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动物药理学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摘要】药理学实验是《药理学》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药理学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学习实验操作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培养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是优化药理教学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药理学实验兴趣培养
药理学是一门为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提供基本理论的医学基础科学,也是我校药学、护理等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而实验课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是药理学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药理学实验教学是提高药理学教学质量的基本环节。通过实验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最重要的是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观察记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如何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学生的兴趣是不用忽视的。笔者针对学生对药理学实验态度谈谈培养学生药理学实验兴趣的几点体会。
1学生对待药理学实验的态度
1.1对动物及其气味产生恐惧厌烦心理
药理学实验大部分以活体动物为实验对象,如小白鼠、家兔、青蛙等。学生往往第一次见还比较感兴趣,一旦叫他们亲自去操作时,就有些害怕了。一怕伤着自己,二怕动物大小便及其气味,总觉得又脏又臭,多数不愿动手。
一、转化医学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转化医学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它一产生就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并被各国医学研究界所认同和接受。2003年美国NIH提出了有关转化医学的研究计划,到现在已和38个医学院校联合建立了转化医学中心,并且他们每年拿出225亿美元用以推进转化医学的发展。在英国,转化医学也得到了蓬勃发展。英国政府已出资4.5亿英镑来创建转化医学中心。日本、韩国、中国等亚洲国家也纷纷投入到转化医学的研究中去。同时一些主要刊登转化医学类文章的杂志也陆续出现,如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Trans-lationalResearch和TheJour-nalofTranslationalMedicine极大的促进了转化医学的发展。转化医学在我国起步很晚,但发展却很迅猛。2007年11月,第一届转化医学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协和医院召开。与此同时,北京协和医院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研究所共同出资220万元创立了“基础与临床合作研究联合资助项目”,其核心就是基础研究要与临床疾病的诊疗保持紧密的联系,临床发现的问题用基础理论去研究,并将研究的成果及时的应用于临床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去,建立基础研究与临床之间的双向转化。随后中国的许多医学院校和科研机构也成立了转化医学研究中心,如:上海交通大学与阿斯利康合作,建立新药研发基地;中国医科大学靠高薪招聘海外尖端人才,建立了自己的转化医学研究所。同时党中央和国务院也非常重视转化医学,《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辅导读本中指出:“以转化医学为核心,大力提升医学科技水平,强化医药卫生重点学科建设”,为转化医学在我国的推进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二、转化医学对药理学教学改革的启迪
药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其主要任务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和作用机制,为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它不仅包含了大量的基础知识,更包括了多种临床疾病的治疗,研究范围跨越了分子、细胞、动物体的基础研究和人体的临床治疗。药理学的基础研究要瞄准临床的实际应用,临床药物出现的问题要靠药理学的基础研究去阐明。很明显,药理学与转化医学所提倡的理念是一致的,都是基础研究要与临床医学密切联系。因此,作为培养未来医学人才的医学高校在药理学的教学必须要增强转化医学的意识,为基础研究和临床诊疗构建良好的交流平台,充分发挥药理学的优势。
1.病例式教学,提高教学质量。药理学属基础学科,内容比较抽象。药理学教师讲述一般只是照本宣科,并不注重与临床实际的联系,而学生在上药理课之前并没有接触过临床,对临床疾病并不了解。因此,学生在听药物的药理作用时,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学习效率不高,学习主动性较差。病例式教学可使学生加深对课本内容的理解,联系临床疾病的诊疗,必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易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到教师的讲解中去。例如,在讲授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时,先引入一个胃溃疡的临床病例,让学生先了解胃溃疡病人的临床表现,体征以及胃镜检查结果,然后让学生带着如何治疗胃溃疡的问题开始讲授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此时,学生不再是盲目的听课,而是对胃溃疡有了深刻的认识后,才开始学习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的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必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开展案例式教学,不仅使学生牢固掌握了药理学知识,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转化医学思维。
2.开展设计性实验。传统的医学实验课大都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并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也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而设计性实验是给定实验目的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知识自主设计实验方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也使学生初步了解了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在药理实验课中,我们应用临床病例加动物疾病模型的方法,教师先讲述一典型临床疾病,使学生对某一疾病有初步的认识,然后再将此疾病的动物模型呈现给学生,学生通过观察动物模型,加深了对疾病状态下机体功能、代谢变化的理解。接着学生自主设计实验去验证或者排除相关疾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分组去独立完成,教师只对设计中不合理部分予以纠正。此种方法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而且也使学生深刻认识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为将来走上临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药理学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研究方法主要是实验,许多基本理论、药物作用的原理均来自实验,并不断通过实验得到验证。因此,药理学的实验教学是药理学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对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等具有重要的作用。采用现代化的实验教学手段,改革传统的药理学实验教学的方法与内容,使之适应现代大学生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1]。
