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地理学论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摘要]为了解科研基金的实际资助效果,为优化和完善相关政策制度提供参考,以2011—2016年自然科学类和社会科学类各四种核心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为研究样本,从学科领域、期刊、年度等多维度,运用对比分析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基金资助对提高论文产出数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对自然科学领域学科影响更显著;适当增加基金资助数量有利于提高科研论文产出数量;国家宏观政策导向对科研热点方向具有引导作用。
[关键词]基金资助;论文产出;核心期刊
0引言
我国的科学基金已初步形成以国家科学基金为主,地方科学基金、行业科学基金等为辅,并以基层科学基金、民间科学基金等为补充的科学基金体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面向全国开放申请,是国家为科学研究领域基础研究提供支持的主要方式。近年来,在不断加大科学基金资助力度的同时,愈发重视资助体系和管理制度的优化与调整。基金管理机构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关于程序管理、资金管理、监督保障等的规章制度,以规范基金的分配和审批,提高基金使用效率,为国家科技创新提供保障。关于现行资助体系下基金资助效果的研究成果,能够为现实政策的制定和完善提供理论参考。宋志红等以技术创新领域143位研究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倾向得分分层法分析了基金资助激励效果,结果表明获得基金资助的研究者比未获得基金资助的研究者具有更高的科研产出[1]。郭艳新等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获得面上项目基金资助的64位研究者为研究对象,定量分析了其在2008—2010年和2012—2014年两个时段的期刊论文产出,发现适当提高科学基金资助强度有利于提高科研产出[2]。宋芳等利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产出数量指标,统计分析了2008—2012年口腔医学领域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的论文产出情况,结果表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对论文产出量有推动作用[3]。马路等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临床医学领域的资助效果,结果表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临床医学领域资助效果明显[4]。本文以八种核心期刊六年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从学科领域、期刊、年度等多维度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到有无基金资助、基金资助数量与论文产出数量的关系,对优化和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1数据检索与处理
本文以2011—2016年八种核心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主要考虑行业认可度、收录情况、影响因子、荣誉表彰等因素,选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各四种核心期刊。经比较,自然科学类期刊选定《地球物理学报》、《地理学报》、《计算机学报》和《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下文简称“北大学报”),社会科学类期刊选定《经济研究》《社会学研究》《中国法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数据来自中国知网CKNI数据库,利用CKNI高级检索功能,通过汇总整理论文详细信息,得到学术论文获得基金资助等相关情况,即为本研究基础数据。
文学地理学研究并不高深,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与我们平时所做的研究息息相关。所以,从自我开始从事文学地理学的研究是有道理的,也是容易取得成效的。比如说,如果对海明威的小说感兴趣,那么就可以从其小说中对于自然山水的描写来考察,也可以从其作品中人与自然山水之间的关系来考察,分析一下海明威在小说中是如何看待自然环境的,是如何描述大海与大海风光的,甚至看一看他是如何描写海里的生物的。其实,这样的研究也就是文学地理学的研究。如果对李白的诗歌感兴趣,就可以看一看李白的诗里是如何对待自然山水的:诗人在《蜀道难》中是如何写出西蜀的山与水、云与雾的,那些自然山水与抒情主人公存在一种什么样的关系;诗人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是如何描写自然山水的,其中的自然山水与《蜀道难》中的自然山水有什么不同,后一首诗是不是书写了李白的道家情怀等。