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儿童美术论文

儿童美术论文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儿童美术论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儿童美术论文

儿童美术教育论文

一、目前儿童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价值观

背离人文精神由于教师在迅速转型的现代社会中生活和工作压力与日俱增,其往往重视应试教育,导致美术教育陶冶情操的目的渐渐淡化,这使得一些学生在一段时间的学习后,美术技艺越来越高,但纯真稚嫩的天性渐渐消失。本应该拥有人文性和情感性的美术教育被理性化和机械化的艺术规则取代,这些都会对学生以后的性格和情感产生一定的影响。笔者并不是反对美术技能教育,而是更想让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并懂得一些人生的道理,让他们学会如何分辨美与丑,从而更好地指导他们以后的人生方向。

2.内容枯燥

形式单一在功利性教育背景下,教师往往只注重教材知识的讲授,不注重教材的研发,而且常常从成人的角度讲授知识,忽视了学生的思维特性与成人的差异,这就造成了美术教学与学生思维和情感体验方式的背离。原本生活是所有艺术创造的根源,但是现代社会急功近利的态度加剧了儿童美术教育中美术欣赏部分的缺失,现在的一些学校并不注重引导学生到自然界和生活中发现美,忽视了艺术来源于生活这一本质。学生不去欣赏美,就无法创造美。可见教师应该注重学生想象力和潜力的开发,让他们快乐地学习美术课程。3.评价标准以教师的思想为主当前部分学校的教师单纯地认为儿童美术教育仍然以教师教和学生学为主,因而只是把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体验告诉学生,而没有让学生通过美术学习自己探索获得审美经验和提升自己的审美情感,更为严重的是教师扼杀了学生潜在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二、儿童美术教育实现人文精神培养的对策

点击阅读全文

儿童直觉的美术教学手段研究分析论文

【摘要】直觉在儿童美术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儿童依靠直觉能够把握物象的基本特征,能够创造性地表现视觉意象,能够体现美的自然法则。而在传统美术教育中,只注重传授知识技能,忽视素质教育,忽视儿童个性的发展;教材内容脱离儿童发展实际,不符合艺术教育特点。要改革美术教育,就应依靠直觉进行美术教育,以视觉训练为中心,培养儿童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尊重儿童的视觉表达。

【关键词】直觉儿童美术教育传统美术教育视觉训练视觉表达

一、直觉在儿童美术教育中的地位

直观知觉和理智分析路人类的两种认识程序,两者相互配合发挥作用。直觉是一种为感性活动所专有的认识能力,儿童的认识主要靠直觉发展,尤其在艺术活动中,感性的智慧占主导地位。儿童依靠直观知觉作画有以下特点:

(一)儿童依靠直觉把握物象基本特征儿童观察物象时眼睛最先接触到的并不是可度量的现象,而是接受视觉刺激后得到的直接的、原初的感染力,他们把吸引了他们注意力的东西加以选择和强调,从而表现出对象的特征。从审美的角度看,被感知的意象就是感知物的本质。比如4岁幼儿看一辆车,他知道车身近似方形,车轮是圆形,这是车的基本特征,尽管有时他们在一个方形下面画许多圆,但仍能看出这些圆是代表滚动的车轮,在这里数量并不重要;儿童画鸟时画一个椭圆代表身体,在圆的一端有时用三角形,有时用线代表喙,在圆的上下两侧画两条线或画两个三角形代表翅膀。可见,儿童年龄越小造型越抽象、概括。随着儿童年龄增加,他们的观察记忆力增强了,所表现的物象也越复杂,越接近真实。他们表现形的能力由简单到复杂,这是他们认识发展的自然过程。

人类认识生活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通过感觉器官。通过直观感受发展认识是儿童认识发展的重要方面。艺术要求儿童注意世界的具体特征,不仅表现共性,更重要的是表现个性。艺术表现要求不是画物象的概念,而是具体的有个性特征的物象,是这个物象和那个物象的区别。因此,在艺术教育中不断启发和引导儿童去注意观察和区别各种物象的具体特征,通过直观感受发展认识,提高艺术表达能力,把儿童从概念化的表现中解放出来,起十分重要的任务。

点击阅读全文

现代儿童美术教育论文

一、尊重儿童的率真天性

每个儿童都具有创造的潜能和天赋。弗兰兹•西泽克认为“:既然儿童的绘画与成人的不一样,甚至比成人的更纯真、更富创造性,对现代儿童的美术教育就不能简单化地按照成人的意志,以成人的标准教给儿童成人的画法,儿童美术教育应以儿童的自由表现为主,重在发展儿童与生俱来的创造本能与创造热情。”①对待儿童绘画作品时候,应该善于发现其独到之处。儿童看世界的角度不同于成人的角度,儿童更多的发现了我们成人忽视的细节,所以儿童绘画中更多地体现出孩子的率真不羁、敏锐的直觉表现。就这一点而言,作为家长和教师更应该尊重儿童,不要以成人的技法、标准去衡量一个孩子的作品,要把他们作为一个主体的人,要透过他们的特殊表现去理解其本质意义,释放孩子的想象力,为儿童的创作提供一个自由、宽阔的空间。

二、感知儿童内心世界

现代儿童感知这个世界的时候,对于情绪、思想、感受有着强烈的表达欲望,由于年龄限制,语言不能完全表达内心感受,所以孩子选择涂画的方式,用绘画的“语言”表达他们对于所见世界的认识和感受,孩子的绘画作品成为我们走进他们内心世界的一扇门。心理学家认为,儿童的绘画有着独特的特点和很强的内在逻辑性,绘画是儿童表达自己情绪情感和对事物理解的一种方式。如线条的表现形式可以解读出孩子的情绪:线条清晰、稳定表明孩子的情绪稳定,线条模糊表明孩子胆小、自我压抑;色彩表现的冷暖可以看出孩子的性格是活泼还是安静内向等。研究表明儿童画作为一种符号形式与儿童的认知发展、性格、心理、情绪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反映着儿童对于周围世界的认知程度。作为教师、家长关注、学会这种与孩子之间特有的沟通“语言”,在此基础上给孩子的成长做出正确的引导。

