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在撰写高等教育研究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摘要]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经过多年的探索与改革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借鉴美国、英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模式以及体制改革的经验,坚持以人
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实践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
[关键词]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策略;
本文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从和谐发展的理念探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
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内涵概述
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内涵的界定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张涛教授认为:所谓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指要解决国家、地方及各级各类学校领导和管理教育事业的根本制度问题,围绕
一、国外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模式
在美国,教育界对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脱节情况关注较早。美国在探索高中与大学衔接历程中,先后提出过“6-4-4”计划、中级学院高中计划、AP课程、双学分课程等模式。“6-4-4”计划是将学制设置为:1到6年级为小学阶段,7到10年级为初级中学阶段,11到14年级是初级学院阶段。该计划的特点是把高中四年(9到12年级)分为两个两年,其中第一个两年在中学学习,第二个两年在学院学习。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6-4-4”计划在各种教育文献中出现较为频繁,但真正实施开展过该计划的只有几个学区的少数学校。中级学院高中计划(MiddleCollegeHighSchool,MCHS)是指高中和社区学院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学生只要通过课程考试后就可以直接注册学学课程。1974年秋季,MCHS开始在拉瓜迪亚社区学院实施。到2000年,全美一共建立了30所中级学院高中。AP是AdvancedPlacement的缩写,即“先修课程”之谓。AP课程是为一些成绩优秀的高中生特意设立的大学程度课程。高中生如果成绩特别优秀在中学期间就可以选修大学一、二年级的一些课程,比如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以及语言和社会科学的部分课程,如果在考试中成绩合格,就可以在将来就读的高等院校中得到承认。20世纪90年代,AP课程在美国得到迅速推广。目前,近60%的美国高中学校提供AP课程。此外,美国还面向高中四年级学业成绩优异并且学有余力的学生开设双学分课程,如果学生在考试中成绩合格,就可获得学分,同AP课程一样,就可得到将来就读的高等院校的承认。双学分课程于1972年由纽约州的雪城大学发起。迄今,在美国有50多个州开设了多种形式的双学分课程。根据美国教育部教育统计中心的报告———《高中生注册中学后院校的双学分课程:2002—2003学年》表明:在2002—2003年度,有98%的公立两年制学院、77%的公立四年制学院、40%的私立四年制学院和17%的私立两年制学院都提供了双学分课程,选修双学分课程的学生总计达813000名。在英国,学生从中学阶段过渡到大学阶段是比较自然的,也就是说,英国的中学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有着较好的衔接。英国的做法主要有:一是设立了专门的衔接教育阶段,一是设置了较为完整的衔接课程。在英国中等教育结构中,有一特殊的结构,即第六学级(SixthForm)。第六学级与普通的中等教育不同,它是中学和大学之间的衔接教育阶段,带有大学预科的性质,其目的是对学生进行与未来专业相关联的知识教育。众所周知,英国的教育系统包括四大部分,即学前教育阶段、义务教育阶段、继续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包括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和高等教育阶段之间有一“继续教育阶段”,相当于其他国家的高中教育阶段。这一阶段包括:中等学校的第六学级(SixthForm)、第六级学院(SixthFormCollege)、第三级学院(TertiaryCollege)、普通的继续教育学院或职业技术学院。中等学校的第六学级和第六级学院类似于我国的普通高中,第三级学院相当于我国的职业高中。英国的第六学级主要有三种体制:一种是设在文法中学、综合中学之中,这种体制占多数。相关调查显示,英国60%的中学设有第六学级;一种是单独开设的第六学级学院;还有一种是设在第三级学院中的第六学级。英国的第六学级学制正常为两年,也有一年制的第六学级。在英国,学生如果想升入大学就读,大多数都要在第六学级接受为期两年的教育,然后参加“普通教育高级水平考试”,考试合格凭“普通教育高级水平考试证书”可升入大学继续深造。普通教育高级水平证书课程(AdvancedLevelGeneralCertificateofEduca-tion,简称GCEALevel)主要是为升入大学做准备的学术性课程,也有一小部分属于职业教育课程。因此,主要以升学为教育目的并适当兼顾就业的第六学级,属于继续教育阶段,在英国中学教育阶段和大学教育阶段衔接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日本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高中教育日益普及化、多样化,同时大学教育日益大众化、个性化,也越来越注重中学与大学在教学和课程上的衔接。日本的做法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允许高中生学学课程。从1994年起,日本允许在数学和物理等领域有特殊才能的中学生按“科目修习生”的名义听大学的公开讲座和课堂研讨会。此后,日本逐步扩大了高中生到大学听课的学科领域,并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向高中生提供学学课程的机会,允许在特殊领域有特殊才能的学生跨级学习上一年级的课程,使得大学课程较高程度地向高中生开放。二是合理设置中学和大学课程。日本依据教学目的、任务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一系列改革使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在课程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手段上形成比较连贯的衔接。在日本,大学主要设置一般教育科目、外语科目、专业教育科目和保健体育科目四大类课程。