还可以探讨李白名诗《赠汪伦》中的“桃花潭”是一种想象还是一种实写?《朝发白帝城》中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是一种写实还是一种象征?这样的描写具有什么样的意义与价值?其实,这也就是在从事文学地理学的研究。当然,文学地理学研究并不是这样简单,并不是只要是考察文学作品中的自然山水形态的都是文学地理学研究,因为文学地理学研究是中国比较文学的一个分支,所以我们在进行阅读与分析的时候还得从跨学科的角度进行思考,看一看特定的自然地理空间与具体的作家作品之间存在怎么样的联系,并且要考虑这样的自然地理空间会产生和已经产生了什么样的意义。无论如何,只要我们对于文学地理学批评有兴趣,就可以从自我做起,从自己感兴趣的文学作品入手,探讨其中的自然山水描写与自然地理空间建构,就可以从事文学地理学研究。并且我们认为,无论大小与长短,只要不是纯心理描写与纯情感抒发的作品,只要不是在真空里长大的作家,其人其作必定会存在地理空间的问题,并且在文学作品的各种要素中占据重要地位。只要有这样的认识,任何人与任何作品都可以纳入我们的文学地理学研究对象,其实我们的文学地理学研究的开端也就是如此的简单,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来说都是如此。
从对具体的作家作品的分析入手
文学地理学批评与文学地理学研究,并不是从理论出发而提出来的一种批评方法或者研究文学的一个角度,而是从文学批评的实践出发,从对具体文学问题的讨论中提出来的,因此,文学地理学的批评与研究也就不可能离开对具体问题的研究,特别是不能离开对具体的作家作品的分析,并且也是以解决对具体的作家与作品的理解中存在的问题而存在的。在周亚芬做的《作为比较文学之文学地理学的提出》①的访谈中,我已经详细地谈到了文学地理学的缘起与文学地理学研究的发展前景。其实,我之所以喜欢从地理空间的角度研究文学,是从自我的人生经历与人生阅历出发的,是从自我的诗歌批评与小说研究的实情出发的。如果没有长期的文学批评实践与文学研究的积累,是不可能忽然就心血来潮,而提出与提倡一种新的文学批评方法的。我们虽然要注重对文学地理学理论观念与批评方法的研究,但如果没有深厚的学术积累与文学研究的扎实基础就开始对文学地理学批评与研究的有关学理问题进行探讨,往往是吃力不讨好的,即使努力思考了一些问题,也可能是皮毛之见,很难真正地解决作家作品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我认为从具体的作家作品入手,来从事文学地理学的批评与研究是一条正道;经过比较长时间的积累,到了一定的时候,在一定的条件下,有关文学地理学的理论体系与批评方法等学理问题,自然就会露出水面,这种理论就可以反过来推动对具体的作家作品的分析与批评。古人说,“观千剑而后识器”,对于文学地理学的理论建构过程是相当适合的。对具体的作家作品了解得多了、分析得多了、研究得多了,自然就会对中外文学史与文学理论的共同规律有所认识。当我们积累了丰富的批评经验与研究体会之后,如何从事文学地理学的批评与研究,我们的后人或者我们自己自然就会有所总结。对于文学批评与研究而言,理论的构想与创造是十分重要的,也是必需的,对于任何时代的文学研究来说,这样的理论构思与理论建构都是需要的,但是,这样的任务并不是一般的人所能够胜任的,在短时间里就可以完成的。一般而言,只有从事文学研究二十年以上的学者,才有理论构想的可能;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与访问学者,要从理论上进行构想与学理上进行开创,可能性都相当小。所以,大家只有从具体的作家作品入手来从事文学地理学研究,才会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对于自己的研究才会有所促进。因此,我建议大家首先选取一个作家甚至是一个作品,与自然山水关系比较密切的一个作家或者作品,如中国的李白、苏东坡、《西游记》、《红楼梦》,英国的华兹华斯、柯勒律治、狄更斯、哈代,美国的梭罗、杰克伦敦、海明威,北欧的易卜生、安徒生、乔伊斯,法国的巴尔扎克、左拉,古希腊的悲剧与史诗等等,进行文学地理学的批评与研究。其实,只要不是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作家,只要不是意识流的小说与纯心理散文,自然地理空间对其产生的影响必定是存在的,就可以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分析,并提出一些有趣的现象与问题进行探讨。当然,对于作家的文学地理学分析来说,主要是研究两个方面:一是作家从小所生活的自然山水环境对其人格精神所产生的影响;二是作家在文学作品里建构了什么样的地理空间系列,这些地理空间意象具有什么样的思想与艺术意义?如果能够从此两个方面来研究作家,也就可以找到其人格精神与创作艺术的特点及其特点的自然与历史来源,也许能够破解从前的学者经过长期的努力所不能破解的谜团。对于具体作品的文学地理学研究,可以探讨如下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作品中存在的自然景观的分析,看一看它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与意义;二是对作品中地理环境的描写进行评估,看一看它对于作品里的人物形象与思想主题具有什么样的意义;三是对作品中所建构的空间结构进行分析,看一看作家在作品里建立了一种什么样的空间形式,作家为什么要建立这样的空间形式?每一个文学作品中存在的地理空间因素都是千差万别的,因此经过分析而得出来的结论,也应当是千差万别的。这就是文学地理学研究之所以存在的基础。文学地理学研究的结果就是寻求不同文学作品中地理空间各自不同的特点,并由此认识与理解作家的审美意识与艺术思维特征,从而更深入地理解作品、认识作家。我们认为从具体的作家作品出发来作文学地理学研究,是最为明智的一种选择。如果不从具体作家与作品出发,所谓的文学地理学研究就无从着手,表面上看起来是讨论了一些问题,其实都是一些似是而非的现象描述与史实叙述,对于文学地理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不会有很大的意义,对于文学地理学研究事业本身也不会有巨大的推动。
