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儿童文学论文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一、不断提升儿童文学在小学教学中的地位
(一)提升语文教师的儿童文学素养
1.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的儿童文学理念
教师需要充分掌握全新的文学理念,需要跟目前的儿童教育以及儿童的观念相结合。教师需要掌握跟儿童教育以及儿童的观念相匹配的儿童精神需求以及儿童审美的实际需要,并且以此为基础,充分分析儿童在不同的生理、心理年龄条件下的内心世界。例如可以举行一系列活动,将学生们的具体表现详细地记录下来。教师可以设计多元的美术活动方案,让儿童在实际活动中感受美、表现美以及掌握美。例如:组织班级学生开展美术活动“脸谱变变变”,教师在活动开展之前要做好准备工作,首先要准备相应的京剧脸谱图片,其次是教师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去掌握和收集京剧的传说、人文故事、音乐、历史传承及流派变化等,通过多种经验的积累和相互补充,使自己的文化知识得以丰富。儿童年龄较小,接触范围不广,其基础知识准备不足,这时候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家长资源,请家长跟儿童一起参与图片、故事、音乐的收集等,让幼儿对京剧脸谱有初步的知识积累,借此让儿童在实际活动中感受美、表现美以及掌握美。
2.教师需要不断增加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量
教师需要不断增加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量,提升自己的儿童文学素养,进一步改善儿童文学教学水平。想要实现儿童文学的语文教学水平的有效提高就需要不断阅读国内外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不断将自己的知识面和阅读视野扩宽,提升感悟能力以及审美鉴赏能力。例如:选取20世纪八九十年代风靡一时的儿童文学作家郑渊洁的《童话大王》《皮皮鲁》等。又或者是选取当代著名作家、北京大学教授曹文轩的《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再见了,我的星星》等。
儿歌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我国古代称为“童谣”、“孺子歌”、“小儿语”等。儿歌是根据幼儿的理解能力、心理特点,以简短的韵语编写而成的,有些是幼儿在游戏活动中随口编唱的。周作人说:“儿歌起源约有二端,或其歌目为儿童所作,或成人所作,而儿童歌之者。”儿歌以其浅显、单纯、简短、易唱以及节奏明快的特点深受儿童的喜爱。婴幼儿从咿呀学语到模仿简单的字词,并进而学着念诵句式简短上口的歌谣,从中获得审美满足。听儿歌、诵儿歌是婴幼儿的审美需要,是其宣泄情绪和交流感情的重要方式,也是他们感知、认识自我和外界的途径。因此,儿歌对于儿童情感的教育、心智的启迪、语言的训练有着重要作用。颠倒歌是儿歌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同样深受儿童的喜爱。
颠倒歌,也称滑稽歌、古怪歌和倒唱歌,它通过大胆的夸张,有意错倒地描绘某种自然景象或生活中的事物,达到以反衬正的目的。它巧妙地运用相反相成的辩证法原则,以表面的荒诞暗衬,揭示事物的本质,其中常常蕴含哲理。在我国,颠倒歌最早出现于1900年出版的《孺子歌图》中。收编在《孺子歌图》中的颠倒歌的表现形式已经比较完整、成熟。如:“东西街,/南北走,/忽闻门外人咬狗。/拿起门来推开手,/拾起狗来打砖头,/又被砖头咬了手。/骑了轿子抬了马,/吹了锣鼓打喇叭。”它跟今天儿童口中吟唱的颠倒歌已经没什么大的区别。颠倒歌幽默诙谐,意味深长。如传统儿歌《听我唱个颠倒歌》:“太阳从西往东落,/听我唱个颠倒歌。/天上打雷没有响,/地下石头滚上坡。/江里骆驼会下蛋,/山上鲤鱼搭成窝。/腊月酷热直淌汗,/六月暴冷打哆嗦。/黄河中心割韭菜,/龙门山上捉田螺。/捉到田螺比缸大,/抢了田螺看外婆。/外婆摇篮里面哭,/放下田螺抱外婆。”这首儿歌看似十分荒诞、悖情逆理,但仔细琢磨一下,它本身还是有一定的内在联系,揭示了事物的特征和秩序。颠倒歌几乎都是这样,把自然界的某些规律、某些常见现象来个颠倒,在这个颠倒的世界里,四季可以打乱,雄雌可以混淆,弱者可以战胜强者等,让想象力得以自由驰骋。颠倒歌的形式非常简单,只是将正常句子中指代事物的词语加以颠倒,人们只需将这些词语位置互换,歌词的内容就合理了。比如“太阳从西往东落”,只需把“西”和“东”互换位置,儿歌内容就合理了。颠倒歌这种有意为之的理性倒错的单纯形式是它的重要特征,这独特的艺术形式对幼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
