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等农林教育

高等农林教育范文精选

前言:在撰写高等农林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小编整理了5篇优秀范文,希望能够为您的写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高等农林教育

农林学科特色舞台艺术教育探析

1农林院校深化艺术教育的问题和困难

我国的高等农林教育起源于19世纪初,以设立农林学堂为主要标志;建国后,在高度计划体制下建立独立设置的高等农林院校,主要是单科性的高等农林院校承担高等农林教育任务。60年的高等农林教育,在艺术教育实践中主要存在以下困惑。一是高等农林院校生源艺术修养不高。由于受到一些世俗偏见和国民功利化倾向的影响,重点高等农林院校招生生源都在重点批的最低线,普通高等农林院校招生生源质量更是难以令人满意,高等农林院校录取的生源都处在同类招生层次的最低水平。高等教育大众化,虽然给高等农林教育带来了加快发展的机遇,生源质量和办学规模有所提高。但是,市场化的取向,要素市场、产权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在配置高等农林教育资源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大,公众对高等教育优质资源的强烈取向,使高等农林教育处于不利地位,高等农林院校招收的学生,农村及边远山区生源比例较高,多数学生从小缺乏艺术教育和人文熏陶,更谈不上艺术方面的系统训练,学生的整体艺术素养基础较弱。二是高等农林院校人文艺术氛围不浓。我国的高等农林院校,大多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是在教育革命的群众运动中产生的,这一时期较多地借鉴前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强调高等教育的专业性,设置单科性专门学院,注重人才培养的计划性。高等农林教育一直白成体系,与理、工、商、医类高等学校相比,由于学科和服务面向的特殊性,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高等农林院校的办学基础相对薄弱,而且大多院校远离中心城市。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高等农林院校,人文艺术氛围带有明显的“先天不足”,这些学校办学规模较小,学科专业单一,仅有农林类专业,人文社科类学科少见,不可能形成学科交叉渗透和对学生多种学科的熏陶和感染,也就谈不上全面的素质教育。这样形成的那种无形的、相对单调的校园环境,严重影响着学校的人文艺术氛用。高等农林院校经过l0多年的跨越式发展,学科专业数量急剧增长,新上了人文社科及艺术类专业,但学科专业水平不高。学校人文艺术氛同的形成绝非朝夕之功,文化积累有其自身的规律,更何况学校的传统和特色有其发展惯性;在短期甚至相当长的时间内,高等农林院校人文艺术氛围难以与其他高校同日而语。农林院校深化艺术教育的问题和困难不少。