科学研究方法与审美批评方法的结合
文学地理学研究是一种新的提法,首先是作为一种批评方法而提出来的。那么,从批评方法来说与从前作为科学研究方法之一种的地理研究方法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与从前的作为审美批评之一种的文学研究方法存在什么样的联系?文学地理学批评在方法论上有什么样的特点?这是需要我们关注的一个问题。地理研究的对象十分广阔,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历史地理、经济地理、军事地理、政治地理、文化地理等等,可以组成一个地理研究的大家族。但是,上述地理研究系列与我们所说的文学地理学关系比较密切的,应当是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与历史地理三个部分。从地理科学研究角度而言,由于每一门分支学科的研究方法并不相同,所以从总体上来论述地理研究的方法还是有一些困难,并且,中国人从事地理研究的方法与西方人从事地理研究的方法也存在较大的差别,从一般意义上来谈论地理研究的方法也实属不易,所以,我们很难评估从前科学家们在地理学研究中运用了哪些研究方法,哪些研究方法能够为我们所借鉴与发展。但是,我们在没有其他办法的时候,也可以在前人的基础上作一些抽样式的分析与概括。我们认为,地理科学研究中以下几种研究方法,可以为文学地理学研究提供借鉴:
一是实地考察法。研究地理的人特别是研究自然地理的人,无论中国还是西方,往往特别注重对研究对象的实地考察,以获取第一手资料。如明代的地理学家徐霞客为了了解中国的自然山水,就亲自到南北各地进行实地考察,倾一生的精力与时间写成了地理学巨著《徐霞客游记》,对于中国古代自然地理的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因为每一篇游记都写得很有特点,又被历代学者当成一部散文著作,所以他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当代中国地质学家李四光,也可以说是一个地理学家,他对于中国甚至整个世界的自然地理有着广泛的考察,对于地球内部的地质构造及其历史来源有着精深的研究,对于中国南北各地的自然山水的情况了如指掌。他们之所以在地理研究方面取得巨大的成功,主要就在于这样一种实地考察的研究方法为他们的研究提供了翔实的材料与具体的数据,让他们的地理研究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我们的文学批评家与文学研究者,特别是我们从事文学地理学研究的学者,如果能够像地理学家们那样对所研究的对象作实地的考察,以自己的眼睛看一看、以自己的耳朵听一听,那我们的文学地理学研究就一定能够突破前人,为学界提供许多新的材料与新的成果。看一看文学作品所描写出的自然山水与实际存在的自然山水有什么不同,听一听作家从小所生活的自然界发出的音响与作家创作的作品之间存在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作家们是如何完成从实际存在的自然山水到文学作品中的自然景观与地理空间建构的。如果经历了这样一个实地考察的过程,有了多次进行实地考察的经历与经验,我们的文学地理学研究就会建立在真实可靠与科学合理的基础之上。可见,这种实地考察的研究方法对文学地理学研究会有巨大帮助。文学地理学研究的对象总是与地理空间相关,总是与特定的自然环境相关,因此研究文学地理学一定不能离开地理学家们常用的实地考察的研究方法。对作家产生影响的自然山水环境是一种固定的存在,郭沫若老家的几条大河及其开阔气势,鲁迅老家的绍兴湖乡与山石,从总体上来说自存在以来就没有太大的变化,而历代作家与诗人却写出了不同的作品。如果能够考察在地球上存在的自然山水,对于对自然山水环境与作家成长之间关系的研究就会有巨大的意义。同时,这种考察对于对具体作品之中存在自然山水意象的分析,也会有很大的帮助。如果不了解西北边疆的自然山水与风土人情,要深入地研究高适与王维的诗作,是不可能的。而实地考察是从事文学地理学研究最为直接与最为重要的一种方法。
摘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高中地理新课程标准都希望构建满足地理科学发展、体现现代教育理念、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高中地理课程。地理学科与生物学科、语文学科、政治学科、物理学科等都有很强的融合性,本文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高中地理教材、高中地理教学方法等方面对高中地理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融合现状进行研究,希望能对以后的地理教学有一些切实可行的启示。
关键词:高中地理;学科融合;新高考