其中,一般教育科目类课程涵盖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三个门类,学生在中学都已经进行过基础性的学习,为大学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是扩大中学与大学的协作。其对策主要有:高中在充分考虑学生知识能力结构、兴趣爱好、意愿的基础上对学生将来的出路和学习进行有效指导;扩大高中生接受大学教育的机会;通过多种形式让高中生充分了解大学的招生要求和教育内容等方面的信息。四是采用两次考试的大学入学方法。目前日本的大学入学考试共进行两次。第一次是全国统一考试,侧重于考察学生高中阶段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第二次是大学自主考试,侧重于考察学生在大学继续学习的基础能力和条件。两次考试的方式,使得中学毕业生学业成绩认定、素质综合能力评定与大学招生要求之间存在着较好的联系,同时又赋予了大学很大的招生自主权,从而比较有效地在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之间发挥了桥梁和纽带作用。由此可见,在国外,不管是政府、教育主管部门还是高等学校和中等学校都非常重视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问题,且经过数十年的探索和实践,在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问题上已经建构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模式。
二、我国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中的问题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由于我国对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衔接问题的关注较晚,还没有形成成熟的衔接模式,因而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对照美、英、日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我国中等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大学入学方式过于单一我国的大学入学考试,也就是通俗意义上的高考,是高中升入大学的门槛。目前,我国全日制高校除了招收少量保送生、特招生外,其余的学生都是通过高考进入大学就读的,因此,高考可以说是我国大学与中学相联系的主要纽带。毫无疑问,我国大学的入学方式是过于单一的。而且,这种单一性还表现在我国高考一年仅有一次。一年一次的高考很显然不能满足中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如果有偶然因素导致学生考试水平没有得到正常发挥,那么学生极有可能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此外,我国高考在考试内容方面也比较单一,主要侧重于考察学生高中阶段的学习效果,而对学生是否适合进入大学继续学习的能力和条件则考察不够。不管什么类型的学校、专业,招收的学生只有高考分数的高低之分,而没有其他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差别。大学没有选择的余地,学生又对报考的院校、专业不满意,很多学生在升入大学后才发现很难适应所在学校或所学专业的学习。可见,我国过于单一的大学入学方式,很难发挥大学入学方式应有的衔接作用。
2.大学与中学之间的交往不够中学与大学作为教育链上前后相继的两个相互关联的节点,理应开展多种合作,比如课程合作、管理合作、教师合作、学生合作等等,但是,目前我国这两个教育阶段的交往明显不够。对中学而言,他们只关心高校的招生考试工作,而对大学的管理模式、课程设置、教育理念、学术追求等并不关心。对高校而言,因为我国高等教育目前还是“卖方”市场,大学不愁没有学生入校就读,所以大学很少自我宣传,很少主动与中学沟通和交流。这使得大学不了解中学,中学也不了解大学。或者说,大学不了解学生的过去,中学不了解学生的未来。法国大雕塑家罗丹有句名言:“一件真正的完美作品,没有任何一部分是比整体更加重要的。”因此,大学和中学如果都只关注各自雕塑的那一部分,即使雕塑得再认真,也会因为缺少整体观念而不可能雕塑出具有完美感的作品。
1基于现实的考察——专业情感教育引入必要性之考量
国际档案高等教育诞生于1821年2月12日法国档案学院的成立,而私立武昌文化图书馆专科学校在1940年春季正式开设的档案管理训练班则标志着中国档案高等教育的诞生。1952年中共中央委托中国人民大学开办档案学专业为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档案高等教育开启了新的起点。经过了停办、恢复重建等一系列忐忑的发展历程,中国档案高等教育在上世纪70年代末期进入了稳定发展阶段,随着1985年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获得档案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获得档案学博士学位授予权,我国档案高等教育的层次体系建构完成。截止到2012年12月,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有32所高等院校开设了档案学专业,有24所高等院校拥有档案学硕士学位授予权,有4所高等院校拥有档案学博士学位授予权。可以说,我国档案高等教育体系已具备为我国档案事业与档案学术研究活动输送“专、精、尖”人才的能力。然而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档案学科在整个社会主体的学科认知结构中仍处于弱势,是一个冷门学科,相当一部分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没有把档案学专业作为第一志愿或填报在志愿表中;相当一部分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岗位非档案管理岗位,甚至与档案管理工作毫不相关;相当一部分高校的档案学硕士研究生本科所学的专业不是档案学专业。根据笔者对黑龙江大学2000-2012年大学一年级与毕业学生,围绕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与毕业去向两个问题进行了十三年的持续调查(具体数据如下图1、图2)所示:以上统计图表清晰地表示这十三年来档案学专业本科学生的高考填报志愿率呈明显上升,并趋于稳定之势,而本科毕业学生从事档案学专业岗位或相关岗位率却逐年下降,基本上与从事非专业岗位比率相当。也就是说选择档案学专业的学生增多了,而毕业后从事档案管理岗位的学生却减少了。造成这种矛盾现象的原因,一方面与国内就业环境、就业岗位数量及应届毕业学生数量有关,但根据笔者多年的跟踪调查,档案学专业毕业学生与需求岗位之间波动不大,很难对毕业学生的择业产生实质性影响;另一方面则与专业学生就读期间的流失有关,根据近些年来教育部、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的专业就业率的排名,档案学能作为人文社科专业始终保持在前20的行列,在当前就业率偏低,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下,档案学专业能够连年保持高就业率,实属不易,但是从事专业岗位比率偏低则说明学生在就读期间“跳槽”现象严重,特别在省属高校的档案学专业尤为突出。