2《中国茶谣》的创作与实践

浙江农林大学建校于1958年,是浙江省一所以农林学科为特色,涵盖农学、工学、文学、理学、法学、医学、管理学、经济学等八大学科门类,在校生23000余人的省属本科院校。浙江农林大学在素质教育实践中,积极探索深入开展艺术教育的途径与方法,《中国茶谣》的创作与实践,是大学生课外文化艺术实践的典型成果。作品也许还略显稚嫩,但她如实记载了具有探索性、实验性和开创性的校园先锋文艺。2008年5月,撰写《茶人j部曲》的茅盾文学奖获得者、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学科带头人王旭烽教授携200余名师生创作了舞台剧《中国茶谣》。《中国茶谣》具有典型的“农林”学科特色,是一种带有民族性的舞台艺术呈现形式,融合了民歌、舞蹈、茶艺、器乐演奏以及民俗文化。表演共分为十个部分,即喊茶、采茶、禅茶、下茶、仙茶、施茶、会茶、讲茶、礼茶、祝茶,分别向观众呈现了茶叶的形成过程以及与茶有关的文化故事。学校艺术团学生参演了采茶、下茶、施茶、会茶,讲茶。其中,采茶和会茶由校艺术团舞蹈队和礼仪模特队的同学出演,下茶、施茶与讲茶由梵风剧社的同学出演。采茶中愉悦轻快的采茶舞和会茶中清新独特的盖碗舞,体现了茶的民俗唯美。下茶、施茶与讲茶中戏剧性的表演形式体现了茶的民族精髓,使得整台演出淋漓尽致。2008年5月15日,《中国茶谣》在杭州大剧院进行了专场试演,参加联合国粮农组织政府间茶叶工作组第18届会议的几百位各国人士观看了这台独具东方魅力的的演出。2008年5月28日,《中国茶谣》舞动在第十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暨浙江湖州首届陆羽茶文化节的舞台上。2009年12月27日,《中国茶谣》(正式版),在浙江农林大学影剧院进行首次校内公开演出。80分钟的时间里,我校茶文化学院和艺术团梵风剧社的200多名师生演绎了舞台魅力非凡的《中国茶谣》,表现了中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给在座的每一位观众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震撼的听觉享受。同时,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和浙江省文化部门的领导与学校师生一起观看了演出,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茶谣》的舞台呈现,从创作到排练,200多名师生都伞身心投入其中,点点滴滴,教师乐教,学生乐学,那优美的旋律、跳动的音符和悠扬的歌声似乎仍在校园上空久久回荡。这歌声不仅唱出了大学生明朗、清新和欢快的青年时代,也表达了大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对未来的向往和对艺术的追求,同时也是学生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的一次高水准的展示。

3成效及探讨

《中国茶谣》的创作与实践,体现出j个特点,即艺术欣赏与艺术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意义;流行元素与经典内涵相结合,突出主旋律;营造文化氛同和提升文化品位相结合,突出精神内核。该剧与学生的专业学习相结合,大学生容易找到艺术感觉,在一定程度克服和弥补了学生文化艺术人才的不足。贴近学生实际的创作作品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高雅的品味和隽永的意境,其强大的震憾力和激励作用是其它思想教育和政治鼓动所难以企及的;而且学生的认同感好,不断激发学生的艺术想像,诉说自己的情怀,激荡学生的心灵,以其特有的魅力和文化感染力教育、引导学生,大学生在艺术与文化的享受中接受了真善美的启迪和陶冶。大学生作为校园文艺活动的主体,需要不断地提升自身的审美意识,审美鉴赏力和审美体验。正如我校一位校园戏剧爱好者所说:“我喜爱戏剧,甚至于在中学时代就痴情于它,这是因为它富有意蕴的道白与丰富生动的体姿语言,还因为它悬念化的故事情节浓缩人间万象,生活命运;更因为它能使我们在面对面的交流中达到思想的共鸣和精神的交流。”从感官直觉的悦耳悦目,到对审美对象蕴含内涵的领悟、品味,进而上升到对世界、对人生的思想领悟、精神畅游。在这个过程中,艺术欣赏、艺术学习、艺术交流的核心在于精神境界的升华。人们常说大学是人类的精神家园,理想的殿堂,而文化艺术的内核正是建构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探索的创造精神,艺术欣赏的自由精神、文化兼容并蓄的宽容精神以及艺术和凿所表现出来的合作精神,这正是大学精神所致力追寻的。浙江农林大学着力开展《中国茶谣》的创作与实践,体现了高稚、健康的内容与学科专业优势特色相统一;因地制宜、百花齐放与自娱性、欣赏性、示范性相统一;内容的思想性、学术性与艺术性、娱乐性相统一,寓教于乐,在文化艺术教育的普及与提高中推动校园文化品位的提升。另外,这样的艺术创作与实践,又在潜移默化中,深化了学生的专业思想,促进了学生的专业学习。近几年,浙江农林大学茶文化学院和大学生艺术团的学生,教学质量和以艺术素养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素质不断提高,深受社会各界的欢迎。值得注意的是,大学是一个特殊的学校,它是一座知识城,也是一座文化城。学生艺术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大学与社会的互动,使学生秉有清明的才智、通达的性情、宽广的胸怀和高尚的情操。百花齐放的大学文化艺术活动使它更充满智慧的灵性和艺术的光芒。《中国茶谣》以其特有的魅力建构起了大学生感悟传统与现代、民族与世界、校园与社会的自由灵动和新型空问,同时在发挥高校作为文明源的文化辐射方面的重要作用,引导大学生走向礼会,走向成熟。