虽然我国中学阶段目前是以分科课程为主,但新高考改革从2014年在浙江、上海启动,2017年第二批试点在北京、天津、海南、山东启动,2019年甘肃等省份也开始执行新高考模式,综合思维和能力培养已经逐渐突显在地理课程中。从教材变化来看,人教版地理教材很明确地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分析等几个模块,新教材则转型为专题式、案例式框架,以生活化的案例为切入点,更注重学生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和人地协调发展观等核心素养的培养。地理学是一门融合人文、社会和科学的学科,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明确的区域性等特点。因此高中地理教学中需注重与其他学科融合渗透的知识内容和方法,找到联系和区别,优化高中地理教学方式。在教育方面,美国一直处于前沿,在他们的基础教育中,也很重视多学科间的融合渗透。刘春宇在其硕士论文中列举了大量的美国地理教材中与物理、化学等学科相融合的实例,李晓燕在其硕士论文中也指出国外关于学科渗透的研究主要是在国家学科课程的设置层面,且地理与物理、化学等理科融合渗透较多,与文科类学科的渗透主要集中在历史学科。我国学科融合的研究起步较晚,但随着新课程改革和新高考的深化实施,研究学科融合的著作、论文越来越多。我国高考考查中不但越来越注重学科内在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同时也越来越注重学科之间知识的融合性。燕校龙以山东高中化学教学为对象,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是否注重学科融合做了调查。刘小利对怎样利用相关学科知识服务高中地理课堂教学做了深入的研究。黄建华以案例的形式对高中地理与生态环境问题的交融点进行了深入探究。对不同学科的知识之间、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相互融合,国内的探究大概能够分为两类:一类是某学科与其他具体学科的融合,如漆馨蕊以地球运动为例讨论了数学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许智恒研究了怎样在初中化学课堂中融合相关物理知识。总之,目前就相关学科的知识融合探究不少,但大部分还是在理论层面上,对实际教学中课堂融合的教学策略、高考融合考查的现状、趋势方向的研究较少,缺乏实际的指导意义。
一、高考中地理与其他学科融合的案例
近几年的高考地理试题表现出了以下特点:相关学科知识在高考地理试卷中以适用性、补充性、说明性为前提,集中表现在题干设问、命题材料、知识解答、表述答案等方面。
1.地理与语文学科融合:2014年江苏高考地理卷选择题第1~2题组,该题组以材料的方式给出了学生高二语文课本中的《桃花源记》的经典段落:“缘溪行,……,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要求学生分析该地的地形和相关环境因素。只要学生熟悉材料中文言文“山有小口”“初极狭”“土地平旷”的意思,再结合地理知识盆地地形为四周高而中间低的特点,不难得出第一小题的正确答案。第二小题需学生准确掌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的意思,再结合地理知识判断此处植被繁茂、水源充足、热量丰富,而这些特征均由地理位置决定。
初中地理教学范文1
摘要: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体现地理学科价值的关键素养,是中学地理课程的核心目标,是学生应具备的、能 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中学地理教学应该围绕这一目标展开,在教学中渗透这一 教学理念。本文以“北极地区”为例,探讨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如何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北极地区;初中地理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通过地理学习而形成的,是具有地理学科特性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由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构成。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是体现地理学科价值的关键素养,是中学地理课程的核心目标。本文以“北极地区”为例,探讨在初中区域地理教学中如何落实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以课程标准为导向,确定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是教学的依据,明确了教学的深度和广度,教学目标必须始终将地理课程标准作为指导思想。本节课的课程标准是:说出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本条课标要求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三方面认识北极地区,体现了认识区域的一般方法,凸显了区域认知的重要性。