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原因有二:其一,缺乏专业的前期了解和学生自身对档案学专业的心理落差是造成学生流失的直接原因;其二,缺乏持续、有效的专业情感教育使学生难以建立对专业学习与就业的情感依托,进而选择了“改行”。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环境的演化造就出多元化的社会主体心理认知结构,我们不能单纯地将“学生流失”现象的出现归因于就业需求的减少与就业人口的增加,也不能以偏概全的否定当前档案高等教育的形式与取得的成果,而只能通过对时代、对接受教育主体的心理解读来弥补我们在教育层面的缺失与不足。从初级教育到高级教育,主体的认知模式经历了由混乱无序到根基塑造,再到逐步完善的过程,进入到高等教育的阶段,主体已经具备了良好的认知基础和接受专业教育的能力。然而丰富的专业课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渊博的师资队伍对于提高当代学生对专业的关注度已经力不从心,而只有从学生自身的心理情感归属层面有针对性地分析学生专业认知图式建构的发生机理,才能把握解决问题的实质。由此,笔者认为在档案高等教育过程中引入“专业情感教育”不仅符合当代高等教育对学生能力培养的理念与模式,还符合档案高等教育所处的社会环境与专业发展的现状,即档案学专业是冷门专业,需要通过专业情感教育,率先建构学生的专业认知基础,进而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使其在专业学习过程中不断产生对档案学知识的好奇感,对档案管理职业的归属感,最终转化为对档案学科的学术情感。
2实践的选择——对“专业情感教育”的理解与反思
2.1对“情感”与“专业情感”的探索
情感和情绪是人对客观对象(物质世界、他人及其行为)和自己的态度的内心体验,通常表现为喜悦或悲哀、欢乐或忧愁、喜欢或厌恶、热爱或憎恨、满意或不满意。情感与认识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认识制约着情感,因为客观现实并不能直接产生情感,只有在被认识时才能在主体观念中激起情感。另一方面,情感也影响认识,“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没有一个行为模式(即使是理智的),不含有情感因素作为动机;但是反过来讲,如果没有情感状态构成行为模式的认识结构的知觉和理解参加,那就没有情感状态可言。……情感与认识两者既不能分割,同时又不能互换。”情感作为一种非理性因素对于人类认识行为具有较强的引导与激励的作用,但是一种理性的认识行为必须要与情感相互隔离,保证科学研究行为不受主观因素的干扰,保证科学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与准确性。由此,笔者认为情感关乎主体是否能够顺利开展理性认识行为,但不能贯穿认识过程的始终,甚至不能影响到认识结果的形成,二者呈现出“若即若离”的支撑关系。兴趣是情感的衍生品,它是指人对一定对象所抱的积极态度,由于这种态度,人的心理活动指向并集中于这种对象。因此,兴趣就是一个人优先的对一定的事物发生注意的倾向。如果一个人对一定事物发生兴趣,那么他在接触这个事物的过程中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因此,兴趣和情感是紧密联系的:兴趣可以引起情感,同样,情感也能激发兴趣。对于当代档案学专业学生来说,先天的专业情感缺失是引发学生在就读期间流失的主要动因,虽然档案学专业自身的特点与档案职业在社会认知结构中的弱势是导致学生先天专业情感缺失的主要原因,但是进入专业教育阶段,没有及时弥补专业情感的缺失,并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则加快了学生流失的速度。专业情感缺失所带来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学生对专业研习兴趣的减弱。这种减弱趋势一旦趋于正负情感的临界点,进入到负面情感的层面,就极易使学生对专业研习产生厌烦感,毕竟情感是由若干对互相对立的情绪构成的,其所表现出的“双面性”在不同的情形下可以互相转换,大量负面情感的产生会增强主体的厌烦感与焦躁感。厌烦感的激增最终将促使学生远离档案学专业、远离档案职业。由此,笔者认为在当下档案高等教育“硬件”条件基本稳定的情境下,档案高等教育主体应集中精力解决如何激发学生对档案学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如何提升学生对档案学术研究与档案职业的认同感,以及如何为档案学术研究与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贮备等“软件”问题上。
2.2专业情感教育与档案高等教育关系的探求
一、国内外环境变化要求民办高等教育实行内涵式发展
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使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性难题和深层次矛盾凸显。民办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适应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的迫切要求。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人才竞争日趋激烈。世界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的背后,是改革、开放、发展战略的深刻调整。凸显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性和创新人才培养的紧迫性,是这次深刻调整的主要特征。民办高等教育作为高校办学新形式和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成果,正处在中国高等教育适应当今世界发展、变革、调整的风口浪尖上。过去一个时期,发达国家率先把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转到结构调整和创新人才培养上,这意味着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正在转化为日趋激烈的民办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原有的依靠大规模要素投入和规模扩张的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方式面临巨大的调整压力。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必须走内涵式发展之路,注重提高办学质量,才能真正成为公办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补充,才能在国际民办高等教育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中国正处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的新时期,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国内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从经济环境看,中国经济建设目前处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完善的新时期。