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动物防疫知识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从发展畜牧业,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高度,把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摆上突出位置来抓,以基层动物防疫治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扎实抓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动物疫病防治水平明显进步。全县牲口W病防疫密度达85%以上,家禽D病防疫全部达标,猪瘟、鸡新城疫防疫密度分别达98%、95%以上,羊痘达100%;动物免疫证到户率、免疫耳标推广面均达100%。二是动物检疫工作到位。动物产地检疫已全面展开,所有出栏、屠宰和上市的动物全部实现检疫,规模养殖场、屠宰场(点)、屠商的《动物防疫合格证》发放率达100%。三是畜禽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大牲口死亡率控制在1%以内,生猪、羊、家禽死亡率由原来的8%、10%、30%分别下降到3%、2%、10%以下。四是预警、应急能力明显进步。在疫情发生时,特别是今年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期间,启动了应急预案,积极应对,初步取得抗击禽流感阶段性胜利。
在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改革治理体制,构建基层防疫网络
为改变原有的基层动物防疫机构不健全、职员不到位的状况,我们从抓基础工作进手,在全市率先开展基层动物防疫体制改革。一是加强领导,成立组织。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县政府分管负责人为组长,县人事、财政、工商等部分负责同道参加的基层动物防疫体制改革领导组,领导组先后召开多次会议,研究实施方案,制定治理办法,组织、协调全县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二是出台方案,规范运作。县政府召开了常务会议对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作了专题研究,并下发了基层动物防疫治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规定改革各项内容,还印发了《*县动物防疫员治理办法》、《*县动物产地检疫治理办法》等16个相配套的规范性文件,确保了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有序展开。三是先行试点,稳步推进。选择在铜闸镇开展试点,摸索经验,总结推广。组建了*县畜牧兽医站铜闸分站,采取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办法,按每2000个农户配备一名动物防疫员的要求,面向全镇公然招聘基层动物防疫员,择优选聘了4名基层动物防疫员,同时镇政府在集镇安排2间门面房作为镇畜牧兽医分站办公场所,分站内部制订了分站职能、防疫员职责、财务、上放工等多项治理制度。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全镇畜禽防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牛、猪、羊和家禽的死亡率很快下降到1%、3%、2%和9%以下。四是适时启动,全面推进。在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向全县推开,在每个乡镇成立了基层畜牧兽医分站,配备了动物防疫员,动物防疫员推行聘用制,诊疗职员实行执业资格治理,实现防检同一、防治分开。
二、改革防疫方式,进步防疫工作质量
为扎实开展好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我们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明确防疫任务,细化防疫员职责,使基层动物防疫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一是实行双轨治理。建立目标责任机制,层层分解任务,县政府与乡镇、乡镇与行政村分别签订了动物防疫目标责任书,把基层动物防疫作为乡镇工作年终考核内容,动物防疫工作按照属地治理的原则,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由乡镇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为主要责任人,防疫员为具体负责人。同时县农委与基层分站、分站与防疫员签订动物防疫目标治理责任书,明确各自职责;防疫员与养殖户签订防疫承包协议书,确定防疫范围、防疫质量、收费标准以及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等。二是完善防疫办法。突出抓好日常补栏补防工作,由原来年龄两季集中防疫变为年龄两季重点防疫与日常补栏补防相结合,同时在全县八个仔猪交易市场和五个耕牛交易市场实行强制防疫,并且在种猪场推行仔猪窝防,努力进步动物防疫密度。三是建立防疫档案制度。全县所有畜禽的防疫逐户登记造册,并有防疫员和畜主签字,猪、牛、羊加挂耳标,发放免疫证实,做到一畜一证,家禽一批(笼)一证,免疫档案、免疫证实、免疫耳标三同一。四是建立应急预案。制定了牲口W病、禽D病、羊痘、猪瘟、鸡新城疫等五个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