首先,颠倒歌能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儿童正处在强烈的探索新知的阶段,对世上万物充满好奇之心,感知认识事物有自己独有的特点。幼儿的知觉注意易为特征鲜明的事物所吸引,在他们的知觉表象中,还不能将对象与背景很好地区别开来,常论文格式需要借助强烈对比,突出对象的特征和关系。颠倒歌强烈的颠倒对比形式,使事物的特点鲜明地呈现在儿童面前。比如:当幼儿读到“腊月酷热直淌汗,六月暴冷打哆嗦”的时候,日常生活的事物有意颠倒了,自然现象以及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景象的正常关系颠倒了,这引起了儿童的好奇心,启发儿童积极思考,加深了儿童对正面事物的认识。倘若幼儿对颠倒歌中的种种现象不能马上会意,或对颠倒的现象感到迷惑,他们也能通过认知的顺应功能将其融入自己已有的认识图式当中,进而得到一种把握秩序的快意。颠倒歌因与幼儿心理发展特点相吻合,有利于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
其次,颠倒歌能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幼儿的思维处于“自我中心”的状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尚处于萌芽之中。颠倒歌以肯定的形式来表现否定的内容,在荒诞与现实、正常与反常、丑与美、假与真的强烈对照中,在形式与内容的反差中,拓展了幼儿的思维能力。比如:“天上打雷没有响,地下石头滚上坡。江里骆驼会下蛋,山上鲤鱼搭成窝。”在这一连串令人难以置信的颠倒无序的事物面前,儿童会不自觉地从反常识的一端进行思考———骆驼是生活在水中的吗?石头能不能滚上坡?日常生活常识可以告诉他这都是歌谣的有意颠倒,歌谣巧妙地引导幼儿从悖逆事理的现象中辨别真伪,感知自然,丰富知识,拓展思维。与此同时,孩子们会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这样的信息: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奇怪的现象无法用常理去解释,但是他们又合理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一成不变的事物不可能存在于这个世界,但也没有什么绝对不可能发生。他们在学习最基本的知识经验的同时,逐渐掌握了越来越多的概念、法则、规律,也开始学着对客观世界作出分析、判断、推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逐渐发展起来了。颠倒歌通过对比倒错的悖谬意象,对现实生活作出了一种新的表达,而且是一种幼儿喜爱的表达形式。在这当中,幼儿思维的逆向性、立体性、发散性发展起来,幼儿思维张力发展的同时,想象力、创造力也得到很好的发展。颠倒歌是服从于幼儿意愿和思维的特殊形式的,它适应幼儿成长的需要。
再次,颠倒歌能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儿歌具有训练语言的功能,颠倒歌也如此。颠倒歌在对语言的破解、重组和词语的悖理、错位中为幼儿学习口语提供了特别的学习样本。它以整齐押韵的句式、强烈正反的对比、带有游戏性质的语言赢得小读者的青睐。孩子们是喜欢说反话的。儿童追求自由的天性,致使幼儿对有意颠倒的、篡改的语言有着特殊的喜爱。比如,大人为孩子创作的歌谣是“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没打到,打到小松鼠”;幼儿喜欢把它改为“一二三四五,上山打老虎,老虎不在家,放屁就是它”。在对传统内容的颠覆和篡改当中幼儿无拘无束的天性得以展现,在颂读的同时发展了语言的能力。在幼儿园里,我们常听到幼儿唱念着:“小槐树,结樱桃,杨柳树上结辣椒,吹着鼓,打着号,抬着大车拉着轿。”在日常游戏玩耍当中,幼儿学习新词,自然习得语言的句式和结构关系,增强语言的表达力和连贯力。颠倒歌凭借其琅琅上口的韵律、错位倒置的内容、游戏好玩的性质,在幼儿中广为流传,帮助幼儿语言能力的提高。超级秘书网
