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放射医学技术

放射医学技术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放射医学技术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放射医学技术

医院核安全文化建设探索

摘要:在医院辐射安全管理中,技术措施只能实现低层次的基本安全目标,管理和组织措施能实现较高层次的安全目标,但要从根本上保障安全,最终还要靠自身的核安全文化建设。本文分析了核安全文化建设的定义、必要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医院核安全文化的建设进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核安全;医院管理;文化建设

1核安全文化的定义

核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推动了放射医学的发展,形成了4类放射诊疗活动:放射治疗、核医学、介入放射和X射线影像诊断,使医学诊断学、肿瘤学和循证医学等学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为疾病诊治提供了有力手段[1]。但在获得医疗便利的同时,放射医学可能带来的辐射损害也不容忽视。电离辐射可对生物细胞造成损伤,还可能会诱发肿瘤、增加罹患遗传疾病的概率。据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的报告,医疗照射是公众所受电离辐射照射的最大人工来源[2]。加强医院辐射安全管理,保障从业人员及公众免受过量照射,已成为放射医学领域最为关注的问题。在大力倡导核安全文化的大环境下,世界各国均制定了大量的相关法规标准,但要切实到达高标准的辐射安全水平,仅有政策上的手段是不够的,还要依靠从业人员的职业态度和行为表现[3],这种态度和行为表现即指安全文化。“安全文化”一词的提出源于对美国三哩岛和前苏联切尔诺贝利两次严重核事故中人为错误的分析,首次出现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国际核安全咨询组1986年的《关于切尔诺贝利事故后评审会的总结报告》(INSAG-1)中[4]。1991年,国际原子能机构在《安全文化》中对安全文化作了系统的论述,提出安全文化的完整概念,强调只有全体员工致力于一个共同目标才能获得最高水平的安全[5]。《国际电离辐射防护和辐射源安全的基本安全标准》这样定义安全文化,“组织机构和人员的种种特性和态度的总和,它确立安全第一的观念,即防护与安全问题由于其重要性而保证得到应有的重视”[6]。这一原则适用于所有的放射源安全和防护实践中,是我国《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安全基本标准》(GB18871-2002)的蓝本,它强调人员的工作态度、思维习惯和组织的工作方法与优先性。在这一标准中强调“应当反复灌输用以支配所有与辐射源有关的个人和组织机构对防护与安全的态度和行为的安全文化”[7]。核安全文化由两大部分组成:第一,是单位内部的必要体制和管理部门的逐级责任制;第二,是各级人员响应上述体制并从中得益所持的态度。图1是核安全文化的具体组成部分及职责,核安全文化是所有从事与核安全相关工作的人员参与的结果,它包括相关的操作人员、管理人员及决策层。

2医院核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医疗行业是电离辐射技术应用广泛的领域,是辐射事故的多发行业,医疗照射是公众接受电离辐射剂量负担最大的人为来源.我国的医疗机构具有数量多、分布广、服务面大等特点,现在最大的职业性受照群体即为医疗行业从事放射工作的人员,大量接受放射诊疗服务的患者或受检者则成为最大的非职业性受照群体。根据2009年中国卫生年鉴的数据显示,在辐射卫生被监督的50196家单位中,医疗机构就有46712家,占93.6%。在这些单位中,疑似放射病的人数是490人,其中医务人员就有481人;职业禁忌的人数有1539人,医务人员占88.4%;个人剂量监测超标的人数有801人,医务人员占88.0%[9]。我国1988~1998年发生的辐射事故中80%以上可以避免,不适当的安全文化直接或间接地导致了事故的发生[10]。因此,医院辐射安全管理既要切实实现辐射防护,还须关注潜在照射的问题,加强核安全文化建设,从思想源头上杜绝医疗辐射事故的发生[11],保障医疗辐射工作人员及公众免受过量照射。综上所述,在医院辐射安全管理中,技术措施只能实现低层次的基本安全目标,管理和组织措施能实现较高层次的安全目标,但要从根本上保障安全,最终还要靠自身的核安全文化建设,核安全文化不会自然产生和存在,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培育过程,只有提高从业者和管理者对核安全文化建设的认识,不断更新观念,倡导“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理念,才能不断创造安全医疗服务的新局面。

点击阅读全文

临床医学教育专业创建

1临床医学专业方向建设的长期实践

1.1临床医学专业建设概况

南华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始办于1959年。1977-1995年年度招生规模维持在300人左右,1996年开始突破600人。长期以来,以部属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为参照,结合地方院校特点,全面规范办学,培养了11000多名完全适应地方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能够引领基层医疗卫生技术进步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历届毕业生中涌现出大批立足地方、做出了突出业绩的优秀人才;同时涌现出了数十位院校长、一批卫生行政管理干部以及以中国科学院院士、“973”首席科学家、长江学者、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为代表的一批知名专家学者。本专业在长期的建设与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和较高的办学声誉,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应,成为我校医学教育的龙头专业。

