名教师。多年经验编撰出来的。所以在这一环节中,应该把教材放在首位。主题式教学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在教学环节中使用新颖的素材,结合一些吸引眼球的案例这样也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例如,在进行“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教学环节的设计时,很多网上的有关交通的资讯新闻都过于刻板,感觉不能充分激发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而当时恰逢双十一,看到网页上铺天盖地的淘宝网广告,琳琅满目的商品,不禁让人联想到根据它们产品属性、距离长短的不同,选择的物流也不同。这有一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推己及人,学生对于双十一都很熟悉,也都有过在网上购物的生活体验。基于这样的认识,可以这样设计这节课的活动:大屏幕显示一则双十一临近,阿里巴巴公司招聘物流专员的启示,同时以小组PK的方式来组织活动,激发学生兴趣。然后用四则不同的订单让学生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1)溧阳餐馆老板购买南京的大闸蟹,选用公路运输。(2)购买香港价值昂贵的手机,选用航空运输。(3)从东北进购大米到江苏的仓库囤货,选用铁路运输。(4)将红旗牌轿车从上海运往非洲,选用水路运输。这四则订单的设计,可以让学生思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不同特点。通过小组PK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好胜心,迅速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而且它的内容与这节课的内容再贴切不过,更可贵的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科知识,寓教于乐,让本身枯燥的知识点贴近生活,变得新鲜有趣。再如,“巴西”一课,对于巴西,我们可以很快联想到它是一个近期举办过奥运会的国家,以此作为切入点,从奥运五环联系到巴西的色彩,将课本上关于巴西的气候、地形、文化、经济的知识点重新整合,归纳出属于巴西的五环颜色:热力红,巴西大部分国土位于热带,气候湿热;澄净蓝,巴西海岸线漫长,东临大西洋,有亚马孙河世界水量最大的河流;清新绿,巴西分布着广阔的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更是巴西热爱的足球绿茵场的颜色;神秘黑,巴西曾经的黑奴贸易以及丰富的矿产资源;丰收黄,巴西发达的热带农业。这五种颜色,既是奥运五环的颜色,现在也将它们赋予巴西的颜色,将巴西奥运从导入开始就贯穿全课,学生今后在看到奥运五环时,必然会联想到巴西的自然文化经济等方面的知识。颜色往往是人最直观最强烈接收到的第一信息,将其变成一个“引子”,利用生活中“奥运会”这一素材,换个角度看奥运,换个角度看巴西,学生在课堂中也会获得不一样的精彩。能够挖掘生活中的“地理素材”,需要我们有一双对新闻敏锐的眼睛,可以搜集最新最热门的相关素材。例如,“俄罗斯”一课可以以“一带一路”的时事热点进行导入,事先设计相关的学习任务并以地理“导学案”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利用地理“导学案”引导学生读书读图,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变被动学为主动学,让地理课堂更高效。再如,七年级上册的“气温的变化”一课,正值秋高气爽的季节。可以从江西婺源的篁岭晒秋导入,以优美的风景照片,配以诗意的语言娓娓道来,让学生沉浸其中,并思考:一天之中什么时候晾晒效果最好?为什么?自然而然引入气温在一天当中的变化,与生活常识紧密相连,学生便于理解。
三、选择恰当的知识呈现方式解决设计中的难题
多元智能理论重新定义了智能,该理论的提出十分迎合教育教学改革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理念。基于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可以改变传统的教学观与师生观,使高中地理教学既为多元智能而教,也可利用多元智能来教,打开了高中地理教学设计的新思路。
一、多元智能理论概述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所提出,加德纳对智能定义包括三个层面:智能是在单元或者多元文化环境中解决问题并有创造意识的能力;是人们能够在生活中面对问题情景并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是人们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时候不断积累新知识的能力。依据智能的历史性、生物性、所具有的特定符号系统和文化作品成果四项指标,他可将智能分成8种不同的类型,即语言智能、逻辑数理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探索智能。
二、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引入多元智能理论的必要性
当今世界有竞争力的人才已经不仅仅是高学历的人,而是要求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其素质除了知识储备,还有与人沟通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将理论付诸实践的能力等。社会对人才要求的发展对当今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更加多元化,多元智能理论为中学教育改革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高中地理教学设计主要包括学情分析、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与模式的选择以及教学评价,而这些环节如果从多元智能的角度考量,可以对传统教学设计进行补充。第一,传统的学情分析是对学生现有的知识结构、能力状况、思维特点、认知状态和发展规律等进行分析,通常是对年级、班级的学生群体进行的分析,而多元智能指导下的学情分析,首先分析班级学生群体的智能优势,如哪些学生的逻辑数理智能占优势,哪些学生的语言智能水平更优,还有一些同学在音乐、身体运动智能等方面有更高的天赋。然后教师在教学时根据学生个性差异,设计恰当的智能组合,提升教学效益。第二,传统教育观念认为教学主要是培养知识与技能,而忽视了学习知识的过程、使用的方法以及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情感、态度体验、价值观冲击。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目标可以直接从各个智能出发进行设计,还能够打破教学目标缺乏层次性的现状,灵活设计出使不同程度学生在一节课后或者一段学习都有所进步、能够达到自己层次水平的目标,以满足不同智能优势、不同智能水平的学生的学习需求。第三,多元智能理论能够为教师的教学打开思路。首先,它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与师生观,让教师意识到其实每个学生都是“聪明”的,只是聪明的地方存在差异。教学过程中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设计出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安排多种形式的学习材料,这样教学效果的必然更加。其次,多元智能为教学地理提供了多元化的学习路径。教师在分析某一知识点时,可以灵活变化,例如可以直接阅读段落学生的语言智能,也可以启发想象让其发挥空间智能,或者出示图表分析,发挥学生数理逻辑方面的智能等。也可以放开手,让学生自由选择自己优势智能路径学习,即“条条大道通罗马”。第四,教学评价的标准也可以是多元化的。多元智能视角下的评价标准不仅可以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达成进行全面的测量,并且其更加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标准,更能发挥评价本身的价值———促进学生的进步。
三、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教学设计举例
网络教学资源主要是指在互联网时代,可以方便学生高效学习的一种信息化资源。网络教学资源的出现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的时间、空间限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育信息化程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网络教学资源的合理应用提高了高中地理教学质量。
