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都江堰的故事

都江堰的故事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都江堰的故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都江堰的故事

生态文明建设下旅游产业升级转型对策

摘要:党的明确指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该文以此为背景,针对拥有“世界三遗之城”资源禀赋的都江堰市,通过分析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提出应充分发挥当地旅游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把握成都市提出的“西控”战略实施形成的政策利好,保生态、强旅游、促发展,进一步加快都江堰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都江堰市;旅游产业;转型升级

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国家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党的十八大把“美丽中国”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目标。党的提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基于该背景,成都市立足对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深刻体会,立足于对成都历史、现实、全局、长远的多重考量,提出实施“西控”战略,就是要以控增绿、以控促优、以控提质,推动西部区域生态提升、空间优化、产业升级。成都市确立了新时代成都“三步走”战略目标,明确了“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世界文化名城”的战略定位。这当中,属于西控区域的都江堰市,如何把握政策利好,保生态、强旅游、促发展,加快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建成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和宜人、宜业、宜居、宜游的国际化生态旅游城市应当深入研究。

1都江堰市旅游资源优势

1.1便利的交通地理位置

四川省都江堰市位于103°47′-107°25′E、30°45′-31°22′N,居于成都平原岷江上游、成都平原西北部,距离成都市48km,因世界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而得名。是成都平原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川西北水利枢纽及成都平原的水源保障地,也是成都平原的生态保障。

点击阅读全文

旅游文化宣传开发途径研究

编者按:本论文主要从作为享誉国内外的古城,成都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等进行讲述,包括了都江堰,三星堆和金沙遗址,成都古蜀王国地位的象征;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当代世界竞争日趋激烈的动漫市场;作为中国的国宝,本身就充满着卡通设计感的可爱动物;武侯祠堂内的川剧戏台;中华街里嬉闹着戴戏曲脸谱面具的孩子和表情麻木的成年人等,具体资料请见:

摘要在动漫文化蓬勃发展的今天,如何运用动漫的形式在城市形象宣传及旅游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中起到积极的作用,是需要我们致力研究的地方。

关键词成都旅游文化资源宣传开发动漫形式

成都,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及旅游资源的古城,有着“蜀中江南”、“蜀中苏杭”的美称。

作为享誉国内外的古城,成都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首推始建于公元前250年左右,历时2000多年一直效益不衰的鬼斧神工之作——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位手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中游,地处都江堰市城西,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悠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然连续使用,仍发挥巨大效益。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如今,都江堰已成为成都乃至全国,全世界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更成为成都在世界的第一张名片。

举世闻名的三星堆遗址也是一个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三星堆是古蜀国的都城所在地,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城西约七公里的南兴镇和三星镇境内,面积约12平方公里,是目前面积最大的古蜀遗址。其年代上限距今5000年。下限约2800年,延续时间达2000年之久。三星堆遗址的发现是在1929年,自80年代以来,四川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对三星堆遗址进行了多次发掘,出土了大量古代蜀人遗迹遗物,初步揭示了古蜀文化的面貌。正式将该遗址定名为“三星堆文化”,确立了三星堆遗址时代的上限为新石器时代晚期。

点击阅读全文

子掩其父

〈一〉

“子掩其父”,在封建时代是大逆不道,不符合“善则归亲”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基本原则,该当问罪。不过,也有特例,令封建王朝也没奈何的特例——都江堰二王庙中的偶像,至少一千多年中一直是“子掩其父”格局。子乃二郎,其神长期雄踞主殿,血食甚隆;父乃李冰,其神长期偏殿配享,香火次之。此种格局,下限在初期,其时父子神像俱毁,泥胎灰飞烟灭。1972年重塑“革命现代李冰”,一改千年传统,将父亲塑于正殿,儿子塑于偏殿,今已毁,二王庙内,只有一王了。1972年所塑“李冰”,受思潮影响,并无王者之相,无官帽,更无金身龙床冕旒之属,俨然凡人,哪有帝王威福?按当今观念,那些穿高级衣冠,进口名牌的款、腕,假如来到这穿着粗布衣服的“王者”面前,必然产生疑虑:当王的穿着这么穷酸,谁还愿削尖脑袋去争官,争王?

话说回来,“子掩其父”格局的上限在于何时呢?这似乎是个谜。但从史料中零星可觅其旁证。早在唐代,二郎神已名声大振。全国各地,多有二郎神庙;二郎神的英雄业迹,也各地多有。当然,其中不乏有封建官僚、好事文人的拉名人以炫耀乡里,因为在封建时代,国家级神人故里,七品官按五品待遇,皇粮国课征收减半,秀才举人名额增加,故里父母官还可随朝廷大官参与祭典,披红戴彩,耀祖光宗。而正宗二郎神故里,是在都江堰。因为封建时代,京中大官,省级大官,都要亲自到都江堰二郎庙致祭。清代四川总督骆秉璋前来祭奠时,见儿子雄踞大殿,父亲屈居偏殿,脸上不悦道:“子掩其父,得无紊欤?”当然,他无力扭转这上千年根深蒂固的民间信仰。他应当顿悟:“儿子”并不姓李、何来“子掩其父”的矛盾。