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加快推进,经济有望维持一个相当长时期的持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对高级专门人才需求总量有望持续增大,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有望保持强劲的总量需求驱动;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由此带来的财政收入、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有望对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形成持续的资金供给驱动;人民群众期盼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要求,有望通过民办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来转化为加速推进民办高等教育现代化、国际化、大众化的动力。与此同时,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由此带来的各类市场主体发展新活力的激发,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的增强,包括高等教育在内的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的构建,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的培育,对高级专门人才培养的质量、结构、效率和公平提出了更高要求,使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过度依赖要素投入和规模扩张具有不可持续性。如果说过去一个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经济关系问题,那么当前时期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随着政府职能和政策传导机制的加快转变,市场配置资源空间的扩大、功能的增强,民办高等教育将面临经济体制市场化转轨进程加快的巨大机遇和挑战。新制度经济学者诺思(DouglasNorth)指出:“人们过去作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体制,构成了它以后不断强化和变迁的路径依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加快完善,使民办高等教育改革较之以往更具灵活性。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在民办高校自主权扩大和由此带来的自我调适能力增强的同时,也面临现行的高度“行政化”的高等教育体制构成的路径依赖问题,从而可能对民办高校适应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形成阻力。从政治环境看,中国政治建设目前处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政治文明加快发展,政治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加快推进和政府职能加快转变的新时期。随着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政治文明的加快发展,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将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日益充分显现。各种政治主体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上的意志表达将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各种利益群体有望通过民办高等教育宏观决策的民主化进程来寻求利益平衡。高等教育资源权威性分配在推动民办高等教育现代化、优化民办高等教育结构、促进民办高校办出特色等方面的宏观调控作用将更加显著。办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满足人民日益增长、日益公平地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将成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旋律。随着政治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的加快推进和政府职能的加快转变,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在政治环境不断优化的同时,也面临解除提高质量和效率、优化结构和增进公平的体制性约束难题。从文化环境看,中国文化建设目前处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加快推进的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精神保障。如果说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系统与体现人的主体性原则的资本主义精神的交融关系组成了资产阶级文明,那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交融共生关系,就组成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文明。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背后起决定作用的是人们需求的变化。文化是人类需求指向的最后也是最高级的目标。随着人们的需求从低级向高级发展,文化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民办高等教育同公办高等教育一样,以文化传承的形式,通过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途径,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全面建设。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公民道德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加快推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将更加明确,并将贯穿于民办高等教育全过程,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在坚持立德树人为本的同时,也面临着把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和增强文化竞争力作为重大任务战略调整的难题。从社会环境看,中国社会建设目前处在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和谐社会主义建设加快推进的新时期。