一、网络教学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应用网络教学资源的意义主要在于:(1)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在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占主导地位,让学生学什么,学生就学什么,导致地理教学效果不佳。而网络教学资源的应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这种现状。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查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动画、图片等,这样,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2)方便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设计是教师顺利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关键。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求,查找相关的教学课件资源等,有效节省了教学时间,保证了教学设计的个性化。(3)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技巧。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通过网络教学资源的应用,教师可以与学生针对相关问题开展深层次的讨论,这对于提升教学质量有很大帮助。
二、网络教学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利用网络资源演化抽象知识。对高中生而言,他们的思维很活跃,对形象、生动的内容有很强的兴趣,但是对于抽象的内容则学习欲望不强。对此,在教学实践中,高中地理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形象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可以自觉地思考、探究问题,为学生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高中地理中有些知识点十分抽象,通过网络教学资源,能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五章第二节《走向人地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当前人类社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自然生态问题呈现出来,如土壤污染、水资源污染、能源短缺等。借助形象的网络资源让学生客观、理性地了解当前社会生态环境状况。接着,教师播放Flash动画,让学生能系统地了解环境逐步恶化的过程,并以此为出发点对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进行剖析。最后,教师给出探究性问题: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是什么?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样,促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2.利用网络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兴趣。在传统的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过于强调死记硬背,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对学生进行引导,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对高中生而言,面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会表现得很积极。例如,在教学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时,教师可以先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创设情境“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让学生对江南桑蚕区位有初步了解。接着,教师为学生提供材料,包括中国气候图、桑树生长习性、蚕生长习性,让学生结合这些材料分析江南桑蚕业崛起的原因。教师借助图文资料,全面培养学生的信息分析能力,并引导学生初步掌握农业区位选择思路及方法。随后,教师提供材料,引导学生分析“东桑”衰落的原因。工业化、城镇化的加快,农业劳动力减少,劳动力价格上涨,桑蚕业也呈现苏南向苏中、苏北,江浙向中西部转移的态势,进一步让学生意识到农业区位变化的要素。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广西发展桑蚕业的区位优势,包括自然因素、人文因素两个方面,以此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结构图对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进行总结,并对本节课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促使学生可以系统化学习知识。总而言之,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信息化、数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注重网络教学资源的应用,既可以体现高中地理教学的系统性,又可以推动高中地理教学的信息化发展。因此,在实践中,高中地理教师要灵活应用网络教学资源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以此促进高中地理教学质量的提升。
[摘要]课程资源是新一轮教育改革的热点和重点。在各种教学资源中,视频资源具有明显的优势,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青睐。笔者通过问卷调查法,从视频资源的应用情况、学生态度、使用环节、教学效果四个方面对高中阶段视频资源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总结了视频资源应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一是提高学校视频教学设备质量,增加相关的教师培训;二是开发利用符合教学目标、贴合教材内容的视频资源;三是选择具有趣味性的视频资源。本文将以“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一课为例,运用视频资源进行教学设计。
[关键词]高中地理;视频资源;教学设计案例
一、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现代化设施在教学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强调,课程资源是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保障,教师要秉承多样化观念,多途径使用各类资源。[1]在教学当中要立足于教材,但绝不能局限于教材,教师应该努力利用多种教学资源进行教学,这样才能使地理教学充满活力和趣味。在应用于地理教学的各类资源中,视频资源具有明显的优势,它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教学活动更加灵活,进而有助于构建高效地理课堂。[2]视频资源是指能够应用于课堂当中的声、光、影结合的动态信息资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3-4]
二、视频资源应用情况调查
(一)调查目的及方法
高中地理不仅涉及基础地理常识,同时还加入了各种基本的人文地理知识,是中等教育阶段对地理学科的综合性梳理。虽然高中地理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在知识深度上相对浅薄,但复杂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所组成的地理知识体系,仍是高中生的学习难点。高中地理教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其基础性学科知识的地位,还在于地理作为研究社会、人文、自然、生态环境等综合性学科,与人类的生活、生存、发展有着密切联系。
一、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要求
1.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地理观念。由于初中教育阶段地理教学内容的局限性,部分学生极易形成地理即是自然地理的片面观念,这对于地理教学与地理研究来说是错误的认识观念。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以正确的地理观念作为基本教学任务,确保学生掌握全面的地理知识内容,形成正确的地理观念。
2.丰富地理实践、探究活动
地理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将地理知识进行实践应用,而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有关实践、探究等活动长期缺乏,学生的实践能力无法得到有效的培养与提高。新课改背景下要求高中地理教学通过教学活动的调整使地理实践、探究活动的比例得到增加、类型得到丰富,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加多元化的地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