1.2专业方向建设的不断实践

适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在本科专业设置规定的框架内,通过创设和调整,先后建设了多个专业方向。1977年,率先在全国开办眼耳鼻喉本科专业。教学成果《为社会主义培养急需人才———眼耳鼻喉专业的创建》于1990年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1998年教育部进行专业调整,该专业被并入临床医学专业。我校为适应医疗、教学的实际需要,将其调整为临床医学专业的一个方向,继续培养能在医疗卫生单位、教学科研部门从事眼耳鼻喉疾病防治和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1989年,开办妇幼卫生专科专业,1997年升为本科。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妇幼保健服务的需求不断增长,对妇幼保健专业人员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越来越高。1998年专业目录调整,妇幼卫生专业被调整为预防医学专业的一个方向;2007年调整为临床医学专业的一个方向即妇幼方向,坚持培养能在医疗卫生单位、教学科研及相关政府部门从事妇儿临床、妇幼保健、妇幼信息管理及妇幼卫生管理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2004年,开设临床医学专业肿瘤学方向。由于人口剧增、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不良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恶性肿瘤仍成为威胁人类健康、导致死亡的首要疾病。开设一门或几门肿瘤学课程,仍不能全面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为此,我们在临床医学专业中开设出肿瘤学方向,通过重构课程体系,使临床医学专业人才更加系统地学瘤学基本知识、基本理论,掌握肿瘤诊断、治疗和预防的基本技能,以培养能在医疗卫生单位、教学科研部门从事肿瘤防治与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2006年,开设临床医学专业急诊医学方向。我国每年因碎死、创伤、心脑血管急症等所致的死亡病残事件不断上升。现有专职急诊医师数量少,大多数没有经过急诊医学专业培训,远不能满足临床实际需求。为此,我们在临床医学专业中开设出急诊医学方向,开展急诊医生专业化教育,培养能在医疗卫生单位、教学科研部门从事急诊诊治和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以支撑急诊事业的不断发展。2008年,开设临床医学专业放射医学方向。放射医学主要研究电离辐射对人体的作用、机制、损伤与修复规律,研究放射损伤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我校利用合并建校后核类学科专业齐全的优势,在临床医学专业中开设出放射医学方向,培养能在医疗卫生单位、科研院所部门从事放射医学及防护、临床肿瘤放射治疗、放射病诊断、核医学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2010年,开设面向农村的全科医学方向。发展全科医学是我国未来医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大力培养全科医生则是发展全科医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们利用1989年开办的临床医学(农村)专业的经验,在湖南省卫生厅的支持下,面向湖南乡镇卫生院,开办了临床医学专业全科医学方向,培养能从事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能开展卫生保健、疾病控制、健康教育咨询等综合服务,具备一定的业务指导与管理能力的实用型基层医疗卫生人才。

2临床医学专业方向的课程设置

点击阅读全文

医学技术与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分析

【摘要】目的:目的:探讨放射医学技术临床应用价值及医学影像技术成像质量的影响因素。方法:对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实施的X线对检查3180次,CT检查2213次,DR检查5120次实施回顾性分析,利用问卷调查形式对放射科医生实施调查,并对医学影像技术成像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在本院检查指标研究中,检查不良事件发生率最高的为CT检查,占比3.58%,图像质量合格率比较中,DR合格率为在本院检查指标研究中,检查不良事件发生率最高的为99.85%,合格率最高,X线图像质量合格率97.96%,经比较发现其合格率相对较低,患者满意度较高的检查方式为DR,满意度为99.84%,DR检查的科室满意度为99.87%,处于最高水平,医师检查质量影响因素中得分较高的为操作者技术及操作经验,检查前准备质量得分较低。结论:结论:在为患者实施放射技术检查过程中需要对检查技术应用质量进行控制,同时需要定时对影像学医师进行技能培训,保证检查质量。

【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放射医学技术;应用研究

放射科一般利用计算机X射线系统、X线机、数字化X线机、核磁共振、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等设备实施临床诊断及检查,临床上在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中广泛应用,同时在甲状腺肿瘤、颅内病变等疾病诊断中同样具备较高的诊断价值[1-2]。但除放射技术中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外,其他诊断技术均无法作为诊断“金标准”,各项检查均存在一定的漏诊及误诊现象,同时,由于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由于部分患者存在无法实施检查的情况,部分检查会对患者产生放射性损害,因此,部分检查需要实施灌注扫描,否则容易引发穿刺损伤。造影剂的应用会导致患者出现过敏情况,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容易引发心血管事件产生,因此,本次对于放射影像学技术应用质量及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抽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我院实施检查患者4680例入组,所有的入组患者均无检查禁忌,听力及认知良好,排除精神系统疾病、对本研究无法参与配合患者;检查医师共6名,X线检查3180次,CT检查2213次,DR检查5120次。