点击阅读全文

农林院校语文教学

一、农林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和改革的必要性

首先,师资力量薄弱。主要存在着三个问题:一是教师队伍不稳定;二是任课教师业务水平有待提高;三是教师的教育思想尚需更新。有教师认为大学语文课极难教,需要教师十八般武艺俱全。也有教师认为大学语文课极易教,说这门课是大拼盘、大杂烩,只需点到为止,所以满足于蜻蜒点水,浅尝辄止。而实际上真正要教好大学语文课,需具备多方面的知识,要吸引住学生,就得在教学上求深、求精、求新。因此,农林院校大学语文课师资队伍亟待加强。

其次,基础必修课的地位时有动摇,教学中的随意性较严重。有些院校借口专业教育要求高、任务重,实践性教学所占比重增大,纷纷挤占大学语文课时,致使它被挤到名存实亡的境地;有些院校用实用主义的眼光看待大学语文,在教学内容上取其一隅,以偏概全,在专业教学计划中,以应用文写作、文秘写作、商务写作之类取代大学语文。学时安排很不稳定,时多时少,时开时停。长期以来,由于大学语文课程定位的偏差与错位,致使教什么与怎么教的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因此,严重影响着农林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再次,教学质量偏低,教学方法趋于陈旧。有人认为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主要是提高学生驾驭语言、文字方面的能力;有人认为在于加强学生的文学修养;更多的人则认为是为学生所学的专业服务,教学内容只需与专业对口就行,等等。正是囿于这些片面的认识,在教学上则把大学语文视为中学语文的继续,基本沿用中学语文课的通常教法,教师没有新思想传导,教材也是“已嚼过的馒头”,上课形式与中学如出一辙,毫无新意可言,甚至还不如中学的语文吸引人,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受挫,其结果与素质教育的初衷完全相悖。

大学语文教学要适应新形势、摆脱危机,惟一的出路就是改革,而改革的前提条件就是要正确认识大学语文在农林院校教育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承担着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高文化修养的重要职能。从某种意义上讲,农林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毕业生的质量,这是由农林院校的行业特质所决定的。由于学科、专业的特点,全国农林院校大都远离市区,座落在郊县,地理位置相对偏僻,信息闭塞,文化气息不浓,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语言修养的自我提高;农林院校生源多为农村考生,受教育条件、环境的制约,文化素质教育存在先天不足,知识结构单一,有比较大的欠缺;在农林院校的学生中,理工类考生占很大比例,语文知识、语言能力相对薄弱;农林大学生毕业后大多又是在农村或农业基层单位工作,是未来农业经济发展的管理者和组织者,加强农林大学生的语文修养,提高其综合素质,不仅关系到农业的发展、农村的稳定及农民的脱贫致富,更关系到我国科教兴农战略的实施。

近年来,农林院校大学语文教学之所以出现令人担忧的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大学语文自身的问题来讲,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在课程设置上农林院校的大学语文沿用了别的高等院校中文专业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不区别专业特点而开设内容一致、难度相同的语文课程;在教学中,农林院校的教师太注重知识讲解的系统性和理论性,忽视了学生的应用能力的培养,正如北大教授钱理群指出的那样,“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专业分工越来越精密,这就导致了学科的专业化和技术化,导致精神的平庸化与冷漠化。”。显然,这样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是不能适应农林院校学生的实际需要的,它直接影响了大学语文的实际效果,因而农林院校大学语文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点击阅读全文