随着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和就业优先战略的加快实施,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比重的大幅提高,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加快推进,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将成为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战略重点,而提高质量作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将成为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随着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的加快形成,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在注重提高质量的同时,也面临民办高校与政府、民办高校与社会、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间利益关系的深层次调整难题。从生态环境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目前处在资源节约全面推进、环境保护加大力度和生态现代化加快推进的新时期。民办高等教育作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支重要力量,是推动资源开发、环境治理和生态现代化的重要因素和机制,在推动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开展生态文明教育,形成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增强资源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等方面,发挥着基础性作用。随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生态现代化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逐步形成,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也面临促进节约型办学方式以及建设资源节约型高校的难题。由于国内外环境深刻变化形势下中国民办高等教育面临着机遇和挑战,且直面这些机遇和挑战的关键在于使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主要依靠要素组合优化、结构优化,高等教育质量和效率提高,故民办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国内外环境深刻复杂变化对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提出的要求,集中到一点,就是民办高等教育的内涵式发展。
二、民办高等教育外延式发展空间面临的四大挑战
中国高等教育正处于现代化、大众化、国际化、信息化、优质化、特色化加速推进的重要时期。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以大规模要素投入驱动为特征的高等教育外延式发展,客观上推动了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在短期内较快地提高了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和劳动年龄人口平均接受高等教育的比例。2012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0%,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九年以上,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高等教育需求,提高了国民素质,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有力地支持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但是应该看到,目前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仍然不高,只相当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水平和日本20世纪70年代的水平。如果根据卢卡斯(Lucas)关于人力资本存量的计算方法,即用人力资本存量等于受过一定教育的劳动力总量与他们受教育年限的乘积来计算人力资本存量,那么,中国人力资本存量的增长率1999—2007年为2.5%[3],2011—2012年也仅为5.5%,远低于2008—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9.3%的水平,远低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增长8.8%的水平,远低于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9.9%的水平①。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加快推进和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在未来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中国人力资本存量增长率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高等教育现代化和大众化加速推进对此做出贡献的潜力仍然巨大。另外,尽管近五年来华留学生人数(主要集中在高校)保持了较快增长,据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统计,2008—2012年来华留学生年增长率分别为14.32%,6.60%,11.30%,10.38%,12.21%,2012年来华留学生总人数达到32.8万,但总人数远不及国际教育协会(IIF)公布的2011年美国国际留学生人数76.5万的一半,而2010年中国出国留学人数为28.47万人,出国留学人数与来华留学人数大体相当。加快推进高等教育国际化,改变出国留学人数与来华留学人数之间的比例关系,高等教育发展的空间仍然巨大。尽管如此,民办高等教育外延式发展空间仍然面临以下四大挑战。第一,高校适龄生源下行压力。高校适龄生源是指来自高中毕业生的高校生源。过去一个时期,该生源充足的比较优势和由此带来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竞争、招生压力,以及政府为缓解这种压力实行的高校招生名额和高等教育支出的双高增长,家庭对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特别是接受民办高等教育的高投资,是独立学院得以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据统计,中国0-14岁人口,2000年为28979万人,占总人口的22.89%;2007年为25660万人,占总人口的19.4%;2008年为25166万人,占总人口的19.0%;2009年为24663万人,占总人口的18.5%;2010年为22245万人,占总人口的16.6%;2011年为22164万人,占总人口的16.5%。0-14岁人口的这种下行态势使高校适龄生源呈现下行趋势。即使现有高等教育规模保持不变,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也会随高校生源的减少而提高。