传统的教学模式对创新教育的阻滞非常明显。一是长期的被动状态导致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得不到调动,学生主体性精神和主动性弱化,严重影响创新人格的形成。二是一味地强化学生的吸纳接受能力,使学生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进取的精神,创新所需要的问题意识、探究能力,因没有开发训练而日渐萎缩[2]。而民族地区医学院校普遍存在资源短缺、投入严重不足及生源质量不高等问题。结合本院实际情况,从2005年开始在药学专科班、护理专科班及高级助产士班开展以培养创新能力为目标的药理学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自学能力、科学思维能力、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1实验教学模式改革的具体实施方法
1.1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实验阶段如掌握实验设计原则、动物选择、编号、捉拿及给药、模型制作、统计处理等,掌握药物溶液的配制、药物剂量的换算、动物常用给药方法,掌握动物的麻醉、手术、取血、处死常用仪器的正确使用等,使学生掌握药理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1.2综合性药理学实验阶段包括药物急性毒性的测定、有机磷农药中毒及解救、药物对兔血压的影响、临床病例用药讨论等,进一步强化实验操作,掌握实验方法,着重对实验结果进行科学分析、逻辑推理,最后得出恰如其分的结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性实验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辅的学习环境,教师的角色不是指示者而是引导者、协助者,为学生提供资源,就学生的推理过程进行提问和启发,对学生的认知做出经常性反馈,鼓励他们对信息的批判性评价,帮助学生在问题讨论中协调、整合基本知识与实际技能等。有机磷中毒及解救、药物对血压的影响的实验操作完成后,每次课专门安排1次针对该实验的讨论课,特别强调学生发言只是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并不要求观点是对的,在接下来的讨论中才让学生讨论观点的对错。通过讨论课的开展,不仅节约实验经费的开支,而且改善了部分来自偏远贫困少数民族地区学生在专业方面交流的不足,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1.3探索创新性实验阶段
一、明确培养目标,优化实验内容
从实验操作技能来看,药理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一些基本临床技能的启蒙阶段。在药理学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经常使用的技能有麻醉、手术、缝合、插管、输液、灌胃、采血、心电图和血压的记录等。这些实践技能的要求也恰恰是护理医学中的一些最为基本的技能,学生在实验课上对这些实验技能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训练,为下阶段的专业技能课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实验项目中还涉及观察实验实验动物心率、呼吸和血压,这些观察项目与临床护理中需要对人体心率、呼吸和血压的监控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药理学实验的所有这些实验技能表明,药理学实验教学有助于学生熟练掌握临床护理的一些基本技能。
二、采用灵活多变的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是由教师在前面讲授,学生听,然后照着操作步骤一项项完成,学生处于一种被动学习状态,容易形成一种被动依赖实验指导指导教师的局面。
我们以传统实验教学模式为基础,在实验课程中补充了综合性实验项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启发讨论式、问题引导式、规律探索式等教学方法,有进也可让学生站上讲台进行实验课的小结和讲授,教师点评,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观能动性,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
药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实验教学的水平和质量直接关系到理论教学的效果。实验教学的目的,已不仅是让学生们通过实验来验证理论课所讲的内容,同时还应该引导学生掌握科学实验的基本构思和设计、现代实验技术和手段,学会对科研结果总结和分析,撰写论文等等,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科研工作打下良好基础。随着科技进步,现代药理学实验已从传统的整体动物实验、离体组织实验深入到细胞水平、分子水平甚至基因水平[1,2]。
因此,实验内容的陈旧和落后就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了当代学生素质的培养。目前我们还是整体动物实验、离体组织实验体现较多,以观察验证药物的作用、效果为主,如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对动物血压的影响,有机磷酸酯中毒及解救,药物的利尿作用,激素类药物的抗炎作用,药物的急性毒性实验等。因此,我们以药学本科学员为试点,以激素类药物的抗炎作用实验为蓝本,进行了以学员为主体的设计实验的探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得到了宝贵的经验,为进一步深入本科生药理学实验课改革提供了借鉴。本文简介药学本科2007级学员于2010年春季学期自主设计进行《激素类药物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探讨》实验的情况。
1精心选择实验素材
实验素材的选择关系到实验设计课的成败,大班课的自主设计实验选题尤其重要。大班课实验不是少数学员第二课堂参与的科研课题,课题不能太专太深,时间不能太长,既要有一定的先进性,又要有可操作性。一般选择的实验课题应该兼顾以下2个条件,一是易于开展的,学生易于操作的,实验方法又是本实验室条件下可行的实验内容。在药学本科班的药理学实验中有许多内容都可以作为候选,如:小鼠镇痛实验、抗炎实验、有机磷酸酯中毒解救实验、胃排空及肠蠕动实验等。二是实验内容经过重新设计,补充部分可行的内容就可达到培养学员科研思路和扩展视野的目的[3,4]。
因此,我们选择了激素类药物的抗炎作用作为实验素材。我们在原实验讲义基础上增加两部分内容:一是增加了药物组数。原讲义的目的是了解制备大鼠炎症模型的一种方法,并观察药物的抗炎作用,重点观察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氢化可的松抗炎作用,因此实验中只设计了大鼠腹腔注射氢化可的松(0.9%NaCl溶液溶解)30mg/kg一个剂量组和大鼠腹腔注射同体积0.9%NaCl溶液。我们增加了2组,即大鼠腹腔注射氢化可的松15mg/kg组和地塞米松30mg/kg组,增加了实验的信息量,除了可以反映原实验的激素类药物的抗炎作用,又可以观察药物氢化可的松的量效关系(氢化可的松低剂量15mg/kg组和氢化可的松高剂量30mg/kg组),并且体会药物之间(氢化可的松和地塞米松)的构效关系。二是增加了抗炎机制探讨的内容。这部分内容可以体现分子水平实验,我们采用测定抗炎药物作用后大鼠局部前列腺素E2(PGE2)的变化反映其作用机制。通过我们对原实验讲义的设计补充,一个看似简单的实验的广度和深度都得以加大、加强。
2周密指导实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