最后,颠倒歌能陶冶幼儿的性情。文学具有审美教育的功能。颠倒歌以其颠倒错位的形式营造出独特的、荒诞的美学效果,这种美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培养其健康、积极、幽默风趣的开朗性格,陶冶其情操。比如幼儿听赏歌谣“倒唱歌,倒唱歌,鸽子进了燕子窝,鸡蛋碰破石头角,老鼠咬了猫子脚;板凳爬过墙,石磙飞过河”,就会为儿歌中荒唐的事件、奇怪的现象开怀、嘻笑。“儿童文学是快乐文学。”(高尔基语)幼儿在快乐的情景和主动的精神状态下更易于认识事物、发展语言、培养能力。幼儿在颠倒歌中感受着歌谣的夸张、对比在吟唱、听赏当中学习新知,体验轻松、幽默、变幻,快乐地戏耍、成长。此外,儿童颠倒歌又叫“扯谎歌”,它坦率宣称自己是“扯谎”。“儿童在独白式的朗诵活动中具有双重身份:其一是儿歌内容的欣赏者,他清醒地意识到内容的虚幻,谎言的悖谬荒诞是游戏中的“说谎角色”,作为角色的扮演者,他又以虚拟的方式,论文格式公然违抗成人的规定,随便说谎,于是抗拒的情绪转化为角色表演、内心冲动;利于不健康的情绪得到宣泄和净化,其狭小的生活时空中得以扩展,受成人局限的生命力得以补偿,在颠倒荒诞中吟唱、感受身心和谐的愉悦。
第一篇
一、西方文学的多元文化样式概述
在西方戏剧中,主要是借助表演者在舞台上展现多种样式的艺术形式为观众们讲述诸多故事题材,也就是达到了“把人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效果,往往创作者并不直接参与到表演中。亚里士多德会根据古希腊戏剧的艺术形式来细致分成了悲剧与喜剧两种形式,通常悲剧指的是“表演者对宏伟事件的完整模仿,并激发出对这种情感的恐惧与怜悯之情,进而宣泄出来”;然而喜剧却并不被人们认为是一种高尚的行为———当人们在舞台上进行荒唐滑稽的表演过程中,会遭受到观众们的嬉笑怒骂。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西方文学从自身的表现形式及内容都逐渐变化到不为亚里士多德所理解,就拿戏剧来说,从古希腊萌芽时期再到罗马时代、中世纪、文艺复兴、19世纪乃至20世纪中期,诸多悲剧、喜剧、历史剧、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等多元形式已经难以被《诗学》所归纳进来了,而部分被先人认为是“金科玉律”的原则,例如“三一律”、英雄必须出身高贵等条条框框早已经被踩得粉碎。在很长一段时间中,西方文学中的抒情诗歌由于受到篇幅较小的限制,过于注重内容结构的严谨,表达形式的简洁凝练,并且偏于抒发创作者主观情绪,因此被多数人忽略。直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期,西方文学领域席卷浪漫主义狂潮,借助挥洒自如的情感作为自己推广宣传的主要噱头,因此也集结了以德、席勒、华兹华斯、拜伦、雪莱等文学大家的青睐,创作了诸多举世瞩目的作品,也在这样的背景下使得抒情诗歌被人们所关注。逐渐的,抒情诗歌被人们所认同,与史诗(epicpoetry)和戏剧诗(dramaticpoetry)同时被社会群体所关注,然而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史诗”实质上就是后期的叙事诗(narrativepoetry),并且是借助浑厚宏伟的语言、磅礴的气势来叙事主题的叙事诗。与诗歌、戏剧形式相比较而言,小说作为西方文学主要形式的发展历程就显得短了很多,针对叙事形式来说,小说类似于史诗的形式,但是自身的叙事语言是以散文形式,而不是普通的诗歌形式。与戏剧内容相比较,小说是借助文字语言而不是真实的演员来进行故事性的表演。针对篇幅来说,小说能够划分成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微型小说等形式(通常我们说的“小小说”是大众的定义形式,并不作为严格的名称定义)。
从审美角度来说,我们可以将其分成流行小说与文学性小说两种类型。针对小说题材来说,可以分成历险小说、传奇小说、历史小说和臆想小说等形式。针对社会阅读对象的类别来划分,可以分成成人小说、年轻女性小说、儿童小说等。笔者用上文的内容介绍了西方文学的三种主要形式,在近几年,西方文学创作领域推行出了第四种文学形式,即创作性非虚构作品(CreativeNonfic-tion,LiteraryNonfiction),其中包括游记、自传、回忆录、人物特写等文学形式,通常呈现的特征就是借助小说或者诗歌的创作手法,诸如人物对话、场景构造、个性化语言等来叙述真人真事或者创作者的主观情感。自身具有的“文学性”特征能够与普通的应用文、媒体报道抑或是学术研究性杂志的“晦涩难懂”区别开来,而自身具有的“真实性”又是另外三种“虚构”的文学形式难以企及的。我们说这种新型的文学形式可谓是“混合式”的,但是在具体创作过程中,“文学性”与“真实性并不是十分融合默契的两种形式,受到多种原因干涉,使得前者表述的声音总是比后者要大许多,因此会出现了成反辅为主的不被人接受的结果。在很长时间内,欧美地区的图书市场中,这些非虚构的文学作品通常比小说等文学形式更加受到追捧。读者们似乎对于作家虚构的世界的关注度逐渐降低,反而对于政坛炙手可热的人物、当红艺术、球星等真人八卦显得兴趣更加浓厚。