从高考实际情况看,据教育部统计,1999年高考扩招后,全国高考人数连续九年增长,2008年达到1050万的历史最高值;2009年开始下降为1020万,同比减少2.8%;2010年为957万,同比减少6.2%;2011年为933万,同比减少2.5%;2012为915万,同比减少1.9%。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提高,高考竞争、招生压力将不断缓解,高校适龄生源充足,比较优势条件下独立学院发展的投资驱动将会减弱,民办高等教育外延式发展空间必将遭到挤压。第二,高校适龄生源净流出压力。中国高等教育的高速发展与高校适龄生源的净流入,即来华留学生人数大于高中及以下学历学生出国留学生人数,是分不开的。但近几年来,来华留学生人数的增长远远不及高中及以下学历学生出国留学人数的增长,高校适龄生源净流出即来华留学生人数小于高中及以下学历学生出国留学人数的问题日益突出。当前,高中及以下学历学生出国留学的意愿有增无减。据2012年中国国际教育展调查报告显示,有出国留学计划的本科学历的学生数占51%,高中学历的学生数占38%,研究生学历的学生数占5%。高中毕业生出国留学意愿的强烈,还表现在高考弃考上。据教育部公布的高考弃考人数,2009年为84万,2010年为81万,2011年为80万。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为促进经济增长,把争夺高等教育国际市场目光瞄准中国,多次在中国举办国际教育展,吸引中国留学生。随着中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和高等教育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政府对高校生源净流出的控制手段将变得越来越有限,控制难度也会越来越大。如果中国高等教育的结构调整和国际化水平提高不能尽快扭转高校生源净流出问题日趋严重的不利局面,高校生源危机就将难以避免,从而挤压民办高等教育外延式发展空间。第三、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下降压力。过去30多年来,特别是2003年中国高校扩招后首届高校毕业生毕业以来,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左右,这主要得益于政府不断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推动力度。国务院每年下发相关通知,广泛开展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进校园活动,深入推进实名制就业服务,不断加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的组织推动力度。麦可思公司的《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高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2007届为87.5%,2008届为85.6%,2009届为86.6%,2010届为89.6%,2011届为90.2%。尽管目前中国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还存在缺口,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2010中国人才报告》显示,2011年我国专业技术人才供应总量为4500万,而需求总量为6800万;尽管低成本农村劳动力向现代部门转移,促进了全员劳动生产率快速增长,推动了产业结构向工业化调整,成就了中国经济持续30年的快速增长。但是,随着经济增速放缓,经济发展方式加速转变,经济结构加快调整,以及大学毕业生人数不断增加,专业技术人才总量缺口将不断缩小,国内高等教育需求结构将发生变化,劳动力向服务业转移将对提升人力资本质量提出更高要求,人才结构性缺口将日益突出,保持高校毕业生高就业率的难度将明显增大。如果高等教育结构调整、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能大幅增强对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作用,民办高等教育外延式发展空间必将越走越窄。第四,高校教师工资水平上升压力。高校教师工资水平与人才培养成本之间有密切联系,而人才培养成本的上升必然对高等教育发展构成压力。如果说中国低成本劳动力的充分供给是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源泉,那么中国低成本劳动力背景下形成的低成本高校教师的充分供给,就是高等教育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实中国大学生培养成本并不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统计数据显示,1995年,中国培养一个大学生的成本占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81%,高于发展中国家78.9%的平均水平,是发达国家平均水平25.5%的三倍多。即便考虑统计方面的误差和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别,中国大学生培养成本也偏高。这表明中国高校目前存在较为突出的低成本教师与高成本人才培养的矛盾。随着中国劳动力供给增速下降,劳动力成本迅速上升的传导机制必然刺激民办高校教师工资水平的上升。如果民办高校不能有效缓解由高校教师成本上升所推动的大学生培养成本上升压力,民办高等教育外延式发展空间将遭到挤压。
三、民办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可行路径选择
高等教育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变化对民办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出的紧迫要求,作为一种倒逼机制,是民办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应作出以下可行路径选择的现实依据。第一,加快发展以推进人力资源转型升级为目标的民办成人高等教育,使之成为民办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新的生长点。人口结构的变化使高校适龄生源呈下行趋势,经济增长速度放缓使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提高难度增大,发展以高中毕业生为高校招生对象的民办普通高等教育面临新的压力,民办普通高等教育发展高度依赖高校适龄生源充足供给比较优势的局面难以为继,迫切要求加快发展以推进人力资源转型升级为目标的民办成人高等教育,在发展具有提升新生劳动力就业优势的民办普通高等教育的同时,拓展民办成人高等教育新的发展空间,既注重满足从业人员从传统产业向新兴产业转移,从体力劳动向脑力劳动、从简单劳动向复杂劳动、从一般劳动向专门劳动转型和从低学历向高学历升级的需求,又注重满足老龄人群休闲高等教育的需求。如近三年来,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开始注重挖掘高校“超龄”生源,着力增加专升本招生名额,开办本科插班生学位证书、初级会计师、人力资源管理师、国际贸易跟单员、会计从业资格证、统计从业资格证、汽车驾驶证等各种面向社会的培训班,既满足了“社会需求”,又锻炼了“教学内功”,还增加了“学院收入”。今后,该院还将开办休闲体育和美术教育等满足老龄人口保健养生需求的培养班。