点击阅读全文

放射人员健康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障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全面评价放射工作人员胜任本职工作的健康状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放射工作单位和放射工作人员。

第三条本规定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章常规医学监督

第四条放射工作人员就业前必须进行体格检查,体检合格者方可从事放射工作。

点击阅读全文

三维可视化医学探究

1三维系统

本世纪医学上的重大成果之一就是计算机断层摄像技术CT(ComputerizedTomograph),这一计算机在医学领域的应用成果,使医学射线学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清晰的人体结构图像和详尽的病理信息为临床医学的诊疗和医学科学的研究提供了直观可靠的手段。自从CT问世以来,计算机科学与生物医学工程相结合,形成了计算机医学图像研究的新领域,并为生命科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由于该领域的研究直接造福于人类健康,极大的推动了医学的发展,成为近年来世界科技界最活跃、最富有生机和成就的领域之一。三维医学图像的研究是根据从某种成像设备上采集的截片集合(astackofsectionalslices),经计算机合成后而形成的三维体视图像数据,通过对该体数据的计算机可视化处理,可方便地显示出人体组织内在的物理属性和空间关系。由于三维医学图像含有丰富的信息和逼真的视觉效果,可直接应用于诊断放射学(diagnosticradiology)、矫形学(orthopaedics)、放射肿瘤学(radiationoncology)、心脏病学(cardiology)和外科上。对计算机辅助治疗方案的制定,利用三维系统可以进行预演手术,可以使治疗安全可靠;利用三维系统进行肿瘤检测,提供全方位方式观察更细小的部位,提高早期病变的查出率。三维医学可视化分析平台是西北大学可视化研究所在微机上实现的一套软件系统,和已有的医疗器械相结合,可成为新型的智能医疗器械。其研制目的是根据CT机或核磁共振机所形成的影像数据,利用目前计算机图像处理、图形学研究的新技术、新成就,在计算机上对医学图像数据进行各种处理,以达到一般成像设备所不能完成的许多功能,使其功能更强,信息更丰富,操作更方便。

2项目研制概况

本项目是自1995年11月开始研制的,目前已完成了微机上的“三维医学可视化分析平台”,包括CT机和MRI图像数据分析浏览器、医学图像的器官分割(Seg-mentaion)、三维医学图像的建模和彩色分层绘制等子系统。所有功能模块集成在3个应用程序中:•CT机和MRI图像数据分析浏览器IMAVIEW可直接对来自CT机或MRI的成像数据解码、显示、处理和分析。其功能包括预处理模块,直方图调整、卷积滤波、图像修正、断层插值等处理及生成正则数据场。•医学图像的器官分割可对医学图像数据进行按不同的属性(灰度、色彩、纹理等)给出交互式手工分割或基于数学形态学的半自动分割,以获得体数据的不同层次结构。图像分割模块包括图像分割、设定属性、数学形态的操作(腐蚀,膨胀)等处理。•三维医学图像的建模和彩色分层绘制该技术可实现对二维和三维图形的绘制、轴切面显示、三维空间切面显示。体绘制模块包括XYZ剖面浏览、任意角度剖面浏览、比例调整、包围盒、静态Rendering、视点运动、动态Rendering,实现了着色、光照、明暗处理、隐面消除等高级图像处理功能。系统设计采用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方法,用Vi-sualC++5.0,充分利用了MFC多文档多视结构。所有数据及其操作用类进行有效封装。在交互式界面方面,采用复杂的单文档多视结构,图形三维空间定位采用OpenGL技术,显示清晰直观。这些系统的数据来自于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的工作实体采集。本系统为医院的教学作为不用开刀的实例解剖系统,也在临床的手术上成为与国外进口软件可相比较的一个辅助系统。

3系统特点

比较国际国内所进行的研制工作,该项目具有如下特点:(1)医学体数据可视化交互式处理的集成环境,在统一的界面下完成对体数据的各项处理和各种操作。(2)多分层色彩的三维动态效果和透视效果。(3)对截片图像数据的三维重构。(4)三维数据体上的任意角度视窗变化观察。(5)医学对象的真实化显示方法。(6)数据输出的标准化,其系统输出结果对Open-GL/3DS等流行的图形系统兼容。(7)良好的性能价格比。国外的可视化软件一般都在高档图形工作站上开发,本系统是基于微机系统的三维可视化软件,在系统的设计中,充分利用了微机硬软件的各方面结合而形成较快的运算速度、逼真的显示图像,而系统价格仅是国外工作站系统的1/10。

点击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