二、西方文学中独有的哥特传统
虽然世界各民族地区的文学内容中都会有着诸多惊恐的故事题材,但是没有任何一种文学能够像西方文学中产生出数量众多的恐怖作品,并且形成了一种特有的、持续的、独具属性的哥特传统(Gothictradition)。专业人士对其研究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90年代后期达到了高潮阶段,笔者在互联网上调查搜索,截止到2010年底,西方诸多国家的学者除了发表数量众多的哥特风格的论文之外,至少出版了234部专著,仅仅在90年代中期就超过了60部,可谓占到了总数的三分之一还多。“哥特”一词最初指的是居住在欧洲的隶属于条顿民族的哥特部落。在公元3世纪之后,条顿民族不断地迁移到欧洲南部,而在这场重大的民族迁移过程中,身材魁梧的哥特人成为罗马人对战的生力军,在经历了几百年生死较量之后,条顿民族终于在坚强不屈的精神指引下使坚固不催的罗马帝国土崩瓦解,而哥特人民也在欧洲多个国家建立起了自己的王国。尽管征服了大量的国家,但是受到当地民族文化的影响,条顿民族群体也逐渐被同化,甚至失去了自身的民族特性,在公元7世纪左右,哥特民族最终消失在历史中,为后世留下的只有一部残缺不全的《圣经》。
一、基本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带来了教育观念、学生角色、教师角色、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和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巨大变化,而这种变化正好与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相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幼儿文学课是学前教育的专业基础课,基于上述理论,我们在课堂上进行了教学模式的研究和探索。
二、幼儿文学教学模式探索
1、以创设课堂情境为前提
有效的课堂情境创设能激发学生已有的背景知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为顺利获得新知识做好铺垫。创设情境需要遵循几个基本原则,那就是目标性原则:情境创设要围绕教学目标;诱发性原则,情境能启发学生思考;任务性原则,情景创设要带给学生思考和要完成的任务;趣味性原则,情境能引起学生兴趣;现实性原则,情境创设要从学生实际出发符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在此基础上,可以用灵活多样的手段和方法创设情境,可以用故事、音乐、图片、谜语、实物、视频等。如在讲授图画书概论一节时,以经典图画书《母鸡萝丝去散步》为例创设情境。第一遍,ppt只展示文字,提问:你喜欢这个故事吗?为什么?第二遍,ppt展示图片,隐去画面上的文字,提问:你看到的这个故事和刚才的看到的是同一个故事吗?第三遍,ppt展示原版图画书,提问:最后一次观赏带给你什么不同的感受?这样的书和你以前看到过的书有什么不同?因为学生之前绝大多数没有阅读过图画书,图画书又有着与其他儿童文学样式迥异的表现手法,所以通过这三遍不同方式的展示,既给学生直接的例子观赏,又与以往的故事形式做比较,同时,感受到图画书=文*图的特点,为后面图画书理论的学习营造很好的情绪氛围和思考氛围。
2、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核心
一、大连通俗文学研究的基本态势
(一)小说创作研究