实践证明,发展民办成人高等教育是民办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培育新生长点的必由之路。第二,调整办学定位,凝练大学品质,加强精细化管理,使之成为民办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内在新活力。面对高校适龄生源净流出控制难度日趋增大的严峻形势,作为民办高校,既要做好独立学院转制的准备,也要迎接公办高职高专的追赶,还要展现敢与国内公办大学争先和向世界著名大学看齐的愿景。只有通过调整办学定位,凝练大学品质,加强精细化管理,注重打造自己的特色与品牌,提高竞争力,才能在国内公办大学和国外大学的双重压力下,拼出生存与发展空间。例如,松田学院“十二五”规划把该院教学型办学定位调整为教学研究型办学定位,在科研上,学院成立了独立学院发展研究中心,各系成立了一到两个研究所,把科研放在突出地位,加大科研投入,注重科研考核,强化科研激励,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科研的积极性,科研能力快速提高,国家和省部级课题与核心期刊论文近三年来每年呈倍增态势;在教学上,学院确立了培养技能、历练心智和健全人格并重的教学价值定位,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目标,凝练大学品质;在管理上,学院把岗位职责化,职责目标化,目标精细化,精细管理常态化、人性化、动态化和时空化,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实践证明,调整办学定位,凝练大学品质,加强精细化管理,是为民办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增添内在新活力的必由之路。第三,加快推进以开发优质民办高等教育资源为导向的民办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使之成为民办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凝聚力。经济结构的加快调整,人才结构性缺口的日益突出,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难度增大,高等教育需求的结构变化,使中国民办高等教育面临由产业结构向服务化调整以及人口结构转型所导致的结构调整压力,面临由提升人力资本质量以便实现劳动力向服务业转移所导致的共享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巨大压力,迫切要求加强优质民办高等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应用,让优质民办高等教育资源成为凝聚生源、凝聚教源、凝聚财源的动力。为此,近三年来,松田学院加快了开发与利用优质高等教育人力资源的步伐,从国内知名大学引进了一批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的教授作为各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从国外招聘了一批外籍教师作为外语教学骨干力量,从企业高级专业人才中聘请了一批兼职教师作为实践教学的主导力量,加大了教授执教基础课程的力度,使新生一进校就享受到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同时实施“学生赴美资助教育实习项目”和“向澳门科技大学保荐研究生项目”,在院内外产生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实践证明,以开发优质民办高等教育资源为导向,调整民办高等教育结构,是为民办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累新凝聚力的必由之路。第四,深化民办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使之成为民办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动力。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存在的一系列发展性难题和深层次矛盾,既有发展方式转变问题,也有体制机制问题,而发展方式转变问题的根源又可追溯到体制机制问题。发展的动力来自改革。因此,只有深化民办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才能为民办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注入新动力。从民办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方式上看,民办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实质是民办高校办学体制的完善。一个充满生机活力的民办高校办学体制的完善,关键在于形成民办高等教育与公办高等教育的有序竞争、共同发展的格局。当前民办高校办学体制中存在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之间竞争不公平等体制性机制性问题。例如,独立学院在享受财政拨款、申请重点学科、专业设置、精品课程、校园建设、实验室建设、研究课题、专业技术职称、科研成果奖励、教师奖励、学生助学贷款等方面,普遍受到了与公办高校不平等的对待。民办高等教育与公办高等教育一样是公益性事业,理应每年享有适当财政补贴的权利。如松田学院每年要向广州大学上缴几千万的管理费,这极大地制约着该院内涵式发展。如果政府以财政补贴的形式代缴这笔管理费,那么,该院就可以将这笔钱用于学院内涵式发展。政府应对参与民办高校办学的企业所提供的办学资金以免税形式给予适当补偿,对民办高校学生学费以财政性补贴形式给予适当减免,对民办高校教师科研成果以财政性补贴形式给予适当奖励。切实把民办高等教育当作公益性事业,构建公办高校与民办高校之间公平竞争的体制机制,可以同时倒逼公办高校和民办高校开发与利用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从而成为民办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动力。因此,深化民办高等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是为民办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注入新动力的必由之路。
摘要: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为了适应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仍需改革。文章针对目前高等教育内部一些影响教育自身健康持续发展的结构性不合理问题以及结构性调整中容易出现的几个错误,提出了一些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中国;高等教育;结构;调整
一、引言
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国家重大需求、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等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很显然,这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高等教育的结构性不合理是大学生结构性就业困难的根源,也是影响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源头性问题。国务院为此专门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强调要采取措施解决这个问题。