同时注重学生运用综合的观点,思考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与地理位置的关系,分析人类在北极地区开展科学考察的原因,认识北极地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重视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提升。在探究北极地区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关系的过程中,逐步树立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提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本条课标要求体现了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凸显了地理学科的育人价值。根据课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结合我国北极科考相关资料,描述北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说出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认识北极地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初步树立人地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
文化地理学研究的不断推进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学研究者的学术视野。尤其是在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领域,将中国古代文学置放于丰富多彩的文化地理背景下,运用人文地理的相关理论确立新的研究视点,成为古代文学研究者的一个热点。有代表性的如曾大兴的《中国历代文学家之地理分布》、杨世明的《巴蜀文学史》、刘士林的《西洲在何处———江南文化的诗性叙事》、杨义的《中国古典文学图志》、梅新林的《中国古代文学地理形态与演变》等。而以文化地理学的视角具体到当代文学的某一文体或某一地区的文学现象,却未曾涉及到。事实上,仅仅从地域性的角度而言,人们关注地域和文学之间的关系由来已久。1800年,法国文学批评家斯达尔夫人在她的《论文学》中就提出存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学,一种来自南方,一种来自北方。此后,法国的另一位批评家丹纳在他著名的《艺术哲学》中承继了斯达尔夫人的这一思路,并更加强调了地理环境对于人性、文艺的重要濡染作用。中国对于地域与文学的论述更为久远。《礼记•王制》中就记载了“王使太师陈诗以观民风”的做法,就是要通过各地诗歌的采集来体察各地的民风民情,说明上古时代人们就发现了诗歌和各地民风的联系以及诗歌具有的地域文化特征。《诗经•国风》按照15个地区收集诗歌,生动地表现出各个文化区域的不同民情风貌,是将文学地域性划分的先声。此后更多的典籍则从文学、语言等诸多方面论述了不同的地理环境造成的各自迥异的文化风貌,时至近代,刘师培在《南北文学不同论》中对南北方的地域差异造成的不同文学风貌作了更为详细的辨析:“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间,多尚实际,南方之地,水势浩洋,民生其际,多尚虚无。民崇实际,故所著之文,不外记事、析理二端;民尚虚无,故所著之文,或为言志、抒情之体。”[2]261这些既往的论述都已明确表征出地域和文学之间的密切关系。20世80年代中期,金克木率先提出了“文艺的地域学研究”设想,认为可以从文艺的地域分布、文体和风格流传的地理轨迹、某种文学艺术地域学最初的研究模式和基本路向等对文学进行全方位的综合研究。
20世纪80年代末,袁行霈《中国文学概论》一书指出:“中国文学一个时期地域性相当突出,另一个时期地域性又淡化下去而融入文学的民族特色之中,并为民族特色增加新的成分,这可以说是中国文学发展的一条规律。”[3]42应该说,这是中国文学研究领域明确提出文学的地域性命题并加以学术性探讨的开始。在这之后,学界也出现了诸多探讨地域和文艺关系的著作,但大多数集中在古代文学领域。至于现当代文学研究界,对此问题带有明确的方法意识进行研究的则寥寥无几,只有在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研究和现代文学流派研究中,会涉及到地域文化对于文学的部分影响,比如严家炎在上世纪80年代末出版的《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一书,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论者对地域文化和现当代文学之间关系的初步思考。20世纪90年代中期严家炎主编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区域文化从书”是地域文化和现当代文学研究的重大突破。严家炎在该从书的《总序》中,对过去的地域文化研究作出了精辟的总结后指出,过去人们“对于地域的理解,注意力似乎过分集中在山川、气候、物产之类自然条件上,而对形成人文环境的诸般因素则相对忽视”,在他看来:“地域对文学的影响是一种综合性的影响,决不止于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更包括历史形成的人文环境的种种因素,例如该地区特定的历史沿革、民族关系、人口迁徙、教育状况、风俗民情、语言乡音等;而且越到后来,人文因素所起的作用也越大。