由于气候变化异常和畜禽的流动性增加使疫病的传染源越来越复杂化,实行免费防疫后动物防疫人员的责任不到位,防疫工作出现漏户、漏针现象,加之群众的法律意识淡薄、防疫意识不强,防疫部门执法力度不够等诸多原因,致使畜禽免疫率下降,我旗个别地区不同程度地发生了疫情。为扎实有效地做好动物防疫工作,促进全旗畜牧业稳步健康发展,确保动物产品安全,根据自治区和通辽市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安排,结合我旗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动物防疫法》和《重大动物疫病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突出抓好以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和布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为主的疫病防控工作,切实落实各项防疫措施和工作责任,保证重大动物防疫工作有序、有效、有力进行,确保我旗不发生疫情,推动畜牧业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各(场)要认真组织辖区内重大动物疫病的防疫、消毒等工作,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确保动物防疫工作落到实处。旗农牧业局要积极组织动物防疫站、嘎查村级防疫员在当地政府的统一组织领导下,逐村逐户逐畜进行防疫,按照“政府保免疫密度、业务部门保免疫质量”的原则,做到“不漏嘎查村、嘎查村不漏户、户不漏畜、畜禽不漏针”,坚持做到“一畜、一针、一证、一标、一档”,建立免疫档案,为产地检疫工作奠定基础。全面落实口蹄疫、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布病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措施,确保牲畜口蹄疫、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布病的免疫密度和建档率全部达到100%,其它动物疫病的免疫密度达到上级规定的要求。
三、工作措施
近年来,县委、县政府从发展畜牧业,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高度,把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摆上突出位置来抓,以基层动物防疫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口,扎实抓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动物疫病防治水平明显提高。全县牲畜W病防疫密度达85%以上,家禽D病防疫全部达标,猪瘟、鸡新城疫防疫密度分别达98%、95%以上,羊痘达100%;动物免疫证到户率、免疫耳标推广面均达100%。二是动物检疫工作到位。动物产地检疫已全面展开,所有出栏、屠宰和上市的动物全部实现检疫,规模养殖场、屠宰场(点)、屠商的《动物防疫合格证》发放率达100%。三是畜禽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大牲畜死亡率控制在1%以内,生猪、羊、家禽死亡率由原来的8%、10%、30%分别下降到3%、2%、10%以下。四是预警、应急能力显著提高。在疫情发生时,特别是今年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期间,启动了应急预案,积极应对,初步取得抗击禽流感阶段性胜利。
在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改革管理体制,构建基层防疫网络
为改变原有的基层动物防疫机构不健全、人员不到位的状况,我们从抓基础工作入手,在全市率先开展基层动物防疫体制改革。一是加强领导,成立组织。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县政府分管负责人为组长,县人事、财政、工商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基层动物防疫体制改革领导组,领导组先后召开多次会议,研究实施方案,制定管理办法,组织、协调全县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二是出台方案,规范运作。县政府召开了常务会议对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作了专题研究,并下发了基层动物防疫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规定改革各项内容,还印发了《含山县动物防疫员管理办法》、《含山县动物产地检疫管理办法》等16个相配套的规范性文件,确保了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有序展开。三是先行试点,稳步推进。选择在铜闸镇开展试点,摸索经验,总结推广。组建了含山县畜牧兽医站铜闸分站,采取考试与考核相结合的办法,按每2000个农户配备一名动物防疫员的要求,面向全镇公开招聘基层动物防疫员,择优选聘了4名基层动物防疫员,同时镇政府在集镇安排2间门面房作为镇畜牧兽医分站办公场所,分站内部制订了分站职能、防疫员职责、财务、上下班等多项管理制度。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全镇畜禽防疫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牛、猪、羊和家禽的死亡率很快下降到1%、3%、2%和9%以下。四是适时启动,全面推进。在试点取得经验的基础上,向全县推开,在每个乡镇成立了基层畜牧兽医分站,配备了动物防疫员,动物防疫员推行聘用制,诊疗人员实行执业资格管理,实现防检统一、防治分开。
二、改革防疫方式,提高防疫工作质量
为扎实开展好基层动物防疫工作,我们采取了一系列得力措施,明确防疫任务,细化防疫员职责,使基层动物防疫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一是实行双轨管理。建立目标责任机制,层层分解任务,县政府与乡镇、乡镇与行政村分别签订了动物防疫目标责任书,把基层动物防疫作为乡镇工作年终考核内容,动物防疫工作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由乡镇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人为主要责任人,防疫员为具体负责人。同时县农委与基层分站、分站与防疫员签订动物防疫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各自职责;防疫员与养殖户签订防疫承包协议书,确定防疫范围、防疫质量、收费标准以及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等。二是完善防疫办法。突出抓好日常补栏补防工作,由原来春秋两季集中防疫变为春秋两季重点防疫与日常补栏补防相结合,同时在全县八个仔猪交易市场和五个耕牛交易市场实行强制防疫,并且在种猪场推行仔猪窝防,努力提高动物防疫密度。三是建立防疫档案制度。全县所有畜禽的防疫逐户登记造册,并有防疫员和畜主签字,猪、牛、羊加挂耳标,发放免疫证明,做到一畜一证,家禽一批(笼)一证,免疫档案、免疫证明、免疫耳标三统一。四是建立应急预案。制定了牲畜W病、禽D病、羊痘、猪瘟、鸡新城疫等五个重大动物疫病应急预案。