二、高等教育结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高等教育结构存在的问题由来已久。在计划经济时代,高等教育发展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在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时期,高等教育多是各个学校各自为政,缺乏科学合理的宏观指导。计划时代缺人才,跨越式发展时期人才与社会实际需求吻合度不高。第一,必须加强和调整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其他行业、中小学教育的结构关系。教育只是整个社会众多组成行业中的一个,高等教育只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一部分,虽然具有特殊性,但是它的发展,无论是规模还是质量,都受到社会其他行业和中小学教育的制约,也就是说,它不能盲目发展。高等教育只有与整个社会的发展、教育体系其他部分的发展协调一致,才可能健康持续发展,过于超前和滞后都不利于高等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这个协调一致,从总体上决定了高等教育的规模、质量,过分强调高等教育的作用,盲目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结果必然导致高等教育发展难以为继,大学生就业困难。第二,优化高等教育自身的结构。理性客观分析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结构,无论是精英教育还是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一定时期内,社会对它的社会需求是有一定限度的。在把高等教育整体规模按照社会需求确定后,其内部的组成部分———精英教育与职业教育规模也控制在社会需求的合理范围内。当前,必须改变人们意识中高等教育规模越大、档次越高就越好的认识误区,必须改变以发展精英教育代替职业教育的发展模式误区,必须按照社会的客观需要发展精英教育与职业教育,树立人们对精英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客观公正认识。确保它们各自在高等教育的总体规模与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的规模保持一致,这样,可以从培养阶段上确保人才的不拘一格,毕业后就业就可以避免冲突。当前,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精英教育与职业教育比例结构失调的问题依然严重,精英教育比例过高,职业教育比例仍然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主要原因就是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是在短时间内通过扩大精英教育规模达到的数字实现,也就是说,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从数字比例上已经达到,但是高等教育对象大众化后,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手段还停留在精英教育阶段,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还不是完全意义的、社会需要的大众化。这个名义上的大众化与社会实际需要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正是这个差距导致我国大学生的结构性就业困难,也导致职业教育没有正常健康发展。第三,必须优化高等教育组成部分精英教育与职业教育各自内部的学科专业结构。精英教育与职业教育培养的对象不同、目的不同,学科专业结构自然不可能完全一样。但是,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还没有完全摆脱精英教育的羁绊,无论是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还是教学评价、教学目的,很大程度还在沿用精英教育的模式,没有体现职业教育的灵活多样与对社会变化的及时反应[1]。这种状况如果不改变,职业教育就不能承担起其自身的责任,高等教育的结构性问题就不能解决。因为职业教育与精英教育虽然都是高等教育,但是它们的关系只能是互相补充,而不能是互相代替,精英教育不能代替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也不能代替精英教育。当前最迫切的任务是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的学科专业结构体系,科学合理设置与职业教育目的一致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让它彻底摆脱精英教育的羁绊,按照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发展。第四,调整高等教育内各个学科专业内部的知识能力结构。随着社会的变化发展,一方面,知识更新、增长速度加快,高等教育,无论是精英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面临这个现实,按照社会的现实要求及时、准确、科学和理性地对所有学科和专业的知识、能力进行优化,这是合格人才培养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我们必须打破莫须有的有用观念,对过时的知识、能力及时排除,将新知识及时充实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当前,人们对新知识的加入比较关注,但对陈旧知识的舍弃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很显然,如果只管加入新的知识,对陈旧的知识不舍弃,就会导致学生学习负担越来越重,学习内容存在太多、太杂、重叠的问题,该学习的内容没有学好甚至于没有学习,不需要学习的内容却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这逐渐成为他们专业知识掌握、成才的影响因素,导致难以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调整最终落实在每一门课程上。按照社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优化和确定课程内容,让学生集中精力掌握立足社会的知识技能,是知识能力结构调整的出发点与归宿。第五,调整高等教育的师资结构。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对从事高等教育的教师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当前,对于高等教育的教师,无论是从事精英教育还是职业教育,都强调学历、职称,而且对学历、职称要求越来越高。其实,对于教师的要求,人才培养的需求才是决定因素,唯学历、职称论是不科学的。有的教学,特别是职业教育,强调的是实践能力与实际动手能力,过分要求学历、职称,与教学目的是不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