三、建架儿童创作的桥梁

在当今这个数字化多媒体时代,人与人之间少了一份面对面的沟通,特别是21世纪的现代儿童被家长呵护的如温室里的花朵,普遍缺乏亲身体验和直观感受的环境,1899年第一所儿童博物馆在美国布鲁克林出现,1907年有了现代儿童博物馆,1927年又诞生了世界上最大的印第安纳波利斯儿童博物馆。正如西方著名的艺术史学家李斯托威尔曾提出:“每一种创造性的想象都必须有感情的动机作为先行的条件,这就是一种需要、一种欲求、一种愿望,一种没有得到满足的冲动,或者一种这样那样的情绪。”②美国视觉艺术教育专家伊莱恩和鲁斯极为重视在美术活动中的交流过程,他们认为在交流中“能帮助儿童了解自己,学会思考,观察和认识情感,整个教育过程将从这些理解力中获益”。儿童博物馆成为家长、老师与儿童的一种情感思想层面交流的媒介,在观察和触觉作品的时候,拓宽儿童的创作动机,提高儿童的审美意识,起到积极的互动作用。

点击阅读全文

学前教育儿童美术教育论文

一、中韩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课程性质比较

中韩两国学前教育专业儿童美术课程性质大同小异,都是要求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展开教学的。稍有不同的是,韩国儿童美术课程更侧重实践部分,而中国儿童美术课程在理论课时安排上更显优势。幼儿美术教育课程教材的编写,要根据幼儿各年龄阶段的不同表现能力,了解现实的课堂教学情况和教育机构对教师的要求等。美国儿童美术教育家艾斯纳提出,既要重视儿童美术学习的过程,也要重视儿童美术学习的结果,以学科为基础的美术教育主张,对我国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儿童美术教育过度关注美术作品本身和美术活动结果,从而忽视儿童创作过程的问题。作为中国儿童美术教育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解决好这一问题,应了解儿童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艺术表达需求。例如,处于涂鸦期、前图式期的幼儿,可以侧重于保护幼儿艺术天性,提高幼儿创作的兴趣,尊重幼儿大胆想象、情感释放以及自我表达的本能;处于图式期、写实萌芽期的儿童,过度让儿童自由散漫、无基本技能支撑的创作,显然是不可取的。作为教育机构,幼儿创作结果失真的展示与宣传,也不利于儿童在美术教育方面的自然发展。因此我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加强了课程价值取向;韩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课程性质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儿童发展取向。韩国在美术与儿童的两者之间,注重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和艺术素养的人作为最终目标,将儿童的发展放在首要位置。韩国儿童美术教育在理念上强调通过儿童创作来发展他们的个性和创造力,把艺术作为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作为一个目标。韩国重视儿童美术发展的价值,尤其在幼儿涂鸦期得到体现,但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由前图式期向图式期的过渡,长期处于无技能指导和支撑的自发状态,对其发展也是不利的。

二、中韩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课程内容的比较

儿童美术教育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其目的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幼儿美术教育的理论知识、正确的教育方法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具备一定的幼儿园美术教学的实际操作能力。中韩两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课程内容都具有各自的特点:

(1)中国学前儿童教育以学科取向形式呈现课程内容

中国学前儿童美术课程在活动内容设计上是偏重于技能训练的,以美术学科的基础知识、技能为主要依据来设计该课程。其优点是:能够使幼儿相对系统地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能够使教育者有序地组织教学活动,使幼儿作品得到一定标准的评价。其缺点是:可能会导致幼儿创作兴趣大跌,导致幼儿脱离自己的生活和经验,过度技能的训练还导致幼儿逐渐丧失艺术创造力。学科取向的不足现象已经被多数教育者所知晓,从而积极采取相应、有效的方法加以弥补。混合取向的美术教学活动是目前我国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采用较多的一种取向,能够取长补短。

点击阅读全文

美术创造力培养管理

【论文关键词】创造力;美术教学;创造精神

【论文摘要】美术课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方面应注意哪些问题呢?①要有意识地进行创造意识和精神的培养;②要给学生提供进行创造实践的机会和技能;③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保护和存留儿童的创造性;④要在教学中破除以临摹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人才的本质是创造。培养具有创新型人才是现代教育的主要目的。美术课以其独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在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造力方面显著与其它学科。这一点已经被现代教育所证实了的,是毋庸置疑的,因此,教师要在美术教学中,要调动一切手法,为学生思路的展开,潜能的挖掘提供契机,在美术课上全方位地培养学生的创造力。那么,美术课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方面应注意那些问题呢?下面我根据自己教学经验谈谈个人的一点看法。

1.要有意识地进行创造意识和精神的培养

培养创造能力,首先要培养创造意识和创造精神。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这种意识和精神在现在的学生中并不是人人都认识到的。这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通过各种课题对学生进行教育。无论是绘画中“同形不同法、同形不同格、同物不同形、同物不同色”等造型要素方面,还是从中外美术史的发展与演变过程中的各种题材、流派、风格、技法的革新中,指出“创造”那种“画龙点睛”般的作用,并通过迁移联想,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创造”在整个人生当中所具有的价值。

2.要给学生提供进行创造实践的机会和技能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