确切地说,地域对文学的影响,实际上通过区域文化这个中间环节起作用。即使自然条件,后来也是越发与本区域的人文因素紧密联结,透过区域文化的中间环节才影响和制约着文学的。”[4]2与以往文学与地域文化的研究相比较而言,地域文学研究多关注的是地域文化对于文学相对静态和封闭的影响力,文化地理学则更多强调文学发展的动态性及其文化生态、文化景观、文化扩散等对作家创作的渗透性。此后不久,王富仁也表达了相似的看法,这些观点实际上将“地域文化”扩大到了文化地理学的层面上,并将之和“20世纪中国文学”联系起来,为“地域与文艺”这一古老命题注入了新的学科内涵和时代意义,而且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本身也是一种思路和方法上的超越与突破。文化地理学与文学的研究在2000年末前后抵达最活跃的时期,出现了大量有关文化地理学与文学的评论文章、著作。
中国文学研究———文化地理学的视域
(一)文化地理学对文学史发展的建构。文学史的研究一般都与历史发展研究是紧密相连的,但文学的构成并不只是与时间与关,其产生的空间对文学的发展也有着不容忽略的巨大作用。因为文学并不是纵向单时态发展的,还有横向的因素如环境的变迁、文化、宗教等等都影响、生发了文学的发展,所以从纵横的双时态去研究才能反映文学史的全貌。如文学的中心转移而造成文学版图的改变。纵观中国文学史,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文学版图的形态是不同的。袁行霈在《中国文学概论》一书中论述中国文学家的地理分布时说:“在某个时期、同一地区集中出现一批文学家,使这个地区成为人才荟萃之地;在某个时期文学家们集中活动于某一地区,使这里成为文学的中心区。”[3]43最明显的如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出现的解放区延安文学现象,众多的文人作家在陕北丛聚创作,形成当时解放区特有的文化心理、文化性格。
(二)作家的地理分布研究。即通过对作家出生地与分布地的分析,研究各地的文学人才的分布规律。文学人才群体的形成与特定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有密切联系。如我国文学史上山水田园诗的作者多生活在山清水秀的江南水乡。曾大兴认为:“中国历代文学家分布重心的形成,与京畿之地、富庶之区、文明之邦、开放之域等地域环境有密切关系。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地理环境对文学家的分布有重要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文化这三者都以地理环境为依托。但真正对文学家地理分布格局起决定作用的、最直接与最稳定的因素是文化。文化重心在哪里,文学家的分布重心就在哪里,文化重心向哪里移动,文学家的分布重心就向哪里移动。”[5]501-505由此而言,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海派、京派作家的出现都与文化重心有关,而西部自古以来作家作品数量就少,整体区域创作水平偏低的现状也与其所处文化边缘地区有关。
(三)文化地理对文学风格形成的作用。文学创作作为人类文化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产生与发展均不可避免地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从时间意义上讲,不同时代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社会秩序的稳定程度,主流话语的价值取向,风俗民情的演变状况等因素均在不同层面上构成了个体生存的特定环境与创作背景,且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制约、影响着作家的观照视角与创作取向。从空间意义而言,作家的创作总是在一定的地域空间内进行的,地域界限直接决定或间接影响着作家写作的空间范围,尤其在地域环境造成的文化隔离现象之后,个体的创作因为显示了地域文化的性质与特征从而成为该文化系统的表征[6]2。在中国文学多元共存的发展格局中,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学创作总是彰显着风格各异的艺术魅力。(四)研究作品的空间特征。文学作品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是在一定时空内对自然、社会的现实反映。作品是作家头脑中对自己所处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认识,作家营造的空间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当地文化地理的烙印,也是作家寄托思想情感的一种地方意象。从作家笔下的空间描绘中,读者可以认识到当地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语言特色,风土人情,习俗等等。不仅如此,研究者还可以透过作品对当地的政治、经济等有一定的体察。研究作家笔下展示和建构的空间意象,可以发现作家的创作心理历程及其空间的美学意境,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文学研究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