一、基本情况
全县辖有15个乡,10镇,共4*个行政村,3194个村民小组,105422户。总人口487048人,其中,农业人口455857。
二、村级防疫员队伍建设现状
1、学历情况全县村级动物防疫员共有4*人,其中初中以上学历的有184人,占总人数的93.05%(其中,初中学历的有257人,占总人数的63.77%;高中学历的有62人,占总人数的15.38%;中专以上学历的有56人,占总人数的13.09%;)。初中以下28人,占总人数的6.94%。
2、年龄结构在4*名村级动物防疫员中,61岁以上的有10名,占2.48%;51-60岁的有80名,占19.85%;41-50岁的有150名,占37.22%;31-40岁的有142名,占35.24%;18岁-30的有21名,占5.21%。
3、专业结构在这4*名村级动物防疫员中,兽医专业的有13人,占总人数的3.23%。在余下390名非兽医专业的防疫员中,受到县级以上业务部门培训的并取得兽医资格的有144人,其余246人均为村级动物防疫员的学徒。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颁布实施以后,我们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作为畜牧部门工作的一件大事精心组织、周密布置,狠抓落实。一是抓学习培训,强化执法队伍建设。一部好的法律,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执法队伍来实施,学好学懂《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是贯彻执行好本法的前提。我局现有行政执法人员118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38人,中专学历的56人。为了提高我县动物防疫执法人员的法律知识和业务水平,县局派人分别到北京参加了农业部和省畜牧局组织的学习培训,所有检疫执法人员均参加了市畜牧局主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规的培训。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颁布实施以来,全县共举办《动物防疫法》、《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和《行政复议法》及《行政赔偿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培训班8期,参加培训的共有320人次,县兽医卫生监督检验所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配套法规和业务知识,对全县兽医执法人员进行严格的考试,对考试不及格的实行换岗,在省畜牧局组织的全省动物检疫人员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统考中,我县参加考试的96人,平均分数在全省名列前茅。通过考试、考核,择优录用动物防疫监督员和动物检疫员,全县现有经农业部颁发“动物防疫监督员证”的7人,省畜牧局颁发“动物检疫员证”的96名,省公安厅颁发的“公路检查证”12人。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建立了一支懂法律、精业务的执法队伍。二是抓宣传,提高全民防疫法律意识。《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规颁布实施以后,由于了解的人不多,社会知晓度不高,甚至有些人对动物防疫、检疫工作认识不足,这就要求我们要加强普法步伐,让生产者、经营者树立起有法可依、违法必纠的法制观念。县畜牧局就学习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规先后发了专门文件并召开了局、站长会议,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规翻印成册达1000多份,分发到各乡镇站,据统计,全县畜牧系统共投入资金6万多元,用于宣传普及动物防疫法,张贴大幅塑料法律法规150多幅,刷写宣传标语和宣传画1800多张,彩色挂图48套,在主要街道拉横幅80余条,办宣传栏20多期,电视宣传10多天次,出动宣传车30天车次,开展法律技术咨询活动20余次,真正做到广播有声、电视有影、报纸有文。通过宣传,使《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及其配套法规在全县范围内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使动物及动物产品生产、经营者自觉守法,履行法定义务,为我县依法兴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坚持预防为主,认真抓好畜牧防疫工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并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实行计划免疫制度,实施强制免疫”。我县畜牧部门把畜禽防疫工作作为畜牧工作的重点来抓,在防疫模式上进行了四改。一改过去春、秋防疫为季防月补程序免疫;二改过去重猪、牛单项预防轻家禽防疫为强制免疫和计划免疫并重,近年来我县猪、牛免疫密度均达到98%以上,家禽免疫密度达到80%以上,达到或超过省规定标准;三改过去免疫登记为卡耳标记和签发《动物免疫证》;四改过去村防疫员持针防疫为专职兽医持针防疫。同时,我们还利用7、8、9三个月的高温季节,强制消毒灭源,从而提高了防疫效果,降低了畜禽疫病死亡率。全县猪、牛、禽死亡率分别控制在3%、1%和8%以内,促进了畜牧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二、依法检疫,确保消费者吃上“放心肉”公务员之家
(一)、全面开展产地检疫
产地检疫是动物检疫工作的基础,是贯彻预防为主、防止疫病扩散蔓延的重要措施,几年来,我县畜牧部门把产地检疫作为动物检疫工作的重点来抓,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执法人员,坚持优质服务,严格执法,做到临栏检疫,合格出证,凭证出售,一畜一证,证货同行,见证屠宰,换证调运。据统计,全县产地检疫开展面以乡镇为单位达到100%,今年全年共检活畜禽210万头(只),检疫动物产品1.6万吨,共检出有病畜禽0.8万头(只),对检出非传染病畜禽就地进行隔离治疗,对检出的传染病畜禽和病害肉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真正把动物疫病控制在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