70年代末期大连作家达理夫妇短篇小说《失去了的爱情》,关注知识分子的生活、内心、情感和命运,曾在辽宁省内外引起过讨论。他1982年在《人民文学》发表短篇小说《卖海蛎子的女人》刻画一位卖海蛎子的农村大嫂形象,极具通俗性。继而达理《路障》《除夕夜》、宋学武《敬礼,妈妈》、庞泽云《夫妻粉》等在国内文坛引起较大反响。而后邓刚发表了《八级工匠》《刘关张》《阵痛》《迷人的海》《瘦龙岛》《龙兵过》《白海参》《山狼海贼》《沉重的签字》等,引起轰动。《阵痛》获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迷人的海》题材独特、引起了文坛极大兴趣,获1982—1983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1984年,程德培较早提出邓刚小说两个世界问题,认为其特色是“铁味”和“海味”,即工业题材和海洋题材。1993年著名学者、辽宁师范大学叶纪彬教授在此基础上生发增加了“心理场景世界”,即表现人的生命力的世界。邓刚曾把《迷人的海》成功归因“新鲜的题材”,小说用寓言式的叙述方式,讲述了老小两代海碰子从排斥到比肩投入大海共同寻找“迷人的希望”,折射出人们希望通过劳动改造社会改善生活的自强不息精神,带有鲜明的通俗文学因子。孙惠芬为代表的乡土小说家以敏锐的文化悟性和质朴的乡村体验深刻表现新时期农民生活和心路历程,系列小说《上塘书》《歇马山庄》《歇马山庄的两个女人》、《伤痛城市》等展示乡村骤变伴随而来的“城市的伤痛”,呈现着乡土社会与现代商业社会、消费时代的密切联系。《伤痛城市》中作为作家的“我”,从庄河来到了时尚之都大连。乡村和城市的落差,让“我”和乡村人的人生理念颠覆了。《伤痛城市》中她发出感叹:“这座城市里,一部分人永远滞留在城市之外,那就是我们!因为职业,因为经济状况,因为传统人格,我们永远无法领略夜的内在气质和风韵,……”孙惠芬小说有强烈的家族意识,张祖立认为主要体现在“强烈而焦灼的进城心理、家族本位意识和倚重精神取向”三个方面。其小说成功之处在于用最通俗的文字写最本土的生活,引起读者自娱、自赏与自我渲泄情感体验,成为快节奏的现代商业化生活的润滑剂,具有鲜明的通俗文学特色。90年代以来,青年作家津子围、陈昌平、张鲁镭、侯德云等人的都市小说也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津子围的小说因通俗的现实生活,独特的视角,变幻的叙事,悲悯的情怀和厚重的历史责任感,常常带给读者强烈的审美震撼。王晓峰评:“津子围的小说非常注重故事性”“涌动着一种对人的存在、人的精神的种种骇人听闻的状态的思考和表现”。深刻的生活体验和可信的记忆,使他能描摹出风云变幻社会中的人生百相。《残局》《残商》《残缘》《爱的河流》《相遇某年》《老铁道》《我的朋友老胡》《马凯的钥匙》等,孟繁华指出认为这些小说的“类型化”,“处于精英化和大众化写作之间”。张鲁镭《幸福王阿牛》《我想和你一起玩》《小日子》《橘子豆腐》《小青》等,把自己对“小日子”的感悟植入小说,关注小人物的物质欲望和情感追求。津子围揭示:“她的作品中的人物几乎全是‘小人物’,写出了‘小人物’的体温、气味、质地与纤维,这一点尤为难能可贵。”王晓峰评价:“小说极为生活化,甚至口语化,极为平易的语言,像是从生活里打捞出来,冒着生活的热气,鲜活而生动。”宋巍认为张鲁镭小说“真诚而俗气”,“寻找平凡人的俗气之美。”新世纪头十年,陈昌平《汉奸》《英雄》《小流氓》《大闸蟹》《国家机密》等通过人物命运大起大落来实现故事的传奇性可读性。王晓峰说:“陈昌平小说更看重的是一个‘好的故事’,更看重叙述的艺术,因此,也就更接近小说的本体艺术,以此来完成人性的书写,来完成历史的叙事,并在其中隐含着一个作家对历史、生活与人类精神世界的忧虑和思考。”津子围、陈昌平、张鲁镭作品写的“好的故事”“小日子”“小人物”,实质上共同点乃是小说题材的平民性和传奇性,体现了新时期大连作家对小说题材选取、通俗性叙事、传奇性强调和娱乐性追求的重视和自觉追求。
(二)儿童文学创作研究
儿童文学是辽宁作家有着传统源头的创作领域,在全国享有极高知名度和话语地位。大连作家发扬优秀文化传统,以鲜明时代感关注儿童生活世界,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和生活气息。据统计近10年来大连先后有27篇小说摘取了除宋庆龄儿童文学奖、蒲公英奖外全部奖项。车培晶将笔触更多伸向那些最能体现生活本相的凡人琐事,如《神秘的猎人》《同桌哆来咪》等。刘东作品极具时尚性、先锋性,《情感操场》《超级蚂蚁》等关注青少年真实的精神世界,“沉甸甸”,中国作协给《轰然作响的记忆》的获奖评语:“刘东善于通过制造悬念等手段来提高小说的可读性。”即点出其通俗文学要素。谭旭东认为:“于立极少儿小说作品中的‘苦难’不是儿童文学作品通常的寻找母亲、寻找财宝、寻找智慧的过程中打败妖魔鬼怪的象征性苦难,也不是善恶模式中恶魔势力的阴谋诡计,而是现实生活中切实存在的贫穷落后、愚昧偏见、疾病灾祸、命运遭遇、文化差异而造成的少儿生存的困境与苦难的心灵体验。”比喻、通感的运用新颖别致,也给读者带来极大的视听冲击力。
(三)戏剧戏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