儿不姓李,古有其说。一曰姓杨,《西游记》中擒获孙大圣的“灌口二郎”是也(灌口即今都江堰市);二曰姓赵,为隋嘉州太守赵昱是也。赵昱也曾斗龙斩蛟,为梅山七圣之首。而前二王庙大殿上二郎神像,全然是《西游记》中杨二郎形象,《劈山救母》中杨二郎形象。为三只眼,且有三尖两刃刀及哮天犬立于大殿左右两侧。盛唐有词牌名《二郎神》唱遍神洲;五代前蜀王王衍出巡,仪仗辉煌,前呼后拥,百姓见之,说是灌口二郎下凡。北宋初年青城王小波、李顺起义,李妆扮成二郎神,大得民间信仰,一呼百应。北宋永康军(今都江堰市)迎神赛会,百姓宰羊数万头以敬二郎神,郡政府仅靠征收宰羊税,就足够一年财政开支。长期以来,民间的二郎神多次被企图纳入官方模式,(例如二郎李冰多次被官方封一长串王号等)而民间的二郎神又每每挣脱官方的纳入。于是有姓杨姓赵姓李之说,又有二郎即李冰之说。诸说究竟何是何非,或者都是都非,其中大有明堂。

〈二〉

姓李说在民间得不到理睬与认同,只在一部分士大夫中有小范围的市场。

点击阅读全文

文化开发中的动漫融合的分析论文

摘要在动漫文化蓬勃发展的今天,如何运用动漫的形式在城市形象宣传及旅游文化资源的产业开发中起到积极的作用,是需要我们致力研究的地方。

关键词成都旅游文化资源宣传开发动漫形式

成都,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及旅游资源的古城,有着“蜀中江南”、“蜀中苏杭”的美称。

作为享誉国内外的古城,成都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首推始建于公元前250年左右,历时2000多年一直效益不衰的鬼斧神工之作——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江堰水利工程位手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中游,地处都江堰市城西,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悠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200多年来,至今仍然连续使用,仍发挥巨大效益。使川西平原成为“水旱从人”的“天府之国”。如今,都江堰已成为成都乃至全国,全世界的重要历史文化遗产,更成为成都在世界的第一张名片。

举世闻名的三星堆遗址也是一个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三星堆是古蜀国的都城所在地,位于四川省广汉市城西约七公里的南兴镇和三星镇境内,面积约12平方公里,是目前面积最大的古蜀遗址。其年代上限距今5000年。下限约2800年,延续时间达2000年之久。三星堆遗址的发现是在1929年,自80年代以来,四川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对三星堆遗址进行了多次发掘,出土了大量古代蜀人遗迹遗物,初步揭示了古蜀文化的面貌。正式将该遗址定名为“三星堆文化”,确立了三星堆遗址时代的上限为新石器时代晚期。

另一震惊世人的重大考古发现一“金沙遗址”是2002年出土于成都市西郊苏坡乡金沙村。遗址出土的珍贵文物多达千余件。从文物时代看,绝大部分约为商代晚期和西周早期,年代距今大约在3200年到2800年之间少部分为春秋时期。“金沙遗址”这一区域很可能是商末至西周时期成都地区的政治、文化中心。也就是说。证明了成都早在3000多年前就有人类文明的出现。举世瞩目的“金沙”——神秘的东方玛雅文明,堪称成都平原的文化奇迹。

点击阅读全文

5.2四川汶川大地震思想汇报

一场突袭巴蜀的7.8级大地震,撼动了大半个中国,牵动了整个神州。这些天,我们无不为抗灾一线奋不顾身的干部群众子弟兵所感动,我们无不为来自四面八方的踊跃捐助而欣慰,我们无不为深处困境积极自救互助的灾区人民所震撼。在强震中,灾区人民虽然有失去家园、亲人的痛苦和泪水,但他们更有与无情天灾抗衡拼搏、与苦难同胞共度难关的坚毅和真情。在我们向灾区人民表达关切慰问、行使救援义举时,让我们向灾区人民表达我们最崇高的敬意。

所谓震灾无情人有情,5·12汶川大地震中,灾区人民身体力行涌现出的一幕幕镜头,让我们深受感动,充满敬意,热泪盈眶。

——500多次余震把400多万成都市民逼上了街头,5月12日的成都之夜却是个充满温情和关爱的特别夜晚。街面上十分安静,没有人大声喧哗,更没有人吵闹。当晚深夜,前来武侯区林荫街献血屋献血的人排队站满整条街。

——“我们不能等,不能靠,首先要自救,路通了,党和政府各种救灾物资才能到来。”元茨头村,是甘肃重灾区文县境内受破坏最严重的村庄之一。震灾后,村民相互帮助搭起各种临时避难棚;上至60多岁的老人下至10多岁的孩子,都扛着铁锹镢头到村口抢修山路。

——“只要人在就有希望,我还是会在政府的帮助下自救,开展生产。”13日中午,面对被巨石砸烂、房顶坍塌的民房,水富县复兴村村民老杨如是说。水富县是云南省受震灾最为严重的县城,乡村道路路基塌方、墙体断裂、涵洞受损、泥石流频发。

强震中,这样的镜头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了灾区人民临危不乱、平稳有序、从容乐观的精神状态,也看到了他们积极主动自救抗灾、为国分忧为政府解难的拼搏热情。灾难并不可怕,怕的是沉浸于丧亲之痛难以自拔,怕的是饱受苦难之后无法振作(来自公文有约),怕的是迷茫于惊吓之中慌乱以对。面对严重的灾情,灾区人民没有被吓跨倒下,没有失去美好的信念,他们正擦干泪水用自己的双手创造明天。中华民族自强不惜、顽强拼搏的精神在这里又一次得到了升华,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向这些纯朴、勤劳、勇敢的灾区人民表达敬意呢?

点击阅读全文

相关期刊更多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共成都市委党校

词刊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上海教育

省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上海教育报刊总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