农村教育改革创新发展

一、国内外农科教结合的不同模式

(一)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农科教三结合的作法

1.世界其他一些国家和地区农业推广体系

(1)以农协为主体的推广模式。如日本和我国的台湾省。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农会组织和农户,农业发展的受益者是农会组织、农户和政府;推广主体是政府和农协,政府通过农协进行具体的推广活动。由于受农户生产规模小的制约,农业推广一般为非直接获利性的。

(2)以私营咨询机构为主体的推广模式。如澳大利亚推广模式。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大中型私人农场,规模生产对农业技术的需求迫切,使得农业推广有利可图;推广主体是政府和私营咨询推广机构。由于性质的不同,政府推广以无偿免费服务为主,私营机构的推广则为有偿服务。

(3)政府推广机构为主的模式。如印度、韩国的政府单一化推广模式。农业生产的主体多是分散的农户或农场,农业推广的主体是政府,政府通过建立推广网络进行技术指导,以非营利性推广为主。随着企业的发展,近年来这一模式有趋于多元化的趋势。

点击阅读全文

小议高职院校服务特色的实现途径

摘要:在服务行业和区域发展中彰显特色是农林类高职院校自身发展的战略选择。因此,应从着力人才培养、着实应用研究、着眼经济发展等途径探讨农林类高职院校的育人功能及产学研合作方式,从而凸显其服务社会的特色。

关键词: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特色;实现途径

高等教育的三大职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而高职教育的办学定位为教学服务型,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在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的技能型人才的同时,体现服务社会、服务区域经济、服务主导产业发展的服务功能,特别是农林类高职院校更应将服务“三农”作为立足区域经济办出特色的出发点,必须坚持“立足行业、服务地方发展”的方向定位,将行业办学的特点转化并发展为学院办学的特色与优势,并在服务行业产业发展和地方经济建设的同时,使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着力“三农”人才培养,

彰显职业教育育人功能

高职教育要更好更快地持续发展,必须创新办学思路,科学定位。一般而言,高职教育是有别于学科型、研究型、工程型高等教育的新的教育类型,其主体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教育。这表明,高职院校的社会功能主要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这也决定了其教育功能除了学历教育外,还应为其他教育形式的毕业生提供高级职业训练;为成人提供继续教育或训练;为人们提供在任何地方接受高职教育或培训的机会。目前,我国的高职院校尚处在以学历教育功能为主导、职业培训功能尚未充分发挥的重要转型时期,原教育部高教司张尧学司长认为“中国高职教育的新模式正在形成”,即“一二二一”模式,有的高校提出的两个“1∶1”(即在办学规模和办学效益上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达到1∶1),更是将学习社会与终身教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我国1998年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建立终身学习制度、知识创新体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人教育局局长、法国成人教育家保罗·朗格朗认为“终身教育是指人们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需要受到各种教育培养,接受教育应该是一个人从生到死永不休止的事情,教育应当在每个人需要的时刻以最好的方式提供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这些都成为高职教育发展的背景和契机。

点击阅读全文

农林类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现状分析

摘要:笔者结合自身指导、开展“优秀学子回访母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千村万户”、“田园使者”、“村主任助理”活动等经验,阐述了当代农林类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现状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问题提出了相关解决对策。

关键词:农林类高校;社会实践;育人平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等教育也由原来的精英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使得农林院校各学科快速发展,专业、在校人数明显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大学生社会实践也重新洗牌,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

一、农林类院校中社会实践存在的突出问题

1.个别社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认识不够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目的是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发挥大学生的特长,促进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同时服务社会。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一面社会实践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另一面刮来了一阵不正之风:有的服务队三五成群名不副实,舍近求远只为一睹风景名胜,使社会实践失去真正意义;有的虎头蛇尾,活动前期造势大,活动中期宣传少,活动后期声音无,完全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还有少数学生的社会实践只是走过场,简单应付,完成任务了事。这样的情况不仅仅发生在农林类高校,其他高校也不胜枚举。

点击阅读全文